有能力的人不願意當領導,是因為擔心這三種風險

2022-01-01 哈佛商業評論

收錄於話題 #領導力 59個

我們經常看見有人選擇不當領導,比如有能力的同事放棄領導某個團隊項目的機會,或者某位領導者在面對挑戰時坐等事態發展而不採取措施。強大的領導能力對於組織和個人成長都是不可或缺的,那麼,為什麼很多人在有機會承擔領導責任的時候不把握機會?

「不滿」、「競爭」、「責難」、「咄咄逼人」和「出風頭」——這是我們最近一項關於承擔領導責任的研究中幾位參與者的回答樣本。儘管大部分組織迫切需要領導人才,許多員工和求職者也說自己有意擔任領導者,但我們詢問匿名參與者是否願意爭取領導機會,他們卻往往顯得不太願意。

 

這個結果與很多人的生活經驗一致:我們經常看見有人選擇不當領導,比如有能力的同事放棄領導某個團隊項目的機會,或者某位領導者在面對挑戰時坐等事態發展而不採取措施。強大的領導能力對於組織和個人成長都是不可或缺的,那麼,為什麼很多人在有機會承擔領導責任的時候不把握機會?

 

為了考察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數項定性及定量研究:首先,我們對上百名有工作的成年人進行了採訪和問卷調查,請他們描述自己考慮要承擔領導責任但最終並未付諸行動的經歷。其次,我們開展了田野調查,關注在諮詢項目團隊工作的四百多名MBA學員,在一個學期的不同時間點運用一系列問卷評估團隊成員對領導工作相關風險的認知,以及他們對彼此在項目中發揮出的實際領導力的評價。最後,我們對約三百名管理者及其下屬員工開展問卷調查,詢問他們認為領導工作涉及的風險,以及他們對同事領導能力的評價。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發現,人們認為領導工作會帶來三種風險,因此不願領導:

一、人際風險。第一個反覆被提到的顧慮是,領導工作可能會影響與其他同事之間的關係。被問及為什麼不願領導,一位參與者說,「有時候不想影響友情,不想傷害別人的感受。」還有其他參與者說,他們擔心如果當了領導者,其他人可能「會討厭你,在你背後議論你。」擔心領導工作影響人際關係,是我們在採訪和問卷調查中發現的一大共通原因。

 

二、形象風險。第二個共通的問題是,擔任領導者會讓別人對他們有不好的印象。一位參與者說,因為「不希望自己顯得像個自以為什麼都知道的人」,所以不願領導。另一位接受採訪的參與者也擔心「別的團隊成員可能會覺得我有點咄咄逼人」。儘管組織和員工一般都讚賞領導力,但人們擔心實際承擔領導責任會讓自己給其他人留下壞印象。

 

三、受責備的風險。我們發現的最後一點是,許多人擔心一旦成為領導者就要為團隊的失敗承擔責任。他們擔心自己會因為團隊的失敗而受責難,並因此失去自己渴望的晉升機會或未來的領導職位。一位參與者說,「假如我來領導工作,那麼可能發生的壞結果就要由我來負責。」另一位參與者表達了相似的憂慮,「如果我們的項目進展不順利……作為領導者的我就會受到譴責。」擔心因為失敗而受責備,是人們不願當領導者的一大因素。

 

這三個潛在的風險,在參與我們調查的MBA學員、管理者和員工中間都是共通的,而且對人們的領導意願產生了實際的影響。我們發現,認為有這些風險的MBA學員在項目團隊中不願貢獻領導力,管理者被下屬認為更少進行領導行為(如在知性上提點下屬、確定和描述願景、寄予高度期望等),員工則被同事評價為更少展現出領導力。


那麼,如何幫助人們克服這些障礙、積極把握領導機會?以下介紹三種主動措施,有助於降低風險、促進各層級領導力提升,供管理者參考。

 

一、加倍努力,為在意風險的同事提供支持。我們的採訪表明,處於事業早期的人、團隊新人和/或組織架構中地位較低的人可能對領導風險格外敏感。此外還有早期研究發現,弱勢性別或種族群體在許多涉及專業領導的環境下對風險更為敏感。為了鼓勵這些員工克服額外的困難,管理者可以在有機會的時候主動去找他們,在重要會議和項目上明確向他們徵求意見,並在資深同事面前公開表揚他們的領導力貢獻。

 

二、處理好衝突以及人們理解衝突的方式。團隊中難免會出現矛盾。不過我們發現,與針對任務或工作流程本身有意見分歧的團隊相比,分歧源於關係型衝突(即由於性格或價值觀不同而產生的矛盾)的團隊更會讓人由於風險而迴避管理職責。因此,出現矛盾時,管理者應當幫助團隊應對具體的意見分歧,確保分歧是關於工作本身,不要讓這種有利於效益的分歧發展為針對個人風格或價值觀的攻擊。如果人們能將衝突視為尋找最佳方案的過程,而非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就不會再因為擔心衝突而迴避領導職責。

 

三、為希望嘗試領導的人尋找低風險的領導機會。我們發現,如果事業發展會受到重大影響,人們會更加傾向於迴避風險。舉例來說,資歷較淺的領導者如果被要求承擔能見度很高的領導職責,就會擔心自己表現不夠好,影響其他將來可能要合作的同事對自己的看法,或者因此失去將來晉升的機會。這種情況下,高風險會導致人們不願領導。

 

要緩解這種風險,管理者可以找一些影響較小的機會,如較不引人注目的常規項目,或者沒有什麼影響的內部探究項目,鼓勵高潛力人才在這種比較安全的環境裡鍛鍊領導能力。這樣也讓人們得以嘗試不同的領導方式,思考自己適合的風格,看看其他人對自己領導工作的反應,並做出相應調整,不必擔心自己的事業因此受到影響。等到他們的信心和領導能力都有所增長,就能以更充分的準備迎接風險更高的挑戰,不必擔心失敗。

 

商業世界仍在強調領導力的重要價值以及能帶來的回報,但同時也要承認承擔領導責任確有一定的風險。組織要認識到具有領導才能的員工面臨的風險,幫助他們調整對這類風險的認知,讓更多的人積極貢獻領導力——這樣既有益於公司發展,也有利於員工自身的成長。

關鍵詞:領導力

張晨(音譯)、珍妮弗·納爾岡(Jennifer D. Nahrgang)、蘇珊·J·阿什福德(Susan J. Ashford)、斯科特·德呂(D. Scott DeRue)|文

朔間|譯  周強|編校

投稿及內容合作 | zhenminma@hbrchina.org

廣告及商務合作 | luojiajin@hbrchina.org

相關焦點

  • 當你的工作出現這三種跡象,說明你被領導針對了,不要對此不在意
    >在職場當中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第一個是個人工作能力,而第二個就是人際關係了。第二、當領導開始對你更吹毛求疵的時候,你就要注意了。可能在工作過程中,有一些領導屬於十分嚴格的,他對下屬的工作總是要求十分嚴,半點錯誤都不容,如果你的方案被這樣的領導否定的話,那麼是不用擔心的。
  • 為什麼能力強的人,往往做不了領導?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為什麼能力強的人,往往做不了領導?前兩天看《三叉戟》也有同樣的疑惑。三位臨近退休的老警察,因為好友的死而重新組合在一起,加入經偵隊後屢破大案。在呂布和曹操在濮陽的對戰中,謀臣陳宮屢次勸諫呂布,讓他不要輕敵,小心有埋伏。但呂布怎麼說的呢?他不是說「吾怕誰來」,就是回「汝豈知之」。因為自視甚高,不理謀臣的諫言,所以屢中埋伏。可以看出,這些能力強的人,往往喜歡單打獨鬥。因為他們太過相信自己的能力,認為憑一己之力就能扭轉事情,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和建議。
  • 被領導頻繁針對老實人,要耐心做好這三種工作,避免被領導穿小鞋
    職場案例:近日有位女大學生小陳在論壇中吐槽:他在進入一家網絡公司後,其實對於公司的管理方式還是非常痛恨的,因為有新主管竟然威脅大家在公司裡要主動加班
  • 為何很多員工不願意當領導,不願從事管理工作?無非是這三個原因
    跟老闆回應的時候,她也是直接說到:我在公司裡根本就沒有多少能力,你這個位置還是讓其他同事來承擔吧!老闆卻非常熱情的告訴小美,不要有太多顧慮!但是最後小美還是沒有去在管理崗位上去承擔責任,因為她覺得在公司裡工作其實很多老員工都已經怨聲載道。
  • 適合當領導,有領導能力的三大生肖
    生肖龍生肖龍的人領導能力最強了,他們能說會道,使得自己所有的員工們臣服於自己的領導政策。
  • 不適合當領導的星座,人緣雖好,卻害怕得罪人,缺乏領導能力
    可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有做領導的能力,有一些恃才傲物的人做了領導也是災禍,拿著雞毛當令箭,讓屬下痛苦不堪。今日大家而言一說並不適合做領導的星座,他們太過度在意別人的觀點,太在意其他人的點評,因此沒法依照要求和標準做事,還非常容易遭受心態的危害。她們也許人緣人品非常好,可是領導力稍有缺乏。
  • 以交易型領導能力來帶領
    當然,沒有一種是萬能的,你很有可能會發覺你自己是以一種點餐的方法來帶領的,那就有更多理由去了解全方位的領導能力了。 所以今天,讓我們看看領導能力基礎類型的其中一種—交易型領導能力(Transactional Leadership)吧。
  • 領導想要讓你主動辭職,會用這三種手段趕走你,老實人要警惕
    ,領導在解釋原因的時候也是直接告訴你大學生因為總是不盯著工作群,那麼作為員工就沒有必要繼續留在公司,原因曝光後,網友都表示不理解,畢竟大家在放假以後自然就有自己的娛樂時間和休息時間,如果還要盯著工作群,那麼確實也是很沒有必要。
  • 跟對領導比努力更重要,這三種領導才能真正幫到你,一定要珍惜
    職場是個很現實的小社會,有時候即使你發光也會有被埋沒的時候。只要領導不給你機會,你可能永遠只能是個小透明。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職場中對你嚴格要求的人。好的領導會手把手的從小細節教你,不僅是工作上的事情,更多的是職場上的為人處世。在我開始做新媒體的時候,完全是自我發揮,沒有人帶沒有人管,工作一年也毫無起色。幸運的是我辭職後換了一家公司,遇到了一位好領導。她會從細節要求你做的完美,包括每天的日報、如何選題、標題要怎麼取等,短短幾個月學到的知識是之前一年都沒有接觸過的。這也讓我個人得到快速成長。
  • 傳話筒式的領導也挺不容易的
    傳話筒式的領導,即自己拍不了板,繼續向他的上級反饋,他的上級拍板結束後,再向他的下屬傳遞旨意。
  • 這3種領導,就喜歡裝腔作勢,聰明人都選擇默默離開
    在職場中,相信很多員工都希望自己能夠遇到伯樂,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就是日行千裡的千裡馬,可是在公司裡大家工作時總會遇到一些情商比較低的領導,他們簡直就是庸俗之輩,無法成為職場精英。有很多領導就是喜歡裝腔作勢,他們的人品差,而且喜歡在公司裡通過一些非常大的權力來約束員工,所以大家一定要對這些老闆多加留意,尤其是需要注意以下這三類老闆,不要再盲目地追隨。
  • 天資過人,管理能力不一般,適合當領導的星座
    在工作中,就是有些人身上總是散發著光芒,不光能得到領導的賞識,還能贏得部下的認可,並且他們自身從來不驕不傲,時刻在努力提升自己,但也不會讓工作全部侵佔自己的生活
  • 解讀《未來簡史》:我們擔心人工智慧,其實擔心的不是機器而是人
    警察不願意給示威者提供遊行的許可證,因為他們擔心會發生暴力衝突。請問會使用暴力的是警察還是遊行者?    這就是圖靈問題的核心。你發現沒有,很多問題都是代詞問題,「它」指誰?人類社會一個5歲孩子都會回答的問題,但是計算機沒有辦法進行訓練。
  • 作為 Leader,領導素質和能力哪個更為重要?
    其次,我們感興趣的是要研究這些人如何成為優秀的領導人,對他們來講,他們是更加注重平時的領導素質還是能力?他們的真正價值是什麼,是不是平時被我們忽略掉了。在第一項研究中,我們模擬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團隊是如何運作的。如果他們遇到一個複雜的問題,他們是如何通過協作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的。
  • 陳春花最新演講:面向未來,你需要具備5項領導能力
    我們常常說女性企業家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是傳遞美,商業因為女性而美麗,但是我請各位一定要記住,商業本身的價值就在於它足夠美,真正能夠影響歷史和推動進步的產品一定是非常美的。我們想要統和萬千的差異就必須得有能力,這個能力就是對美的感應能力。所以從美的概念來講,就要求我們有三方面的訓練。第一就是能審美。
  • 擁有這5個特點的員工,極其不適合當領導,希望你不是
    擁有這5個特點的員工,極其不適合當領導,希望你不是職場中,沒有誰不想往上爬,都有一個成為領導的夢想。但事實上,能夠當上管理層的人卻寥寥無幾,更多的人都以失敗而告終。能不能被重用,能不能得到提拔,可不可以成為領導,很多時候取決於員工個人。
  • 「我的領導不是人」
    一行人分兩部電梯上樓,方才還談笑風生,此時卻集體沉默。一個年輕人試圖接續此前的「內部笑話」,卻被同事用嚴厲目光制止。「電梯的攝像頭和OA系統關聯,還有錄音設備,」步出電梯後,資歷較深的高級工程師傅程低語,「這事本來保密,但人力一位離職的兄弟偷偷告訴了我。」這群人夜晚來到公司是為了加班,但這並非是領導督促,也不是自願。
  • 夯|什麼才算是好領導、好承攬、好承做?
    比如說,你作為領導可以更看好某個下屬,也可以很討厭某個下屬,人沒辦法不受感情的影響,但這兩類下屬如果在某件事上做的同樣好,或者同樣壞,那麼你作為領導就應該對事不對人,給與他們同樣的獎勵或者懲罰。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很快你在下屬們的眼裡就會有「不公正」的標籤,而部門或者團隊的人心是會因此而散的。
  • 職場中,老闆對你有三種不平常的表現,說明已經把你當成自己人了
    很多員工在職場初來乍到,他們都希望能夠成為老闆的心腹或者紅人,大家更希望領導把自己當成自己人,一旦被領導所重用,那麼在公司裡或者在職場上有更好的發展
  • 寧聽|杭州裸辭女孩打臉多少領導:你們早就騙不了90後了
    知乎上有人提問:「為什麼現在的90後都不願意討好領導了?」4000多個回答裡,幾乎所有人都對這件事表示了贊同。9.2分韓劇《未生》中,職場新人張百基對前輩安排的瑣碎雜務十分不滿。他直接找到對方提出質疑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