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聽完Oatly公司CEO用毫無美感的聲音唱的廣告曲,你就會明白這家賣燕麥奶的公司為什麼值100億美金了。
昨天(5月20日),Oatly在納斯達克上市,截至收盤股價攀升19%,收於20.20美元,市值約120億美元。此前IPO發行價為每股17美元,募資約14.3億美元。
Oatly憑藉把燕麥奶賣貴、賣斷貨,成為了全球的植物奶第一股。2019年,Oatly營收2.04億美元,2020年翻一番,營收4.21億美元,但虧損也在擴大,2020年虧損6036萬美元,同比增加近70%。
這兩年火起來的Oatly,誕生於90年代的瑞典隆德大學實驗室。乳糖不耐受現象的發現者Arne Dahlkvist有一個學生,這個學生為了能讓乳糖不耐受人群喝上奶,跟一個夥伴研製出了燕麥奶。
燕麥奶作為乳糖不耐受人群的福音,一直沒能拓展出多大的市場,直到趕上了環保的熱潮。
2012年,一個叫Toni Petersson 的人出任了Oatly的執行長,顯然他深諳營銷之道,為Oatly貼上了環保、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標籤。Oatly燕麥奶最有名的兩句廣告語是:
Wow!No cow!(哇哦!沒有奶牛!)
It’s like milk but made for humans.(這類似牛奶,但是給人喝的。)
潛臺詞即為:牛奶是給小牛喝的,我們的燕麥奶才是給人喝的。
Oatly的自我定位抓住了幾類人群:
招股書的CEO信裡,Toni Petersson寫道:我們產品所包含的使命是,每將一盒牛奶變成燕麥奶,我們就減少了約80%的溫室氣體排放……知道我們每賣一升奶,就朝著更好的世界走了一步,這將我們的日常業務變成了非凡的事,這要求我們著眼於比植物基產品更大的市場。
除了天生驕傲外, Petersson 還更直接地宣告:「我們的目標就是擾亂世界上最大的產業之一,乳製品業,並在此過程中引領食物體系的新發展方向。這種市場地震已經開始了。沒有回頭路可走。」
Petersson的商業野心值得稱讚,所描繪的未來看上去也的確需要再融不少錢。但目前為止,除了Oatly創始人研製出了燕麥奶,我們尚未看到 Petersson為世界更美好做了什麼切實貢獻,他只是給所有喝牛奶的人都貼上了道德敗壞的標籤——「燕麥奶像牛奶,但是給人喝的奶」,那喝牛奶的人是什麼呢?
Oatly燕麥奶在中國電商平臺的價格在每升36-48元之間,遠超普通牛奶。2018年時,Oatly在美國供不應求,12小盒一組的燕麥奶在亞馬遜上漲價到200美元。
Oatly的投資方堪稱星光璀璨的豪華團隊:中國華潤集團與百威英博旗下家族基金Verlinvest組建的合資公司、黑石、星巴克前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女演員娜塔莉·波特曼、美國著名脫口秀演員奧普拉、著名說唱歌手Jay-Z。
其中因為出演《這個殺手不太冷》被觀眾熟知的娜塔莉·波特曼,曾公開表示吃雞蛋喝牛奶是剝削女性的行為,她呼籲大家都來吃素,並說自己已經是純素食主義者了。
Petersson和娜塔莉·波特曼都在傳達一種信息:我們作為出生在富裕國家的富裕群體,已經補充了足夠的營養,現在我們開始關注地球的健康,所以你們要跟我們一起放棄產業鏈成熟、價格穩定、有營養的高蛋白食物,跟我們一起喝高價燕麥奶,如果你們還在喝牛奶吃牛肉的話,你們作為人類,可就太殘忍了,不管你們是不是剛剛能買得起普通牛奶。
Petersson在今年超級碗的廣告時段,播放了文章開頭提到的由他演唱的廣告。廣告片中他站在一片麥田,五音不全地重複著「這類似牛奶,但是給人喝的」和「哇哦!沒有奶牛!」兩句廣告語。緩慢的節奏與超級碗熱烈氣氛形成對比,立刻掀起了人們對Oatly的激烈爭論。
這支低成本廣告幾年前在瑞典被禁止播出,因為瑞典的牛奶公司起訴Oatly破壞牛奶形象,且勝訴。
但這對Petersson來說是更好不過地宣傳——一家為人類福祉著想的新興食品公司被傳統巨頭打壓,就像超級碗廣告過後,Oatly在自己網站銷售印著「我討厭Oatly廣告」字樣的T恤,該T恤很快被搶購一空。在這之前Oatly還把差評印在自己燕麥奶的盒子上。
Petersson更聰明的是,他好像知道環保這套在中國不太行得通。Oatly在中國的宣傳重點是0乳糖0膽固醇,是更健康、更適合健身人士的飲品。
華潤也為Oatly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出了力。2018年Oatly進入中國,最先上的就是華潤旗下高端超市Ole的貨架,以及華潤的太平洋咖啡。
據天貓TMIC發布的《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2020年植物蛋白飲料增速遠超其它飲料品類,銷售額增長率965%,銷量增長率高達1810%。
Oatly最終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是從高端咖啡店渠道著手,讓眾多獨立咖啡店、連鎖咖啡店都用上了Oatly的燕麥奶,燕麥拿鐵也成了近年咖啡消費的新風潮。這其中應該有Oatly投資人之一,星巴克前老闆舒爾茨的功勞,因為燕麥拿鐵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星巴克特別推薦菜單的置頂項。
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Oatly產品已覆蓋全球20多個國家的約6萬個零售門店和超過3萬家咖啡店。2020年,Oatly在美洲和亞洲的銷售佔比分別24%和13%,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營收佔比加起來近65%。
在Oatly披露的董事名單中,其中3人是華潤高管,另外,Oatly還表示,在美上市兩周年後,若任意連續兩個季度在亞太地區的銷售額佔比超25%,且在中國股東(華潤)的書面請求下,Oatly應立即尋求以發行普通股或美國存託股票的形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2021年,Oatly也計劃在中國、新加坡、英國和美國各開一個新工廠。
Oatly肯定算得上一家發展勢頭喜人,對股東負責的好公司了,但其營銷方式也的確令人不適。簡而言之,極端貧困與氣候變化皆是當今世界的兩大問題,且貧困人口的難題比環保問題更加直接與急迫,但獲得的關注卻遠遠不及氣候變化。
在這樣的前提下,在全世界相當一部分極端貧困人口缺少蛋白質攝入,喝不起牛奶,或者剛剛喝上牛奶的情況下,Oatly將喝牛奶宣揚成不道德的行為,而同時奶製品能為人體提供的最重要的營養物質,蛋白質,燕麥奶中的含量卻很少——這也是燕麥奶一直被質疑為收「智商稅」的主要原因——口感像奶,但不能作為牛奶的替代品。
可能令Petersson本人也沒想到的是,Oatly有一天會遭到環保主義者的聯合抵制。
2020年7月,黑石集團入股Oatly,擁有了Oatly10%的股權。這一資本層面的動作被環保人士發現,其中有氣候活動家指出,黑石集團是兩家破壞亞馬遜雨林的公司的股東,那兩家巴西公司為了修路,砍伐亞馬遜的雨林,直接導致了森林大火。另外,黑石還通過投資石油、天然氣每年獲利數十億美元,黑石CEO還給川普捐過錢。
雖然森林火災事件未有定論,但環保人士已經列出了可以替代Oatly的其它燕麥奶品牌,呼籲人們共同抵制Oatly。「我不希望我的錢花在地球的毀滅上,並且讓人們的生命與土地處於危險之中,只為了讓我早上可以喝一杯拿鐵!」環保人士在社交網絡上言辭激烈。
通過科技改變食物,改變農業生產對氣候的影響,一些企業和企業家付諸於行動,比如生產人造肉,研發高效的清潔電力。而Oatly所做的,除了極盡營銷之能事就只剩燕麥奶發明者30年前為乳糖不耐受群體研製出燕麥奶,這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