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取代雙鏡頭?手機中高階需求疲弱,攝像頭行業利空不斷,孔面臨產能過剩風險

2021-02-14 CINNO

市場對中國智能型手機需求抱持審慎態度。主要近期來自中國的急單也以中低階機種為主,而中高階需求依舊疲弱。這表示新功能不足以吸引消費者提高消費金額,對包括鏡頭在內的智能型手機平均內容價值造成壓力。

高階手機比重走衰

就全球而言,由於OPPO的R系列及Vivo的X系列市場反應熱烈,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定價250~500美元區間的機種成長迅速。

然而,近年出現反轉的跡象,市場預估全球250~500美元/500美元以上的智能型手機機種比重將出現年衰退,而100~250美元機種的比重則將大幅提高。

主要因為臺積電(2330)表示高階市場飽和,預期2018年智能型手機IC不會成長;iPhone動能平緩,7/6S機種需求轉強;以及2018年OPPO/Vivo的旗艦機種組裝量預估保守(2018年年減約15%),但對定價人民幣1,000~1,500元機種的態度轉趨積極。

衝擊雙鏡頭滲透率

由於250美元以下機種基於成本限制恐難採用雙鏡頭(除非是幾乎無性能價值貢獻的超低規格產品),因此,產品組合不佳,將衝擊雙鏡頭滲透率。

尤其以500美元以上的機種而言,Apple(市佔率達65~70%)2018年下半年出貨將以配備單鏡頭的6.1吋iPhone為主。以使用案例的角度觀之,人工智慧(AI)處理器可能將取代部分雙鏡頭功能。目前雙鏡頭的主要用途為景深模式、低光源及光學變焦。不過,人工智慧/軟體支持的相機有可能取代雙鏡頭的部分功能。

由於許多人對雙鏡頭採用率抱持樂觀看法,攝像頭產業近幾年已積極擴產,例如產業龍頭業者大立光(3008)在臺中建置一座大規模新廠。由於大立光的產能利用率可能僅達50%,且下遊客戶庫存過多,加上需求及採用率平淡,預估鏡頭產業未來將面臨更大的訂價壓力。

擴產恐致供給過剩

此外,相機模塊業者也擴產以積極拓展雙鏡頭業務。考慮供應鏈業者擴產及預估未來雙鏡頭採用率將維持平淡,產業將面臨產能過剩風險,雙鏡頭滲透率將低於市場先前預期。先前市場預估全球雙鏡頭滲透率在2018/2019年約35~40%,如今降到22%~24% 。

相關閱讀

CINNO商務合作聯繫方式:

鮑女士,021-34647873-6002,AnnBao@cinno.co

相關焦點

  • 【熱點】智慧型手機未來2年發展方向大致底定;部分功能恐被AI取代 手機雙鏡頭行到水窮處?鏡頭及中高端模組廠恐受衝擊
    1.中低端手機需求轉強,鏡頭及中高端模組廠恐受衝擊;集微網消息,元大投顧表示,考慮在手機產業中低端機型的比重提高下,未來雙鏡頭採用率可能下滑,認為鏡頭及中高端模組廠恐將受到負面衝擊。因此,對大立光維持審慎看法, 主要因預估至少就2018年而言,iPhone/中國需求平淡且規格升級趨緩,將對公司的獲利與評價造成負面影響。 另外,舜宇光學也可能受到雙鏡頭採用率放緩及模組/鏡頭競爭加劇衝擊。中低端機型需求轉強中低端智慧型手機需求轉強,恐導致平均內容價值降低。 元大投顧表示,臺積電錶示高端市場飽和,預期2018年智慧型手機IC不會成長。
  • 雙攝像頭模組受追捧 光寶痛失華為訂單被歐菲光接盤
    隨著雙攝在拍照技術上的提升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雙攝已經成眾多旗艦機的標配,並向中端手機延展,手機雙攝蔚然成風,今年雙攝像頭模組需求異常火熱。然而,日前有消息指出,攝像頭模組產能供過於求,市場競爭激烈,原本與臺系廠商合作密切的國內手機客戶正陸續轉單,導致臺系CIS(COMS圖像傳感器)代理商出貨態勢疲軟,臺系雙攝像頭模組廠商更是壓力倍增。
  • 產能過剩之痛:中國製造已經沒有未來了?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借智(ID:jiezhisz)國人引以為豪的中國製造曾一度在國際市場上大放光彩,出盡風頭,但隨著製造業市場進入成熟期,加之企業過高估計市場的增長潛力,產能過剩的危機就會開始顯現。現在的中國製造業就深陷產能過剩的困局而難以自拔。
  • 【國盛鄭震湘團隊】光學龍頭二月數據大超預期,行業高景氣
    從行業來看,由於手機鏡頭規格持續提升,中高階光學鏡頭目前仍是供不應求。受益於下遊三攝滲透提升及舜宇產品競爭力增強,手機鏡頭出貨量持續增長。舜宇光學2020年1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上升33.2%,主要受益於下遊三攝滲透提升及舜宇產品競爭力增強,手機鏡頭出貨量持續增長。
  • 矽片行業產能過剩?
    環球晶(圖片來源:日經亞洲評論)當天《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這則交易反映了矽片行業的產能過剩和微薄的利潤。環球晶出價以每股125歐元的價格收購世創,比過去三個月股價的平均水平高出了50%,大約是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9倍,世創的股東有理由惋惜這則交易還是來得晚了一些,因為2018年世創的股價一度達到160歐元,彼時其營業利潤率達到了33%的峰值,第二年世創的利潤率就下降了十個百分點,產能過剩率從1%上升到了10%。
  • 手機攝像頭需求分析
    也就是說,即使手機銷量出現一定 程度的下滑,手機攝像頭這個領域的需求依然增長迅猛。具體發展趨勢如下:  當產品銷售價格大於 2000 元時,同時期上市手機所搭載的攝像頭數量與價格Ø相關性不明顯。下圖縱軸的單位是「顆」,以 2018 年 1 月上市新機為例,該月上市的手機 平均搭載 0.26 顆 30 萬像素、0.95 顆 200-800 萬像素、0.63 顆 1000-1300 萬像素 以及 0.47 顆 1600-2500 萬像素的攝像頭,合計 2.32 顆。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如下 趨勢:  雖然主攝的像素在不斷的增加,但較低像素的攝像頭需求從未減弱。
  • 【招商電子】格科微深度報告:全球低階CIS龍頭,轉型Fablite拓展中高階產品
    風險提示:需求下滑風險,晶圓供需波動風險,募投項目實施風險,市場競爭風險。隨著手機雙攝、多攝的普及率逐漸提升,下遊主流手機終端品牌客戶對低端CIS需求增長,2018至2020年,公司CMOS圖像傳感器出貨量從8.9億顆增長至20.4億顆,全球市場份額從17.0%增長至29.7%。
  • 【教程】Kase手機鏡頭如何安裝在雙攝像頭和單攝像頭手機上?
    Kase專業單反級手機鏡頭適合安裝在單/雙攝像頭的手機上Kase手機鏡頭如何安裝在雙攝像頭和單攝像頭手機上
  • 王志軒:產能過剩 電企或臨嚴冬
    火電產能過剩 面臨經濟「嚴冬」    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反應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在2015年同比僅增長0.5%,電力企業面臨嚴峻挑戰。那麼,電力是否過剩了?    王志軒對於電力「過剩」二字的回答非常慎重。王志軒認為,從電力基礎產業、公用性質、發供用同時完成以及網絡特性看,「過剩」問題不能簡單回答。
  • 2019年攝像頭行業研究報告
    根據群智諮詢的數據,2019 年 Q3 智慧型手機後攝出貨佔比中,雙攝佔 比 30%,三攝佔比 26%,四攝佔比 22%,四攝佔比不論是與 Q2 相比還是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提高。在多攝需求的帶動下,Q3 手機攝像頭傳感器出貨量達到了 13 億顆,同 比增長 14%,遠高於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增速。
  • 補貼減少 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行業面臨殘酷洗牌;鏡頭需求激增,六大光學鏡頭廠大擴產
    補貼減少 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行業面臨殘酷洗牌  據彭博社北京時間7月18日報導,投行桑福德伯恩斯坦
  • 瑞聲科技光學鏡頭月產能1000萬套 鏡頭目標產能增倍
    從攝像頭行業來看,在過去的幾年中,隨著雙攝像頭的火爆,整個市場發生了爆炸式的升級,由於市場採購需求量的提升,產業鏈相關企業也享受到紅利
  • 新鉅科技: AI時代3D感測鏡頭、屏下指紋鏡頭助力手機行業創新升級
    以上三款新機均延續了去年iPhone X的全面屏設計,並搭載了前置3D攝像頭及面容ID。 蘋果此舉,也讓整個3D感測鏡頭行業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之上。其中新鉅科技作為非蘋果陣營最大的3D感測鏡頭與屏下指紋感測鏡頭的技術與產品提供方,更是備受整個智慧型手機行業關注。為此手機報在線應智慧型手機行業客戶要求,深度的走訪了新鉅科技東莞生產基地。
  • 【傳聞】世界首部幕下指紋手機 vivo X20Plus UD規格曝光;電視面板首季呈現微幅供應過剩態勢
    有指該款手機的型號將定名為 vivo X20Plus UD,而今日有微博上發放聲稱是有關手機的詳細規格:6.43吋 (2160×1080) 18:9 觸控屏幕、2.2GHz Snapdragon 660 處理器、4GB RAM、 128GB ROM、1200萬像素雙鏡頭 (前) 1200萬像素雙鏡頭+500萬像素副鏡頭、Android 7.1.1、3800mAh 電池。
  • 手機攝像行業深度報告
    單純的像素提高難以幫助傳統單攝突破其自身瓶頸,特別是在背景虛化,夜景和 3D 成像等特定拍攝需求的場景下,需要兩個甚至多個攝像頭配合工作,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2016 年發布的 iPhone 7 plus 搭載兩個 1200 萬像素的彩色攝像頭(廣角+長焦)推動了雙攝的快速普及,據旭日大數據預測到2019 年雙攝滲透率有望接近 45%。
  • 電視面板產能過剩卻仍有生產線開工 地方投資衝動如何破解
    產能過剩、價格低迷之際,國內仍有多條產線開工建設。
  • 手機銷量觸頂,蘋果也面臨需求崩盤風險
    在中國市場有8億個手機使用者,但手機銷售量卻掉了4%,因為市場已經成熟;印度在一年前曾經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手機市場,但手機銷售量在2015年第一季則衰退了14%;歐洲手機市場也呈現衰退,美國手機市場則看來成長穩定,主要是iPhone的貢獻。總之手機銷售量開始面臨壓力,人人都在問該市場是否已到最高峰。
  • 攝像頭供應鏈風波繼續上演,恐慌性「搶晶片」態勢愈演愈烈;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張 外媒稱臺積電/三星均面臨潛在風險
    1.攝像頭供應鏈風波繼續上演,恐慌性「搶晶片」態勢愈演愈烈;2.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張 外媒稱臺積電/三星均面臨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