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博通尋求千億美元高通,高通股價大漲12.71%;
2.SA:小米2018年有望超越蘋果華為;
3.雙十一Oppo、小米、Vivo啟動新一波行銷價格戰;
4.蘋果公司獨自邁入9000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5.Q3全球智能機排名:華為仍未超蘋果依舊排第三,小米進前五;
6.iPhone X供貨充足背後,富士康增產15倍支持蘋果
集微網推出集成電路微信公共號:「天天IC」,重大新聞即時發布,天天IC、天天集微網,積微成著!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關注。
1.傳博通尋求千億美元高通,高通股價大漲12.71%;
集微網消息,《彭博社》報導,傳的博通正尋求併購高通。
消息傳出,高通股價聞聲大漲 12.71% 報收每股 61.81美元。
高通曾在 2016 年十月份,宣布以 470 億美元併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當時是創下半導體業史上規模最大購併案。
《彭博社》周五 報導,據知情人士表示,博通目前正尋求併購諮詢公司幫助,探詢是否有併購高通的潛在交易可能。
博通考慮出價逾1000億美元收購高通公司,造就有史以來最大的晶片業收購交易,分析師認為兩公司若合併業務將受益於很大的協同效應。
對於博通收購高通的前景,美國彭博社指出,除了巨額的資金挑戰之外,博通也會遭遇政府監管部門的麻煩。如果按照去年的銷售收入,博通和高通合併而成的新公司,將成為全世界第三大半導體公司,僅次於英特爾和三星電子。
博通是全球知名的通信晶片製造商,該公司的執行長唐霍克(Hock Tan)一直熱衷於併購擴張戰略,在過去三年時間裡,全球半導體行業發生了大量的併購,而唐霍克也是核心角色之一。
博通公司的股價周五上漲了5.5%,資本市值顯示為1120億美元,比高通多了200多億美元。
據美國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博通正在和顧問夥伴洽談這一收購,該公司將為收購高通每股出價70美元,收購計劃將在未來幾天之內宣布,另外收購金額中將包括部分現金。
2.SA:小米2018年有望超越蘋果華為;
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稱,儘管小米智慧型手機發貨量目前位於全球第五位,但其發貨量增速在前五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中最高。 若保持這種勢頭,小米有望在2018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供貨商。
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周四晚間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未上市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小米(Xiaomi Corp.) 有望超越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聯想集團有限公司(Lenovo Group Ltd., 0992.HK)、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和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OPPO),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
在周四下午蘋果公布手機銷量後,Strategy Analytics匯總了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銷售情況,發現小米雖然仍處於全球第五的位置,但發貨量增速在全球前五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中最高。
只有蘋果公布了實際發貨量數字,所以Strategy Analytics其他所有銷量數據均為估計值。
Strategy Analytic的Neil Mawston表示,受紅米Note 4等設備推動,小米在印度市場的銷量自今年第一季度下滑以來不斷回升。 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總體增速只有5%的背景下,小米第三季度發貨量同比增長91%,超過全球第一大手機製造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005930.SE)的11%和蘋果的3%。
Strategy Analytics稱,受拉丁美洲、印度和其他市場對A、J、S系列手機強勁需求推動,三星電子第三季度發貨量從去年同期的7,530萬部增至8,340萬部,增速為近四年最高,市場份額從20.1%升至21.2%。 當季蘋果市場份額略降,從去年同期的12.1%降至11.9%。
華為市場份額名列第三,為9.9%,高於上年同期的9%。 Oppo名列第四,為8%,高於上年同期的5.8%。
小米市場份額從4%升至7%,僅次於Oppo,這讓Strategy Analytics稱讚不已。
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師Linda Sui表示,小米的增長速度比誰都快,如果這種勢頭得以保持,小米有望趕上並超過OPPO、華為和蘋果,在2018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供貨商。
Mawston稱,小米在全球很多市場擴張迅速,比如紅米Note 4等產品就讓小米在印度大受歡迎。 紅米Note 4在印度的售價約為155美元。
Mawsto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稱,由於設計精良,價格低廉,而且在線線下都能買,小米的紅米系列在印度賣到脫銷。
報告中還有一點很有趣,就是市場對蘋果iPhone 8的需求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麼弱。 Sui表示,雖然旗艦iPhone X機型推遲發售,但新推出的iPhone 8系列在德國、中國等主要國家都比較受歡迎。
華爾街日報
3.雙十一Oppo、小米、Vivo啟動新一波行銷價格戰;
大陸市場迎來雙十一銷售檔期,國際及大陸智慧型手機品牌業者均積極搶攻商機,尤其是大陸手機品牌廠Oppo、小米、Vivo等紛啟動新一波的行銷與價格戰,全力衝刺出貨,希望擴大市佔版圖,這亦使得大陸手機市場戰況更趨激烈。
近期Oppo在大陸北京、上海、瀋陽、重慶、深圳、長沙、蘇州、成都、廣州等九大城市的地標建築物,斥資買下廣告版面,力拱年度新機,並擴大品牌行銷,2日更於北京舉行R11s新機發表會,其採用金屬機身、全熒幕、雙鏡頭設計,並主打前後鏡頭2,000萬畫素,業界傳出Oppo R11s單一機種向供應鏈業者下單量高達千萬支規模,顯示Oppo大力押寶明星機種搶市的企圖心。
小米自11月起力推5X機種紅色特別版,並傳出雙十一檔期將發動新品攻勢,再推出平價戰鬥機種,全面蠶食市場版圖。目前小米手機的市場買氣不差,繼9月出貨量衝破千萬支大關,10月出貨再度突破千萬支,供應鏈業者看好小米手機在大陸與海外市場需求轉佳,第4季手機出貨表現可期。
供應鏈業者指出,2017年小米手機終於擺脫走下坡的陰影,氣勢止跌回升,9、10月出貨均突破千萬支,然因需求仍超乎預期,目前平價機種供應相對緊張,供應鏈正全力趕出貨。隨著小米積極擴大海內外市場攻勢,第2、3季都締造不錯的出貨表現,第4季有意再衝刺一波銷售量,2017年手機銷售目標從原先7,000萬支拉高至逾9,000萬支,供應鏈業者可望受惠。
Vivo亦不甘示弱,積極拉高手機市場戰力,近期在品牌經營、通路多元化、拓展中高階市場及開拓海外市場等均有所突破,甚至2017年砸下逾人民幣1億元重金,奪得「天貓雙十一狂歡夜」獨家冠名權,並於11月1日開始線上預售X20機種藍色特別版,主打全熒幕設計、配備Super AMOLED面板,強力衝刺手機銷售量。
2017年「天貓雙十一狂歡夜」於上海舉行,將首次啟動聯合直播,消費者可通過北京衛視、浙江衛視、深圳衛視直接觀看,涵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幾個重要經濟區域的消費群,其他地區消費者則可透過網路觀賞,成為各大手機品牌廠兵家必爭的大型營銷通路。
回顧2016年的「天貓雙十一狂歡夜」,上海家化亦以超過人民幣1億元取得獨家冠名權,冠名贊助費用連續兩年刷新大陸的贊助費紀錄,根據統計,2016年雙十一開場僅30分鐘,上海家化旗下各品牌的天貓旗艦店總零售額,便已超過2015年雙十一首日的全天銷售額,且當日在天貓旗艦店的總零售額,快速衝破該集團2015年在天貓旗艦店網上的銷售總額。DIGITIMES
4.蘋果公司獨自邁入9000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新浪美股訊 北京時間3日晚消息,得益於財報靚麗,蘋果公司股價周五開盤大漲逾3%,在整個美股市場獨領風騷,率先升破9000億美元大關。
蘋果公司當地時間周四發布了第四財度財報,財報顯示蘋果收入增長強勁。第四季度營收為526億美元,同比增長12%,這也是蘋果公司連續第四個季度營收呈現增長。
蘋果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第四財季淨利潤為90.14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1.67美元。截至9月底,其現金儲備達到2689億美元,較6月底增加74億美元。
財報還顯示,蘋果公司在中國業務恢復增長,大中華區營收為98.0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87.85億美元增長12%。
蘋果CEO庫克(Tim Cook)以「破表」來形容iPhone X預購的火熱程度,一掃有關需求平平的疑慮。
iPhone X不斷獲得正面評價,加上市場預期許多用戶準備從舊款iPhone升級至新機型,這些利多將蘋果股價推升至紀錄高位,愈來愈接近成為第一家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公開上市公司。
有 報導稱,iPhone X發售當天,在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日本的部分有售iPhone X的蘋果商店裡,已經排起數百人的長隊。在中國,iPhone X發售當天,各大蘋果店早上八點就開始發貨。網友照片顯示,在北京三裡屯、上海淮海路等門店,「果粉」一大早就在店門口排起長龍,這些顧客中大部分都是 10月27日在蘋果官網上預約到的客戶前來提貨的。
5.Q3全球智能機排名:華為仍未超蘋果依舊排第三,小米進前五;
集微網 11月3日綜合報導
昨天,國際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發布了第三季度中國手機排名情況。今天,另一家國際知名調研機構IDC 又給出了全球智慧型手機排名。
據IDC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3.731億部,較2016年第三季度的3.634億部增長2.7%。其中,排名前五的的廠商依次為:三星,蘋果,華為,OPPO,和小米,他們合計並且佔據了53.6%的市場份額。
從具體數據看,本季度三星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8330萬部,高於去年同期的7610萬部,所佔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20.9%增加到22.3%;蘋果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4670萬部,高於去年同期的4550萬部,所佔市場份額與去年同期的12.5%相比,未有變化;
值得注意的,華為並沒有超過蘋果。華為本季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3910萬部,高於去年同期的3370萬部,所佔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9.3%增加到10.5%;
OPPO 則穩居第四為,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3070萬部,高於去年同期的2580萬部,所佔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7.1%增加到8.2%;
小米的高速增長也得報告的支持。本季度小米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2760萬部,高於去年同期的1360萬部,所佔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3.7%增加到7.4%;
IDC副總裁瑞恩-雷斯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幾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各大廠商推出或展示的高端旗艦式智慧型手機上面,事實上,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人們也應當關注行業發生的其它情況。總體而言,整個手機行業仍在持續進步,但增長幅度卻比以往幾年緩慢。在五大手機製造商之外的其他廠商仍在艱難掙扎,而業界領先者將會很快形成兩大陣營。第一個陣營由那些能夠推動高端手機出貨量大幅增長的公司組成,例如三星、蘋果、華為等,儘管谷歌、LG等也推出了高端手機。第二個陣營是由幾家中國原始設備製造商組成,他們正在中國之外的市場高歌猛進。」
6.iPhone X供貨充足背後,富士康增產15倍支持蘋果
鳳凰科技 花子健
要點速讀:
1、 今天在三裡屯的Apple Store零售店,黃牛對於iPhone X的加價回收幅度不大,64GB版本售價為9000元,256GB的版本為11000元。
2、 蘋果通過新增產線的方式提升產能,僅在富士康的深圳觀瀾廠區,10月20日新增了六條產線。在11月2日,已經實現單條產線3500臺的日產量。
3、 在iPhone X強勁銷售的刺激下,蘋果公司的下一個看點是市值能否突破萬億美元。
「iPhone X不難搶啊,被蘋果套路了。可是很多新聞明明說iPhone X非常缺貨啊。」10月27日下午4點,一位非忠實果粉用戶跟我抱怨。
預售開啟一個小時後,她慢慢悠悠地買到了一臺64GB的黑色版iPhone X ,根據提示是4-5周發貨。在她的朋友圈裡,那些搶到11月3日首批到貨的用戶已經在刷屏。「iPhone X終於滿足了他們第一次裝X的需求。」
iPhone X以及無線充電套裝
時間撥回到10月25日,鳳凰科技在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發布了「出售11月3日當天到手64GB的iPhone X」的消息,兩天的時間出現的最高報價為13500元,這來自一個超級果粉,他每次都是首批拿到的iPhone。「如果你有256GB的,我給你15000元,外加200路費。」
和許多人一樣,他對於iPhone X的缺貨也是深信不疑。在iPhone X發布之後,由於在OLED全面屏、Face ID的原深感攝像頭上的跨越式革新,它一直都被質疑前期產能難以跟上,因此在開售初期會面臨嚴重的缺貨的問題。甚至有分析師認為iPhone X的短缺會持續到明年2月份。
對話截圖來自閒魚
而在10月27日預售開啟後,他立刻發來了消息說「要考慮一下,64G的我不能出那麼高了。」即使最後給256GB報出13000元的價格,但他依舊是保持沉默,然後再沒有回覆。
陸陸續續有賣家借樓出售iPhone X,在5天時間內留言超過了150條,這些賣家來自南京、上海、深圳、重慶等地。在閒魚上,針對iPhone X 256GB的報價最高也鮮有超過12000元的。
鳳凰科技在閒魚上諮詢了多位掛出iPhone X的賣家,均表示「價格不會上漲,但是準確價格在11月3日當天才知道。」
黃牛的黑色星期五
iPhone X在開售日繼續降價
11月3日,北京地區所有的Apple Store在早上八點即開門迎客。鳳凰科技在三裡屯店看到,早上8點左右已經聚集了差不多300人,除了在排隊等待購買的顧客,場外還聚集這很多黃牛,他們都是團隊合作,在「大哥」的帶領下,有的負責收有的負責賣。
11月3日早上8點的三裡屯Apple Store
阿隆所在的團隊擁有實體店,店面就在三裡屯太古裡對面的SOHO。他一大早就來到了三裡屯店,不過他看來「今年的iPhone X還沒有往年火呢。」北京從2日下午開始降溫,3日當天早上的氣溫不到10℃。他用「這熱度就像我感受到的冷」來形容所看到的這一切。
8點開售後,陸陸續續有買到的用戶走出,黃牛們堵在出口。不論銀色還是黑色,64GB版和256GB版的全部都收,報價分別是加500元和800元。不到20分鐘的時間,黑色版64GB的報價降到只加300元,256GB的報價加400-500元,白色的64GB版鮮有問津。
在排隊等待激活的用戶
「白色64GB難賣。確實有人想出,願意接受一兩百的,我們也收,掙點辛苦錢。渠道貨也不少,難做。」一陣風吹過,阿隆裹緊了衣服。多年的從業經驗,iPhone X這樣的狀況在他預料之中。
從iPhone 4開賣那會就在做iPhone的生意,「iPhone 4那會是真火啊,開賣第一天,就在這裡,第一個進去的哥們帶出來差不多200多臺,都不夠搶,好多人加價買。」說到「這裡」的時候,他用力指了指地面。那是在2008年,三裡屯店也是蘋果在亞太區的第一家零售店。
「靠著iPhone 4,第一天賺了十幾萬,算少了。」而在他的回憶中,第二次讓黃牛如此激動的是iPhone 7的亮黑色版,因為北京地區貨源太少了,所以價格成倍上漲。「北京地區第一批就4臺。」他第一天沒有收到貨,第二天加5000元收到了一臺,最後加價1萬4出了。不過再後來做iPhone 7亮黑色的就都虧了。
正式開賣約1個半小時後,他一口氣收了小郭6臺iPhone X,都是256GB內存的版本,總價是60528元,折合下來每臺加價400元,而小郭為了取出這6臺手機,發動了老婆和自己的母親去排隊。隨後,阿隆停止了收貨,專心開始賣了。「64GB的9000元,256GB的11000元。」在現場也有一些想買iPhone X但是沒搶到首批的用戶在觀望黃牛的報價,但真正出手的並不多。
兩位用戶正在付款購買這四臺iPhone X
「現在都是一會一個價,沒辦法報給你。你確定要下午拿,我給你留一臺,價格下午再說。」人群中穿梭推售,阿隆順手接了個電話,對面應該是他的老客戶。掛了電話,阿隆感嘆了一句,「估計下午的價格更低了,線下渠道現在也忙活鋪開呢。」
遠在山東臨沂的小劉做線下手機實體店三年了。11月2日當天晚上他告訴鳳凰科技,他剛才在渠道商看到了成箱的iPhone X,最終用他沒有出手跟渠道商拿貨。「現在線下渠道也在加價,我看到只在700-800元之間。貨很充足,有人要了我再拿貨吧,不著急。」而那些想購買的用戶,也是不著急的心態。
11月2日當天線下渠道流出的照片
「如果小米和華為說缺貨,那是真缺,比如第一代MIX、比如華為的Mate系列。如果iPhone缺貨,說實話我們不太信。」阿隆可能不太明白所謂的供應鏈,但是他知道線下渠道的一點門道,這都是用賺錢和虧本得到的經驗。
富士康新開多條產線
一周內單線產量提升15倍
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工人們知道更多關於iPhone的秘密。「實際上,iPhone X的短缺並不會持續太久,因為蘋果又開了多條產線。」一位來自富士康觀瀾廠區的質檢員工小王告訴鳳凰科技。
他原來是在iPhone 7的生產線上,為了迎接傳統的「雙11」,降價後的iPhone 7系列仍在生產。但是在10月20日當天,他被調到新增設的iPhone X生產線上。10月22日正式開線,開始小規模生產iPhone X。
線下渠道堆積了一定量的庫存
而就在10月18日當天,首批4.65萬臺iPhone X被運往中國,並且當時有消息稱只有1萬臺左右能在中國市場銷售。
「蘋果在觀瀾廠區一共新開了6條生產線,其他的廠區我不清楚。許多人認為富士康只是在鄭州生產iPhone X,其實並不是。」他告訴鳳凰科技,新開的產線在前期確實產能很低。
富士康採用兩班倒的方式來加快iPhone X的出貨速度,分別是早班8:00-19:00和晚班20:00-次日7:00。新開產線早期良品率相對低,他所處的質檢線是iPhone X生產的最後一道工序,從他這裡過檢的手機就會被裝箱發貨,「第一天做國行版的,過來了1000臺手機,但是只有200臺左右通過質檢。」這意味著良品率僅為20%左右。
iPhone X對於質檢的要求相當高
蘋果對於新開產線的要求非常嚴格——「百分之百合格」,這個並不單單只是指的手機本身和內盒包裝,還包括到包裝盒外的那層膜,有一點點灰塵或者表面有劃痕溢膠會被退回。
「一般在產線新開的時候,蘋果方面的駐場人員都會嚴格檢查,我們也不敢怠慢,但是後面就說不準了。」但是他所指的並不是手機本身放低了要求,而是在包裝盒。後期的包裝盒即使有一點點小瑕疵也可以過檢,然後封箱出貨。
「如果手機有問題,根本就沒辦法到質檢線上,而是被送到維修室。」到了10月25日,他向鳳凰科技提供出貨的數據,來到質檢線的1600臺iPhone X,有500多臺通過了質檢。
在10月27日產能已經達到了2000臺。11月2日,也就是iPhone X正式開售前夕,產能已經達到3500臺,「根據計劃表差距不能超過100pcs的要求,最低也有3400臺,不足的晚班會補齊。」
在店外排隊等候入場的用戶
新增產線是蘋果提升產能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短短的一周時間內,單條新開產線日出貨量能從200臺爬升到3500臺,足以體現蘋果在生產上的控制力。
而在供應鏈上,蘋果更是有著超強的控制力。蘋果2017 年公布的供應鏈名單中,共有193家供應商,和2011 年的名單相比,有58家從榜上消失,等於每3家就有一家不見。
從榜單變化中看出蘋果要如何替供應鏈上緊發條。蘋果在每個版塊都增減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比如今年的供應名單中,增加了康達智與大立光競爭;在散熱領域,增加了雙鴻和建準;在PCB(印刷電路板)領域增加了健鼎。在OLED屏幕領域,蘋果甚至考慮對LG投資178億元並納入中國廠商京東方,以改變三星一家壟斷的局面。
iPhone X為蘋果注入強心劑
萬億美元市值指日可待
11月3日,蘋果公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這也是三款新iPhone發布之後的第一份財報。根據財務數據,蘋果公司的營收達到了526億美元,淨利潤為107億美元。讓蘋果吃下定心丸的是大中華區的營收,得益於iPhone 7系列降價的刺激和iPhone 8系列的銷售,環比和同比均實現了增長。
受到iPhone X開售以及營收增長等利好消息的刺激,蘋果的股價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2日盤後止跌上揚,收盤時股價上漲1.14%至168.79美元,總市值攀升至8718.39億美元,距離成為全球首家萬億美元市值公司越來越近。
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蘋果將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預期提升至840億美元-870億美元,預期毛利率為38%到38.5%。蘋果的信心來自於iPhone X的開賣以及產量提升。
線下門店早早報出了iPhone X的價格
「我們差不多是在全負荷運轉。」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對分析師們表示。他說的「我們」,不僅僅指的是蘋果公司本身,也包括供應鏈體系和生產線。
現在富士康依然在加班加點趕iPhone X的產量。小王所在的產線每天都加班3個小時,周末也要加班,「一個月休息1天,晚班可以休息兩天,我都快頂不住了。」根據他所看到的生產計劃表,他告訴鳳凰科技,後續的產能會更多。有不少用戶能在2-5周左右收到貨,這就是答案所在。
華為和小米們,如果想學蘋果裝X,不是嘴上能說就行的。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阿隆、小郭、小劉、小王等均為化名。)
集微網推出集成電路微信公共號:「天天IC」,重大新聞即時發布,天天IC、天天集微網,積微成著!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