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正加緊炒作中國疫苗有效性差的新聞。《紐約時報》日前就發文稱,中國向智利提供的疫苗效力不足。但遭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的回擊。
汪文斌指有關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純屬歪曲炒作。他說,智利衛生部負責人日前已表示,相關報導的言論不符合事實,令人遺憾。該負責人對外界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情況下就宣傳科興疫苗沒有效果,感到不滿,要求有關國家立即更正。
汪文斌還說,智利政府多次表示,事實表明科興疫苗安全、有效。智利醫學專家認為,如果沒有大規模接種中國疫苗,後果不堪設想。
《華爾街日報》日前也有一篇報導,大標題非常醒目,說印尼至少有10名醫生在接種過科興疫苗後感染冠病去世。
文章引用印尼醫學協會的說法,稱6月份印尼死於冠病的26名醫生中,至少有10人接種過科興疫苗,而且已接種了兩劑。
印尼醫學協會冠病風險緩解團隊的負責人Adib Khumaidi表示,該團隊仍在努力核實其他16人的疫苗接種情況。根據該團隊的數據,在五個月時間裡,至少有20名接種過科興疫苗的醫生死於冠病。
如果你只讀到這裡,結論似乎已呼之欲出。但再往下看,根據該醫學協會的數據,印尼總計約有16萬名醫生,約90%都接種了科興疫苗。報導也不得不承認,接種科興疫苗但死亡的醫生,其實是極少數。而且死亡原因也尚未確定。
報導引用了流行病學家的話,表示需要對這些死亡病例進行適當的調查,以確定醫院護理不當或慢性基礎疾病等因素是否為主要原因。流行病學家表示,需要有更多數據,包括總體有多少接種了疫苗的醫生感染等,才能做出判斷。
英國醫學教授Paul Hunter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一些已完全接種冠病疫苗的印尼醫生死於冠病,並不一定出人意料。他說,這或許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疫苗的有效性,印尼各家醫院處理危重病例的設備和能力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印尼政府上個月發布一項回溯性研究,比較了首都雅加達已接種和未接種疫苗的醫生在對抗冠病方面的表現,結果顯示,科興疫苗在預防患者死亡方面非常有效。
印尼政府發言人Siti Nadia Tarmizi表示,需要對這些醫生死亡的個別情況進行調查後,才能得出關於科興疫苗的結論。在印尼的一些重災區,比如爪哇中部的古突士,感染冠病的幾百名已接種疫苗的醫務人員中,大多數人症狀輕微,而且恢復很快。她說:「真的不能說科興疫苗不夠理想。」
報導最後指出,印尼醫學協會的數據也證明,印尼醫生死亡人數已大大低於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當時疫苗接種工作剛剛啟動。在那兩個月份,每月均有60名醫生因感染冠病去世。而這個月(6月)到目前為止,醫生死亡為26名(比接種初期少了一半)。
看到這裡,《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還算真實。它並沒有下任何結論,也報導了證明科興疫苗有效的數據和官方說法。但讀者如果只讀標題和文章前幾段,其實很容易自己得出科興疫苗有效性差的結論。那就不怪《華爾街日報》了。
可見,《華爾街日報》比《紐約時報》的手法要高明很多。
歡迎投稿。請在公眾號內回復「投稿」獲取詳情
- End -
南洋時評——南洋視角、深度觀察、時政分析、財經盤點、歷史回眸、環球熱點評述。
點擊閱讀原文可參與隨筆南洋論壇的相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