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單機遊戲市場大部分時間都羸弱不堪,但在80至90年代,國產遊戲也還是十分的多樣,經典作品頻出。隨著盜版的衝擊和政策的改變等種種原因,在那一時間段誕生的經典國產遊戲失去了正統續作的可能性。下面就為大家帶來十款續作無望的經典國產單機遊戲。
一、《流星蝴蝶劍》, 昱泉國際於2002年發行的一款動作角色扮演類單機遊戲。昱泉國際製作的武俠遊戲多以古龍小說為藍本,《流星蝴蝶劍》便是其中最知名,影響力最大的一款遊戲。昱泉也是國內最先嘗試3D技術的遊戲公司之一,在那個動作遊戲普遍照抄暗黑的年代,本作迅速佔領市場。在當年《傳奇》和《CS》稱霸網吧的年代,它也能有一席之地,可見影響力。由於叫好不叫座,最後他們被完美世界收購,全面轉型網路遊戲市場。
二、《劍俠情緣》是上一代的國產三劍之一,《劍俠情緣》本身的質量毋庸置疑,而西山居也並沒有辱沒這個自己親手打造的IP。本作世界觀很龐大,結合史實加上策劃們對於武俠的合理想像打造出了一個龐大的武俠世界。但可惜的是對於西山居來說,單機市場已經不再是第一順位的考量。雖然有了官宣很多年的《劍網三:謝雲流傳》,但每年都完全不同的對外展示,能不能出都兩說,而且也算不上《劍俠情緣》的正統續作。
三、《天地劫》系列由臺灣漢堂國際製作,故事在武俠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玄幻色彩。漢堂風格獨特,其粗獷豪放的畫風讓人愛極恨極。但漢堂的遊戲設定和玩法是一流的,每款遊戲都區別於同類產品,可玩性十足。可惜公司解散,轉型網路遊戲也以失敗告終。2015年,《天地劫》系列傳出續作的消息,這款名叫《霸劍霄雲錄》的作品,由漢堂遊戲的老玩家出資,員工大部分是原漢堂的老員工,劇情是承接《幽城幻劍錄》而製作。由於版權原因,這款遊戲也算不得正統續作了。
四、《致命武力》是漢堂國際2001年發行的一款戰棋類遊戲。戰棋類遊戲在之前的國產遊戲當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在數量眾多的戰棋遊戲當中,《致命武力》系列絕對是質量最上乘的遊戲之一。遊戲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不久的未來,亞洲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這給了歐洲、美國等強國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歐美國家紛紛組成聯盟,加強科技研發,以科技主導市場,同時封鎖核心科技技術,刻意打壓,讓亞洲逐步成為歐美的「生化科技」實驗犧牲品。遊戲在第二部結束之後,便沒了後續。
五、《金庸群俠傳》是由河洛工作室在開發的一款武俠RPG遊戲,於1996年發行。《金庸群俠傳》可以算是智冠發行的所有金庸作品之中,質量最高的一個。河洛工作室給了國產遊戲一個全新的可能,故事非線性敘事,而是選擇開放世界,將金庸先生所有作品中的所有人物和故事,通過支線任務來展現。但金庸和古龍這樣的群俠傳作品或許不會再出現了,畢竟以現在的版權價格,已經沒人有能力一下子買下全部作品版權了,再加上河洛與智冠的糾紛,還能否有以「群俠傳」命名的遊戲,甚至都不好說了。
六、《秦殤》是一款由目標軟體公司開發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於2002發行。《秦殤》選擇《博德之門》作為學習對象,這讓這款遊戲在那個年代有著完全區別於其他國產動作遊戲的獨特氣質。隨後這款遊戲參加了E3,並在海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遊戲的故事背景放在秦朝末期,扶蘇王子被陷害,他在逃生的路上,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戰友。同時通過他的一路冒險,展現在戰爭時代的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命運。雖然在14年有續作信息流出,但至今已了無音訊。
七、《刀劍封魔錄》是像素軟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製作的一款ARPG遊戲,發行於2002年。遊戲巧妙地引入了格鬥遊戲的思想,打破常規地將武術招式與遊戲融合一體。在戰鬥中,玩家可以可以直接操縱主角,通過單招、連續技、必殺技與敵人進行格鬥。故事以3000年前周武王伐紂為背景,紂王臨死前,商朝太師聞仲運用畢生法力,將紂王在最後一刻所凝聚的復仇執念帶離人間,準備來日重返人界奪回王位。像素軟體通過《刀劍》聲名大噪,但隨著單機市場的萎縮,他們選擇用「刀劍」IP轉戰端遊。
八、《幻世錄》是由奧汀科技(現宇峻奧丁)研發一款經典戰棋類遊戲,於1995年發行。遊戲有一個完整且宏大的世界觀,在遊戲性上,又加入了角色的升級點數系統,連擊必殺系統等——這在當時是很獨特的設計。同時遊戲的關卡設計也非常有新意,每場戰鬥都擁有獨屬於自己的戰鬥地圖,華麗異常。隨著戰旗類遊戲熱潮的衰退,加之奧汀與宇峻、宇奧合三為一,成立了宇峻奧汀科技,進入網遊市場,《幻世錄》再出續作的可能性已無可能。
九、《決戰朝鮮》是西山居在1994年發行的回合制遊戲,作為內地最早開始製作遊戲的公司,在《中關村啟示錄》、《中國民航》這些管理類遊戲之後,他們開始了其他類型的探索。《抗日:地雷戰》和《決戰朝鮮》等戰棋遊戲隨後進入了市場。這兩款遊戲都取自於真實的歷史事件。《地雷戰》中,四十多種性能各異的地雷,瞬間將遊戲的可玩性提高一個檔次。而《決戰朝鮮》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的脈絡展開,完全還原那個輝煌與悲壯並存的時代,讓每個玩家都熱血澎湃!但隨著市場的低谷和政策的原因,此類遊戲已失去再做的可行性。
十、《阿貓阿狗》由名聲在外的大宇DOMO小組製作,1998年發行的。遊戲劇情大開腦洞不說,設計也新奇有趣,各種稀奇古怪的道具層出不窮,能開發各種實用有趣的工具。而故事所希望表達的對於現代工業文明的反思和質疑,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工業文明下的精神迷茫等問題也讓這款遊戲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這些成年人的問題,在童話的包裹下,一一呈現到了玩家面前,在遊玩的同時亦能讓人深刻反思,充滿哲理。其2代製作公司已解散,外傳作品《阿貓阿狗大作戰》也已於2007年停服。
對於老遊戲,玩家好像總帶著一層濾鏡,好像曾經的那些遊戲都精彩紛呈,而讓現在的遊戲相形見絀。其實脫離這層濾鏡來看,這都是時代帶來的局限,但那是獨屬於年輕時候的回憶。很多時候頑疾回憶的不僅是那時候的遊戲,也是那時候的自己。這些經典的老遊戲,都有著明確的時代烙印,值得我們有機會再去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