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衝繩縣政府向福岡高等法院那霸分院提起訴訟,要求日本中央政府停止邊野古地區的填海造陸工程,搬離位於衝繩縣宜野灣市的美空軍普天間基地。衝繩地方政府與日本中央政府圍繞美國軍事基地搬遷產生的矛盾不斷加劇。
近來衝突不斷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衝繩縣政府17日對日本中央政府提出的訴訟中還包括對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的控訴。
報導稱,去年8月,衝繩縣政府以「地基脆弱」為由,宣布撤銷邊野古沿海地區填海造陸許可,叫停美國駐日軍事基地新址海上施工。日本防衛省隨即請求相關法律管轄部門國土交通省對衝繩縣政府的這一行政決定進行審查。10月,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宣布暫停衝繩政府這一行政決定效力並下令重新施工。
此次訴訟認為,日本國土交通省是國家機構,國土交通大臣參與對地方政府的裁定違反了地方自治法。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表示,防衛省衝繩縣防衛局和國土交通省都是按照內閣的方針來執行填海工程的政府機構,「這就好比選手和裁判是同一個人,這樣的裁決結果顯然缺乏公正性。」
自2017年4月日本中央政府著手準備實施邊野古填海及堤岸工程以來,搬遷計劃遭到了衝繩民眾激烈的抗議。目前,有關如何安置普天間軍事基地的爭議已引發了7起訴訟案件。
衝繩美軍基地問題由來已久。衝繩縣佔地面積僅為日本國土的0.6%,但駐日美軍74%的軍事設施和半數以上的士兵駐紮在此。據縣政府統計,衝繩縣有2.58萬名美軍士兵以及1.9萬名美軍家屬和美國公民。1995年,美軍衝繩基地人員強姦當地少女,因日本無權審判,案子只能交予美國軍事法庭審理。自此之後,衝繩民眾反美駐軍情緒日益高漲。
抗議效果甚微
衝繩抵制美軍基地已不是一個新話題了,美軍基地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的困擾是衝繩地方對其不滿的根本原因。日常的軍事演習帶來的噪音汙染和安全威脅都令附近的居民感到不安。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美國堅持縣內搬遷軍事基地是造成衝繩縣與中央政府長期處於拉鋸戰的癥結所在。「美國堅持縣內搬遷,認為衝繩縣作為軍事基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衝繩民眾對此強烈反對,他們主張將該基地徹底遷出衝繩。」
衝繩地方近年來多次訴求無果,當地民眾的抗議效果微乎其微。《現代日刊》雜誌稱,安倍政府不顧曾經做出的「充分考慮衝繩民眾感受」的承諾,公然向衝繩縣縣民施壓。在對待衝繩軍事基地問題上,日本中央政府選擇犧牲衝繩地方民意,以滿足美國同盟的軍事需求。
對此,周永生分析稱:「雖然日本民眾同情衝繩居民,但大多數人支持政府以美日同盟政策為主導。衝繩縣250多萬的人口數量也使衝繩民意對日本整體選民意見影響不大。」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焦世新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在安倍政府任內,日本極力加深與美國的合作交往,美日同盟得到很大發展。對安倍政府來說,維護美日同盟可以帶來更大利益。」
訴訟之路漫漫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今年4月,石井啟一最終裁定衝繩縣撤銷邊野古沿海地區填海造陸許可的做法不具行政效力。衝繩縣隨後向日本總務省第三方機構「國家地方紛爭處理委員會」提出異議審查要求。6月,該委員會以被審查對象「與國家無關」為由不予受理。談及衝繩縣提出的法律訴求,周永生表示,這種地方對中央的起訴很難獲得成功。
「衝繩按照地方法規和民意要求,以發布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停止基地建設,但是地方政府對此並不享有最終決定權。軍事基地的搬遷問題是屬於安全保障的重大問題,必須由中央政府來決定。」周永生說。
另有報導稱,美國方面在此問題上態度強硬。美國駐日大使哈格蒂此前曾表示,搬遷至邊野古是歸還普天間機場的「唯一解決辦法」。日本政府堅持美日同盟為第一國家戰略的做法從未改變,衝繩民眾的抵制並不會對美日同盟關係產生很大影響。
談及未來日本中央政府會如何處理衝繩民眾的抗議時,周永生認為,中央政府對衝繩的政策不會有本質上的改變。「日本政府將會繼續支持美軍基地在縣內搬遷的政策不動搖,同時繼續增加對衝繩縣的政府補貼,支援當地經濟發展,以此收買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