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民意拗不過美日同盟

2021-01-10 人民日報

  7月17日,衝繩縣政府向福岡高等法院那霸分院提起訴訟,要求日本中央政府停止邊野古地區的填海造陸工程,搬離位於衝繩縣宜野灣市的美空軍普天間基地。衝繩地方政府與日本中央政府圍繞美國軍事基地搬遷產生的矛盾不斷加劇。

  近來衝突不斷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衝繩縣政府17日對日本中央政府提出的訴訟中還包括對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的控訴。

  報導稱,去年8月,衝繩縣政府以「地基脆弱」為由,宣布撤銷邊野古沿海地區填海造陸許可,叫停美國駐日軍事基地新址海上施工。日本防衛省隨即請求相關法律管轄部門國土交通省對衝繩縣政府的這一行政決定進行審查。10月,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宣布暫停衝繩政府這一行政決定效力並下令重新施工。

  此次訴訟認為,日本國土交通省是國家機構,國土交通大臣參與對地方政府的裁定違反了地方自治法。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表示,防衛省衝繩縣防衛局和國土交通省都是按照內閣的方針來執行填海工程的政府機構,「這就好比選手和裁判是同一個人,這樣的裁決結果顯然缺乏公正性。」

  自2017年4月日本中央政府著手準備實施邊野古填海及堤岸工程以來,搬遷計劃遭到了衝繩民眾激烈的抗議。目前,有關如何安置普天間軍事基地的爭議已引發了7起訴訟案件。

  衝繩美軍基地問題由來已久。衝繩縣佔地面積僅為日本國土的0.6%,但駐日美軍74%的軍事設施和半數以上的士兵駐紮在此。據縣政府統計,衝繩縣有2.58萬名美軍士兵以及1.9萬名美軍家屬和美國公民。1995年,美軍衝繩基地人員強姦當地少女,因日本無權審判,案子只能交予美國軍事法庭審理。自此之後,衝繩民眾反美駐軍情緒日益高漲。

  抗議效果甚微

  衝繩抵制美軍基地已不是一個新話題了,美軍基地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的困擾是衝繩地方對其不滿的根本原因。日常的軍事演習帶來的噪音汙染和安全威脅都令附近的居民感到不安。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美國堅持縣內搬遷軍事基地是造成衝繩縣與中央政府長期處於拉鋸戰的癥結所在。「美國堅持縣內搬遷,認為衝繩縣作為軍事基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衝繩民眾對此強烈反對,他們主張將該基地徹底遷出衝繩。」

  衝繩地方近年來多次訴求無果,當地民眾的抗議效果微乎其微。《現代日刊》雜誌稱,安倍政府不顧曾經做出的「充分考慮衝繩民眾感受」的承諾,公然向衝繩縣縣民施壓。在對待衝繩軍事基地問題上,日本中央政府選擇犧牲衝繩地方民意,以滿足美國同盟的軍事需求。

  對此,周永生分析稱:「雖然日本民眾同情衝繩居民,但大多數人支持政府以美日同盟政策為主導。衝繩縣250多萬的人口數量也使衝繩民意對日本整體選民意見影響不大。」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焦世新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在安倍政府任內,日本極力加深與美國的合作交往,美日同盟得到很大發展。對安倍政府來說,維護美日同盟可以帶來更大利益。」

  訴訟之路漫漫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今年4月,石井啟一最終裁定衝繩縣撤銷邊野古沿海地區填海造陸許可的做法不具行政效力。衝繩縣隨後向日本總務省第三方機構「國家地方紛爭處理委員會」提出異議審查要求。6月,該委員會以被審查對象「與國家無關」為由不予受理。談及衝繩縣提出的法律訴求,周永生表示,這種地方對中央的起訴很難獲得成功。

  「衝繩按照地方法規和民意要求,以發布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停止基地建設,但是地方政府對此並不享有最終決定權。軍事基地的搬遷問題是屬於安全保障的重大問題,必須由中央政府來決定。」周永生說。

  另有報導稱,美國方面在此問題上態度強硬。美國駐日大使哈格蒂此前曾表示,搬遷至邊野古是歸還普天間機場的「唯一解決辦法」。日本政府堅持美日同盟為第一國家戰略的做法從未改變,衝繩民眾的抵制並不會對美日同盟關係產生很大影響。

  談及未來日本中央政府會如何處理衝繩民眾的抗議時,周永生認為,中央政府對衝繩的政策不會有本質上的改變。「日本政府將會繼續支持美軍基地在縣內搬遷的政策不動搖,同時繼續增加對衝繩縣的政府補貼,支援當地經濟發展,以此收買民心。」

相關焦點

  • 普天間基地搬遷:衝繩民意成美日同盟犧牲品
    新華社東京12月20日電(國際觀察)普天間基地搬遷:衝繩民意成美日同盟犧牲品新華社記者 沈紅輝20日下午,日本最高法院就日本中央政府訴衝繩縣政府「非法叫停」美軍新基地建設一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福岡高等法院那霸分院一審判決結果
  • 日媒:美日同盟對華佔上風 中國難突破美日防線
    而日本九州以及山口地區(包括衝繩)則將成為美日最重要的防衛據點。然而,此舉預計會增加基地的負擔及危險性,並且很可能會引起周邊居民的不滿。據悉,日本防衛重點向西南轉移被寫入了日本政府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2014年開始的5年間)中,其重點之一是在2018年度之前以美國海軍陸戰隊為範本新設水陸機動團,承擔起「奪回被敵國佔領的離島」的主要任務。
  • 安倍剛辭職與川普通電話:美日同盟不會人走茶涼
    安倍向川普解釋了自己離開首相職位的原因,並且對其強調美日同盟關係不會因為自己離開辭職而人走茶涼。日媒報導安倍已和川普通電話該報導稱,安倍在電話中向川普解釋了自己因潰瘍性大腸炎惡化,辭去首相職務的決定。同時,安倍稱,即使自己在移交政權後,日美同盟的重要性也不會改變。
  • 貌合神離的美日同盟,日本不願淪為下一個波蘭,但是日本沒有選擇
    對於日美兩國而言, 1951年9月8日 籤訂的美日安保條約是日本得以恢復經濟的重要保障,也是美國令日本徹底屈服的標誌,但是對於日本而言綻放在廣島與長崎上空的核武煙雲是大和民族永遠的痛,對於美國而言,言而無信的日本人永遠不值得信賴。
  • 衝繩民眾在吶喊 何時才能不再是日美同盟的犧牲品
    衝繩民眾在吶喊,要求不再充當日美同盟的犧牲品。【累累罪行 民怨深重】實際上這兩起案件僅僅是冰山一角。據衝繩警方統計,從美方1972年把衝繩歸還日本至今,駐衝繩美軍或美軍基地文職人員的刑事犯罪案共達5910件,平均每年130 多起。其中,殺人、強姦等惡性犯罪案件就多達575件,包括1995年 9月3名美軍士兵綁架並強姦一名12歲女生的超惡性事件。
  • 衝繩民眾在吶喊,何時才能不再是日美同盟的犧牲品
    【重視日美同盟 日政府默認衝繩犧牲】安倍自2012年底上臺以來,為實現日本成為「正常國家」、能「自由地向海外派遣自衛隊」的夢想,日本政府大力渲染「西南諸島」的危機感,強調「加強日美同盟」的重要性等。在安倍政府看來,美軍在衝繩的大量駐紮,是日本整體軍事戰略的需要,也是日本借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拉攏美國、強化「日美同盟」的需要。
  • 時代周刊:為何美日軍事同盟都離不開衝繩島
    儘管日本新政府擁有轉移美軍基地的意向,但美國政府拒絕放棄2006年美日關於軍事基地的協定。兩國當初曾經同意保留美軍繼續駐紮在衝繩島的權力。鳩山由紀夫的辭職表明,雖然日本民眾渴望美軍逐漸退出日本,但他們還未做好放棄美軍保護的準備。前美國駐日本大使湯姆-希弗說:「鳩山由紀夫與日本民眾一同陷入困境,因為他們發現鳩山由紀夫正在降低日本的安全防衛能力。而日本的安全防衛與日美同盟息息相關。
  • 美日又要「秀恩愛」 表面文章難彌分歧
    新華社華盛頓5月23日電(國際觀察)美日又要「秀恩愛」 表面文章難彌分歧新華社記者劉品然 許緣 劉晨美國總統川普將於5月25日至28日訪問日本。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底訪美之後,美日領導人將再次大秀私人親密關係和國家同盟關係。
  • 美日大搞聯合演習
    最近一段時間,美日兩國通過舉行聯合軍演、推進前沿兵力部署和加強一體化訓練等方式,不斷強化軍事合作,為維持牢固的同盟關係可謂費盡心思。  美媒稱,「利劍21」演習將重點檢驗美日兩國作戰力量海上、地面和空中協同作戰能力,「確保一旦印太地區發生危機或緊急事件,美軍能夠有效支援日本的防衛作戰」。駐日美軍司令凱文·施耐德表示,此次演習表明美日同盟的力量不斷增強,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產生巨大影響,但美日同盟沒有因此步履蹣跚,兩國仍然準備戰鬥並將取得勝利。
  • 駐日美軍基地疫情暴發背後:美日同盟成日本防疫絆腳石?
    疫情下的美日同盟縱觀該事件的發酵,以衝繩縣為代表的日本地方政府從一開始便態度鮮明地表達了對美軍的不滿。面對駐日美軍疫情,縣知事玉城丹尼首先表示「受到衝擊」、「極為遺憾」,還表示了對駐衝繩美軍的防疫對策的強烈懷疑,此後也一直聲明希望美軍共享情報。
  • 戰後71年,為何廣島和珍珠港對美日兩國不再是敏感問題?
    美日歷史和解同樣處在歷史進程之中。1951年韓戰的爆發使美國改變對日方針,日本成為美國重要盟國,也就是《美日安保條約》的建立。這是美日和解的一個出發點,冷戰背景下的共同利益為此提供了基礎。此後,美日作為西方陣營的主要成員在冷戰中保持步調一致。冷戰結束後,兩國關係曾有所動搖,但時至今日,美日同盟仍是兩國構建亞太秩序的基石。
  • 臺專家:臺灣希望美日撐腰 就像幻想天上掉餡餅
    臺海網(微博)7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吳生林實習生張雲蕊/文資料圖)7月11日,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會晤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時重申,要在年底前完成「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修訂。有臺媒指出,美日這項劍指中國大陸的行動,勢必會更加拉攏臺灣,臺灣可能成為美日同盟的「隱形成員」,甚至納入「美日防衛合作指針」。
  • 根據《美日安保條約》美軍能對中國做什麼
    《條約》最初是日本從屬於美國的法律依據《美日安保條約》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其產生於冷戰關係頗大。1951年9月8日,日美雙方在美國舊金山的美國陸軍第六軍司令部,籤訂了全名為《日本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安全保障條約》(簡稱:《安全條約》)的軍事同盟條約。代表日方籤約的,是時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美方籤約代表則是美國國務卿艾奇遜。
  • 美日首腦會談擬25日晚舉行 安倍將就衝繩案件表憤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5月25日報導,多名美日關係消息人士24日透露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首腦會談基本擬定在25日晚間舉行。鑑於發生了美軍基地工作人員被逮捕的遺棄女屍案,會談被提前至26日上午七國集團(G7)伊勢志摩峰會開幕前實施。由於衝繩目前反對美軍基地的情緒高漲,雙方認為有必要在歐巴馬抵達日本後立即在首腦級別迅速加以應對。
  • 美日關係不簡單,中國可別大意
    第三, 強調美日同盟的重要性不會因自己的辭職而改變。 尤為亮眼的是第三點,言辭間不無透露著安倍對接下來美日關係的擔心。 的確,如今日本新首相競選在即,美國大選也漸漸臨近,美日關係會否有大的變動?
  • 美前駐日大使對話日本學生:衝繩對美日安保體制而言最重要
    她就駐衝繩美軍基地謀求理解稱,衝繩對美日安保體制而言是最重要的地方。據日本共同社3月20日報導,卡羅琳在會談中強調「美日同盟是全球最重要的同盟」。她就曾任駐日大使一事回顧稱「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榮譽之一」,並表示今後也將進一步致力於強化兩國關係。作為學生代表在會談伊始致辭的衝繩嘉手納外語學校一年級學生知名飛佳表示:「對於我們這一代而言,構築良好的日美關係非常重要。
  • 印度一旦與鄰國開戰,美日澳會出兵援助嗎?專家的答案令人沮喪
    此前由美日印澳四國共同舉辦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在國際輿論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印太戰略作為美國近些年的首要任務,已經不再掩飾自己的真實目的,反而明晃晃的拿出來作為拉攏盟友的說辭。美國主導的這一系列「合縱連橫」,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印太地區的不安,而根源就在於印度這個最大的變數。
  • 莫迪急需支援,美日澳卻各有算盤
    美國有意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組建強有力的反華聯盟,而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頗受關注。在四國外長的參與下,這場4國聯盟的商討會有可能推出重磅聯合聲明,對此美國務卿蓬佩奧同樣充滿期待,他稱此次對話將促成重大成果。
  • 美日澳印會談,「組團忽悠」印度買裝備?
    本文轉自【央視軍事】;美日澳印四國外長會 商討所謂「印太戰略」事宜 專家分析認為 美日澳三國或以打造 >「有效的軍事合作」為由 「組團忽悠」印度購買其裝備 美日澳印舉行「四方會談」 討論所謂 「印太戰略」 10月6日凌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乘坐的專機降落在駐日美軍橫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