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日美兩國而言, 1951年9月8日 籤訂的美日安保條約是日本得以恢復經濟的重要保障,也是美國令日本徹底屈服的標誌,但是對於日本而言綻放在廣島與長崎上空的核武煙雲是大和民族永遠的痛,對於美國而言,言而無信的日本人永遠不值得信賴。
日美同盟的建立基礎,強大的蘇聯以及軍工業被摧毀的日本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日美同盟建立的核心因素就是對蘇封鎖,為了封鎖蘇聯美國在歐洲建立了北約,在亞洲地區扶持國家的難度挺大的,畢竟亞洲有資格被扶持的國家只有日韓,然而韓國實在是不咋地,扶持的代價有點高,然而戰爭結束尚沒有十年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誰敢打包票說日本不會對美國來一個背刺?因此即便是日美同盟籤訂之後,美國在日本擁有了治外法權,並在繁華的東京建立了一片又一片的美式社區,即便美國軍人在日本犯罪之後也能被引渡回國,日本似乎非常的溫順,但是誰敢相信日本?
問題是蘇聯強啊,就靠美國自己實在是封鎖不住啊,因此美國必須找幫手!
蘇聯即將崩潰之時,廣場協議籤訂,廣場協議效果拔群,日本經濟發展近乎停滯好像不用限制了,剩下的國家也沒有一個有資格挑戰美國的,為了避免日本有資格挑戰美國,美國加大了摧毀日本軍工業的力度
美國在對日武器出口時,一方面非常慷慨的對日軍售,日本是全世界第二個擁有宙斯盾艦的國家,也是JSF聯合攻擊戰鬥機項目的成員國,而且美國也是主動介入日本的武器研發環節,非常慷慨的向日本出售發動機,雷達與火控系統,甚至手把手的教會了放大版的F-16——F-2戰鬥機怎麼造。
但是在另一方面,美國對日軍售時,會限制進攻性武器的出口,導致日本自衛隊擁有了非常強大的防空與反潛能力的同時,反艦與對陸能力非常的糟糕,美國主動介入日本武器研發的後果也是日本幾乎喪失了武器自研能力。甚至於原裝進口的F-35B的價格要低於日本通過引進的生產線進行來貨組裝的價格,日本的國防工業基本上淪為了組裝業。
毫無話語權的日本
日本作為美國戰略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卻沒有與美國討價還價的能力,在日本為了讓F-15J戰鬥機擁有搭載遠程巡航飛彈被美國狠宰一刀時,日本政府希望美國政府能夠給這個改裝項目打個折,稍微便宜點,美方用零部件缺乏、屬於預料之外為由,果斷拒絕了日本政府的請求,日本在分擔駐日美軍的軍費佔比時,也沒有主動權,川普政府每次都是獅子大開口,日本只能忍著,因此即便是按照慣例軍費談判五年一次,理論上來說本年12月就應當出結果,日本也選擇了推遲談判時間希望拜登上臺以後日本的現狀能夠有所改觀。
憋屈不憋屈?但是日本能怎麼樣?對於美國而言,如果美國不能成為日本的盟友,那麼日本就必須成為美國的對手!
日美同盟註定貌合神離,但日本不敢推出同盟
我國和蘇聯對於日本而言,都是域外大國,但是兩者還是有著根本不同的,斯拉夫人的擴張欲根本不用多說,從基輔羅斯到蘇聯的220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可不是大風颳來的,當年的東亞險些成為黃俄羅斯,所以必須得抗住斯拉夫人,扛不住,估計就沒什麼大和民族了,但是我國不同,多少年了?這公元前就交情頗深了,兩千多年的盟國啊,咱們國家沒有那麼強的擴張欲,至少比美國吃相好,也就是說成為我國的勢力範圍日本依舊是日本,因此只要我國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日本不會覺得無法接受。日文往回改改也不是不行。
而且一旦戰爭爆發,也許我國的武器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比較少,而且為了克制戰爭規模五常之間也不可能襲擊彼此的本土,問題是日本呢?經濟發展水平高,二次打擊能力弱,又是我國破局的關鍵因素,還是美國第七艦隊的駐地,也就是說怎麼看怎麼就是波蘭的地位啊!一不留神日本就沒了!
美國工業體系日漸萎縮,在擠掉金融業保險業房地產業的水分之後美國的經濟還能剩下多少?怎麼看怎麼像1910年的大英帝國,原世界霸主日趨強盛卻已經外強中乾,一個領土巨大的工業強國快速發展已經取代了原有的世界霸主的世界工廠地位,問題是在1910年和英國突然翻臉的下場是啥?那還用說?
日本也是一樣啊,可以肯定的是等到2030美國必然會喪失第二島鏈內的制海權,也就是說日本必然被放棄,也就是說日本需要更弦易轍,但是現在跳車必然被美國痛毆一頓,跪的更慘,代價更大!
因此美日同盟必將貌合神離,但是日本沒有資格提出退出美日同盟!
小結
真覺得日本動漫國際關係堪稱睿智是因為日本人真的就這麼天真麼?問題是幾十年以來日本的地位一直就是大國摩擦的一線!因為現實過於殘酷,沒有人願意直面殘酷的現實,所以畫家們構想了一個日本能夠自由選擇立場的世界!
因此日本必須按照美國的要求做事,作為美國的馬前卒,要派航母到南海,所以日本就需要提供泊位與補給。日本沒有選擇,日本也沒有資格做出選擇,美國控制了日本的方方面面,日本政府不過是美國的傀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