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究竟是「妙詞」還是「淫詞」

2020-12-15 鳳凰網讀書

《西廂記》問世以來,歷來評論家均給予好評,也有一批以衛道者自居的,如明代何良俊之流,認為是有傷風化的淫詞。

王實甫在《西廂記》中的性描寫主要仍是用傳統的寫意手法,比《金瓶梅》的寫實手法要含蓄得多,抽象得多。這恐怕就是《西廂記》原本不僅從未出現過刪節本、潔本,而且始終在舞臺上演出的原因。

蔣星煜

《中日韓戲劇文化因緣研究》

翁敏華著

學林出版社

2004年3月第一版

369頁,28.00元

《西廂記》問世以來,歷來評論家均給予好評,也有一批以衛道者自居的,如明代何良俊之流,認為是有傷風化的淫詞。最別出心裁的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他對《西廂記》用了非常形象化的手法,十分聰明地把當時大觀園中各色人等對《西廂記》的內心深處的熱愛、表面上的一意貶低像工筆畫般精雕細刻了一番。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標題為《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驚芳心》,不言而喻,曹雪芹認為《西廂記》用心描摹崔鶯鶯與張君瑞的愛情故事的語詞為妙詞,並非淫靡之語也。

曹雪芹的時代是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年之久。就中國而言,經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改革開放,社會有了飛躍的發展,應該說封建觀念基本上清理得差不多了,尤其對於愛情、對於性文化,也許轉變得太快,失去了分寸的也有。而翁敏華教授關於《西廂記》的述評,卻讓我大吃一驚。

其《性崇拜及其在戲劇中的面影》一文(原載《中國戲劇與民俗》,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將結束時說:

東方傳統戲劇的臺本中,每每有大量的豔言猥語,令今人不堪入目。《西廂記》的唱詞賓白就十分淫靡。尤其張生,大量的「下流話」使他幾乎不符合身份。鶯鶯的唱詞也很露骨。

我不知道翁敏華對《西廂記》是否真的如此評價,但使我不禁想起曹雪芹巧奪天工的處理。當賈寶玉先把《西廂記》給林黛玉看了,後來又對她說「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的貌』」以後,林黛玉立刻滿面通紅,「薄面含嗔」,叱責寶玉:「……好好兒的,把這些淫詞豔曲弄了來,說這些混帳話,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也許會有人以此為依據,斷定林黛玉鎖定《西廂記》為「淫詞」的。

其實,前面還有一段文字: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不頓飯時,已看了好幾齣了。但覺詞句驚人,餘香滿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誦」。這才是她對《西廂記》的真實看法,之所以說成「淫詞豔曲」,還聲稱要向賈政、王夫人告發這件事,原是逗弄賈寶玉,說著玩的。或者說,在大觀園中,在這個封建大家庭裡,公開表示對《西廂記》的熱愛是不合時宜的。

林黛玉雖然不可能在大觀園中談論《西廂記》的文詞,但她也沒有設法隱瞞自己讀過《西廂記》,《紅樓夢》的第四十四回,鳳姐要鴛鴦行酒令時,當然黛玉也得說一句。她們是這樣說的:

鴛鴦:左邊一個「天」。

黛玉:良辰美景奈何天。

鴛鴦:中間「錦屏」顏色俏。

黛玉:紗窗也沒紅娘報。

按黛玉對詩文的熟悉程度,她完全可以說任何別的東西,她卻偏偏第一句說了《牡丹亭》,第二句說了《西廂記》,這是她的性格決定了的,無法改變也。甚至第五十一回中,寶琴吟詩《蒲東寺懷古》,要寶釵表態時,她也裝著對《西廂記》一無所知,只推說「卻無考」,企圖搪塞過去。仍舊被黛玉加以點破,使之十分狼狽。當然黛玉是曹雪芹所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這一些情節都說明曹雪芹對《西廂記》評價之高,在論爭時,寸步不讓。

相關焦點

  • 《西廂記》如此有名,作者王實甫,為何進不了「元曲四大家」?
    關於王實甫的評價有很多,像明代賈仲明在《凌波仙》說到「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明代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說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不虛偽,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採蓮洛浦。」金聖歎在《第六才子書》中批語,「有人來說《西廂記》是淫書,此人日後定墮拔舌地獄。何也?《西廂記》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
  • 書評:《西廂記》教我看懂的事
    書評:《西廂記》教我看懂的事文 / 叄閱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其實,比較精確的說法,應該是金聖歎批點的《西廂記》教會我的事,金聖歎是清代名人,著名的六大才子書就是由他定下,才子書是才子必讀之書,不催眠大家
  • 賈寶玉和林黛玉為何能看戲文牡丹亭,卻不能看西廂記
    中國古代有四大言情書:色膽的《西廂記》、豔欲的《牡丹亭》、淫巧的《金瓶梅》以及情傷的《紅樓夢》,這其中紅樓夢是集大成者,有個偉人曾向高級幹部推薦閱讀,且說「要看五遍才有發言權」。雖然前三部當時或多或少被禁,但《紅樓夢》裡卻有無數影子,尤其《西廂記》和《牡丹亭》,作者在23回竟大膽到標題赫然「《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驚芳心」。紅樓夢裡關於《西廂記》內容主要在23回,暮春時節,桃花漸次謝了春紅,無限傷感的林黛玉,特意去沁芳閘「葬花」,不想碰到正在偷閱《西廂記》的賈寶玉,一番交涉後,兩人竟同看起來。
  • 《西廂記》的「春」與「秋」
    原標題:《西廂記》的「春」與「秋」王實甫的《西廂記》雜劇在文學史和戲曲史上頗負盛名,被賈仲明譽為「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凌波仙〕弔詞)。作為崔張故事的改編本,該劇充分發揮雜劇文體的特點,將抒情與敘事緊密結合,於小說、諸宮調之外,另塑典範。
  • 《西廂記》牛年主題文化系列彩色檯曆面世
    牛年前夕,古典愛情名著《西廂記》文化學者、山西普救寺文化顧問雷建德,相繼推出了「牛年-西廂記珍品主題文化彩色檯曆」「2021西廂記珍品-主題文化木質檯曆」「2021西廂記-文化彩色檯曆」「2021情傾西廂-文化彩色檯曆」等6部系列檯曆。
  • 範仲淹這一首詞,開篇就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後被《西廂記》化用
    範仲淹作為北宋一代名臣,身兼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等多重身份,導致他並沒有多少時間用在文學創作上,流傳到今天的詞僅有五首,但每一首都堪稱經典。在範仲淹流傳下來的五首詞中,溫柔嫵媚的詞作佔了一半以上,這首《蘇幕遮·懷舊》就是其中的一首。
  • 吳其堯︱《西廂記》中「隨喜」的英譯
    朋友從美國寄來王實甫《西廂記》的兩種英譯本,疫情期間禁足在家,正好拿來消遣度日。書架上有兩本中文原著《西廂記》,一本是上海古籍的王季思校注本,還有一本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張燕瑾校注本,都是權威版本。本文只談談「隨喜」一詞的翻譯。《西廂記》英譯本《西廂記》第一折:「隨喜了上方佛殿,早來到了下方僧院。行過廚房近西、法堂北、鐘樓前面。」王季思先生給「隨喜」一詞的注釋是:「本佛家語,謂見人行善,隨而生歡喜心也。」
  • 「徐批」《西廂記》辨偽
    然而問題的關鍵是,「暨本」為徐渭評解本,文獻可徵,如果「畫意本」就是「暨本」,那由今傳「畫意本」佔大半壁江山的所謂「徐批」《西廂記》就大部分是真的了,反之,則大部分為偽託,因此,「畫意本」是否「暨本」,關乎「徐批」《西廂記》真偽的判定,很有辨明的必要。筆者以為,無論從其成書與刊刻年代看,還是從其文字(正文和眉批)甚而是其底本看,「畫意本」都不是「暨本」。
  • 音樂才子後弦的西廂記:百花還在人去樓空,花兒長開人難留!
    後弦引用古典著作《西廂記》,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創作出了《西廂》這首歌曲,描述出一段青澀的愛情故事。用宮調的式曲調加上R&B風格的咿呀吟唱,把古代小說般的敘事句式婉婉道來,從開頭黃梅調的咿呀吟唱,到東西方樂器的水乳交融,歌曲中傳遞著後現代的浪漫感覺,過門穿插著的黃梅唱腔,濃鬱的南方水鄉口音,把古代的意境再次提升。
  • 雷建德工作室首推:「2021(牛年)西廂記珍品-主題文化系列彩色檯曆」
    又有,國內外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院校稀少的館藏珍品和民間擁有的藏品,還有當代部分著名書畫家代表作品:水墨藝術大師邱振中西廂記人物畫選、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於水西廂記畫選、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顧炳鑫西廂記畫選、金陵畫院院長高馬德西廂記人物畫選、原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田樹萇西廂記墨寶等。
  • 雷建德工作室首推「2021(牛年)《西廂記》珍品主題文化系列彩色...
    又有國內外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院校稀少的館藏珍品和民間擁有的藏品,還有當代部分著名書畫家代表作品:水墨藝術大師邱振中西廂記人物畫選、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於水《西廂記》畫選、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顧炳鑫《西廂記》畫選、金陵畫院院長高馬德《西廂記》人物畫選、原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田樹萇《西廂記》墨寶等。
  • 從明萬曆以前到清乾隆以後,《西廂記》選本是如何發展的?
    其中「第一段已仿南戲作,副末開場『,可知《西廂記》在明代嘉靖前後舞臺演出中,已漸受戲文演出體制的影響。」此後的《北西廂記》選本受傳奇影響越來越大,這與傳奇對單行本的影響是一致的。稍懂得戲曲知識的人都知道,明代前期戲曲舞臺演出都是全本戲,基本上沒有折子戲演出,這一選本的出現說明《西廂記》折子戲演出已經開始萌芽,降至萬曆,選本開始明顯多起來。
  • 《西廂記》裡的羅衣、羅衫、羅袍
    《紅樓夢》寶黛共讀《西廂記》,是讓讀者知道林黛玉的名字取自《西廂記》,它與《水滸傳》、《三國演義》都寫了三家分晉遺蹟官廳,晉陽古城歸去的歷史。《西廂記》借山西柳宗元的故鄉普救寺之名,實際用崔鶯鶯在十裡長亭送別張生的故事,比喻晉陽古城消失在官廳村前。
  • 唐詩宋詞金瓶梅:西廂記裡的張生,一首詞寫透書生的希望與無奈
    《西廂記·節選》——王實甫暗想小生螢窗雪案,刮垢磨光,學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萬金寶劍藏秋水,滿馬春愁壓繡鞍。評:西廂記中張生的出場,是腳踏七彩祥雲,身披五彩霞衣的——至少在張生自己嘴裡是這樣的,而且還代表全天下書生,說出了心中的那個永恆的令人抑鬱的塊壘——憑什麼我懷才不遇!
  • 和媽的智障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和媽的智障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時間:2019-04-27 17:32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石樂志是什麼意思? 和媽的智障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今天的要說的這個詞叫做石樂志,乍一聽以為是一個猴名,畢竟想當年有石猴有石猴寧願選擇榴槤不放手!
  • 《西廂記》中崔鶯鶯、張生、紅娘3者之間不為人知的關係
    崔、張、紅娘三者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不為人知的關係王實甫創作的《西廂記》是元雜劇中的傳世之作。故事取材於唐人的傳奇小說《鶯鶯傳》,並在金元之際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的基礎上予以全面改造,賦予整個故事反抗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的主題,並對元雜劇體質有所突破,塑造了中國古典戲曲的典範語言。《西廂記》中有兩對矛盾,兩對戲曲衝突。
  • 講座︱首都師大教授段啟明:尋跡《紅樓夢》中的《西廂記》
    曹雪芹為何多次引用《西廂記》?《紅樓夢》中眾人對《西廂記》是何態度?近日,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段啟明做客「國博講堂」,從《紅樓夢》中引用的《西廂記》入手,著重說明《紅樓夢》中的戲曲元素。段啟明教授今天我們的講座主要是圍繞《西廂記》和《紅樓夢》這兩本名著,跟大家進行交流。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一位在清初文化建設方面很有貢獻的人,他一生寫了很多詩、寫了很多詞,還藏書、刻書、印書。不過他自己對朋友說:「吾曲第一,詞次之,詩又次之。」也就是說,曹寅自認為戲曲方面第一,詞次之,詩更次之。
  • 姻緣一線牽,西廂記中的可愛紅娘
    王實甫的《西廂記》並未讓後人鎖定張生、崔鶯鶯等角色,卻把最佳女配角紅娘推上歷史舞臺,實在是他的不經意之舉。《西廂記》原本是由唐代元模的傳奇小說《鶯鶯傳》改編的。主要講張生和鶯鶯戀愛的波折,紅娘不過是個不起眼的丫鬟,但在王實甫筆下卻加了她的戲份,將其作為張生和鶯鶯愛情的催化劑。不料這一增戲份,卻把紅娘捧紅了。
  • 蘇軾被嚴重忽視的妙詞,明明通篇如夢如幻,卻很少有古代名家點評
    這首詞通篇如夢如幻,但因為寫得不那麼豪情,所以很少有古代名家點評它,算得上是被嚴重忽視的妙詞,我們來品一品:《行香子·過七裡瀨》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 從《西廂記》《牡丹亭》《紅樓夢》,看「才子佳人」愛情模式突破
    它們無論是藝術性,還是思想性,都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深刻影響。這就是《西廂記》、《牡丹亭》和《紅樓夢》,分別誕生於元、明、清三個時代,均不同程度反映了當時的青年男女,敢於突破束縛,對自由愛情的大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