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通醬園七十年

2021-02-13 胡拍

本文摘自:《臺西鎮 一個日常化的青島平民生活》

原文題目:萬通醬園七十年

作者:劉逸忱


按舊時的說法: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國人烹調講究色和味,醬是少不了的,解放前青島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幾十家醬園,僅西鎮就有十幾家之多。

萬通醬園的創建

青島建置之初,當地就有醬園出現。到德日佔領時期,大批農村勞動力湧進青島,他們收入微薄,僅靠成菜佐食。於是,一批加工醬菜的醬園醬坊應運而生。到上世紀30年代,據《膠澳志》記載青島的醬園就達60餘家,外地商人紛紛帶來南北的名品,一時間花色品種增多,產品紛呈,青島醬園業迎來了鼎盛時期。

這其中的代表就有浙江紹興商人高鏡榮和他的「萬通醬園」。紹興以酒缸、醬缸、染缸的「三缸文化」著稱,民間素有用豆瓣醬釀造醬油的傳統和秘方。當時青島市場上售賣的醬油都是日本生產的化學醬油,這種醬油生產簡單,胺基酸含量低,味道也不鮮美,像食鹽水一樣,老百姓並不買帳。高鏡榮看好青島市場製售醬油的前景,他聯合族弟高鏡甫和同鄉章其楓、王梅軒、馮堯同五位股東共同出資,集資2000元,在嘉祥路、雲南路轉角的平房大院內(嘉祥路66號)開設了這家南派醬園,字號「萬通」,以生產醬油為主。1933年7月8日,萬通醬園在西鎮紅紅火火地開業了。

開醬園是個本大利長的行當。開業之初,醬園有技師2人,職工20餘人,皆為紹興籍。購置大缸100多口及其它所需設備,並自製醬油容器木桶,分100市斤、30市斤和15市斤三種,均用圓蓋密封,僅在上端及下端各留一圓孔,以備裝入和放出醬油之用。因豆瓣醬油生產周期長,約需一年時間,積壓資金太多,兩名技師一人專管醬油生產,另一人則管腐乳生產和醬菜生產,縮短生產周期,以利資金周轉。

「醬油大王」美譽的由來

開業之初,高鏡榮一心想打造萬通的品牌,對質量要求很高,除由技師每道工序嚴格把關外,他還經常親自檢查產品質量和衛生狀態,一絲不苟。 同時對職工能做到賞罰分明,工資和夥食標準都比同業高,還給報銷醫藥費,千活出力的收入成倍地增加,這使得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很高,從早到晚都在努力生產,都想一起創出醬園的牌子。

通醬油麵世後,由於味道好質量佳還不生白醭,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般的醬園採用的都是前店後坊的模式,而萬通醬園除了門市售賣外,還委託各零售小店賒銷,按月結算,並向各餐館推銷。選派兩名店員專管下街送貨,100市斤大桶用地排車送,30市斤中桶和15市斤小桶用自行車送,送貨時將用完的空桶捎回,洗淨後循環使用。過硬的質量加上先進的營銷手段,萬通醬油如高老闆所願在青島創出了上佳的口碑,成為名牌貨,附近各縣的客商都紛紛來青島,用油簍販運萬通醬油回去銷售,萬通醬園的業績蒸蒸日上,被譽為「醬油大王」。

看到萬通醬油銷售得不錯,隨後又有南方人在青島開設了兩家醬園,園址都在西鎮,也都是以生產豆瓣醬油為主,一家是在單縣路的民生醬園,一家是在費縣路的大興醬園。另外本市還有幾十家北方人開設的醬園,都是以醬菜為主,有的兼做醬油,市場競銷激烈,萬通醬油更加注重質量,以質取勝,在同行業中,一直名列前茅。上世紀40年代, 萬通醬油還在嘉興、徐州開設了分號,業務得到長足發展。

「萬通」品牌之爭

在青島第二次被日本佔領時間及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接收青島期間,因為化學醬油生產周期短,成本低,有利可圖,一些醬園便生產化學醬油,甚至有些住戶也製造化學醬油到市場兜售,造成市場片混亂, 萬通醬園始終堅持生產豆瓣醬油,也維持住了一些老用戶,但銷售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了全行業公私合營,1956年, 萬通與青島的其它醬園作坊被改造合併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釀造廠一青 島市釀造總公司。隨著規模擴大、技術管理的整合,機械化設備的系統運用,結束了過去小作坊間的低層次競爭,國家統購統銷,保證了原材料的供應和市場的份額。在政府的扶持下,青島釀造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再度輝煌起來。

萬通醬園被併入青島釀造二廠,原廠長高鏡亭在此退休後回原籍紹興安度晚年。而萬通系列調味品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萬通」逐漸成為青島市家喻戶曉的優質調味品的著名品牌,「萬通」 米醋、  「萬通」醬油等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然而2007年,一場圍繞 「萬通」品牌歸屬問題的糾紛出現了 ,前身為萬通醬園徐州分號的徐州恆順萬通食品釀造有限公司搶先註冊了商標,並將青島三家生產萬通品牌調味品的企業告,上了法庭,經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島城三家企業被判改名,本市74年的老字號「萬通」最終花落江蘇。作為品牌發源地的青島沒有留住「萬通」品牌無疑是令人遺憾的,也為青島的品牌保護敲響了警鐘。




相關焦點

  • 從裕長醬園到百年燈塔 青島燈塔釀造110年記(圖)
    由於生意很好,一時間,這種鹹菜醃製作坊急劇增加,便是青島醬園業的雛形。後來,到了1904年,章丘人沙裕福攜1105吊700文錢原始資本,帶著二、三十條章丘漢子,來到芝罘路上創辦了「裕長醬園」,首開青島的醬園業的新紀元。  沙裕福,本是濟南城裡瑞蚨祥綢緞莊的經理,他來青島辦醬園,從北京聘請一位寧姓的即內行又善經營的章丘人作掌柜,後經辛子元、王子洲、王雨軒一路發展而來。
  • 陽明山賞花季萬通臺北2011迎來「萬通一家人」
    3月24日,「萬通有約,陽明山賞花季」暨萬通臺北群英會在臺北「萬通臺北2011」現場隆重舉辦,來自大陸、新加坡、香港、臺灣本地的業主及嘉賓15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萬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侖先生、萬通國際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雲大俊先生等高層領導出席了活動並與業主進行親切互動,現場氣氛熱烈融洽,似一場家庭聚會。
  • 高郵的醬園傳奇
    醬園,最早出現在明代中葉以後,作為出售醬品,調味料的作坊、商店,開設在城市或者集鎮裡。上規模的醬園人員分工明確:「先生」類的經理、帳房、批帳、發貨、學徒;「司務」類的醬油司務(釀造醬油)、敲壇司務(檢修缸壇)、竹器司務(修理竹器)等等。他們各司其職,維繫醬園的正常運作。「前店後坊」——醬園最為普遍的布局。
  • 安豐古鎮---醬園
    舊時的一條七裡長街,計有大小醬園二十多家,僅南石橋大街抬鹽巷附近就有三家,住在街後兩河邊的居民有時燒菜燒到一半還差醬油,總可以一出巷子就能在醬園店打到醬油,不耽誤燒菜,很是方便。醬園的規模有大有小,小的是僅三間門面的店,醬貨是指的大醬園店,如北玉街上的許慶餘等。規模大的大抵是前門開店後門作坊,並僱有二三師傅徒弟。
  • 萬通智控(300643.SZ)擬與萬通氣門嘴、萬通香港在泰共設控股子公司
    格隆匯6月12日丨萬通智控(300643.SZ)公布,公司擬與下屬全資子公司杭州萬通氣門嘴有限公司(「萬通氣門嘴」)、萬通智控(香港)有限公司(「萬通香港」)兩家公司合作,在泰國設立控股子公司Hamaton (Thailand) Co., Ltd.
  • 老字號——「六必居」醬園
    西鼎和也是一家開了多年的老醬園,以醬苤藍絲出名,醬得透明不說,苤藍絲整齊纖細,更是別家醬園辦不到的。當年慈禧喝玉米糝兒粥,就少不了花椒油炸西鼎和的苤藍絲。中國人有句老話,說同行是冤家。針尖對麥芒,誰家也不肯讓一步。六必居說他家醬園子是明代嘉靖年開設的,有嚴嵩寫的匾額為證。
  • 萬通智控:擬合作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萬通泰國
    發布易6月12日-萬通智控(300643)晚間發布公告稱,為響應「一帶一路」的策略,積極拓展公司東南亞地區的業務,加大國際市場的市場參與程度,並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擬與下屬全資子公司杭州萬通氣門嘴有限公司(簡稱「萬通氣門嘴」)、萬通智控(香港)有限公司(簡稱「萬通香港」)兩家公司合作,在泰國設立控股子公司Hamaton (Thailand)Co.,
  • 老北京文化:「南宛」烤肉宛、天源醬園以及桂馨齋醬園的故事
    天源醬園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天源醬園是百年老字號,創辦於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經營歷史,坐落在西單十字路口東南角,創始人是劉湛軒。劉湛軒是當時京城著名「四大當鋪」之一,俗稱「當劉」,原籍為京西八裡莊人。
  • 長春曾經有一座大通醬園
    清末,紹興醬園從業者以親帶親、友攜友的方式,將醬園開到了全國各地,東北人也是從那時開始吃上醬油的。在長春,百年鼎豐真的創始人就是浙江紹興人張啟發,張啟發在開辦鼎豐真南貨店(鼎豐真創建時的名稱)的同時,也在包括長春在內的東北主要城市開設醬園。本期老長春,我們為您講述老長春醬園的故事。
  • 萬通臺北2011_萬通臺北2011-北京房天下
    萬通臺北2011 來源:房天下    2011
  • 泰國萬通旅遊泰萬通地接旅行社:不要泰囧,要「泰」嗨
    為何不選國內旅行社出境遊?   當地華人地接社,更靠譜的旅遊團隊  作為泰國專業的華人旅行社地接,泰國萬通旅遊有限公司泰萬通地接旅行為您傾心打造泰國精品定製旅遊行程   專業的導遊團隊  泰萬通導遊都為在當地生活的華人,沒有語言溝通障礙。他們對景點知識,行程安排和風俗習慣了如指掌。
  • 泰國萬通旅遊泰萬通地接旅行社:不要泰囧,要"泰"嗨
    為何不選國內旅行社出境遊? 當地華人地接社,更靠譜的旅遊團隊作為泰國專業的華人旅行社地接,泰國萬通旅遊有限公司泰萬通地接旅行為您傾心打造泰國精品定製旅遊行程,讓您免除跟團煩惱。 專業的導遊團隊泰萬通導遊都為在當地生活的華人,沒有語言溝通障礙。他們對景點知識,行程安排和風俗習慣了如指掌。貼心的服務將從您下飛機就開始。
  • 漸行漸遠的長沙老醬園
    醬園,自然便是生產醬的地方,其實,除了剛剛提到的品類,醬園還出產很多醬類的延伸產品,如醬醃菜、醬滷味等,醬滷有醬香乾、醬豬腳、醬肘子、滷香乾、滷捆雞等,因別具風味,同樣深受人們喜愛。除了這些,大多醬園還兼作釀酒和做香乾豆腐腐乳等豆製品,可謂品類繁多琳琅滿目,是舊時百姓生活中須臾不可或缺的東西。粗粗算起來,醬園產品有數百個花色品種,因為每一個類別的產品就有很多小品種。
  • 新昌路醬園弄殺夫奇案
    老上海的醬園圖片來自網絡新昌路原名梅白克路,也叫梅白格路,北京西路以北原叫蔓盤路,後統稱梅白克路,租界收回以後用浙江新昌名字命名。其實不管梅白克、梅白格、蔓盤,英文都一樣:Myburgh Road。新昌路北邊在新閘路青島路之間,原有一條著名的「醬園弄」(新昌路432弄),因弄內有著名的特色老店張振新醬園而聞名。1945年這條弄堂發生了一樁殺夫血案,讓醬園弄這條安靜的小弄堂登時聞名上海灘。
  • 說說 博山醬園的那些歷史
    小編微信:msboshan投搞:msboshan@163.com 廣告:13365330683 博山醬園業,馥茂齋是首創的第一家,開業於清朝末年,1935年轉讓給房東孫拱之,改名為桂林醬園。馥茂齋資本是濟南鹽商提供,廠址在大街南頭,前店後廠,專營醬菜、醃菜、醬油、食醋,由於質量穩定,馳名遠近,生產經營逐年上升,缸容增加到2000多個,仍不能滿足需求,又在大街中開設了北馥茂醬園,增加缸容400多個,釀造食醋用料按照洛口的辦法,原料是用高粱麥曲,軟醅分解、固體成熟,色、香、味俱佳,醬醃菜中「水百工」最為出名,具有營養豐富,質脆鮮美,風味好的特點。群眾稱它「馥茂齋鹹菜」。
  • 萬通落子臺北建高端公寓
    馮侖把萬通進軍臺灣的首個項目——「萬通臺北2011」打造成高端度假型酒店服務式公寓,並賦予其如同商業物業般的投資價值。 看好臺灣商業物業 「現在地產商是廠長+資本家,從事的是製造業,今後將轉型為服務業,演變成導演+製片人的角色。」在近日召開的「2012鋼鐵中國第二屆福建地區鋼鐵行業高峰論壇」上,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這樣形容開發商的身份轉換。
  • 武漢老行當醬園「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
    從最初簡單的鹽漬醃製,到後來的醬園企業的興起,「醬」雖不起眼,卻不動聲色地佔據著人們飲食生活的重要位置,而這樣的醬菜之味,也深深承載著中國人厚重的味覺記憶。醬園一年四季都有生意,春天制曲,夏天曬醬,秋天淋醋、淋醬油,醬菜的醃、醬、泡、曬等隨著季節時令走,難得清閒。到了初冬,蘿蔔大量上市,還要切蘿蔔。
  • 輸出臺北製造 萬通地產收割出海紅利
    中新網10月9日電  開盤兩周年之際,萬通臺北2011項目接近售罄,萬通地產正處於首次海外拓荒紅利的收割期。  售罄之路,感恩客戶之心不懈怠。9月底,萬通臺北2011項目舉行客戶攝影展,傳遞客戶聯誼的仲秋溫情。8月,萬通地產更是邀請臺北2011項目的業主及認購籤約客戶赴臺參加墾丁消夏活動。
  • 利好現鋒芒 萬通臺北2011迎來期
    ,又兼備了臺灣中華文化圈、旅遊度假療養勝地的特色,並融合萬通周致的國際化服務,最終成為炙手可熱的購房置業之選。隨著萬通邁向海外市場步伐的加快,其國際化服務水平也將登上新的臺階,而萬通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影響力的強大將是對服務水平最好的佐證。在經歷兩年的建設之後,萬通臺北2011項目愈加的成熟,CallCenter客戶服務已投入運營,湯泉養生會所等星級服務的逐漸就位凸顯萬通2011項目的至尊地位。
  • 老巢縣絮語:陳泰昌醬園和孫氏茶爐
    陳泰昌醬園 我家對面就是陳泰昌醬園,三間朝街門面約三丈餘寬。走進醬坊,一陣陣鹹滋滋香味撲鼻而來。夏日醬坊的店面前,常插有一幅用硬紙板畫的鹹鴨蛋,紅黃蛋心,白色蛋白,饞涎欲滴,每每買幾隻鴨蛋回家,用刀切成幾塊,紅油油的蛋黃沾滿刀背,鴨蛋放在碟中,實是佐餐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