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劉備在發跡之前,生活潦草以賣草鞋為生,窮的一塌糊塗,那後來怎麼有錢招兵買馬領兵打戰呢?即使他在出來單幹之前,投靠過多個諸侯,或多或少可能存了點小錢,但是大戰可是燒錢的事兒,那點存款都不夠買給士兵編草鞋的草。如果說有人要我給劉備的一生做個總結,我會告訴他們劉備的一生是感人的,有一句古話這麼說「20歲都三國,曹操最厲害;40歲讀三國,司馬懿最厲害;到了60歲再讀三國,劉備最厲害。」前面兩個人或許很多人都會贊同,但是不少人對於最後一段卻是有著不解,畢竟劉備雖然能臣名將不少,但是最後蜀國被滅,而且在才能上也不算卓越,怎麼會得到這樣的評價呢?這就和上文說的劉備的一生是感人的不可分割了。
大家可能聽過劉備,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奈何家道淪落,爺爺輩還當過縣令,父親還是公務員,可沒想到父親死得早,劉備只好跟著母親上街去賣草鞋,到了十五歲那天,有一個機會,同郡人盧植開私學。劉備就想去讀書,但讀書就得有學費,而且還要有生活費。那怎麼辦呢?他的叔父劉元起借錢給他,而且很大方,劉元起的兒子劉德然跟劉備一起讀書,兩人的生活費是一樣的。這樣一來,劉元起的老婆不同意了,她說,借一回可以,那能這樣長期借,雖是族人,但畢竟不是一家的。劉元起說了一句話:劉備不是一般人。
縱觀劉備的一生,你會發現他的大半生都在東奔西走,都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直到48歲的時候都沒有佔據一片土地,都沒有基業,但是即使如此,劉備依舊雄心不死,有著爭霸天下的壯志,這怎麼能讓人不動容?要知道那個年代可不是現代,60多歲已經算是高齡了,劉備的狀態就相當於現在一個人奮鬥了大半輩子知道6,70了還沒有什麼產業,然後還敢豪言壯語說要幹掉騰訊,超越馬雲,面對這樣的人,試問誰不會心生敬佩?劉備窮得賣草鞋,可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願意送錢給他用呢?
劉備的一生雖然一直都是在逃跑,失敗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但是很奇怪的是無論他到哪,哪兒的人都對他非常敬佩,即使不去他帳下為官也對他推崇備至。而且劉備能夠信任人,在那種動蕩的年代,人心浮動的時候,試問換了你去你能堅持相信自己的手下人,能夠毫無保留的信任別人嗎?劉備能。試問你能逢人便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即使遭到別人的白眼也一直不動搖,就這樣流傳後世千百年嗎?劉備能。試問你能夠在失敗了無數次,屢次遊走在生死邊緣,差點失去自己的小命之後依舊「初心不改」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嗎?劉備能。試問這樣的人不是英雄還有誰是?不知道大家看三國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麼個人,糜竺。糜竺是劉備老婆糜夫人的哥哥,也就是劉備的大舅子之一,算是個國舅吧。這個國舅才幹一般,地位可不一般。糜竺是個溫和的文人,雍容大方,卻沒帶兵上過戰場,而高居「安漢將軍」之位,地位可是在諸葛亮和五虎將之上,且劉備對他的寵信無人可比。憑什麼?一個字:錢。
生於東漢末年的劉備,雖然後來於亂世之中起兵逐鹿中原,同多位好兄弟一起摸爬滾打,最終在川蜀之地建立了蜀漢政權,實是亂世中的一代梟雄。在劉備闖蕩之際都以中山靖王之後自稱,眾人也都稱他一聲「劉皇叔」,看這輩分比當朝的皇帝還要大呢。但是這些種種也改變不了早年的劉備家庭貧寒的事實,小劉備還是要靠整天編織草鞋草蓆為生。
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劉元起借錢給劉備是因為錢嗎?不是,這只是一個起因,而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劉元起認為劉備不是一般人。小時候,劉備曾經說過一句話,他家門口有一個大桑樹,樹冠很大如同車蓋,劉備就說,我將來就要乘這樣的車蓋。這個意思就是要當皇帝。劉元起聽到後就大為驚奇,認為劉備有奇志,從此就開始經常的資助他。可見,劉元起借錢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認為劉備是一個有前途的人。是一個可以改變全族的人,如果劉備發達了,他劉元起當然也會跟著沾光。
這件事情,就說出了借錢的秘訣。很多人借錢,通常只談自己窮。自己要幹什麼,缺一點錢。拜託,這些理由只是你的理由 ,而不是對方的理由,借錢是兩方面的事情,你只提供自己一方的理由 ,那當然是不夠充分的。那應該怎麼辦?你應該讓對方看到,借錢給你有什麼好處。這裡我們再講一個故事。這是胡雪巖的故事。話說有一個叫王有齡的人,他捐一個官,但還沒有安排工作(投供補缺),而且也沒有收入來源,過得比較苦,一天沒事就在茶座要一壺便宜的茶混日子。
194年,糜竺追隨劉備。196年劉備下邳戰敗之時,妻子被俘,糜竺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並給了他兩千兵馬和金銀物質,讓劉備從危難中重新振作。野史《拾遺記》記載糜竺「時三國交鋒,軍用萬倍,乃輸其寶物車服,以助先主:黃金一億斤,錦繡氈罽積如丘壟,駿馬萬匹。」劉備徵戰的那些年,糜竺給了劉備黃金一億斤,按秦漢舊制折算,一斤大約是250克,也就是糜竺給了劉備2.5萬噸的黃金。不過按世界黃金儲量總數來看,這個數量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保守估計,黃金萬斤是有的,也就是陸陸續續給了劉備約2.5噸的黃金供其打戰。
第一桶金,桃園三結義,得到了兩位大將,關羽張飛,這二人可比百萬雄獅!張飛是屠夫出身,那為啥他這麼有錢,這要說瞎當時背景了,當時東漢末天下大亂,人民不能休養生息,所以豬肉也生產匱乏,而其時東漢末年的肉價,換算到現在要高出好幾,所以張飛有錢不稀奇。而且張飛祖代一直居住在這,還有一家屠宰場和酒坊,桃園三結義之後,張飛還召集三百勇士,在自己家中的桃園開懷暢飲,一個桃園能放得下三百人,可見有多大,並且桃園只是在自己莊園的後邊,聽說張飛的莊園就要值許多銀兩,試想沒有錢,那會召集那麼多人喝酒啊。
有一天,他認識了也經常來喝茶的人,兩人聊天,聊起了各自的處境,這個人突然問,你如果想投供補缺,需要多少錢?王有齡想了一下,說大概五百兩吧。這五百兩可不是小數目,尤其是窮人來說,可能就是四五年的開銷。這個人想了一下,就告訴他,你明天來,我給你五百兩。這個人當然就是胡雪巖。那糜竺哪來那麼多錢?據推測,糜家靠海外貿易發家。早在糜竺跟隨劉備的30年前,即166年,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已經開闢了。當時中國金銀儲備並不多,而羅馬中亞的黃金非常多,所以糜家可能靠外貿發家,給劉備的那麼多黃金,是外國商人支付的貨款。
這一時期劉備運氣好還遇到了其他貴人,貴人是兩位很有錢的大商人。中山商人張世平、蘇雙,到劉備的家鄉涿郡販馬,偶然見到劉備,發現這個小夥相貌異樣,隨手便送給劉備一大筆錢。加上張飛的錢,這是第一筆錢。不過才拉起一支隊伍從而在討黃巾中嶄露頭角。但是在鎮壓黃巾起義中基本消耗殆盡,僅僅得了一個縣令而已!最後還棄官去投奔公孫瓚,此時劉備光杆司令!第二桶金,劉備借公孫瓚3千兵馬並趙雲救援徐州,然後佔據了徐州,算是一方諸侯了。有了地盤可以招募兵馬。後來呂布來投靠,結果搶了徐州。他一無所有的這個時候,徐州的土豪糜竺糜芳兩兄弟的資助,散盡家財為劉備集資。對什麼都沒有的劉備這樣投資,這絕對是真愛。這也側面體現了劉備人格魅力偉大不次於曹操,糜竺散盡家財來投這是劉備的第二筆錢。這時候劉備投靠了曹操。
王有齡很奇怪,大家也不熟,他給我五百兩?第二天,老王將信將疑來了,沒想到,胡雪巖真的給了王有齡五百兩。王有齡拿著這個錢去補缺,因緣巧合之下,真當了官,去找恩人胡雪巖的時候,卻發現胡雪巖過得不太如意,沒工作了。為什麼呢?原因還在那五百兩上。胡雪巖原在錢莊上班,那五百兩是他收的爛帳,收了數之後,直接拿給了王有齡。這個事情,沒經過老闆的同意,等於挪用公款,當然就被掃地出門。當然,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王有齡靠著胡雪巖當了官,胡雪巖也靠著王有齡開始了自己的官商之路。
低調。即使 N年以後回過頭來看自己成長了很多,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擺地攤賣草鞋的確是不幸的,他在賣草鞋的過程中不會感到多麼得意和自豪,會逐漸變得不愛多說話 (少語言)。不少人會拿他吹牛當皇帝和皇族的身份來開涮取笑,讓他明白了有些話是不能亂說的,有些話是要講究對象的,明白了「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的含 義,這都讓他從小時候的出言孟浪逐漸變得謙虛低調。
劉備在曹操手下心驚膽戰,找了個去截殺袁術的藉口,又從曹操手下借了五萬兵馬開溜了。結果沒多久又被曹操打敗,張飛落草,關羽投曹操,劉備徹底又成了光杆司令去投袁紹。但是劉備因為關羽斬顏良文丑而在袁紹軍中混不下去,兵也不好意思借,藉口去聯絡劉表以為袁紹助理,去投靠劉表,半路古城相會,並收趙雲。接著劉備去投靠劉表的時候,只有兩千人的隊伍,還在劉表帳下結識劉琦。諸葛亮出山後,給劉備出了不少妙招,一方面在樊城招兵買馬,有了上萬人兵馬,又緊緊地把劉琦團結在身邊,得到了劉琦的上萬人。靠這兩萬人,以劉琦的夏口作為立足點,與帶甲十萬的孫權平等聯盟,並成為五萬孫劉聯軍的總指揮,在赤壁之戰中一舉大破曹操,自此鹹魚翻身。劉備接著拿下益州,又在漢中之戰中擊敗曹操,從此天下三分有其一,成為一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