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人中龍鳳,人若能成大事,不在多大年紀。有人成功是少年成名,有些人則是少年老成。劉備無疑是屬於大器晚成的,他是擁有自己個人魅力的一個人。以至於在他屢戰屢敗的情況下,還有一批優秀的人才追隨他,關羽、張飛、趙雲、孔明是劉備起兵的老底子,相信沒有這幾個人的話,他是不可能成功的。
劉玄德的中年時期可以說沒有勝過,勝也是小勝。在當時他還被成為喪門星,起初徐州大敗後,投奔袁紹,袁紹不久後就在官渡之戰大敗,沒過多久便離開人世,袁紹所佔天下四洲盡歸曹操。隨後他又追隨劉表,去了沒過多長時間劉表便病逝,曹操率軍南下,劉表兒子開城投降,曹操可謂有白白得了一個洲。
很多人認為劉備是一個常敗將軍,可殊不知他是一個優秀的統帥,一直苦於沒有自己的軍隊,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他才成為了各地諸侯都不願接受的對象。不過本人文中所指的投奔是劉備居無定所,並非是指自己效力與袁紹或劉備,只是充當一個幕僚的角色,他在私底下也在招兵買馬。
而且他在追隨劉表後,獲得了人生中的貴人——諸葛孔明。劉備三顧茅廬的事情是家喻戶曉的,劉表是給孔明養兵權力的,當時劉備進荊州的時候兵不過五百,將不過關、張、趙。謀士的話也是在進入荊州後,才獲得了徐庶。可徐庶不久後由於一些原因離開了劉備,進入了曹操的陣營。那麼為什麼劉備五十歲了他還能吸引這麼多的人才呢?接著來聽一下本人的理解。
1、劉備的人格魅力
劉備是漢室宗親,他吸引的這些人都是想要忠心報國的人。報的什麼國呢?當然是漢朝。當時曹操被很多人認為是篡漢,挾天子令諸侯。天下有才能想要報國之人,是非常多的,可是苦於報國無門。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都是漢室宗親,可是他們不是老邁昏庸,就是只顧自己貪圖享樂。
可劉備並沒有這樣,他在沒有建立蜀漢之前,的確是一心一意為漢朝的。在當時這樣的人簡直是絕跡了,而且他是有號召力的,漢室宗親就是最好的號召力,忠心於漢室就是最大的一面正義旗幟。劉備在荊州休養生息多年,在這個時期他在劉表的眼皮子底下養了一支一萬人的軍隊。
這是他在赤壁之戰中唯一能夠拿出手的籌碼,雖說劉琮將荊州送給了曹魏,可荊州還有幾個郡縣是由劉表大兒子劉琦掌控的,劉琦在當時還有幾千人。在劉琦救劉備於水生火熱之中的時候,劉備的手下就已經知道自己的主公即將有能力徵討天下了。當時天下基本大定,劉備能夠起山是十分不易的。
當時北有曹操、南有孫權,西有劉璋,漢中還有一個張魯。天下即將要被曹操吞併,漢朝也要即將滅亡,在這種危急存亡之秋,劉備與孫權聯盟,想要共同抵禦曹操,由此赤壁大戰拉開序幕,在此戰中的確是東吳付出較大,收穫比較少。可劉備在此戰後,迅速佔領荊州四郡,這在真正意義上是劉備的第一塊根據地。眼看劉備就要走向人生巔峰,此時追隨劉備的人是越來越多。
隨後不久,劉備進西川,奪成都,將劉璋趕到荊州去安詳晚年。足以看出此時的劉備就已經變了,他居然連自己同為漢室宗親人的地盤也開始奪了。並且奪取的理由還被他說得好像這件事情是劉璋的錯誤,一段時間後,他與曹操會獵於漢中,漢中之戰劉備軍大勝,奪取漢中。至此劉備集團的勢力發展到頂峰。
從上述文中可見,劉備一舉創立蜀漢政權其實僅僅用了幾年,俗話說得好:好飯不怕晚。劉備徵戰一生的過程中,可是表現出劉備三個吸引人才的地方:勝不驕、敗不餒,可以放下自己漢室宗親的面子去禮賢下士,特別會做好人。他的一生吸引了無數的人才,在蜀漢創建之前,他所吸引的人才在當時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甚至還有千裡迢迢來追隨劉備的,例如:龐統、趙雲。
總結:
劉備之所以能夠在五十多歲還能夠讓一批批人才追隨他,可見他的政治頭腦與籠絡人心的手段是非常強的,不過劉備在禮賢下士這方面,三國中的君主無人可敵,他曾為了籠絡趙子龍的心能去主動摔自己的兒子,為了孔明不惜放下自己的面子三次去草廬。這樣的人,人格魅力是非常強大,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