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富盛鎮:美麗鄉村建設譜寫農村新篇章

2020-12-11 浙江城鎮網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章雪亞)紅心上旺,追憶激情紅色年代;生態金溪,宜居休閒養老仙鏡;信義烏石,洗禮吳越文化精髓……2017年以來,紹興市以「五星達標、3A爭創」為總抓手,以黨建引領鄉村經濟振興發展。一年來,全市農村面貌和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城區富盛鎮堅持因地制宜,做強產業,做活旅遊,在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1月18日,「鄉村振興」看富盛採風團一行分別來到富盛鎮上旺村、金溪村及烏石村,親身領略和感受美麗鄉村建設的魅力與成果。

  紅心上旺,追憶激情紅色年代

  「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勞動號子喊起來!」走進上旺村,村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處處烙刻著那個熱火朝天年代的記憶。

  上旺村位於富盛鎮西北部,東接上虞區長塘鎮,南連紅山村,西鄰倪家漊,北瀕青馬村。上旺,原名上王。自明以來,人們陸續遷徙聚居於此,改天造地,世代耕作,歷時數百年,因特殊地理原因,直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這裡仍是「四面環山一條溪,荒山頹林無糧地」的原始村落。

  在村支書韓銀根的介紹下,記者來到上旺村文化禮堂,禮堂內陳列的一張張老照片和用草編織的鞋子、木製水桶等老舊生活物品,不時引領著我們穿越到了那個紅色的年代。

  上旺村村支書韓銀根(右一)向記者們講述當年的創業故事

  上旺人有一顆無限忠誠於黨的紅心。60年代,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背景下,上旺村委放下包袱,依靠上級黨委、政府,在老支書王金友的帶領下,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適時調整思路,制定政策,從實際出發,先後創辦發展了茶葉廠、絲織廠、鋼管廠等集體企業,開始向多種經營之路發展;同時還建立了名優茶業專業市場,拓寬茶業銷售渠道;對竹林資源進行四季筍山改造,創辦竹製品加工廠,發展和提高集體經濟及個體經濟效益,並在全縣範圍內率先邁開了教育、醫療、養老體制等改革的步伐,創造了「八把山鋤創大業」的奇蹟,將原來「十戶人家九家窮」的舊上旺發展成了「山上是銀行,山下是糧倉」的富裕旺,成為當時全省農業戰線上艱苦創業的一面旗幟,享譽大江南北。

  如今的上旺村,依靠黨建為中心,擴建文化禮堂、大隊食堂和戲臺,改造遊步道,增加娛樂休閒設施投入,不僅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精神文化水平;而且還著力提升村容村貌,為振興鄉村旅遊經濟夯實基礎。

  韓銀根說,近年來,鄉村民宿經濟呈現蓬勃態勢,隨著「五星達標、3A爭創」工作的不斷深入,上旺村民宿經濟也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現在我們的民宿經濟正在籌備中,目前已引進兩家合作方,希望能加快鄉村經濟的步伐。」韓銀根嘆言,由於一直以來是計劃經濟,村民依賴集體的思想觀念較重,現在區農辦和村委在如何引領村民做好增收的策劃上下了不少功夫,而今的村民思想觀念逐漸有了轉變……

  翻新後的「十三排」

  砥礪奮進鑑初心,繼往開來謀新篇。如今的上旺,依然秉承著「八把山鋤創大業」的艱苦奮鬥精神,以「五星達標、3A爭創」為契機,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旅遊、觀光農業、構建起「江南大寨」和「世外桃源」兩大鄉村旅遊休閒區,成功創建「上旺·巖裡」國家2A級旅遊景區。

  傳承上旺精神,爭做合格黨員。近年來,上旺村源源不斷地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黨員和考察者紛至沓來,一起來重溫那段「光輝歷史」和「紅色記憶」。韓銀樹剛介紹完,便接到了接待電話:「等下又有好幾輛大巴的遊客前來參觀。」

  待記者離開時,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巴車冒雨駛向文化禮堂,禮堂內傳來遊客們陣陣的歡聲笑語。

  生態金溪,宜居休閒養老仙鏡

  一場秋雨一場涼。抬頭遠望,秋雨朦朧中的金溪村,在群山環抱中若隱若現;村口高大古樸的樟樹盤根錯節,棧道迷情,洞橋聽音,嫋嫋白霧索繞在山巒間,共同交織成一幅水墨江南的美畫,為金溪村無形中增添了一份生態美。

  金溪村位於富盛鎮西南部,距鎮政府駐地約13公裡,東鄰文山村,南與董溪村相連,西與平水鎮以山相隔,北與原縣茶場接壤。全村由山高、許家塔、金岙、何家、江家、王家及五峰嶺外文根路七個自然村組成。村域總面積達10.90平方公裡,現有耕地面積987.3畝,其中水田面積813.3畝,山林總面積12827畝,其中毛竹山1270畝、茶山664畝,主產四季筍、毛竹、林木,是較為典型的山區村。

  都說旅遊的最高境界是「心遊」,置身金溪村中,你一樣能感受到這來自大自然世外桃源般的悠閒與寧靜。沿著蜿蜒曲折的遊步道拾級而上,映入眼帘的滿是空闊幽靜的山巒和墨竹疊翠的竹林。雖天公不作美,深秋的雨水無情地碰撞著嬌嫩的竹葉,瞬間傳來「沙沙」的聲音,卻同樣也敲開了每個人的心扉……

  在金溪村村委會議室,懸牆而上的「水質提升治理(保持)作戰圖」特別引人注目。村支書何國苗告知,那時的金溪村經濟基礎十分薄弱,不光環境差,違章建築多,村裡的露天糞坑就多達500多個。

  2017年以來,金溪村堅持「黨建推動、創新驅動、生態拉動」,以「五星達標、3A爭創」為統領,以環境整治打造美麗鄉村,利用自身優勢因地制宜進行規劃,拆除違章建築,修建文化禮堂、停車場、小廣場及綠化改造等措施,以集體經濟助推美麗建設,以作風轉變夯實鄉村事業,實現了「黨建+生態」的「四美金溪」。

  對於取得的建設成效,村支書何國苗深感這十年來工作的不易:「一開始村民很不配合,更不歡迎外來遊客。由於政府投入建設資金有限,村委通過招商引資等各種渠道自籌資金,依託自然生態優勢,加快土地流轉,激活閒置農房等一系列手段,使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老百姓看在眼裡也樂在心裡。現在他們看到遊客前來,都會熱情主動地招呼遊客進屋吃飯。」

  好山好水好宜居。據了解,目前金溪村共有村民1969人,其中60-69周歲的老人有324人,70-79周歲的老人有138人,80-89周歲的老人有75人,90周歲以上(百歲老人)有3人。「為更好地照顧這些老人,村裡還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

  眼下,何國苗正帶領村民籌劃如何做好民宿經濟的大文章,「原來被視為支柱產業的茶山、四季筍等農產品,慢慢地逐步走向弱勢產業,現在我們結合新政策,通過土地流轉,在不影響生態的前提下,建立多種水果基地,拓展「開心果園」採摘遊活動,引進安康養老公司託管管理模式,用以提升整體的配套設施,來不斷加強金溪村的接待能力。」何國苗對未來充滿了期許,此外考慮到鄉村旅遊的因素,在不影響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金溪村近期正在醞釀對周邊10多個水庫資源進行開發的計劃,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關注。

  信義烏石,洗禮吳越文化精髓

  烏石村是典型的江南鄉村。走進烏石村,白牆黛瓦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生態山水,美麗村貌、和諧村風,生動展現著水墨江南、人文烏石的獨特魅力,與之交相輝映的烏石公園、養老居家中心、電影廣場、竹編裝飾品及信義烏石全省重點文保單位,向世人展現著烏石人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和嚮往。

  烏石村還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燦爛的人文景觀,這裡曾出土過春秋戰國時期的農具和兵器,有1900年歷史的東漢建初買地刻石,吳越王錢鏐也曾在烏石跳山留下過足跡。

  作為眾多鄉村中最早建設文化禮堂的烏石村,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村容村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其中當然也離不開村支書王全康和全村人的辛勤付出。

  做好土地文章,做強烏石經濟。對於有著幾十年從事建築行業經驗的王全康來說,一旦做好了土地流轉服務,也就打開了更多領域大門的鑰匙。

  近年來,村委通過依靠村民自留地、閒置房改耕地等整合資源方式,對土地進行集中管理和出租,逐步加快土地快速流轉。

  烏石村的藍莓園

  「五老」政策好,治理有特色。所謂的「五老」政策,即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老鄉賢和老農民。通過利用草根力量實行村民自治管理,村民間的矛盾很快就化解了,治理卓顯成效。

  烏石村,不僅山美水美,更有著田園之美。烏石村的土壤非常適合種植山地蔬菜,烏石村利用土壤和氣候的有利條件,通過土地轉包等形式,鼓勵村民將自留地向合作社流轉,發展壯大鄉村規模經營,「現在紹興市大部分的蔬菜就來自這裡,」村支書王全康指著遠處的紹興市菜籃子工程基地告訴記者,「村裡不少村民每天都幫著打理基地裡的蔬菜,既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又激活農村土地流轉的內在動力,可謂一舉兩得。」

  如今的烏石村,正依託「建初買地刻石」精神,弘揚「信義」精神,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目前烏石村正通過招投標,引進了一家民宿,「搞活民宿經濟,離不開周邊的配套設施。」王全康說。

  「只有正確引導農民依法、自願、有償、有序流轉土地。同時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尊重農民土地流轉主體地位,確保農民土地流轉權益得到保證。改變農民對土地的過度依賴,為土地規模化經營打好基礎。」王全康書記如是說。

  紅心上旺、生態金溪、信義烏石,行走在富盛鎮的每一個角落,處處呈現著美麗鄉村和諧美好的畫面,富盛人為構建紹興新農村建設繪製新藍圖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相關焦點

  • 推動鄉村振興,譜寫鄉村新篇章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意義重大,發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員令。(1月4日 人民網)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明確提出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主題文化講堂...
    「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道德講堂現場。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通訊員 李麗璇)為深入推進廳系統文明創建工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文化講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12月21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以「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的文化道德講堂活動,廳二級巡視員羅振新主持活動,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教授洪豔為大家授課。
  • 58同城信息服務援鄂 譜寫數字鄉村建設新篇章
    12月19日,「網絡公益扶貧聯盟」湖北大會暨網信企業助力戰疫戰貧行動總結交流會在武漢舉行,會議以「鞏固與振興」為主題,旨在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動員網信企業等社會力量支持湖北數字鄉村建設工作,做好網絡扶貧行動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無縫銜接,促進建立數字鄉村建設多元主體參與的共建格局。
  • 廉江市石角鎮: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廉江市石角鎮將強化黨員的責任擔當與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作為打造「美麗石角」的核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主心骨」作用,大力實施「黨建+鄉村振興」工程,凝聚各方力量,針對每一條鄉村精準施策,精心雕琢,著力引導廣大黨員從做好每一件小事和實事開始,注重解決村民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讓鄉村振興的「種子」正在這裡破土而出、加速成長,譜寫了石角鎮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 惠州用綠色譜寫美麗鄉村新篇章 勾畫一幅和諧生態畫卷
    可以說,惠州用綠色譜寫美麗鄉村新篇章,勾畫出一幅充滿詩意的和諧生態畫卷,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惠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州市緊扣名鎮名村建設、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統籌推進「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力爭實現「建」與「綠」同步。
  • 河南淇縣靈山街道: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提升人居環境,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黨的十九大報告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五月豔陽高照,走進靈山街道各個村莊,一排排村居房屋依山而立、錯落有致;山坳田間,草木蔥蘢、生機盎然,一幅幅詩情畫意的畫卷讓人陶醉。
  • 紹興柯橋「美麗鄉村」建設視覺藝術作品在北京西城展出
    9月7日,「鄉村振興 五星3A」柯橋區視覺藝術作品展在北京市西城區第一文化館正式展出。鮑聰穎攝 鮑聰穎攝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水鄉柯橋新貌》、《家鄉勝景圖》……9月7日,「鄉村振興 五星3A」柯橋區視覺藝術作品展在北京市西城區第一文化館正式展出。此次展覽展出的80餘幅書畫攝影作品,從不同角度集中展現了紹興柯橋美麗鄉村生態環境變化、鄉土特色風貌、農民生活品質提升等黨建引領新農村建設的最新成果。本次展覽將持續7天。
  • 魯中山區「慢火車」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伴隨鄉村遊不斷升溫,獼猴桃、蘋果、草莓、黑木耳等特色生態農業也隨之蓬勃發展,鐵路部門進一步拓寬消費扶貧渠道,不僅在車上搭建「農貿市場」,還在線上建立銷售平臺,免費幫助山區百姓發布銷售信息,為山區特色農產品「帶貨」「帶流量」,不僅把更多客人「請進來」,同時助力農戶把特色農產品「賣出去」,促進沿線農戶增收致富。
  • 譜寫「兩山」新篇章,建設「美麗大花園」 │ 北侖打造「小巨人...
    譜寫「兩山」新篇章,建設「美麗大花園」 │ 北侖打造「小巨人」示範園 2020-07-09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縉雲東渡鎮開啟「美顏」新模式 譜寫「兩山」新篇章
    以「夢」為帆,以「紀」為漿,揚帆破浪前行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新時代的戰鬥號角,肩負新使命、新徵程的東渡鎮新一屆領導班子,緊緊把握「美麗城鎮建設」的歷史機遇,以振興東渡為使命,以鐵的紀律為保障,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按下美麗鄉村建設快進鍵,誓將東渡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城鎮,實現從「城南」向「南城」的歷史性跨越,開啟「美顏」新模式
  • 十年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有一種奮鬥叫中國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義烏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精品線路,實現串珠成鏈,形成了點上有特色、面上成規模、整體大變化的美麗鄉村建設格局。讓農村變成了景區,民居變成了民宿,田園變成了樂園,鄉村旅遊產業在阡陌間崛起,百姓在發展中受益,真正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甜味。十年後,河流重現光彩、美麗鄉村遍布,「碧水義烏」煥發別樣風採!
  • 沿浦:譜寫「山海特色綠能示範鎮」新篇章
    沿浦:譜寫「山海特色綠能示範鎮」新篇章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2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的發展新篇章。」同時,沿浦鎮還注重河道生態修復,下在河河道清淤、水體保潔、河堤拓寬、河岸綠化、健身遊步道等同步開展,為周邊群眾提供水清岸綠的健身休閒場所,塑造了「人在岸上走,魚在水中遊」的美麗鄉村景象,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
  • 東莞茶山 唱響美麗鄉村主旋律 譜寫中國鄉謠新樂章
    「茶花杯」圍繞美麗鄉村主題進行歌曲徵集推廣,依託美麗鄉村建設,奮力譜寫新時期中國鄉謠,收穫累累碩果。這是一場不可多得的文化盛宴,不僅裝點了茶山風韻古鎮,豐富市民生活;與此同時,進一步展示了茶山以踐行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率先通過鄉村歌曲徵集推廣展示新農村建設豐碩成果,助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地。
  • 萊蕪區雪野街道:以打造「1+1+N」新模式為擎,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隆冬時節,晴空暖陽下,在濟南市萊蕪區雪野街道,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相互交融的美麗鄉村正和著時代發展的號角,交織一曲絢麗的鄉村振興發展樂章。文旅產業項目、精品民宿、美麗鄉村建設快人一步的雪野街道,如何繼續走好鄉村振興路?
  • 一片神奇的茶園,位於北緯30度黃金帶上,浙江紹興富盛鎮的御茶村
    紹興名城中的富盛鎮:紹興市是浙江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浙江省的中北部杭州灣的南岸,恰好地處北緯29°13′35&34; 的黃金地帶。在距離紹興市區18公裡處的,富盛鎮會稽山附近,有著我國著名的南宋皇家陵園,即 「南宋六帝」 葬在這裡,是江南罕見的大規模皇家墓葬群。
  • 一片神奇的茶園,位於北緯30度黃金帶上,浙江紹興富盛鎮的御茶村
    抹茶01.紹興名城中的富盛鎮:紹興市是浙江省的一個地級市。在距離紹興市區18公裡處的,富盛鎮會稽山附近,有著我國著名的南宋皇家陵園,即 「南宋六帝」 葬在這裡,是江南罕見的大規模皇家墓葬群。紹興市的富盛鎮制茶歷史悠久,早在清末民初,種茶制茶之風,就遍及整個會稽山區。
  • 從「糞坑遍地」到星空露營地~紹興美麗路引出金溪蝶變密碼
    紹興越城區富盛鎮金溪村籠罩在煙雨朦朧中,更顯一份生態之美。村口高大古樸的香樟樹盤根錯節。棧道迷情,洞橋聽音,嫋嫋白霧索繞在山巒間,共同交織成一幅水墨江南的美畫。人們把這裡稱為「紹興後花園」。從紹興市越城區過來,途經平陶公路、樊拈線等美麗公路,就能來到金溪村。
  • 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譜寫美麗鄉村新畫卷——武穴市大法寺鎮美麗鄉村建設之路
    自2011年起,大法寺鎮以「三萬」活動為契機啟動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8年來,從示範引領到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從遍地開花建設基礎設施到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大法寺鎮發揚釘釘子精神,攻堅克難、一任接著一任幹,確立了「西部濱江綠色發展示範區、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區、鄉村旅遊先行區」的戰略定位,形成了「堅持黨建引領,創建美麗鄉村樣板鎮;大興農村旅遊,做精油菜花海大法寺」的總體思路,造就了李邊村等一批批省市生態宜居村,大屋雷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黃岡市首部電影《馬蘭花開
  • 兗州區新驛鎮推進美麗鄉村提質上檔
    兗州區新驛鎮推進美麗鄉村提質上檔齊魯網濟寧3月22日訊(兗州臺王和平通訊員代傳春
  • 高標準打造美麗鄉村的山城樣板 美麗山城 自然泰順
    近年來,泰順縣實施「生態立縣、綠色崛起」戰略,把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工作來抓,不斷深化「千萬工程」,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提升農村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著力構建「美麗山城、自然泰順」的美麗鄉村大花園,打造全省一流的宜遊宜居生態高地,奮力譜寫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