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長江經濟帶採訪團一行,探訪國酒茅臺的深厚酒文化。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佳勇)「風來隔壁三家醉,雨過開瓶十裡香」。提到貴州,人們會想到醬香茅臺和酒文化,而獨特的生態環境和宜人的自然氣候,成就了貴州獨一無二的醬香白酒品質,「黔人善釀」、「貴州出好酒」自古流傳。
7月4日,「共舞長江經濟帶」採訪團走進酒香四溢的貴州仁懷市茅臺鎮,零距離感受酒文化給這座小城鎮帶來的文化內涵。
茅臺酒鎮位於赤水河畔,地處貴州高原西北部,大婁山脈西段北側,背靠歷史文化名城遵義,是黔中經濟區、成渝經濟區的連接點。
2017年4月,在貴州省100個示範小城鎮建設2016年度工作績效考評中,仁懷市茅臺鎮排名首位,茅臺酒和醬香酒文化。
據茅臺鎮有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貴州開始提出把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2012年第一屆全省小城鎮大會再次提出:把茅臺鎮建設成為「貴州第一、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遊名鎮,一場跨越歷史、穿越時空的示範鎮建設之戰持續打響。
據介紹,茅臺鎮按照「國酒之心、神秘茅臺」的城鎮定位,圍繞「規劃引領、統籌城鄉、完善功能、打造特色」的建設思路,大力實施以新帶舊、以城帶鄉、產城互動的城鎮化發展戰略,有力地促進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綠色茅臺建設。實現了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土地集約和改善民生同頻共振,產業壯大與城鎮發展良性互動,品牌提升與城鎮提質雙向循環。
在集中展現茅臺鎮文化內化的中國酒文化城,記者感受到了酒文化的厚重。
中國酒文化城城內共有酒源館、酒技館、酒韻館、等八個展館。城內集群雕、書畫、藏匾、雕塑、碑刻、文物、浮雕為一體,系統介紹了酒的起源、釀造技術、民族風俗、酒器的演變及茅臺酒的發展歷程、獨特工藝。
中國酒文化城在1999年被評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2年被列入省傳統教育基地,2014年被認定為國家級4A景區。
楊柳灣、躍進街是茅臺鎮的核心通道,連接了中國酒文化城和在建的茅臺醬酒文化創意園區,是遊客最為集中的區域。這條街區突出茅臺酒文化,以「印象?茅臺」為主題,並引入世界酒文化元素,讓遊客可以全面體驗茅臺鎮核心醬香酒文化。
如今,漫步在赤水河邊,青山、河流、亭臺樓閣……全新打造的茅臺鎮像一幅水墨畫,展現在遊客面前。數據顯示,僅2016年「五一」假期,茅臺鎮就吸引了6.9萬遊客前來參觀,旅遊發展已初見成效。
據仁懷市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將通過持續打造「茅臺工業旅遊創新示範區」,把工業旅遊作為仁懷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助推仁懷市酒旅融合發展,茅臺鎮藉此也成為長江流域酒文化和旅遊建設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