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在漢發布 長江流域水質...

2020-12-24 武漢發布

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監測509個水質斷面中,一類水質佔3.3%,二類水質佔67%。12月16日,國家漁業科技創新聯盟暨長江水生生物保護與生態修復科技創新聯盟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漢召開。當天下午,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和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在漢聯合發布2019年《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

公報重點介紹了2019年長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漁業資源、重要漁業物種產卵場、漁業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等狀況。公報顯示,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監測509個水質斷面中,一類水質佔3.3%,二類水質佔67%,三類水質佔21.4%,四類水質佔6.7%,五類水質佔1%,劣五類水質佔0.6%。重要漁業水域水質良好,部分水域石油類、高錳酸指數超標;長江中下遊幹流季節性淺灘面積共約430平方千米;長江流域已建和在建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29億千瓦;採砂總量約3524萬噸;在建航道整治工程涉及河段長度613.5千米。

公報顯示:2019年,宜昌江段未監測到中華鱘的自然繁殖活動,該江段中華鱘繁殖群體估算為16尾;洞庭湖和鄱陽湖分別監測到長江江豚252頭次、1049頭次;長江上遊監測到特有魚類37種。長江原有野生魚類435種,經過農業農村部長江辦連續4年調查發現,已有130多種不見蹤跡。為修復生態,長江流域合計放流經濟水生動物37.6億尾(只)、珍稀特有水生動物795萬尾。

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稱,長江流域即將全面禁捕,公報的發布對促進公眾了解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增加公眾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意識,推進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等具有重要作用。 (湖北日報記者劉勝、通訊員曹淼)

相關焦點

  • 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發布
    人民日報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鬱靜嫻)日前,農業農村部長江辦會同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長江流域管理部門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19年)》。
  • 水質總體為優! 2019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發布
    2019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發布 人民日報 | 2020-12-18 09:19:58 日前,農業農村部長江辦會同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長江流域管理部門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19年)》。
  • 2019年《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發布
    中新網武漢12月16日電 (武一力 曹淼)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和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16日聯合發布2019年《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
  • 多部門首次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孟哲)水生生物資源監測數據是反映長江禁漁成效的重要依據。記者獲悉,16日,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長江流域管理部門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19年)》(以下簡稱「公報」),重點介紹了2019年長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漁業資源、重要漁業物種產卵場、漁業生態環境及生態修復監測情況。這是首次由多部門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
  • 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
    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監測509個水質斷面中一類水質佔3.3%二類水質佔67%近日,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和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在漢聯合發布
  • 公報顯示: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一些珍稀生物的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新華社武漢12月20日電(記者李思遠、譚元斌)多部門近日聯合發布的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重要漁業水域水質良好,但一些珍稀特有水生生物的保護形勢依然嚴峻。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長江流域管理部門近日聯合發布了《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19年)》。公報顯示:2019年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
  • 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 二類以上水質超過七成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劉勝 通訊員曹淼)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監測509個水質斷面中,一類水質佔3.3%,二類水質佔67%。昨日,國家漁業科技創新聯盟暨長江水生生物保護與生態修復科技創新聯盟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漢召開,這是會上透露的消息。
  • 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中心成立
    中國日報12月17日電(記者 王曉東)12月16日,農業農村部在湖北武漢召開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體系工作會議,全面部署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後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宣布成立「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中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出席會議並講話。
  • 珍稀特有水生動物是檢驗長江生態環境的公證員
    珍稀特有水生動物是檢驗長江生態環境的公證員時間:2020-12-20 23:08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6日,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長江流域管理部門聯合發布
  • 環保部:長江流域水質良好,黃河流域輕度汙染
    環保部:長江流域水質良好,黃河流域輕度汙染 中新社6月6日消息,中國環境保護部最新發布《201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水質為優,長江和珠江流域水質良好,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流域為輕度汙染
  • 中國長江水資源質量公報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
    新華網武漢3月17日電(記者郭嘉軒餘國慶)中國長期以來只向政府有關部門報送的《長江水資源質量公報》,從今年起將按月向社會公開發布。《公報》內容涉及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水質狀況、省界河段水質狀況、部分重點城市水源地水質狀況等內容。  長江流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其水資源佔中國水資源總量的35%。
  • 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全文發布
    長江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定期調查評估地下水資源狀況,監測地下水水量、水位、水環境質量,並採取相應風險防範措施,保障地下水資源安全。  國務院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和長江流域省級人民政府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不同生態區位、生態系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需要,發布長江流域國家重要溼地、地方重要溼地名錄及保護範圍,加強對長江流域溼地的保護和管理,維護溼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
  • 《長江保護法》促進和保障流域協同治理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長江流域省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國家長江流域協調機制的決策,按照職責分工負責長江保護相關工作。長江流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落實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促進資源合理高效利用、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維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的責任。長江流域各級河湖長負責長江保護相關工作。  建立具體協作機制。
  • ——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綜述
    為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長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出臺《關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司法保障的意見》;2020年6月5日環境日當天,發布《關於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不斷滿足母親河永續發展的司法需求。
  • 報告:都挺好,長江流域水體和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水質!
    中國水利網站2月24日訊據長江委水資源節約與保護局消息,截至2月23日,長江流域未發現水體異常現象,也未發現重大水汙染事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水質良好。疫情發生以來,長江委水資源節約與保護局積極組織長江委水文局、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公司等單位,做好流域長江幹流沿線及陶岔渠首等重要水體觀測,及時開展丹江口水庫等重要水體和長江中下遊水質監測工作,要求各水文站做好水體異常現象和突發水汙染事件觀測工作,於每日17時前報告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狀況和南水北調中線取水口水質情況。
  • 讓水生生物「休養生息」 為長江注入「生機活力」
    據悉,常州是最早開展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的城市。近年來,我市大力倡導社會各界加入增殖放流、抵制非法捕撈等護漁行動,愛護身邊的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態環境,讓水生生物獲得休養生息的空間,為長江注入更多的生機與活力。今年6月,2020年常州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錄安洲舉行。本次放流包括胭脂魚、長吻鮠、鰱魚、鱅魚在內的4個品種,共計2300餘萬尾。
  • 不捕不賣不買不食 長江流域魚類生物
    本報訊 1月6日,修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禁捕倡議書,倡議保護生態環境,不捕不賣不買不食長江流域魚類生物,以實際行動參與禁捕工作,為打贏長江流域禁捕攻堅戰貢獻力量。據了解,修文縣境內貓跳河、六廣河等12條河流,索風營水庫、桃源水庫等6個庫區屬于禁捕範圍。
  • ...近7000尾胭脂魚今放歸長江!上海成立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長江流域監測到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數量極少。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近期在滬成立,將資助上海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生態修復等公益活動,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二期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將於2021年底基本完成。
  • 增殖放流,7000尾胭脂魚放歸長江,上海成立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
    2020年 12月20日, 「鱘豚,同一條長江,同一個家」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公益活動在位於崇明的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正式舉行。 據了解,目前在長江流域監測到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數量極少。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在滬成立,將資助上海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生態修復等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