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持續反彈,暗示全球經濟即將復甦? | 或許,最困難的時候還遠...

2020-12-11 和訊

  看看美股的走勢,感覺像是全球經濟並沒有那麼糟糕

  圖中美股的反彈力度,不可謂不猛,不可謂不快。

  一邊是美國的疫情失控,一邊則是市場對即將到來的美國復工復產充滿希望。

  也因此,近期不少人問我:

  二次探底到底還會有嗎?

  01

  美股暴漲,經濟真的要復甦了?

  市場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價格的變化。

  然而,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為人們常常容易把市場上的價格變化當作是實際經濟的晴雨表。

  當股市漲的時候,許多人就覺得經濟好了;當股市崩的時候,又覺得經濟完全不行了。

  可長期身處市場的人都知道,市場就是一個精神病。

  大家拿著自己的錢,去市場裡投票未來。

  有的人投票看多,有的人投票看空。

  因此,短期市場從來就不可能是正確的,更多是大家對未來的一種情緒投射而已。

  就像4月份的美國非農數據,2000萬多人沒有了工作,美股竟然還能夠漲。

  這是為何?

  無非是,美國人統計其它數據告訴他們,4月底已經復工的州,新增病例並不比還沒有復工的州的新增病例更差。

  這燃起了大家對5月復工的希望,更燃起了大家對復工後經濟可能逐步回歸正規的期盼。

  可問題是,希望是希望,期盼是期盼,並不是事實啊?!

  截至目前,美聯儲還在瘋狂放水救市,美國的財政部還在拼命救濟大家。

  如果經濟真的好起來了,何苦去做這些未來要付出慘重代價的事情?

  而且,美國的CPI已經接近2%的目標,與日本、歐洲的低通脹完全不同。

  如果放任貨幣狂潮,這後面物價就真的失控了。

  要知道,大多數美國人可是10多年、甚至是20多年都沒有漲過多少薪水了,家裡也沒有多少存款。

  物價爆拉,是真的要出大事的。

  因此,即便我們不去談什麼經濟數據、不去談經濟學的理論,即使只看常識性的美國政府的救市行動,基本上也可以知道——

  全球經濟即將復甦,是一場笑話

  搞不好,後面就是很多國家,一會兒封鎖經濟,一會兒重啟經濟。

  因為疫情的衝擊不會是一波就結束了,而會是好幾輪衝擊,直至人類有科學手段去戰勝它。

  事實上,眼下美聯儲也是這種態度和聲音。

  他們也對經濟前景非常悲觀,也認為醫療手段的突破性成果,才是走出當下陰霾的關鍵。

  換句話說,拖的時間越久,經濟受傷越重,後面就真的是危機四伏了。

  畢竟,越來越多的企業倒閉、越來越多的居民家庭破產、越來越高的債務衝擊全球各地,越到後面,救市的難度也就越來越高了。

  02

  為什麼巴菲特還不抄底?

  基於此,眼下的美股反彈,不僅不能成為希望的信號,反而是一個危險的盲目樂觀。

  我們可以稱之為「熊市中的反彈」。

  類似的情況,我們可以查看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後的2001年美股,以及2008年次貸危機,都有發生過。

  大致反彈的力度都在20~35%的區間,讓人產生了巨大的錯覺——

  問題好像沒有那麼嚴重?

  當然,事後其實都是一場災難。

  而「糟老頭」,巴菲特,精的很,到目前也不去抄底。

  這和他在2008年強勢抄底美股,完全不同。

  那麼,為什麼這一次他還是沒有行動?這不是白白錯失了30%~35%的收益了嗎?

  我們上面提到的直白的邏輯,他當然是非常清楚。

  然而,這並不是全部的原因。

  在很多年以前,他曾經對媒體介紹過,他是如何評估美股整體估值是否偏高了。

  即,美股總市值 / 美國GDP,這個就是後來大家叫做巴菲特指數的東西。

  由於GDP就是收入,這個公式就可以翻譯成這麼一句話:

  美股的總市值相當於全體美國人民多少年的收入

  所以,一般,也就是100%左右,算是合情合理的。

  大家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現在的巴菲特指數,不僅比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的估值更高,比次貸危機更加嚇人,甚至比1月份的29000點的估值還要高。

  巴菲特為什麼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強調「沒有合適的東西可以買」?

  其實,就是源於這張圖啊~

  實體經濟越來越差,美股的估值反而越來越高,這後面沒有二次探底,請問怎麼可能?

  即使我們用市盈率這個傳統的指標去查看眼下美股的估值,如下圖,眼下的美股估值也已經與29000點時差不多了。

  反常即妖~

  不是不報,只是時間未到而已。

  03

  最困難的時候還遠沒有到來

  全球貿易的情況,始終是全球經濟冷暖的領先指標,這裡面波羅的海指數是權威指標了。大家看看下圖:

  中國開啟了復工復產,部分歐美國家也在謀求復工。

  但是,該指標顯示,所謂的實體經濟復甦反彈,僅僅是曇花一現。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國家很多次經濟救市政策,都定義為「紓困」,而不是刺激。

  紓困,就是救死扶傷;刺激,就是搞活經濟。

  前者相當於考試努力及格,後者更像是想辦法衝擊80分。

  可以說,完全是兩碼事~

  4月份的中國PMI再次拐點向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眼下中國經濟正在遭受第二波的衝擊。

  這第二波的衝擊,無非包括兩個維度:

  1

  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進出口產業的慘澹;

  2

  復工復產、以及消費,對經濟的積極影響非常有限。

  中國作為全球防疫背景下的領先指標,況且如此,那歐美主要經濟體,更不用說了。

  疫情就像一場巨大的森林大火,使得很多珍稀動物瀕臨絕境。即使你把火勢控制下來,可這並不等於珍稀動物就恢復到此前的規模了。

  眼下的全球經濟,也是一個道理。

  說白了,大家都是拖時間,能不讓經濟爆倉就不要爆倉。

  可央媽的子彈畢竟有限的,而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卻還看不到結束的節點。

  有限的子彈,去對抗一望無際的疫情慘狀,這才是當下最最難的地方了。

  試想,這個疫情如果不能在今年年底得到徹底控制,全球經濟又會如何呢???

  04

  結語:做最壞的打算,迎最好的結果

  長期關注我的老鐵都知道,我喜歡說真話。

  然而,真相有時確實會讓人第一反應有點焦慮。

  但,這絕非販賣焦慮,而僅僅是成年人應該有的生活態度——

  直面當下現實,謀求人生華麗升階。

  就今年的特殊性來看,美股的反彈,必然只是曇花一現,我們還是應該做最壞的打算。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需要自暴自棄。

  事實上,真正勇敢的人,反而應該充分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去實現優質資產的布局。

  危機,直觀的看,就是各類資產暴漲暴跌。

  暴漲暴跌本身,就給了我們巨大的套利空間。

  而各國政府瘋狂的紓困式救市,則更加讓我們有了巨大的確定性投資機會。

  畢竟,市場是充滿不確定,可人是理性的,人的一舉一動是我們可以提前預測的。

  這就是今年最重要的投資交易邏輯,也是確定性最高的。

  市場好不好,與我們是否能夠賺到錢,並沒有關係。

  市場一潭死水了,那才是跟我們賺錢有著緊密的關聯。

  只要市場有波動,我們就可以收穫巨大的利潤。

  為什麼我們【森學院】分享的重要資訊,可以使得不少學員收穫頗豐,原因就是如此。

  這就像巴菲特,一輩子經歷過多次股災、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垮塌、美蘇爭霸、911、次貸危機等各種亂七八糟的危機。

  可為什麼他可以長期富有?

  因為,他只去努力把握確定性最高的投資機會,而不是被任何一時的危機所影響。

  若後面二次探底實際發生了,那或將是我們未來10年財富升階的真正起點。

  當優質資產瘋狂打折的時候,還有什麼比這個還要動人心魄呢?!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A視野。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美股三大股指周五反彈 白宮經濟顧問預測復甦靠譜嗎
    此前,美聯儲主席傑裡姆·鮑威爾稱,經濟低迷程度「極不確定」,美聯儲還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將萎縮6.5%,失業率達到9.3%,通貨膨脹率僅為0.8%,遠低於2%的目標。同時,美國再次反彈的確診病例人數也讓市場恐慌,但美國白宮經濟顧問拉裡·庫德洛表示,美國經濟正從新冠疫情封鎖措施所導致的「自然行為」中復甦,不認同美聯儲主席傑裡姆·鮑威爾較為謹慎的經濟展望。其表示:「非常有可能會V形復甦,」「失業率將下降,2021年將會是又一個穩健、穩健的年份。」
  • 弘則研究王沛:低利率下的經濟復甦不可持續,商品價格上半年風險將...
    「實際上大部分研究者對於商品和宏觀經濟從年初開始就是看空的,因為很關鍵的一點,國內商品之前的大漲歸根到底是供給側改革拉動的,而全球的經濟復甦則是低利率的功勞,它們的動力都不是來源於內生性的需求增長。」王沛還對此做了一個總結,供給側改革也好,還是低利率,他們都只是上漲的充分條件,而真正的必要條件應當是整個全球的經濟復甦。
  • 易信:美股持續反彈與黃金走入下降趨勢形成鮮明對比
    美股則觸底反彈,幾乎收復了上周稍早時分的回落幅度。而最為出彩的是黃金的跳水行情,在黃金跌破了1800美元的關鍵技術性支撐,一路下滑創下7月7日以來新低至1774美元,收盤略有回升至1787.50美元。當下投資人情緒略顯積極周五美股股市持續反彈攀升,而周一也出現跳空高開的情況,這能反映出市場風險偏好情緒的好轉。
  • 美國50個州全部重啟經濟 美股聞風大漲!
    美股大幅收高  當地時間5月20日,美國50個州全部重啟經濟,但各州開放程度和方式不同。此前一天,美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指導文件建議,美國各州應該在病例出現連續14天下降趨勢後進行第一階段經濟重啟。  受上述消息刺激,美股當日大幅收高。截至收盤,道指上漲369.04至24575.90點,漲幅為1.52%。
  • 瑞士盈豐銀行料今年全球經濟持續復甦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原標題:瑞士盈豐銀行料今年全球經濟持續復甦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月12日,瑞士盈豐銀行投資管理副總監趙國江指,料今年全球經濟會繼續復甦,而上半年主要經濟體復甦速度將加快,不過仍要亦視乎疫苗接種速度。
  • 「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
    」  「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  「中國增強了在全球貿易不確定環境中的主導地位」  「出口繁榮是今年中國最大的經濟驚喜之一」  ……  海關總署12月7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
  • 華西策略:國際投行對2021年經濟、大宗、美股如何看?
    雖然全球經濟底部回升趨勢確定,但是全球經濟回升的斜率存在不確定性,有效檢測、追蹤和隔離病例及有效實現疫苗接種的國家可能表現更好。美國經濟可能出現「黎明前的黑暗」。雖然多數機構對美國2021年全年經濟增速表示樂觀,但復甦進程可能並不順利。
  • 2021年美股接著上演牛氣沖天?一文覽盡全球投行的前瞻精華
    而今年最紅的,是大眾所知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對應公司有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此外,整個科技板塊,包括半導體、雲計算、電商支付等,也是推動2020年美股大盤攀升的重要推動力。進入2021年,高盛、大摩、中金等投行目前都發布了今年的展望。2021年,全球經濟走勢將會如何,美股市場又有哪些板塊和公司需要投資者重點關注和警惕?
  • 美股「史上最長」牛市還能持續多久
    此前最長牛市持續時間應前推至1987年美股的「黑色星期一」,那此輪牛市距此前最長尚有明顯差距。 因此,此輪美國牛市已是「史上最長」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面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的諸多不確定性,美國股市再次呈現出了長牛的特性與韌性。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要國家中,中國採取了最嚴格、最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並將穩企業保就業作為政策救助的首要目標,因此復工復產進程要遠好於其他國家,目前生產能力已經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而其他國家在疫情失控之後選擇優先救助家庭部門,這導致居民消費恢復的同時生產並未同步修復。
  • ...最新確診近7萬例,即將超義大利!美股後市如何?看全球最新解讀……
    有統計指出,2016年美國最富有的1%人,掌握著全美38.9%的財富,按家庭財富排名的後50%家庭僅擁有美國家庭總財富的1%。在教育、醫療等沉重的支出面前,中產階級越來越依賴借貸,40%的美國人拿不出400美元的儲蓄。就業問題嚴峻外,疫情持續擴散會使居民消費下滑,拖累美國經濟增長。
  • ...經濟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正在復甦,這使得分析師對澳元走勢的預測...
    疫情擔憂與經濟復甦預期交替影響市場情緒,機構對澳元的預測出現分化;①一方面多個國家新冠疫情出現明顯反彈,另一方面,經濟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正在復甦,這使得分析師對澳元走勢的預測出現了較大的分化;②摩根史坦利等多頭預計隨著疫情最嚴重狀況緩解,澳元到年底將升至0.72。
  • Airbnb即將在美股IPO,值得投資嗎?
    Airbnb終於提交了美股IPO申請,據報導,其目標是籌集30億美元,使其估值達到300億美元。Airbnb的未來發展如何,取決於未來疫情的發展,但該公司已採取行動來應對疫情。Airbnb還面臨其他風險,比如來自其他公司的競爭,以及來自美國各個州和地方政府的監管挑戰。
  • 1月20日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美股休市一天周二恢復正常交易
    1月20日(周一)為美國「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美股休市一天,1月21日(周二)恢復正常交易。A股、港股、港股通及滬深股通不受影響,正常交易。部分投資者憂慮,只有經濟突然強勢復甦、或者企業盈利出人意料的飆升,才能顯得這激增的市值是合理的。可惜的是,這兩種情況似乎都不太可能發生。據獲悉,自10月初以來,標指已累漲12%。這波漲勢不僅與許多久經考驗的經濟指標背道而馳,還無視了企業利潤的持續下滑,導致不少華爾街策略師敦促投資者保持謹慎。
  • 環球聚焦點丨「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
    「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 「中國增強了在全球貿易不確定環境中的主導地位」 德國之聲 中國經濟持續復甦 《德國之聲》網站12月7日發表題為《疫情後經濟反彈,中國出口大幅飆升》的報導。報導說,周一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按美元計算,11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1.1%,為近三年來最高。
  • 美股反彈只是假象?蘇世民和沈南鵬教你如何穿越周期
    從海量的資訊文章裡,我們優中選優,甄別出最受歡迎、最有人氣的部分文章,為你呈現本周的熱議話題和精品分析。by 富途資訊 5月合約即將到期,儲油空間告急,市場需求萎靡,周二德州減產談判又要來襲,原油市場何去何從 5、美股反彈只是假象!霍華德·馬克斯警告:熊市會捲土重來!
  • 美經濟復甦步伐持續放緩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王婧)近期發布的報告和多項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的步伐有所放緩,在新一輪疫情的衝擊下,經濟前景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分析指出,目前美國經濟復甦面臨多項挑戰,急需更多貨幣和財政政策進行支持。
  • 全球經濟2021年下半年才能進入實質性復甦
    回望前塵,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刻影響了全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並將持續發酵。展望2021,全球經濟將何去何從?為此,中國經濟時報約請長期耕耘經濟研究領域的專家為2021年的全球經濟大勢把脈,問診全球宏觀政策走向,前瞻全球主要市場前景。
  • 超31個州出現反彈!美國疫情迎來二次爆發,美股將何去何從?
    如果疫情二次爆發,美國經濟復甦是否會受到影響?美股接下來的走勢將會如何?1、美國疫情如何?美股走向如何,很大程度取決於疫情對經濟的深層影響。如果疫情得到控制,美國經濟活動按理想預期逐漸恢復,那麼美股很可能會保持樂觀情緒。
  • 朱民:全球金融市場將面對企業破產高峰 銀行最困難時候還未到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原標題:朱民:全球金融市場將面對企業破產高峰 銀行最困難時候還未到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導「2020年,疫情等因素影響金融市場出現巨大震蕩,在朱民看來,展望2021年以及之後數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會繼續,新衝突在於疫情、經濟復甦不確定性以及企業破產的結構性變化,世界經濟正在迅速發生變化。企業破產高峰將至「危機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流動性階段,也可稱為恐慌階段;第二階段是企業破產階段;第三階段是恢復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