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遊覽洞庭湖時寫下的這首詩,想像力十足,唯美至極令人神往!

2020-12-12 張赫赫的小宇宙

古詩詞的魅力就是詩人用他們的視角將所見所聞通過筆下雄渾有力、神奇無比的筆觸生動深刻地介紹給我們,不同的詩人、不同的風景中所透露出的感情與哲理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位詩人在自己的不同時期對於相似的情景,心中的所感與所想也是有很大差別。

上一期小赫赫與大家分享了一篇來自「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的詩,他與劉禹錫等眾多詩人具有相似的人生經歷,與他的師傅蘇軾也在亦師亦友間分享著彼此的人生故事。

《全宋詩》中很孤獨的一首詩,全詩無一個愁字,但每句都憂愁至極

對於自然風景的描寫是古詩詞中最常見的寄景抒情題材,而這其中湧現出了數以萬計的經典作品,比如蘇軾在遊覽西湖時就發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樣的感慨,在杜甫的詩中更多見的是曠闊與豁達的自然意象: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臨。眾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

而李白則將自己對於人生的思考與品鑑融入到眼中的大好河山之中,他的作品充滿了想像以及浪漫主義色彩,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般的瀑布,以及「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般的道路艱難。

當李白在遊覽洞庭湖時會以怎樣的方式去描繪眼前的美景呢?小赫赫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首李白描寫洞庭美景的作品——《遊洞庭湖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這首詩將洞庭湖描繪得令人神往,甚至超越了其好友孟浩然的那千古絕句: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而寫出了水天一色的美景,讓我們心生嚮往。

李白的《遊洞庭湖五首》是他在遊覽洞庭湖之後所寫的一首組詩,其中一共有五首,今天我們說賞析的是第二首。

平淡的開頭,突然地想像

李白在首句中就將自己遊覽洞庭湖的時節以及他對於洞庭湖的整體印象描繪了出來。南湖秋水夜無煙:當我來到洞庭湖當中的南湖時,秋天已經早我一步先到了,在晚上時分泛舟其上,欣賞著湖水的浩渺煙波以及如畫的澄澈氣象。水面上秋風徐來,波光粼粼,秋風過後水面平靜至極,就像一面鏡子,上面也沒有煙霧的籠罩。

開頭時如此的平淡無奇,看似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但是這句話極具表現力與想像的張力,月夜泛舟波瀾不驚的景象與意味,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不會有這樣切身的體驗。李白在第一句中雖然沒有進行刻意地雕琢,但是這樣一幅唯美的洞庭美景就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接下來的一句更是展開了豐富的想像力。「耐可乘流直上天」,在煙霧籠罩下的湖水好像身處仙界,我甚至可以乘著這煙霧直達天庭,到真正的天上仙界去暢遊一下。

絕美的意境,如醉的畫卷

這樣的朦朧美景能上天遨遊一番豈不是美哉!但是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我還是老老實實地在船裡欣賞著洞庭夜景吧!細看之下,簡直美翻了,今夜無風夜無眠,我就趁著這皎潔如玉的月光好好享受一下這愜意的時刻,在這個美麗的夜晚,如果可以到哪遠處的白雲邊上買醉才算是不辜負這美好的景色和啊!

結尾兩句,李白在開頭想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洞庭的夜色與皎潔的月色融合在一起,甚至還想著架舟到「白雲邊」區喝得酩酊大醉,「白雲邊」「買酒」多麼浪漫絕妙的想像與圖景啊!

從藝術手法來看,這首詩通篇運用了誇張以及大膽的想像,比之前的登樓詩: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有異曲同工之妙,讀後令人覺得神往無比,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縱觀整個唐詩的發展過程,有很多詩人模仿李白這樣的描寫手法去寫景抒情,但是都沒能超越他,也沒人再次寫出這如此奇瑰、俊逸的佳作!

相關焦點

  • 讀了李白這首寫洞庭湖的詩,才知道詩仙的想像力
    屈原《九歌》以下,洞庭湖歷來為文人墨客所鍾愛,在不同人筆下呈現萬千氣象。在杜甫筆下,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天地星辰都在湖上游離飄蕩;在孟浩然筆下,是「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波瀾壯闊氣象萬千;在劉禹錫筆下,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無風無波寧靜美好;而在李白筆下,則充滿了詩仙式的誇張與飛騰的想像力。
  • 解讀李白《遊洞庭湖》:李白的瀟灑人生,從這首詩中可見一斑
    #這三位,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一位是大詩人李白,他剛剛在流放夜郎途中被大赦,返江陵時寫下《早發白帝城》,此時身在嶽陽,與老友相遇,自是心情愉悅。第二位是李白的族叔李曄,這位任刑部侍郎的族叔,也是被貶官,去往嶺南時路過嶽陽,聽說這個大侄子在嶽陽,於是叔侄相見。第三位則是由中書舍人貶到嶽陽任司馬的賈至,也算是地主吧。三位都曾在玄宗身邊工作過,自然是熟識的,加之三人都是被貶職身份,自然更有共同語言。
  • 李白、賈至同遊洞庭湖,各自寫下一組絕世詩篇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李白於流放途中遇赦,秋時由江夏(今湖北武昌)而至嶽州(今湖南岳陽)。在洞庭湖 ,李白碰到了兩位故人。一位是族叔李曄,一位是當年的老同事賈至。 這三位都因為被貶在他鄉相遇,一下子就有了同病相憐的味道。
  • 奉詔入京兩年後被賜金放還,失望至極的李白寫下了這首經典唐詩
    雖然經歷過奉詔入京的榮耀,但是被賜金放還的經歷也是讓他對於人生和仕途失望至極。「李白鬥酒詩百篇」,喝酒的李白就像開掛了一樣,對於詩歌有獨特的感受力,經常能寫出非常精彩的詩篇。不事雕琢自然天成,卻更有純粹的意味,也更能彰顯出他的才華。
  • 最能表現詩仙李白「仙氣」的3首詩,讀來令人神往!
    唐朝詩人輩出,湧現出詩仙、詩聖、詩佛、詩豪、詩鬼等詩中靈傑。眾所周知,詩仙就是大詩人李白,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詩聖杜甫並立為唐朝兩座不可超越的巔峰。李白之所以被稱為「詩仙」,在於其詩歌善於寫高、寫渺,頗具「仙氣」,藝術精湛,且不乏思想的深刻性。以下3首李白的詩歌,可謂充滿「仙氣」,最能代表「詩仙」的風格。
  • 李白這首詩具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寫出了新的高度和深度!
    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李白一首非常獨特的詩作,那便是他的《夜宿山寺》,這首詩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這首詩中,具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寫出了新的高度和深度,讀來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夜宿山寺》唐代: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 李白的這幾首詩,寫自己被貶後遊洞庭湖,對後來的劉禹錫產生影響
    中書舍人賈至也先後被貶為嶽州司馬,而李白則剛從去夜郎途中被大放回來,乾元二年(759)秋天,他們在嶽州相遇,三人相伴。在一天的夜晚趁月色同遊了洞庭湖。這一組詩記述了他們雖為貶臣逐客,但卻豪情不減、遊興甚濃的情況。
  • 李白,寫下了《夜宿山寺》,描寫了一座藏經樓,這首詩流傳最廣
    李白曾經寫過《夜宿山寺》這首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每一個剛剛會說話的孩子,家裡的大人都要教孩子這首詩,可以說這首詩是普及程度最高的詩了。這首詩淺顯易懂,膾炙人口。這首詩是一首記遊寫景短詩。在一天的夜晚,萬籟俱寂,詩人獨自一人來到深山中的一個寺廟,發現寺院後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閣,於是登了上去。詩人憑欄遠望,只見朦朧的夜色中星光點點,不由得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形容山頂的寺廟非常的高,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站在上面,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 見到洞庭湖劉禹錫寫下這首詩,28個字渾然天成,其中兩句最是奇妙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次坎坷經歷,讓得劉禹錫有幸目睹了月光下美麗壯觀的洞庭湖景色,從而為我們留下了一首千古絕唱《望洞庭》,全詩僅僅28個字卻無一不經典,最後兩句尤其美妙,堪稱神來之筆,下面不妨隨詩巷一起來欣賞這首佳作。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鏡未磨。
  • 李白比較冷門的5首七絕
    這首詩寫於李白早年第一次出蜀遠遊時,詩中抒發了作者酷愛名山大川的愉悅心情。全詩通過寫景和敘事,筆勢變幻靈活而又自然渾成,風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飄逸,達到了推陳出新、活潑自然的境界。唐玄宗天寶年間,玄宗皇帝已經失去了年輕時銳意進取的精神,成天沉迷酒色,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佞之人。李白深感唐王朝搖搖欲墜的趨勢,但卻無能為力。當李白遊覽姑蘇臺的時候,寫下這首詩,通過對姑蘇臺今昔的變化來表達詩人對當前社會形勢的擔憂。
  • 嶽陽樓上鬥詩,洞庭湖裡賞月
    一個洞庭湖把楚地分割成湖北湖南,在洞庭湖的南邊就建了個嶽陽樓。公元716年,堪稱"燕許大手筆"的張說貶官嶽陽後,常與文人遷客登樓賦詩,後來各種關於洞庭湖和嶽陽樓的鬥詩大賽,就開始了。這首詩是為了向張九齡推薦自己,寫的有點扭扭捏捏。其中寫洞庭湖的主要是「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這一句的主要意思是雲夢澤水汽騰騰的,波浪足夠撼動嶽陽城了。這句話把洞庭湖的氣勢寫出來了。之後登場的是李白,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歲。
  • 李白的這首詩,寫出了很多古風十足的名字,每一個都很好聽!
    李白的這首詩,寫出了很多古風十足的名字,每一個都很好聽!眾所周知,李白是我國唐朝著名的大詩人,他的詩充滿著浪漫情懷,文筆華美誇張充滿著想像。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李白的一首詩,他的這首詩寫出了很多古風十足的名字,而且每一個都非常的好聽。這首詩叫做《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的原文如下: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 李白夜遊寺廟,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有天馬行空的美
    李白有太多浪漫經典的詩篇,讀來膾炙人口,給我們留下太多美的享受。的確李白就是盛唐時代的神仙,他是仙人 ,千年過後再次品讀,白衣秀士的翩然神採依然立現眼前。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夜晚遊覽寺廟寫下的詩,這首詩寫得雖然語言簡單質樸,讀來卻生動形象,還有著率真、可愛的形態。
  • 李白讓廬山更有名氣,廬山讓李白留下名詩
    他還寫過《蜀道難》,他在黃鶴樓留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他在洞庭湖留下五首七言絕句。他的詩文中常見黃河,長江,崑崙山,太行山,峨眉山,天門山等大江大山的讚美。他在廬山也寫下多首有關廬山的好詩。這是李白在登廬山後,有感而發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廬山在我國江西省的九江市,是中國名山之一。香爐峰是廬山主要的勝地,位於廬山南部,峰頂因水氣鬱集就好像香爐中生出的煙一樣繚繞,香爐山附近多個瀑布。李白來到廬山,以他的性格和詩情,當得有詩留下,於是就寫下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
  • 八首詩詞,讓詩人帶你遊覽名山大川
    首先由「詩仙」李白帶來《望廬山瀑布》,李白素來寫詩都極其誇張,這首是其著名的「誇張」之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人印象深刻。如果你去廬山不去廬山瀑布看看,都對不起李白這首詩。一個秋天,劉禹錫經過洞庭湖,看著湖光和月光相融合,他詩興大發,說,翠綠的洞庭山水在這白蒙蒙的秋夜裡就像是一個白銀盤子裡的一個青螺。把洞庭比作螺,他的想像力,你打幾分?
  • 杜甫在春日寫給李白的詩,極盡讚美之詞,還隱藏著一個絕美成語
    眾所周知,杜甫寫給李白很多詩,如《贈李白》、《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甚至在《飲中八仙歌》中,還不忘寫上李白醉酒時的場景,可見杜甫將李白看作是人生的標杆。唐玄宗天寶三年,也就是744年,李白被朝廷賜金放還,他再一次開始了漫遊的旅程,來到東都洛陽,而杜甫是一位青年才俊,科考失利,四處遊覽。
  • 李白的張狂盡在這首詩中,被人懟了之後,立馬寫下一首詩又懟回去
    他有的時候張狂的當真是令人肅然起敬,這也就是為什麼李白儘管很狂,可是人們依舊喜愛他的原因。那說到李白最狂的詩作,可能會到人至少會在第一時間想到他的兩首詩,第一首就是《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也是他公認為最狂的一首詩,裡面還有這樣的詩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從這一句詩,我們也足以看出李白的狂氣來。
  • 李白在長安寫下一組「飲酒詩」,第一首最有名,前4句千古傳誦
    李白在長安寫下一組「飲酒詩」,第一首最有名,前4句千古傳誦提起有關「飲酒」的詩詞,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應該是「酒仙」加「詩仙」的李白。酒仙和詩仙,在李白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結合。李白鬥酒詩百篇,飲酒是李白的飲食愛好,也是李白創作的源泉。
  • 唐朝村民送了李白一對白鳥,李白揮筆寫下這首詩,越讀越有意思
    李白收到信後馬上起程,可是到了地方卻發現所謂的十裡桃花,萬家酒店都是虛言。 不過汪倫的熱情款待,依然讓李白樂而忘返,於是在離別之際便寫下了那首人盡皆知的《贈汪倫》。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汪倫之前,還有一位村民也憑藉小心機,得到了李白的贈詩。
  • 李白最美的月夜泛舟唐詩,洞庭湖上水天一色,美不勝收
    月夜泛舟,想想都是令人神往的美麗景色。駕駛著一葉扁舟,行走在美麗的湖面之上。看天邊升起皎潔的月亮,給這片湖水籠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背後,更有一種把天底景色都放在心中的愜意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