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用數位化驅動全渠道零食大王目標是全球領先
2016年,對於很多傳統電商品牌來說是極為艱難的一年!
這一年:流量成本劇增,渠道多而分散難以統一管理,用戶體驗無法提升、老用戶流失,整體發展放緩,幾成圈內通病……所有的現象都指向一個結論:網際網路的紅利正在消失。
這對於打著電商標籤的品牌而言無疑是一聲噩耗,但可怕的是:與紅利共同褪去的還有原本健康穩定的成長環境——2015年雙11前夕,三隻松鼠因被認為站隊天貓而被京東下架,雖然後又重新上線,但自此起線上品牌的渠道命門被平臺方所掌控的焦慮如影隨形,成為諸多線上品牌的心魔。
自建渠道變的刻不容緩了,尤其在:消費升級,線下復甦,消費者變的越來越重視體驗的大趨勢之下,不做線下店必死已經成了諸多品牌的共識。
一如幾年前洞悉零售本質的黃若們早已做出的判斷:電商行業的競爭優勢會日益重歸線下,重歸商業本質,但就歷程而言:線下根基紮實的品牌,學一學電商營銷向線上走容易,但依靠幾年的網際網路紅利快速崛起的線上品牌要扎入線下的難度就會是前者的許多倍。
歷史一再證明:每一次環境變革的危險,都是一次重新洗牌與彎道超車的機會,而當下對於眾線上品牌來說,正是處於這個重要窗口……叫產業升級也好,叫新零售也好,一切本質最終考驗的是:品牌如何重組自身,從而將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能力!
而作為擁有2100家門店,全渠道會員總數超3000萬,2016年銷售額60億元的零食品牌……良品鋪子一直是全國零食企業全渠道商業模式的代表,順著它的發展規律,我們可以觀測到一個以數位化技術驅動全渠道戰略的真實樣本!
線下2100家門店,還有上百個線上渠道,良品鋪子是如何做到線上線下一盤棋的呢?
全渠道零售(UnifiedCommerce)自2012年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提及。國內的傳統零售企業也開始謀求「全渠道零售」之變。在經歷了單渠道、多渠道零售時代,全渠道零售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利用多樣的銷售渠道,將消費者在不同渠道的購物體驗無縫融合。
而要實現這種一體化體驗實現的關鍵,在於:通過數位化技術對線上線下數據的捕捉、整合和分析。基於此,商家才能提升消費者行為洞察、制定決策,以及進行業務轉型。
其第一關就是面對渠道分散,渠道的分散對應流量的分散,為了銷量,品牌通過多平臺分銷是常事,但在消費者角度不管通過什麼渠道都是在和相同的品牌發生關係,品牌方應該跨平臺跨渠道的來管理自己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通過數位化技術將消費者在第三方平臺的身份,比如京東、天貓、門店、線上平臺等,通過手機或ID信息的方式識別出來,消費者在不同平臺上的權益,如折扣、會員等級、對什麼商品感興趣等,還有包括訂單在全渠道購物裡全部打通,讓體驗一致化;
第二關,在於消費者場景的分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雖然用戶時刻處於在線狀態,但同時相對於pc時代的固定化場景,用戶和品牌的觸點開始變的繁多:有可能是來自各種電商網站的打折促銷,也有可能是各種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的內容推薦,還可能是用戶朋友圈中的口碑傳播……越過繁多的信息觸點及分散場景,品牌必須依然可以辨識出消費者是誰,並了解:消費者對什麼產品感興趣,喜歡什麼樣的促銷活動……這樣才能做到針對消費者需求進行訂製,讓營銷更精準;
而為了達成上面兩者的統一,實現「全渠道之變」,品牌自身還需有所調整,建立合適的組織架構體系並強化自身的數據化部署——關鍵是信息技術的系統,沒有信息技術系統的支撐,所有全渠道的夢想和設想終將成為泡影,所以良品鋪子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攜手IBM和SAP,進行全渠道整合,這個系統為良品鋪子打通會員、商品、促銷、物流、訂單等打下了堅實基礎。
有了數據化系統,良品鋪子才具備了數位化的基礎能力:能把全渠道的數據打通,把數據搜上來,這是第一步;數據之間要進行清洗、整合、建模,這是第二步;完成第二步之後才有可能實現第三步:將良品鋪子完全改造成數位化門店。
憑藉數位化系統的力量,良品鋪子的全渠道布局已經小見威力:
一方面,在良品鋪子五省二市的2100多家門店,用戶可以參加紅包、折後等形式多樣的掃碼加會員得折扣的活動,從而實現從線上給線下帶流量。
另一方面,良品鋪子的平臺電商、社交電商的流量,也可以和門店共享。
「我剛下單了一個禮盒,可以取貨了吧?」2017年3月,在武昌姚家嶺的一家良品鋪子店裡,一位女士詢問剛網購的一個堅果禮盒,從她下單到店裡取貨,不超過5分鐘。
網上點單,門店實時提貨,顧客手指一點,就能享受網購的便利。這看似簡單的購物方式,並非每個商家都做得到。對良品鋪子來說,超乎用戶意料的購物體驗背後,是良品鋪子打造的新零售模式,是其精心布局的全渠道物流與供應鏈的支撐。
早已在新零售概念提出之前,良品鋪子的門店就已經實現了:線上線下全面打通,顧客在門店或網店下單,庫存都會實時變化,顧客下單到店立等可取。
目前,良品鋪子的線上線下會員達到3000萬,並且建成了業內最為成功和最具規模的全渠道體系,包括線下門店、本地生活、平臺電商、社交電商、APP,覆蓋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河南五省和深圳、蘇州二市。並且打通各個平臺,實現了整合效應,這依託於良品鋪子的信息化系統。
一小時上門只是一個開始,良品鋪子的全渠道戰略正在快步向前
2017年年初,良品鋪子攜手外賣平臺,推出一小時年貨到家。只要在良品鋪子門店覆蓋區域,即: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河南5個省,以及深圳和蘇州兩個城市,藉助外賣平臺可實現一小時年貨到家。
舉個例子,你在北京辦公室給成都家裡置辦年貨,網上下單,一小時後就能送到成都家裡。
這一功能有什麼用?「感覺就像打個電話,樓下超市立馬送來,真的非常貼心。」而這種外賣零食本地化、實時化的新模式,完全顛覆了消費者固有的購物體驗。
在新零售下的品牌邏輯裡,全渠道全場景合一之後,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最核心的就是:「我信不信任這家品牌的產品,而這個品牌的服務品質是否足夠好?」——可以說,消費看的是種「信任感」,這種「信任感」將直接影響購買頻率和銷售轉化。
而良品鋪子是如何打造這種「信任感」的呢?
首先是便捷度:通過外賣平臺2100多家門店,縮短消費者購買路徑、送達時間;
其次是參與感:基於外賣美食、良品鋪子零食、提供的本地生活場景中,用戶自發參與社交、購物。
馬雲預判,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
良品鋪子+外賣,雙方的商業價值,不僅僅是用戶入口、平臺規模、營銷推廣的表層合作,更是跨界本地生活消費生態,不僅提供數據支持、線上線下聯動,而且有助提高轉化與成交,確實有效解決了「推廣到銷售、下單到送達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這種「跨界本地生活」零售行業革命性嘗試,實現的不只是傳統企業和電商雙方利益的互贏,而且還有消費者全新的消費體驗,可謂三贏。
2016年雙11,良品鋪子當天全網總銷售額是1.53億,8小時破億,這個速度相比天貓的銷售額增長速度相對健康很多……而有這樣的成績,究其根本得益於良品鋪子線上線下的有益互補,全渠道布局獲得了初步成效。
良品鋪子全渠道的下一步:放眼數位化門店,要做全球領先
目前良品鋪子在全渠道階段提出了「新四化」的運動。
第一是門店網際網路,門店網際網路的核心和關鍵是在技術的推動下,讓我們實現以門店為核心的,同時把全渠道、全會員、全數據打通的模式。
第二是社群話,把微信、微博打通,讓他們實現社交。
第三是本地社區。
第四是公司所有業務電商化。
而在這個「新四化」的要求背後,良品鋪子所指向的是一種新的零售模式:數位化門店,所有商業活動都是數位化,電商化的數位化門店,是完全不同於傳統門店的。
傳統門店是什麼?門店僅僅是把這個事當成一個交易,就是我把這個貨賣給你了,但我不知道你是誰,有問題你才反饋給我;
而在數位化門店,所有跟良品鋪子發生交易和互動的顧客,全部都會記錄下來,包括核心會員,比如說你在自媒體裡發表了對美食的評論、對健康的評論、對旅遊的評論,良品鋪子的系統都會把這些記錄全部抓下來,進行精準分析。
而品牌對於消費者的洞察一旦達到了這個地步,就開始超出單純的零售部分,不再只是一個賣零食的品牌和渠道,而要把一個高品質零食消費入口,以良品鋪子品牌為軸心,在全渠道每天有超過60萬進店用戶,有20萬紙袋發放,有承載所有會員服務的app推送,一次性分分鐘可以影響超過數百萬人,全渠道做到這一步,已經是一個以零食為載體的流量入口了。
良品鋪子總裁楊銀芬表示:我們希望在去中心化、去平臺化大趨勢之下,我們努力來改造傳統門店,改造對商品促銷、會員、消費者、物流等方面經營的流程,把它打造成一個新的生意的模式,把它做成一個高品質零食消費者入口,未來應該以電商模式評估良品鋪子的價值,而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零售企業。
如楊銀芬所言,良品鋪子越來越不像一個傳統的零售企業了:
在過去6年它整合了由37個線上渠道及2100家線下實體零售門店組成全渠道體系,實現一個系統打通了會員、商品、促銷、訂單、庫存、物流六大要素;2016年實現銷售額60億,連續多年稱霸網際網路零食行業;微信公眾號粉絲達到千萬,社交電商年銷售突破2億元;產品SKU達到數千個,實現了脆冬棗、藕製品等多個現象級網紅產品......
誰也想像不到,6年前,良品鋪子還是一家不知道網際網路為何物的傳統零食公司,而現在卻是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零食公司,並且還在積極求變;
像段子裡說的:小米是一家手機公司,但更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後續變成了一個投資公司;滴滴是一個出行公司,但更是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一個共享經濟公司,足見跨界是當年網際網路發展的常態。
日前,良品鋪子結合消費升級的時代趨勢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做出了最新的品牌定位:良品鋪子是一家零食公司,也是一家O2O網際網路公司,更要做一家數位化運營的公司,一個大數據公司。
很顯然,良品鋪子的野心不是簡單的零食品牌No.1,而要成功的創造出一種新的零售業態,力求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數位化運營的科技食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