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崽兒蔣汛養娃娃魚,現在手頭有2萬條沒賣出去。
娃娃魚在人們眼中一直有些神秘色彩,那麼娃娃魚到底可不可以吃呢?
娃娃魚其實根本不是魚,它的學名叫大鯢,是比恐龍還早的「地球紀念物」,堪稱活化石!同時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不被允許食用的,任何捕殺、出售、食用國家保護動物的行為均屬違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規定,辦理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野生動物經營許可證》等證的大鯢(娃娃魚)養殖專業戶,國家將為其進入市場提供相應保護措施。也就是說人工繁殖的娃娃魚,是可以食用、開發利用的。
2011年,蔣汛投資1000萬元,在萬州區熊家鎮楠樹村流轉15畝土地,建起了娃娃魚養殖場,辦理了相關養殖許可手續,隨後引回226條種魚、680條商品魚。
娃娃魚居然滯銷
「魚一天天長大,價格卻往下降。」蔣汛稱,最近幾年,娃娃魚的價格從每斤1800元降到了現在的200元。他2015年只賣了300多條,去年賣了近400條,還有2萬條沒賣出去。
好東西為什麼賣不出去?
「價值大,食用不方便。」熊家鎮副鎮長蔡名川介紹,普通家庭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娃娃魚這種珍貴食材,在烹飪技術方面也很欠缺;再加上一條娃娃魚一般都是四五斤以上,一條售價近千元,此外作為禮品贈送鮮魚肉也不方便。
基於上述原因,蔣汛創辦的重慶皓冠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與西南大學合作研發出娃娃魚罐頭。
「很受顧客喜歡。」蔣汛說,將娃娃魚製作成罐頭,方便攜帶,利于贈送,不用宰殺,也無需烹飪,既可以開罐就吃,也可以加熱後食用。
除了製作成娃娃魚罐頭,蔣汛還探索將娃娃魚熬成湯與麵粉加工成娃娃魚麵條;摸索提取娃娃魚粘液試製止血藥品;正在研發娃娃魚休閒食品。
娃娃魚有什麼功效?
食用價值
娃娃魚是一種食用價值較高的經濟動物,是集保健、藥用、美容為一體的珍貴物種,被譽為「水中人參」、「軟黃金」。
它不僅營養價值極高,其肉蛋白質中含有17種胺基酸,有8種是人體必需的,而且口感鮮美、肉質細嫩、風味獨特。
在《本草綱目》裡,稱大鯢具有「鱗目、四部、大鯢……以痴疾」之功效,《本草經集注》、《本草拾遺》等藥典中也有「治痴疾、治牛、治斑疾」的描述,表明了大鯢入藥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膚方面有顯著功能。
原標題:誰要娃娃魚?誰要娃娃魚?萬州崽兒有2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