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對福安的美食念念不忘,尤其宵夜和早點。
一、眼鏡魚店
時近十點,陽頭市場已經歇業,多年的美食尋覓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簡陋地方往往蘊藏著大美食。
眼睛魚店?實話說,看到店名我有點洩氣,因為光從店名看這家是吃魚的,而我知道福安宵夜文化中魚其實並不佔主要地位。
可愛的33看見我們,從自帶的紙箱中摸索出一盒子,原來這是她專門去甘棠鎮甘坪村打包來的庭江麥螺。
非常棒的麥螺,遠超我在閩南一帶所吃,加了大量蒜頭,入味極佳,狼吞虎咽的我甚至吞了一粒螺到肚子,但吸螺的速度不能停。
涼拌牛肚。好吃,固然有我們沒吃晚飯餓到極點的原因,也有牛肚風味獨特的緣故,福安的涼拌菜多採用酸辣,和福州酸辣其實是酸甜不同,福安的辣來自黃椒,確實辣。
紅燒豬腦。太太太好吃了,為什麼福州餐飲者就不會也用類似方法來燒豬腦呢?鹹中帶甜,甜裡有辣,放不下筷子。
紅燒雞爪。眼鏡魚店的招牌,雞爪裹粉油炸後再回鍋,骨頭都能嚼碎,很適合下酒,我們本來商量好不喝酒,留著肚子吃美食,這道菜上來,頂不住,開啤酒。
白灼豬舌。豬舌在福州比較少吃到,一般也就在撈化店偶爾可以發現,吃的人也不多,這盤豬舌幾乎都是我吃的,因為厚切,口感極佳,沾蝦油味素,仿若在臺江街頭。
清蒸鯉魚。在福州是不屑吃鯉魚的,但這家招牌菜卻讓我們懷疑這真的是鯉魚?怎麼毫無土腥味?怎麼這麼嫩?魚肉渣渣都打掃的乾乾淨淨。
綠筍燉排骨。綠筍據說只有福安才有,清涼解暑,吃起來沒有苦味,口感清新。
幹煎豆腐。不用油炸,完全鍋煎,僅用鹽調味,第一口覺得沒什麼,再一口就覺得香,豆香味足,第三口已經沒了。
我們還點了糖醋排骨、溪魚、水電魚、海苔煎、炒肉皮、光餅炒酸菜等,因為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紹了。
二、福安阿北牛骨
這家不是33推薦的,而是我們從眼鏡魚店撤退取車的路上順路經過,順眼一瞧,這一瞧就走不動了,不吃會遺憾的。
我們覺得福安大排檔好,是因為福安大排檔就是多年前我們在福州街頭夜晚吃的拍檔,比如洋頭口、象園口、白馬路一帶,簡單支起來的攤位,琳琅滿目的菜品,人頭攢動的顧客,給人一種熱鬧的生活氣息。
牛蹄。
牛骨。
牛滑,當地人叫牛肉丸。
牛骨比人臉還大,澆的醬汁是鹹辣醬,明顯帶有黃椒滋味,給你一把小刀,自己切,來不及細切,再加很多部位刀子不著力,乾脆抱起來啃。
牛骨主要是吸骨髓,我已經吸不動了,就想把嗝打出來。
牛蹄很好,和福州類似,接近雲燕牛館風格,湯中草藥味濃鬱,在福安兩天,幾乎每一頓都在和草藥打交道,福安歷史傳統上就是養生的城市。
牛蹄處理的很乾淨,一口下去,膠質感強,雖然牛骨髓沒有欲望,但這牛蹄我還是又幹了幾塊。
牛筋比達道依強好,口感勁道,分量足。
牛肉丸的湯賽過牛滑本身,加了一點辣,本來只想略嘗,結果卻要老闆加湯。
聽說這家還不是最好的牛骨,最好的應該是在東鳳市場後面那家,這家原來不出名,店家搞了一個籃球隊,打完球就來這裡吃牛骨,慢慢的通過打球小夥子宣傳才火的。
三、東鳳腰子店
要說上次福安美食兩日遊最讓我懷念的是什麼,非這家腰子不可,我從來沒有在其他城市有吃過這麼好吃的豬腰,很多地方或爆炒或涼拌,只有這裡是湯,最獨特,最好吃。
去年去的時候他們戲稱我是電視臺臺長,來考察福安美食,老闆娘並不以為真,我的文章發表後,無數福州來福安的遊客都來到這個攤子吃豬腰,老闆娘興奮的告訴我,她只要一看有人掏手機,就問是不是看馬語文章的,然後告訴對方不要找了,馬語就是吃我這家,自豪之情溢於言表,33說邊上兩家都很生氣,就她家生意獨好,我也有點不好意思。
老闆娘再次看見我,居然認得出,拖住我說了許久感謝之語,還說今晚豬腰她請我吃。
和莆田套腸相比,福安套腸不會有絲毫苦澀味,我只恨牛肉消化的慢,當然這一碗是無論如何都吃得下的。
福安豬腰為何讓我這麼掛念,首先是正,筋膜剔除得乾淨,無異味;其次是爽,其他地方豬腰做法都不是作為主菜,這裡才是,現片現汆,口感極嫩,湯是喝不動了,豬腰怎麼也能再塞兩片。
發這張照片是應老闆娘請求,說邊上這家排擋送了兩個菜給我們吃,希望能給他拍個照,估計老闆娘這家店火了後,邊上店也一直希望能有這樣機會,就當人情吧,反正那送的菜我們也吃進肚子了。
送的菜有綠筍、毛豆等,最棒的是炒米粉,很好吃,略帶焦味,鍋氣十足,大家如果有去,建議來老闆娘攤上要兩片豬腰去這家排擋爆炒,去年我們好像就是這麼做的,別樣風味。
另一位福安馬友mei也來了,帶了一個大塑膠袋,倒出來一大臉盆羊肚湯,說這個是專門從法院門口那家打包來的,請注意,是臉盆,家裡洗臉那麼大的臉盆。
這盆湯極致的說明了福安人的養生,加了砂仁等許多中草藥,健脾養胃,可惜實在太飽了,同去的福州馬友甚至要起來跳躍一番,否則食物頂在喉嚨口。
湯有股檀香木的滋味,也像風油精,這個真的是好東西,也真的吃不下了。
文章轉載自寧德旅遊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