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經緯
有工以翼商,則拙者可巧,粗者可精。 ——(清)鄭觀應《盛世危言》
今日熱點
「地方小吃做成百億產業 疫情中螺螄粉『出圈』逆襲增長」。今年上半年袋裝螺螄粉銷量突破百億元,並走出國門,受到了眾多外國友人的青睞。聞起來臭臭的螺螄粉為什麼成了香餑餑?從生產角度,螺螄粉從小作坊到規模化的工廠,從手工勞動變為具有技術含量的標準化生產。從營銷角度,柳州市政府早在5年前就啟動了「柳州螺螄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工作。從消費的角度,煮好一碗螺螄粉,可以成為發一條朋友圈的理由。螺螄粉滿足了用戶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螺螄粉「出圈」,但沒出社交圈。在網際網路時代,社交不再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社交圈變成了一個大市場。鼓勵和規範社交圈的經濟活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瘋狂的「石頭」,又創歷史新高!大商所出手了
據中國基金報微信號報導,近期,鐵礦石價格漲勢兇猛。截至12月18日國內期市日間盤收盤,鐵礦石主力合約2105大漲超6%,盤中觸及1076.5元/噸的歷史新高,年內累計漲幅已超66%。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62%品位)也已從春節後低點的每噸79.5美元上漲至近期每噸155美元左右,漲幅高達95%以上,創下8年新高。
點評:鋼鐵界人士認為,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偏離供需基本面。大連商品交易所則認為,(供需)基本面因素的變化是今年鐵礦石價格變動的主要原因。實際上,鐵礦石價格漲勢兇猛是由綜合性因素造成的。《點石成金》談過,在實際的市場交易之中,交易者面對的是由一系列複雜因素決定的供求關係,而不是簡單的數學公式。在交易雙方爭奪定價權的過程中,需要具有強大的談判能力。中國的鐵礦石價格決定機制不合理。鐵礦石賣方集中,而買方分散,買方缺乏價格談判合力,議價能力弱。長期購買協議只確定數量而不確定價格,給鐵礦石巨頭掌握定價權提供了方便條件;以短期的現貨價格決定長期價格給賣方提價創造了機會。不可忽視的是國際大資本操縱鐵礦石期貨價格。近日,某國際大投行突然改變對鐵礦石供需變化的看法,預測鐵礦石將連續三年供不應求。這種說法不免讓人懷疑它在為炒作鐵礦石做輿論準備。讓鐵礦石價格回歸理性,我們不但要掌握議價能力,還要具備金融投資能力。
借貸廣告屢毀三觀,道歉就可了事?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在各大短視頻平臺,惡俗、雷人的借貸廣告並不算少,多以情景劇的形式用極端的角色形象和故事來博人眼球。如,面試者面試失敗,只因不知道某個借貸產品;公司領導擁有遠大理想,推出借貸產品不是為盈利,而是為了方便老百姓借錢;用戶感慨借貸平臺的便捷導致生活壓力太小,影響自己奮鬥,等等。這些廣告多以宣傳借貸的便捷性作為結尾。宣傳點一般包括:門檻低,只要手機號碼或身份證即可申請,免抵押免擔保;操作簡單,放款迅速,只需X分鐘即可;免息或者利息低,比一瓶水還便宜。
點評:近年來,消費信貸作為舶來品開始在中國流行,網際網路貸款增長迅速。這條新聞說,有人在借貸廣告誘導下,最後欠各種小貸平臺50多萬元,有的平臺「砍頭貸」利息高達30%,經歷兩個月時間的系列「暴力催收」後,其父母最後選擇賣了房子償還貸款,導致家庭生活拮据。消費信貸本來是刺激消費的手段,但過度借貸是危險的。從宏觀經濟角度看,以誘人廣告引誘不明真相的人借高利貸,不僅涉及日常生活的道德問題,也是事關社會穩定的法律問題,更是市場秩序問題。誘導借貸度日,有鼓勵高消費之嫌。大面積的過度消費會造成市場「繁榮」的假象,過分刺激生產,最後導致產品過剩。從金融角度看,過度的消費信貸引發金融危機的例子並不鮮見。俗話說,一塊煤,不算多,千塊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點點滴滴匯成河。儲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即使借貸也一定要適度。這條新聞尖銳指出,在網絡借貸平臺低俗營銷、譁眾取寵的表象下是「歪曲的價值導向」,「這不是『土』而是『惡』」,監管應「重拳懲治」。
地方小吃做成百億產業 疫情中螺螄粉「出圈」逆襲增長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一個重工業城市花大力氣發展街邊小吃,在疫情時期銷量猛增,螺螄粉在疫情中「出圈」,產銷量翻倍增長,成為當地增長最快的產業。12月18日,在螺螄粉的發源地廣西柳州市,當地官方宣布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量已突破百億元人民幣,並遠銷美國、日韓和東協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點評:今年,螺螄粉在國內走紅,並走出國門。在海外抖音「TikTok」上,許多外國人表演徒手吃螺螄粉,深邃的臭味引來鄰居敲門並詢問:你在煮馬桶嗎?號稱食品界的「暗黑之王」、聞起來臭臭的螺螄粉為什麼成了香餑餑?這條新聞認為,螺螄粉的成功可以歸於傳統行業打破原有形態,並與新業態結合帶來的巨大轉變與發展。從生產角度,螺螄粉從小作坊操作發展到規模化的工業化生產,從手工勞動變為具有技術含量的標準化大生產。從營銷角度,柳州市政府早在5年前就啟動了「柳州螺螄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工作,產生了品牌效應。從消費角度,煮好一碗螺螄粉,甚至可以成為發一條朋友圈的理由。螺螄粉滿足了用戶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作為方便速食的螺螄粉藉助電商直播逆風而上,網友紛紛搶購囤貨,以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螺螄粉自由」為榮。螺螄粉「出圈」,但沒出社交圈。在網際網路時代,社交不再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社交圈變成了一個大市場。鼓勵和規範社交圈的經濟活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往日新聞事件再點評
《點石成金》第501期(2020年12月17日)點評過「歐盟擬推新規約束科技巨頭 違者最高或被罰年營業額10%」。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之下,如何處置大型壟斷企業是國際經濟關係的重要問題。歐盟認為美國的大型高科技企業涉嫌壟斷市場,要採取法律手段制止它們的不法經營行為。徵收數字稅是其中的重要措施。根據後續報導,我們對此事件再次發表看法。
徵收數字稅 數據商用量化是難點
據新京報報導,證監會高級官員指出,政府有必要像徵收自然資源稅一樣,對平臺企業徵收數字服務稅。未來大數據商用將逐步走向各類來源的數據共享、共用,單獨甄別出來自網際網路企業的數據,並且要根據其商用量化程度來徵稅,存諸多挑戰。因此,未來是否會對網際網路企業徵收數字稅,採取何種方式才能達到監管投入與產出的平衡,還有待相關部門加以研究和探討。
點評:這條新聞提出的問題,不僅僅是國內問題,也是國際多邊問題。根據經合組織的有關方案,「未來是否會對網際網路企業徵收數字稅」,已經不是問題。今年2月,該組織指出,全球137個國家和地區同意進行談判,推動修改現行跨境稅則,並爭取在今年底前就形成「全球共同框架」達成協議,以應對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稅制挑戰。 談判內容包括跨國數字企業「在哪裡繳稅」以及「繳稅比例」等問題。新規則將建立一個稅收框架,界定在某地無實體公司,但向該地出售了商品或服務的企業該如何繳稅。儘管某大國從中作梗,但絕大多數國家徵收數字稅的決心是堅定的。「數據商用量化難點」並不能阻止徵收數字稅。今年8月,聯合國發布了稅收協定範本的第12B條討論稿。締約國可以對在該國產生的自動化數字服務根據一個分攤公式計算淨利潤並徵稅,具體適用的百分比將由稅收協定雙方通過談判進行確定。該提案建議稅率為3%或4%。最終稅率將由締約國決定。可見,徵收數字稅,在國際上將有規則可依,是可行的。
(編寫 點評 侯若石)(中新經緯APP)
《點石成金》第503期。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