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疫情中螺螄粉「出圈」逆襲增長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中新經緯

有工以翼商,則拙者可巧,粗者可精。 ——(清)鄭觀應《盛世危言》

今日熱點

「地方小吃做成百億產業 疫情中螺螄粉『出圈』逆襲增長」。今年上半年袋裝螺螄粉銷量突破百億元,並走出國門,受到了眾多外國友人的青睞。聞起來臭臭的螺螄粉為什麼成了香餑餑?從生產角度,螺螄粉從小作坊到規模化的工廠,從手工勞動變為具有技術含量的標準化生產。從營銷角度,柳州市政府早在5年前就啟動了「柳州螺螄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工作。從消費的角度,煮好一碗螺螄粉,可以成為發一條朋友圈的理由。螺螄粉滿足了用戶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螺螄粉「出圈」,但沒出社交圈。在網際網路時代,社交不再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社交圈變成了一個大市場。鼓勵和規範社交圈的經濟活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瘋狂的「石頭」,又創歷史新高!大商所出手了

據中國基金報微信號報導,近期,鐵礦石價格漲勢兇猛。截至12月18日國內期市日間盤收盤,鐵礦石主力合約2105大漲超6%,盤中觸及1076.5元/噸的歷史新高,年內累計漲幅已超66%。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62%品位)也已從春節後低點的每噸79.5美元上漲至近期每噸155美元左右,漲幅高達95%以上,創下8年新高。

點評:鋼鐵界人士認為,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偏離供需基本面。大連商品交易所則認為,(供需)基本面因素的變化是今年鐵礦石價格變動的主要原因。實際上,鐵礦石價格漲勢兇猛是由綜合性因素造成的。《點石成金》談過,在實際的市場交易之中,交易者面對的是由一系列複雜因素決定的供求關係,而不是簡單的數學公式。在交易雙方爭奪定價權的過程中,需要具有強大的談判能力。中國的鐵礦石價格決定機制不合理。鐵礦石賣方集中,而買方分散,買方缺乏價格談判合力,議價能力弱。長期購買協議只確定數量而不確定價格,給鐵礦石巨頭掌握定價權提供了方便條件;以短期的現貨價格決定長期價格給賣方提價創造了機會。不可忽視的是國際大資本操縱鐵礦石期貨價格。近日,某國際大投行突然改變對鐵礦石供需變化的看法,預測鐵礦石將連續三年供不應求。這種說法不免讓人懷疑它在為炒作鐵礦石做輿論準備。讓鐵礦石價格回歸理性,我們不但要掌握議價能力,還要具備金融投資能力。

借貸廣告屢毀三觀,道歉就可了事?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在各大短視頻平臺,惡俗、雷人的借貸廣告並不算少,多以情景劇的形式用極端的角色形象和故事來博人眼球。如,面試者面試失敗,只因不知道某個借貸產品;公司領導擁有遠大理想,推出借貸產品不是為盈利,而是為了方便老百姓借錢;用戶感慨借貸平臺的便捷導致生活壓力太小,影響自己奮鬥,等等。這些廣告多以宣傳借貸的便捷性作為結尾。宣傳點一般包括:門檻低,只要手機號碼或身份證即可申請,免抵押免擔保;操作簡單,放款迅速,只需X分鐘即可;免息或者利息低,比一瓶水還便宜。

點評:近年來,消費信貸作為舶來品開始在中國流行,網際網路貸款增長迅速。這條新聞說,有人在借貸廣告誘導下,最後欠各種小貸平臺50多萬元,有的平臺「砍頭貸」利息高達30%,經歷兩個月時間的系列「暴力催收」後,其父母最後選擇賣了房子償還貸款,導致家庭生活拮据。消費信貸本來是刺激消費的手段,但過度借貸是危險的。從宏觀經濟角度看,以誘人廣告引誘不明真相的人借高利貸,不僅涉及日常生活的道德問題,也是事關社會穩定的法律問題,更是市場秩序問題。誘導借貸度日,有鼓勵高消費之嫌。大面積的過度消費會造成市場「繁榮」的假象,過分刺激生產,最後導致產品過剩。從金融角度看,過度的消費信貸引發金融危機的例子並不鮮見。俗話說,一塊煤,不算多,千塊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點點滴滴匯成河。儲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即使借貸也一定要適度。這條新聞尖銳指出,在網絡借貸平臺低俗營銷、譁眾取寵的表象下是「歪曲的價值導向」,「這不是『土』而是『惡』」,監管應「重拳懲治」。

地方小吃做成百億產業 疫情中螺螄粉「出圈」逆襲增長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一個重工業城市花大力氣發展街邊小吃,在疫情時期銷量猛增,螺螄粉在疫情中「出圈」,產銷量翻倍增長,成為當地增長最快的產業。12月18日,在螺螄粉的發源地廣西柳州市,當地官方宣布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量已突破百億元人民幣,並遠銷美國、日韓和東協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點評:今年,螺螄粉在國內走紅,並走出國門。在海外抖音「TikTok」上,許多外國人表演徒手吃螺螄粉,深邃的臭味引來鄰居敲門並詢問:你在煮馬桶嗎?號稱食品界的「暗黑之王」、聞起來臭臭的螺螄粉為什麼成了香餑餑?這條新聞認為,螺螄粉的成功可以歸於傳統行業打破原有形態,並與新業態結合帶來的巨大轉變與發展。從生產角度,螺螄粉從小作坊操作發展到規模化的工業化生產,從手工勞動變為具有技術含量的標準化大生產。從營銷角度,柳州市政府早在5年前就啟動了「柳州螺螄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工作,產生了品牌效應。從消費角度,煮好一碗螺螄粉,甚至可以成為發一條朋友圈的理由。螺螄粉滿足了用戶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作為方便速食的螺螄粉藉助電商直播逆風而上,網友紛紛搶購囤貨,以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螺螄粉自由」為榮。螺螄粉「出圈」,但沒出社交圈。在網際網路時代,社交不再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社交圈變成了一個大市場。鼓勵和規範社交圈的經濟活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往日新聞事件再點評

《點石成金》第501期(2020年12月17日)點評過「歐盟擬推新規約束科技巨頭 違者最高或被罰年營業額10%」。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之下,如何處置大型壟斷企業是國際經濟關係的重要問題。歐盟認為美國的大型高科技企業涉嫌壟斷市場,要採取法律手段制止它們的不法經營行為。徵收數字稅是其中的重要措施。根據後續報導,我們對此事件再次發表看法。

徵收數字稅 數據商用量化是難點

據新京報報導,證監會高級官員指出,政府有必要像徵收自然資源稅一樣,對平臺企業徵收數字服務稅。未來大數據商用將逐步走向各類來源的數據共享、共用,單獨甄別出來自網際網路企業的數據,並且要根據其商用量化程度來徵稅,存諸多挑戰。因此,未來是否會對網際網路企業徵收數字稅,採取何種方式才能達到監管投入與產出的平衡,還有待相關部門加以研究和探討。

點評:這條新聞提出的問題,不僅僅是國內問題,也是國際多邊問題。根據經合組織的有關方案,「未來是否會對網際網路企業徵收數字稅」,已經不是問題。今年2月,該組織指出,全球137個國家和地區同意進行談判,推動修改現行跨境稅則,並爭取在今年底前就形成「全球共同框架」達成協議,以應對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稅制挑戰。 談判內容包括跨國數字企業「在哪裡繳稅」以及「繳稅比例」等問題。新規則將建立一個稅收框架,界定在某地無實體公司,但向該地出售了商品或服務的企業該如何繳稅。儘管某大國從中作梗,但絕大多數國家徵收數字稅的決心是堅定的。「數據商用量化難點」並不能阻止徵收數字稅。今年8月,聯合國發布了稅收協定範本的第12B條討論稿。締約國可以對在該國產生的自動化數字服務根據一個分攤公式計算淨利潤並徵稅,具體適用的百分比將由稅收協定雙方通過談判進行確定。該提案建議稅率為3%或4%。最終稅率將由締約國決定。可見,徵收數字稅,在國際上將有規則可依,是可行的。

(編寫 點評 侯若石)(中新經緯APP)

《點石成金》第503期。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地方小吃做成百億產業 疫情中螺螄粉「出圈」逆襲增長
    地方小吃做成百億產業 疫情中螺螄粉「出圈」逆襲增長 2020-12-19 21:14:03,螺螄粉在疫情中「出圈」,產銷量翻倍增長成為當地增長最快的產業。
  • 熱搜3 億,年銷 100 億,螺螄粉為什麼如此讓人「上頭」?
    拿不出那麼多螺螄粉的淘寶開啟了花樣賣慘模式,向天貓、盒馬、天貓超市等平臺,甚至各大螺螄粉品牌商「打借條」求借螺螄粉。原本狂歡一陣後熱度差不多要過去了,淘寶這波操作使得熱度持續發酵,螺螄粉直接住在熱搜榜上下不了了。
  • 柳州「網紅」螺螄粉的逆襲路
    從不到10元一碗的路邊攤小吃,到130多億元的產業——柳州「網紅」螺螄粉的逆襲路閱讀提示8月,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開班,引發網友熱議。作為「網紅」美食,螺螄粉的爆紅並非偶然。8月,新成立的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在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首期培訓。消息一出,網友們一下炸開了鍋:「螺螄粉都能辦學院啦?」「這學院學的啥呀?」「現在報名還來得及嗎?」這不知道是螺螄粉第幾次引起話題了,自從當上「網紅」後,螺螄粉的話題熱度似乎就一直沒降下來過。
  • 香港《文匯報》整版報導 | 「宅經濟」疫境崛起,柳州螺螄粉產銷兩旺!
    從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特色小吃,到現在「熱搜榜的帶頭大哥」「米粉圈的滅絕師太」,產品熱銷海內外,螺螄粉僅用了十年時間便完成了「逆襲」。■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萍 廣西報導在一路見證的柳州市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看來,螺螄粉的逆襲之路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外行人眼中,螺螄粉是「一夜成名」,但並非如此。
  • 螺螄粉「臭出一片天」
    在褒貶不一的聲音中,螺螄粉走入了大眾視野,從「路邊小吃」逆襲成為「網紅美食」。  特別在今年2月,國內疫情爆發之後,作為宅家方便速食,螺螄粉在淘寶平臺月銷動輒數十萬,個別品牌預售期甚至長達40天,一粉難求,「螺螄粉怎麼還不發貨」等話題被多次頂上微博熱搜。
  • 從賣斷貨到各大品牌紛紛跨界,螺螄粉為何如此出圈?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網紅品牌李子柒,據廣西中柳食品科技公司總經理韋楊年了解,疫情期間,他們每天提供給李子柒15萬包,現在每天需要30萬到35萬包。螺螄粉市場火熱,關於螺螄粉的跨界聯名不斷出現,韋楊年告訴記者,有種聯名款螺螄粉3天賣出了500萬包。
  • 從「生化武器」到「粉」圈頂流,螺螄粉讓全世界「真香」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9日電 (左宇坤)你喜歡什麼顏色?  別人:天空藍、檸檬黃、冰雪白……  吃貨:螺螄粉。  作為微博熱搜的常客,柳州螺螄粉堪稱「粉」圈頂流。最近,這一國民美食再次備受關注,因為它出口激增,走向世界了。正可謂「昨天的你嫌我臭不可聞,今天的我已踏出國門。」
  • 廣州唯①「螺螄粉火鍋」,臭到被人投訴
    因為有螺螄粉同款酸筍臭味被戲稱為「螺螄粉火鍋」我好奇又猶豫地走進去還沒吃就已經被臭到了...旁邊的plmm吃得津津有味,我想那一定是我的問題,果然再過5分鐘,臭味就沒那麼明顯了(臭味同化警告)這股臭味的始作俑者,不是常見的螺螄粉,而是田螺鴨腳煲,一種廣西柳州特色菜,被稱之為「螺螄粉火鍋」,廣州只有這家店能吃到。第一次吃田螺鴨腳煲,我很好奇為什麼會比螺螄粉味道更濃鬱。
  • 螺螄粉為什麼能夠成為跨界營銷的新寵?
    作者 | 華姐 來源 | 營銷前線(ID:MarketingCase) 萬萬沒想到街邊小吃螺螄粉,能夠成為美食圈和營銷圈兩個領域的「頂流擔當」。
  • 螺螄粉怎麼火成這樣的?
    隨著宅用戶人群的增加,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經濟模式「宅經濟」。隨著信息網絡越來越發達,讓宅經濟成為了市場發展的新趨勢。據極光大數據顯示,在Z世代用戶中,有46%的人群喜歡宅。而在宅經濟人群中,女性、90後、上班族佔據的比例較高。據艾媒諮詢統計發布的《2020年中國螺螄粉行業發展現狀及消費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1-5月方便食品消費增長了1.5倍。
  • 螺螄粉會取代方便麵?
    螺螄粉出圈、新速食爆紅是否會取代方便麵的「老大」地位可就在國內疫情剛剛穩定,全面復工整裝待發的時刻,一個叫做「螺螄粉」的詞彙迅速殺到,「螺螄粉」頻頻出新,被當做「新晉網紅」持續佔據網絡頭條話題榜,引發消費關注,直接掀起食品行業尤其是方便速食領域的又一熱議。
  • 螺螄粉火出圈的秘密,只有實地打卡了才知道!
    螺螄粉火出圈的秘密,只有實地打卡了才知道!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螺螄粉徹底火出了圈
  • 螢火數據|李子柒螺螄粉賣爆12億的直播啟示?
    01異軍突起李子柒快速佔領市場柳州老牌螺螄粉vs其他品牌,是現在螺螄粉市場的兩大主要勢力。螢火數據「商品搜索」統計30天螺螄粉的直播數據,銷量前三的品牌分別為李子柒,飯爺、只投螺碗。圖|螢火數據-商品分析-商品搜索老牌螺螄粉最大的競爭對手,變成了李子柒。
  • 螺螄粉銷量增長 我們為何愛吃螺螄粉?
    螺螄粉銷量增長 我們為何愛吃螺螄粉?螺螄粉今年前四個月出口量是去年兩倍多 螺螄粉是啥?疫情期間,2020年前4個月螺螄粉出口量是2019年全年的兩倍多。螺螄粉的臭為它招來了不少話柄,螺螄粉愛好者經常被質疑,你為什麼那麼熱衷吃一盆屎一樣臭的東西?不過最終,每個螺螄粉愛好者都能從朋友身邊找到一兩個,甚至多個志同道合者。第一次吃螺螄粉的人一定會疑惑:為什麼螺螄粉裡沒有螺螄?
  • 誰會是下一個螺螄粉?拆解全網食品爆款的三大真相
    3億的熱搜閱讀量,6000萬人在微博呼喚,320萬人靠搜索解饞,單店銷量超過100萬單,訂單排到4個月後......這些成績,都屬於螺螄粉。在疫情期間,螺螄粉N次登上熱搜,徹底從「味道奇怪」的地方美食,登頂成為食品界的「頂流」。
  • 「加盟數據」螺螄粉的春天來了?從數據看現在正是入局好時機!
    疫情已經進入過去時,很多人開始抄底實體。加盟評論會員「新欣心」希望我們幫助篩選一下螺螄粉的品牌。螺螄粉作為一個從柳州地方逐漸走向全國的新品類,目前正以網紅的姿態發光發熱。加盟評論製作了螺螄粉外賣的行業榜單,供「新欣心」和看螺螄粉方向的朋友參考。如果您也有拿不準的加盟品牌或加盟方向,歡迎和加盟評論獨立分析師溝通,向他提供素材。
  • 肯德基的「無限下沉遊戲」
    新奇之外,更顯現出了肯德基本土化賽道的新增長野心。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不失為一種「戰略下沉」,推出新的快餐品類佔據「向下」的新市場。而另一邊,肯德基也在連鎖布局上切實「下沉」,向鎮級市場拓店。產品端與渠道端,兩個維度的陣地,肯德基正在開啟一場「無限下沉遊戲」。
  • 熱搜3億,年銷100億,螺螄粉為什麼如此讓人「上頭」?
    速食和半成品類大火,除了螺螄粉,還有哪些品類有機會?01、螺螄粉的逆襲發家史:從街邊小吃,到百億網紅螺螄粉是廣西柳州小吃,以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柳州特有的米粉、加上發酵的酸筍、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蘿蔔乾等配料及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和而成。從八十年代的誕生一直到2014年,螺螄粉一直只存在於柳州的街邊小店。
  • 深度觀察|螺螄粉崛起正傳
    螺螄粉與網際網路的完美結合,亦是它風靡的關鍵所在。根據《淘寶吃貨大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螺螄粉一年的銷量60億元。從2020年3月份開始,部分工廠都恢復了流水線生產,各大螺螄粉電商平臺也陸續開始發貨了。在這次「螺螄粉危機」中,很多人也從中看到了「商機」。
  • 「臭」出一片天 螺螄粉迎來創業潮
    自從螺螄粉超過方便麵、小火鍋坐上速食食品第一把交椅之後,螺螄粉的老家柳州市在短短幾個月迎來了幾百位掘金者,他們向食客招手:快來,幹了這碗「酸辣臭」。    圈子迎來了新玩家  在今年疫情期間各行各業焦急等待覆工之時,創業5年的張愷,找到了新方向。  去年,張愷的公司已經自己孵化了眼貼產品,但他本人在疫情期間窩在家裡吃了兩三次螺螄粉後,就立刻決定改變創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