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林保護,功德無量
1999年12月,國務院宣布從2000年至2010年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天保一期工程)。次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了《長江上遊、黃河上中遊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實施範圍涉及長江上遊、黃河上中遊、東北內蒙古以及新疆、海南等重點國有林區的17個省(區、市)的734個縣和167個森工局。
-
一定把秦嶺天然林持續保護好
秦嶺是中國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天然林是秦嶺森林的主體,佔秦嶺森林面積80%以上,是秦嶺的特色。保護秦嶺,首先要保護好秦嶺天然林資源。把秦嶺天然林持續保護好,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是全國天然林保護修復的重中之重,對於推進天然林保護事業、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具有特別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天然林保護,功德無量
1999年12月,國務院宣布從2000年至2010年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天保一期工程)。次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了《長江上遊、黃河上中遊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實施範圍涉及長江上遊、黃河上中遊、東北內蒙古以及新疆、海南等重點國有林區的17個省(區、市)的734個縣和167個森工局。
-
江西省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全面保護、突出重點,尊重自然、科學修復,生態為民、保障民生,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建立全面保護、系統恢復、用途管控、權責明確的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體系,實行天然林保護與公益林並軌管理,全面落實天然林保護責任,嚴格天然林管護和用途管制,科學開展天然林監測評估,促進天然林保護工作健康穩步推進,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
天然林保護立法工作座談會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召開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方案》,加快推進《天然林保護條例》的起草制定工作,9月27日,國家林草局天保辦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召開天然林保護立法工作座談會。湖南省林業局、湖北省林業局、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有關人員參加會議。
-
天然林保護和生態修復刻不容緩
天然林保護和生態修復刻不容緩 2012年03月23日01:37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我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功在當代 澤被後世
功在當代 澤被後世——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談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記者 劉羊暘)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是我國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建設的標誌性工程。目前,工程一期建設任務已順利完成,二期建設任務全面啟動。
-
北京天津重慶部署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
北京、天津、重慶三大直轄市近期相繼出臺實施天然林保護修複方案。三市加強對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的領導,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天然林保護修復重大決策部署作出示範。9月10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主持市委常委會,研究《北京市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方案》。會議指出,加快建立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對於鞏固首都綠色生態屏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要落實好中央部署要求,全面落實天然林保護責任,建立具有首都特點的「林長制」。各相關區和單位要明確本區域天然林保護範圍、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實行分級保護制度。
-
天然林、自然地保護讓南山國家公園成野生動物棲息樂園
邵陽新聞網5月8日訊(通訊員 唐承元)自1999年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境內的城步苗族自治縣開始實施禁伐減伐天然林保護措施(簡稱「天保工程」)以來,城步縣委縣政府狠抓天然林、自然地保護,嚴禁一切捕獵吃食野生動物行為,嚴禁採伐天然林,逐年減伐人工林;生態環境向好,
-
資陽市全省率先出臺《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工作方案》
為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強天然林保護管理,建設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經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我市率先出臺《資陽市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是全省首個出臺的市級方案。
-
青海592萬公頃天然林資源得到全面保護
近年來,青海省各級林草部門圍繞國家公園省建設持續開展國土綠化,實施三北防護林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草原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全省森林資源得到了全面恢復和發展。統計顯示,青海省592萬公頃天然林主要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長江、瀾滄江外流河河谷兩岸和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種質基因庫。
-
對「關於天然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天然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建議」復文「關於天然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2048號) 一、關於樹立「天然林不僅需要休養生息,更需要積極培育
-
納入國家第一批天然林保護工程 濟源成國內最大的獼猴棲息地
而天然林,更是陸地上最典型、最多樣和最重要的生態系統。 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抵禦自然災害、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不一而足,不可替代。 我國超過五成的天然林資源,分布於大江大河源頭和重要山脈核心地帶等重要地區,地位舉足輕重。 今年是我國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21周年,也是我省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第20個年頭。天保工程,涉及長江上遊、黃河上中遊。
-
江西崇義:「1+4」三產融合模式保護上堡梯田
日前,2020年上堡梯田農民豐收節暨公益眾籌活動啟動,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的1+4社會化模式,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為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提供了「崇義經驗」。
-
中國天保工程20年:天然林保護,功德無量
此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臺上發表演講:「中國明確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這一刻,來自中國的堅定、包容、自信、有擔當的大國風度震撼了阿斯塔納平靜的秋天。
-
廣東天然林面積逾3867萬畝 將編制保護修復規劃
廣東陸河南萬紅錐林省級自然保護區保存有中國面積最大的紅錐群落 姬東 攝中新網汕尾6月12日電 題:廣東天然林面積逾3867萬畝 將編制保護修復規劃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廣東陸河南萬紅錐林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千年紅錐王」 姬東 攝「陸河南萬紅錐林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廣東最美天然林的代表之一。」汕尾市陸河縣委常委彭少軒稱,保護區內有天然紅錐林面積達8萬多畝,保存有中國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保護完好、原生性強的紅錐群落,是全國珍貴的紅錐種質資源庫。
-
保護天然林 守護綠色夢!雨城區森林管護工作有序開展
在雨城區115.8萬畝森林中,天然林是整個森林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今年,是雨城區實施天保工程二期的最後一年。自天保工程實施以來,雨城區天然林資源恢復性增長持續加快,森林蓄水保土能力顯著增強,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構築起一道綠色屏障。
-
西藏天然林資源基礎資料庫基本建成
本報訊 記者範超報導 《西藏自治區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意見》日前實施,提出到2020年底西藏將完成天然林與公益林並軌及管理職能調整,基本建立全區天然林資源基礎資料庫。到2025年,全區天然林得到有效保護管理,基本建立天然林保護修復法規制度體系、政策保障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和監督評價體系。到2035年,全區天然林面積保有量穩定在1326萬公頃左右。《意見》明確,科學劃定西藏自治區天然林保護範圍和保護重點區域,嚴格天然林地用途管制。依法打擊非法破壞、侵佔天然林地行為,嚴格控制天然林地轉為其他用途。嚴格控制天然林區域人為活動。
-
江西崇義上堡梯田 「1+4」三產融合模式成功經驗保護GIAHS
以公益眾籌為形式,以深入貫徹「兩山」理論、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為目的,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的1+4社會化模式,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為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提供了「崇義經驗」。
-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繼續實施山西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繼續實施山西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意見 晉政辦發〔2012〕5號 各有關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根據國家林業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繼續組織實施長江上遊黃河上中遊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