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是世界現磨咖啡品牌的必爭之地?

2021-02-24 上海大調研

中國的咖啡市場進入了

一個突飛猛進的階段

甚至連便利店的玻璃門上,

都貼出了「精選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標識

而上海的咖啡店

史無前例達到7800多家

是眾多咖啡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


2019年對新的咖啡品牌來說,選擇在上海開設首店,似乎成了一個常規操作。

根據中國政府部門的一項統計數據,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大城市每年人均咖啡消費量大約為20杯,而全國年人均僅4杯。但在北上廣深中,上海的咖啡市場更勝一籌。根據我們在大眾點評上找到的數據,上海的咖啡店數量為7801家,比北京(4974家)多出60%。

這和上海的歷史有一定關係。上海是中國最早接觸咖啡的城市。


英國藥劑師J. Lewellyn將咖啡帶來了上海,在花園弄(今南京東路)的一家藥店出售,當時上海人稱咖啡為「咳嗽藥水」

上海第一家咖啡館「虹口咖啡館」開業,除了賣咖啡,還賣啤酒。咖啡店逐漸成為城中男女聚集的潮流地點。



靜安寺附近的德勝咖啡行更名上海咖啡廠,成為了我國最早的專業咖啡生產企業。

「C.P.C」改為「上海牌」,首聽鐵罐咖啡即誕生於此時。


上海牌咖啡,解放日報資料圖片

在國內市場,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咖啡都屬於小眾飲品,尤其是現磨咖啡。但上海的國營西餐廳保留了現磨咖啡的傳統,上海人一直有喝咖啡的習慣。

在1999年星巴克進入內地之前,上海的咖啡店主要以星級酒店、西餐廳和衡山路上的精品咖啡店為主。

雖然星巴克在內地最先選擇的城市是北京,但上海很快成為星巴克在中國的業務主戰場。根據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星巴克在上海有622家,江蘇和廣東以450家並位第二,浙江有439家,北京有257家。

根據中國最大的獨立第三方移動數據服務平臺TalkingData,上海還擁有最多的星巴克忠實粉絲,佔比12.6%。上海的粉絲忠誠度也是最高的。

不僅僅是星巴克,其他大眾熟悉的咖啡品牌同樣青睞上海市場,比如Costa和近兩年崛起的瑞幸咖啡都是在上海擁有最多的門店。Costa在上海有101家門店,瑞幸咖啡在上海則有465家。

咖啡品牌從上海發力,除了消費習慣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上海的消費能力

2019年10月,分析性網站Finder發布了《星巴克指數報告》,調查分析了全球76個國家及地區的星巴克咖啡價格。他們在各國選取一個城市來搜集數據,中國的數據正是以上海為樣本。在76個國家及地區中,中國排名第26位,一杯咖啡的價格為4.08美元一杯

從咖啡的單價排名來看,中國是中上水準。但Finder利用每個國家/地區的人均GDP和價格變動情況計算出一杯咖啡應有的定價,並與實際價格比較,發現在上海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實際價格比估價低了27.03%,實惠程度在76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8。這個數據當然不能代表中國廣大地區,但足以說明,在上海喝一杯星巴克,相對於收入來說並不貴。

而從餓了麼平臺上的數據,星巴克和Costa基本是最貴的咖啡了。

上海的消費者擁有足夠的購買力。如果我們研究咖啡行業迭代的歷史,就會發現2000年後的這一波全球咖啡新浪潮,根植於消費者的休閒需求升級,咖啡才從飲品變為休閒消費品。

上海的消費者,正是中國全球化程度最高、消費能力最強的群體。雖然上海的咖啡店在中國已經是最多的,但紐約有3萬家咖啡店,上海目前人均每年20杯的咖啡消費量,和日本年人均消費200杯、韓國年人均消費140杯差距也很大。這意味著上海仍然有很大的消費潛力。

上世紀80年代初,雀巢和麥斯威爾將速溶咖啡形態引入國內,逐步培養起消費者對於咖啡的飲用習慣。時至今日,速溶咖啡仍然佔據國內咖啡市場72%左右的市場份額。現磨咖啡門店數量滲透率較低,而這是上海以外市場的吸引力所在。

顯然,面對廣闊的中國市場,咖啡品牌們並不會滿足於一二線城市。Costa官網公布了256家位於中國東部和南部的門店,可以看到Costa在下線城市已經開始了布局。

星巴克在中國的4125家門店對二線以下城市的依賴更大。TalkingData2016年的數據顯示,星巴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粉絲用戶佔到了42.4%,撐起了星巴克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星巴克預計到2022財年,中國內地門店數量將逾6000家,覆蓋230個城市,這個目標看來主要依靠在三四線城市的擴張。

數據來源:星巴克官網

星巴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2017年成立的國產品牌瑞幸咖啡,2018年新開約2000家門店,到2019年第三季度,已經增加到了3680家,門店擴張可謂爆炸式擴張。截至2019年4月,瑞幸咖啡已經入駐全國36個城市,並計劃年底前將門店數量增加至4500家,從而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及公告

目前,中國國內現磨咖啡市場從門店數看市場集中度高,呈現寡頭壟斷。

數據來源:Enromonitor

但未來的中國咖啡市場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加拿大國民咖啡Tim Hortons進駐上海,並在8個月內以上海為主,快速覆蓋向鄭州、大連等城市,以一周半開一家店的速度共開了22家門店;出生於上海的本土咖啡品牌Manner coffee以極簡「快取」風格與精品咖啡定位,截至2019年2月以18家店覆蓋上海、北京與成都主要商圈……

曾有研究機構測算,連鎖咖啡館的滲透率在上海也僅有0.041家/千人,即使加上857家羅森與1437家全家,現磨咖啡滲透率也未達到香港地區水平。

中國的現磨咖啡市場估計在千億級人民幣左右,上海的咖啡大戰遠沒有結束,在整個龐大的中國市場,更是剛剛開始。

你最愛喝

哪家品牌的咖啡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磨咖啡品牌都選在上海開出首店
    趙爽 李彤彤 上觀數據中國的現磨咖啡市場估計在千億級人民幣左右,上海的咖啡大戰沒有結束,在整個龐大的中國市場,更是剛剛開始。2019年對新的咖啡品牌來說,選擇在上海開設首店,似乎成了一個常規操作。
  • 知乎:為什麼雀巢金牌跟現磨咖啡喝起來沒差別?
    「摩卡港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咖啡豆輸出到全世界的港口,葉門的咖啡豆擁有巧克力的品質,這種特質使現在含有巧克力的咖啡被稱作摩卡」。普通人也可以低價格喝到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嗎?「咖啡在商品中很特別,因為即便最貴的咖啡,自己煮也十分便宜。可能 Bill Gates 喝的酒比你喝的貴,但你可以和世界第一富翁喝一樣的咖啡!」
  • 全家為自家咖啡請了代言人 現磨咖啡會是便利店的好生意嗎?
    如果你走在街頭,想喝一杯熱騰騰的現磨咖啡,大概只能打開大眾點評,搜搜周圍的星巴克、costa,或者有麥咖啡售賣的黑標麥當勞。現在,全家便利店想讓你再多一個選擇。 最近,全家便利店為旗下的現磨咖啡品牌湃客進行了一輪大規模的廣告投放。抬起頭,它在上海不少地鐵線的大屏上滾動播放,低下頭,它又悄悄出現在微信朋友圈裡。
  • 現磨咖啡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星巴克等品牌連鎖咖啡廳正迅速擴張,blue bottle、%Arabica等國外精品咖啡品牌帶動精品咖啡的發展,全家湃客咖啡等便利店咖啡業迅速崛起,培養了中國消費者喝咖啡的習慣,北上廣的咖啡消費人群已逐漸崛起,有望將這種消費習慣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國內消費者對咖啡的好感度不斷提升,我國咖啡市場呈現巨大潛力。
  • 在辦公室如何喝到高品質的現磨咖啡,看看咖啡沙龍怎麼說
    今年《咖啡年刊》,我們寫了一篇辦公室咖啡的專題,這一龐大的潛在消費場景再一次引起關注。確實,寫字樓向來是大型連鎖咖啡品牌必爭之地,還有得天獨厚區位優勢的連鎖便利店,近年來不斷提升咖啡出品品質,力圖分一杯羹。同時,無人販賣咖啡機也已經鋪設到各商廈的大堂或電梯旁。
  • CoCo 現磨咖啡突破500家 提供優質平價咖啡享受
    上海2016年11月16日電 /美通社/ -- 截至2016年11月,CoCo現磨咖啡門店已突破500家。 帶有CoCo café 的店招,就是CoCo現磨咖啡門店
  • 現磨咖啡市場硝煙再起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琳)儘管剛剛被披露在2018年1~9月巨虧8.57億元,瑞幸並未停下前進步伐,並表示只是「戰略性虧損」;加拿大知名咖啡品牌Tim Hortons被傳將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未來十年內在中國開設1500多家店。
  • 選擇速溶咖啡還是現磨咖啡?別糾結了!
    網購搜索「咖啡」,一般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銷量最大的速溶咖啡。在手機上往往劃到後面幾頁,才會出現一些精品咖啡的種類。雖然速溶咖啡佔據咖啡市場的大半壁江山,相信很多人還是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喝速溶還是現磨咖啡?
  • 咖樂美咖啡機+羅森便利店,讓現磨咖啡帶來美好一天
    自從2010 年喜士多先發在中國便利店推出現磨咖啡,隨後羅森、全家等便利店品類紛紛效仿。如今,現磨咖啡已經成為品牌便利店中的重要品類,據商用全自動咖啡機品牌-咖樂美調查,現磨咖啡售價在 8 - 12 元之間,價格實惠,消費門檻更低。
  • 10款現磨拿鐵咖啡對比測評:哪款現磨咖啡更提神?「致癌」謠言靠譜麼?
    市售咖啡有速溶咖啡、即飲咖啡和現磨咖啡。不過,資深的咖啡發燒友都會選擇現磨咖啡,因為這樣「最新鮮」。  一杯現磨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與濃縮咖啡液直接相關,比如一份意式濃縮咖啡一般使用7g咖啡豆,但同時還受咖啡豆品種、烘焙程度、衝泡方法等因素影響。  本刊測評的現磨咖啡全部屬於拿鐵咖啡,理論上成品中濃縮咖啡液的配比差異較小。
  • 速溶咖啡,即飲咖啡,現磨咖啡,三者有哪些區別呢?
    咖啡飲品在國內目前主要以速溶咖啡、瓶裝即飲咖啡與現磨咖啡三大類為主。其中,速溶咖啡以83%的市場份額,以「絕對優質」成為我國咖啡市場的榜首;其次是現磨咖啡,市場總份額約為15%;最後是瓶裝即飲咖啡,市場總份額約為2%。
  • 掛耳咖啡,速溶與現磨的「中間地帶」
    寒冷的冬季,一杯咖啡下肚足以溫暖身心。如今的咖啡世界被速溶、現磨以及掛耳分為了三大板塊。速溶咖啡講究便捷,現磨咖啡注重品質,而掛耳咖啡正好介於二者之間。當你覺得速溶不好喝而現磨又太麻煩時,不妨試一下掛耳咖啡吧!
  • 現磨咖啡&速溶咖啡:本是同根生,卻有大不同(一)
    而給人們印象很深的一個特點就是:現磨咖啡比速溶咖啡貴多了好嗎?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現磨咖啡的味道比速溶咖啡的味道也要好上很多。但是兩者都稱之為咖啡,自然是同根而生,雖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依舊有很大的聯繫,那麼你們知道同樣作為咖啡,他們到底有什麼異同嗎?
  • 一杯現磨咖啡的成本多少?
    對於咖啡深度愛好者來說,現磨咖啡才是具有靈魂的好喝的咖啡,然而對於每天去咖啡館品一杯現磨咖啡的你來說,有沒有算過一杯現磨咖啡的成本價是多少及你為此付出的單價是多少,算過後你會發現家用咖啡機有沒有必要買呢?
  • 與現磨咖啡相比,速溶咖啡當真一無是處?
    1980年,速溶咖啡"領導者"雀巢進入中國市場,一躍成為當時白領能喝到的最潮飲料。 但隨著國內經濟的迅速崛起,人民消費能力逐漸提升,咖啡市場一片向好,精品現磨咖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 咖啡屆鄙視鏈:速溶咖啡就是不如現磨咖啡?
    1980年,速溶咖啡"領導者"雀巢進入中國市場,一躍成為當時白領能喝到的最潮飲料。但隨著國內經濟的迅速崛起,人民消費能力逐漸提升,咖啡市場一片向好,精品現磨咖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隨即,速溶咖啡逐漸成為咖啡鄙視鏈的最底層,受到了來自現磨咖啡受眾者深深的鄙視,他們認為喝速溶咖啡的人都不是愛喝咖啡的人,就像穿真維斯以純夏拉貝爾被認為完全不懂時尚….同樣是引領過飲料界潮流的咖啡,在速溶和現磨品類中到底有什麼不同?
  • 都說速溶咖啡比不上現磨咖啡,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買?
    既然說速溶咖啡無論是在香氣還是口感上都無法與現磨咖啡相比,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速溶咖啡而不是買現磨咖啡呢?1、速溶咖啡衝泡更便捷。速溶咖啡,關鍵在於「速溶」二字,而不是「咖啡」。它衝泡簡單,無需額外購買器具,且無需學習任何衝泡技巧,僅僅是將開水倒入攪拌就可以;但現磨咖啡需要有器具且需要對衝泡方式有一定的技巧把握才可以衝出較為美味的咖啡。2、速溶咖啡成本低。
  • 2018年中國咖啡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前景 資本入局、現磨咖啡市場已...
    隨著消費升級,國人咖啡消費結構將逐漸優化 目前,中國市場以飲用速溶咖啡產品為主,與全球以飲用現磨咖啡為主的消費結構有極大差異。
  • 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的區別
    1901年,美國科學家發明了速溶咖啡,在那不久後的一戰戰場上,當時歐洲戰場上的士兵能夠及時喝到咖啡,並獲得士兵們的好評,從此這種新品就確立了地位。在外形上,速溶咖啡與現磨咖啡粉有幾分相似,但其實很不一樣。
  • 千億咖啡市場,佔比七成的速溶賽道,被現磨咖啡倒逼升級?
    瑞幸究竟要講一個怎樣的咖啡故事,現在還無從定論,但卻實實在在做到了從網際網路切入咖啡賽道,助推現磨咖啡消費的普及。前瞻陳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現磨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57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3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