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咖啡市場進入了
一個突飛猛進的階段
甚至連便利店的玻璃門上,
都貼出了「精選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標識
而上海的咖啡店
史無前例達到7800多家
是眾多咖啡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
2019年對新的咖啡品牌來說,選擇在上海開設首店,似乎成了一個常規操作。
根據中國政府部門的一項統計數據,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大城市每年人均咖啡消費量大約為20杯,而全國年人均僅4杯。但在北上廣深中,上海的咖啡市場更勝一籌。根據我們在大眾點評上找到的數據,上海的咖啡店數量為7801家,比北京(4974家)多出60%。
這和上海的歷史有一定關係。上海是中國最早接觸咖啡的城市。
英國藥劑師J. Lewellyn將咖啡帶來了上海,在花園弄(今南京東路)的一家藥店出售,當時上海人稱咖啡為「咳嗽藥水」。
上海第一家咖啡館「虹口咖啡館」開業,除了賣咖啡,還賣啤酒。咖啡店逐漸成為城中男女聚集的潮流地點。
靜安寺附近的德勝咖啡行更名上海咖啡廠,成為了我國最早的專業咖啡生產企業。
「C.P.C」改為「上海牌」,首聽鐵罐咖啡即誕生於此時。
上海牌咖啡,解放日報資料圖片
在國內市場,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咖啡都屬於小眾飲品,尤其是現磨咖啡。但上海的國營西餐廳保留了現磨咖啡的傳統,上海人一直有喝咖啡的習慣。
在1999年星巴克進入內地之前,上海的咖啡店主要以星級酒店、西餐廳和衡山路上的精品咖啡店為主。
雖然星巴克在內地最先選擇的城市是北京,但上海很快成為星巴克在中國的業務主戰場。根據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星巴克在上海有622家,江蘇和廣東以450家並位第二,浙江有439家,北京有257家。
根據中國最大的獨立第三方移動數據服務平臺TalkingData,上海還擁有最多的星巴克忠實粉絲,佔比12.6%。上海的粉絲忠誠度也是最高的。
不僅僅是星巴克,其他大眾熟悉的咖啡品牌同樣青睞上海市場,比如Costa和近兩年崛起的瑞幸咖啡都是在上海擁有最多的門店。Costa在上海有101家門店,瑞幸咖啡在上海則有465家。
咖啡品牌從上海發力,除了消費習慣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上海的消費能力。
2019年10月,分析性網站Finder發布了《星巴克指數報告》,調查分析了全球76個國家及地區的星巴克咖啡價格。他們在各國選取一個城市來搜集數據,中國的數據正是以上海為樣本。在76個國家及地區中,中國排名第26位,一杯咖啡的價格為4.08美元一杯。
從咖啡的單價排名來看,中國是中上水準。但Finder利用每個國家/地區的人均GDP和價格變動情況計算出一杯咖啡應有的定價,並與實際價格比較,發現在上海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實際價格比估價低了27.03%,實惠程度在76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8。這個數據當然不能代表中國廣大地區,但足以說明,在上海喝一杯星巴克,相對於收入來說並不貴。
而從餓了麼平臺上的數據,星巴克和Costa基本是最貴的咖啡了。
上海的消費者擁有足夠的購買力。如果我們研究咖啡行業迭代的歷史,就會發現2000年後的這一波全球咖啡新浪潮,根植於消費者的休閒需求升級,咖啡才從飲品變為休閒消費品。
而上海的消費者,正是中國全球化程度最高、消費能力最強的群體。雖然上海的咖啡店在中國已經是最多的,但紐約有3萬家咖啡店,上海目前人均每年20杯的咖啡消費量,和日本年人均消費200杯、韓國年人均消費140杯差距也很大。這意味著上海仍然有很大的消費潛力。
上世紀80年代初,雀巢和麥斯威爾將速溶咖啡形態引入國內,逐步培養起消費者對於咖啡的飲用習慣。時至今日,速溶咖啡仍然佔據國內咖啡市場72%左右的市場份額。現磨咖啡門店數量滲透率較低,而這是上海以外市場的吸引力所在。
顯然,面對廣闊的中國市場,咖啡品牌們並不會滿足於一二線城市。Costa官網公布了256家位於中國東部和南部的門店,可以看到Costa在下線城市已經開始了布局。
星巴克在中國的4125家門店對二線以下城市的依賴更大。TalkingData2016年的數據顯示,星巴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粉絲用戶佔到了42.4%,撐起了星巴克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星巴克預計到2022財年,中國內地門店數量將逾6000家,覆蓋230個城市,這個目標看來主要依靠在三四線城市的擴張。
數據來源:星巴克官網
星巴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2017年成立的國產品牌瑞幸咖啡,2018年新開約2000家門店,到2019年第三季度,已經增加到了3680家,門店擴張可謂爆炸式擴張。截至2019年4月,瑞幸咖啡已經入駐全國36個城市,並計劃年底前將門店數量增加至4500家,從而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及公告
目前,中國國內現磨咖啡市場從門店數看市場集中度高,呈現寡頭壟斷。
數據來源:Enromonitor
但未來的中國咖啡市場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加拿大國民咖啡Tim Hortons進駐上海,並在8個月內以上海為主,快速覆蓋向鄭州、大連等城市,以一周半開一家店的速度共開了22家門店;出生於上海的本土咖啡品牌Manner coffee以極簡「快取」風格與精品咖啡定位,截至2019年2月以18家店覆蓋上海、北京與成都主要商圈……
曾有研究機構測算,連鎖咖啡館的滲透率在上海也僅有0.041家/千人,即使加上857家羅森與1437家全家,現磨咖啡滲透率也未達到香港地區水平。
中國的現磨咖啡市場估計在千億級人民幣左右,上海的咖啡大戰遠沒有結束,在整個龐大的中國市場,更是剛剛開始。
你最愛喝
哪家品牌的咖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