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兩江總督是指哪兩江?江蘇和江西嗎?

2021-01-07 千佛山車神

總督是起源於明代的一個地方官職,入清之後成為定製,是地方最高軍政長官,管轄三省、兩省或一省的軍政要務,官銜從一品。

在清朝中前期,地方總督共計有八個,分別是:

直隸總督

兩江總督

湖廣總督

兩廣總督

閩浙總督

陝甘總督

四川總督

雲貴總督

(清代八大總督管轄地區)

在這八個總督中,直隸總督的地位最高的,畢竟北京就在直隸,地位自然是超越其他督撫。

而除了直隸總督以外,兩江總督是排名第二位的封疆大吏,地位也是略高於其他總督。

總督的稱謂都是來自於所轄地區,例如:

直隸總督管轄直隸省、四川總督管轄四川省

閩浙總督管轄浙江和福建

雲貴總督管轄雲南和貴州

陝甘總督管轄陝西和甘肅

兩廣總督管轄廣東和廣西

相比於以上六個總督,湖廣總督和兩江總督的名稱有點讓人迷糊。

湖廣總督的轄區是湖南省和湖北省,按理說應該叫兩湖總督,湖廣中的「廣」是指誰?

而兩江總督的轄區是安徽、江蘇和江西三省,「兩江」的稱謂明顯是把安徽拋棄了,大安徽就這麼沒有存在感嗎?

其實湖廣總督和兩江總督名稱的來源都是有歷史原因的,咱們先說湖廣總督。

在明代的時候,湖南和湖北還沒有分家,同屬於一個省,叫湖廣省。待清兵入關之後,順治元年設立湖廣總督管轄兩湖地區。

(明代湖廣省)

到康熙七年,由於戰亂導致四川人口稀少,清朝曾將四川和湖廣併入一個總督轄區,廢除四川總督和湖廣總督,合併設立川湖總督。

康熙十九年,清廷重新恢復湖廣總督。

康熙二十六年,清廷將湖廣省拆分為湖北和湖南兩省,湖廣總督更名為湖北湖南總督。

自此之後,湖北湖南總督一直是正式稱呼。但是由於湖廣總督叫著更順口,因此大將仍習慣稱之為湖廣總督。

至於兩江總督,也並非是指江蘇和江西,而是指江南省和江西省。

明代是兩京制,設有南京和北京兩個首都,北京所在的省份叫直隸,南京所在的省份就叫南直隸。

(明代的南直隸省)

後清兵入關,廢除南京的陪都地位,改稱江寧,南直隸的稱呼也不能叫了,改稱江南省,與江西省一起劃入兩江總督轄區。

到順治十八年,清廷忌憚江南省財力雄厚,唯恐地方坐大,於是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左省和江南右省。

至康熙六年,江南左省定名為安徽省,江南右省定名為江蘇省,兩省徹底分家。

不過雖然安徽和江蘇已經分家,但兩省和江西依然屬於兩江總督轄區,而鑑於轄區沒有發生變化,兩江總督的稱謂也就沒改。

(兩江總督轄區)

相關焦點

  • 兩江總督是個什麼官職?兩江又到底是指哪兩江?
    今天就來和大家講講,滿清八大總督之一的兩江總督,到底是幹什麼的?滿清的八大總督,說白了就是分布在全國各個地方,由皇帝任命,只聽從皇帝的話,替皇帝看管全國各個地方,是皇權進一步集中的象徵。他們的名字也由看管的地區來命名的,比如閩浙總督、四川總督、陝甘總督、雲貴總督等等。這些地區一看都了如指掌,可其中的兩江總督想必就有不少人疑惑了。
  • 兩江總督在南京,江蘇巡撫在蘇州,總督和巡撫哪個大?
    在清朝這一歷史階段,總督和巡撫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官職了。其中,就兩江總督來說,根據史料記載,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後,兩江總督的駐地位於南京城正中。而江蘇巡撫(巡撫衙門駐蘇州),下轄蘇州府、江寧府(今南京)等建制。由此,對於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這兩個官職的駐地都設立在今江蘇省內。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清朝時期的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誰的官職更大呢?一首先,對於清朝時期的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在官職品級上存在明顯的區別。
  • 清朝的「兩江」是指哪裡,為何不是江蘇和浙江?
    說起兩江總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清朝題材的影視劇中兩江總督的出鏡率非常高。兩江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之一,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在朝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直隸總督位列九大總督之首可以理解,畢竟人家要拱衛京畿,又是御前重臣,身處朝堂,那麼遠離中樞的兩江總督為何那麼牛?原因就是兩江總督管著清朝最富庶的地區—「兩江」。說起兩江,也許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江蘇、浙江,不過清代的兩江可不是指江蘇和浙江,而是安徽、江蘇和江西三個省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清朝時期稱「兩江三省」,指的是現在的哪三個省?
    清朝沿襲了明朝的行政區劃,將南直隸改成了江南省,和江西省統歸兩江總督管,所以就有了「兩江」的說法。兩江,指江南省(今江蘇、安徽兩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是清王朝的財賦重地,也是人文薈萃之區。兩江總督是地方最高長官,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多由滿人擔任,之後漢人漸多。
  • 解讀:江蘇巡撫在蘇州,兩江總督在南京,這兩個官職哪個大?
    沒有兩湖的、就叫湖廣總督。總督與巡撫的官銜級別上,總督大於巡撫,行政級別」從一點」、而巡撫為」正二品」,一個管轄幾個省(主要是軍事方面為主)、另一個只局限管轄一個省。如二江總督、可管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個省的政務軍務,清中期曾國藩就曾擔任過二江總督銜,江蘇巡撫李鴻章、浙江巡撫左宗棠,都須聽從曾國藩調配。
  • 清朝八大總督中,兩江總督是「最有油水」的,每年收入多少錢?
    如果在清朝八大總督中,一定要挑出一個「最有油水」的總督,兩江總督最符合條件。兩江總督管著江蘇(含上海)、安徽、江西三個省,土地肥沃,經濟發達,財政實力居全國之首。當兩江總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管著事關朝廷生死的錢袋子。說兩江總督是清朝的財神爺,似乎並不為過。
  • 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清代總督
    清代在各個地方行省上設置總督,總管一省或者數省的軍事和民政事物。明代後期,總督一職已經出現,最初僅是朝廷派往地方進行軍事巡查的虛職,到清代變成常駐地方的封疆大吏。位於保定府的直隸總督署兩江總督,總管江蘇(含今日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
  • 兩江總督權力非常大,管理龐大的3個省,為什麼鬥不過江蘇巡撫?
    兩江總督是清朝用來管理江南、安徽、江西三個省的大官,在清朝,八大總督中兩江總督僅次於直隸總督,是封疆大吏的第二位。清代總督,一般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另大學士銜者為正一品。轄一至三省。
  • 他是最年輕的兩江總督 因割讓香港成為千古罪人
    兩江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之一,負責管理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在清朝時期,江蘇、安徽和江西經濟比較繁榮、富庶,是朝廷的財賦重地,相當於朝廷的「錢袋子」。因此,能夠出任兩江總督的官員,都老成持重,年齡比較大。
  • 清朝八大總督,平級卻差距很大,直隸有權,兩江有錢,雲貴最苦
    後來在清朝滅亡前,還設置了第九大總督:東三省總督,所以也有九大總督的說法,但因為設立時間過短,故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內。那麼,在這些總督中,哪位總督地位最高?哪位總督最有錢?第一梯隊: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八大總督中,最肥差的當屬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管轄直隸一省,看似好像沒有其他總督管轄多個省那麼風光,但其實不然。
  •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第一屆畢業生瀏陽李鴻樾及伯祖兩江總督李興銳
    這個家族出過一位晚清重臣,官至兩江總督的李興銳,李鴻樾是李興銳的侄孫。清華大學研究院第一屆畢業合影前排右五起為趙元任、王國維、梁啓超、梅貽琦,李鴻樾應該也在其中,不知有人知道是哪一位嗎?李鴻樾,字孝起,號頤賓,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於瀏陽三口筱水壠村(今三口鎮寶蓋寺村鶴源片筱水壠),一字玉林,人稱玉林先生,母親是江蘇人。
  • 清朝湖廣總督與兩廣總督裡的「廣」,是指同一個地方嗎
    對於我們後人來說,大部分的總督以這種簡稱便可知其所督轄省份,但是個別總督的名稱就會令我們對其所督轄區產生混淆,甚至是搞不清楚。如湖廣總督所督轄區域究竟為哪幾個省份?同時還有一個兩廣總督,這與湖廣總督的「廣」又是不是一個地方呢?倘若不是又各指何處? 想要解答問題,我們先得搞清楚這湖廣總督的督轄範圍。
  • 清朝道光年間,兩江總督成世瑄原來是石阡人!
    兩江總督裕謙因裝備落後又無後援,在水戰中失利而投河自盡,於是兩江總督之職便由世瑄代理;由於戰事吃緊,10月18日,道光帝任命其侄兒奕經為大將軍,侍郎文蔚蒙古副都統特依順為參贊大臣,牛監為兩江總督,調集內地數省軍隊前住浙江處理軍務(見中國近代史叢書《鴉片戰爭》)。奕經一夥從北京至浙江一路遊山玩水,成天沉迷於酒色歌舞之中,根本不問軍務。
  • 清朝八大總督的差距,直隸總督搶不上,雲貴總督沒人當
    為了管理某一個省或者其他省,清朝和明朝不同的是,設立了八個總督。然而這八大總督雖然都是平級,但是由於地域不同,風土人情不同,清朝八大總督還是有差距的。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搶不上在清朝皇帝最看重的是直隸總督,直隸總督主要的職責就是:管理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直隸總督還有一項特別的任務,就是保護紫禁城的安全,換句話說就是保護皇帝的安全。
  • 桂林著名5A景點兩江四湖,你知道是哪兩江哪四湖嗎?
    兩江,指灕江的市區段和桃花江的市區段;四湖,指市中心的杉湖、榕湖、桂湖、木龍湖。讀桂林地圖可知,兩江四湖構成市區的主要水系,兩江四湖是桂林市水上遊的重要項目之一。兩江四湖----兩江四湖是指由灕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和木龍湖所構成的桂林環城水系,是桂林城市中心最優美的環城風景帶。其環城水系全長7.33公裡,水面面積38.59萬平方米。與威尼斯媲美的環城水系。該工程最早形成於北宋年間(960-1127年),當時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縱橫,遊人如織,興盛一時。由於年代久遠,一些湖塘已經填沒。
  • 江西地理傳奇:為何江西沒有對應的江東?
    「江南西」與「江南」並稱「兩江」清朝入關之初,基本沿用了明代的行政區劃和建制。明代十三省全部照舊。但是清王朝卻面臨著一個過於龐大的南直隸:「府一十四,州一十七,縣九十六」;「田賦之供,當天下十之三;漕糈,當天下十之五……是以一省當九州之半未已也」。由於南直隸對明王朝的地位特殊,因此清朝的統治者也對這個問題很敏感。
  • 總督和巡撫哪個權力更大
    即總督和巡撫,那麼總督與巡撫是什麼關係,總督和巡撫總要負責什麼呢? 一、總督的來歷與職責 總督在清代為地方最高級長官,總管一省或二三省,一般都在一省以上,明末時有管轄五省、七省者;總督級別較巡撫高,總督一般為從一品到正二品,巡撫為從二品,地方總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選。
  • 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從漢王府天王府到兩江總督署
    清兵入關後,清政府為了統治南方,先後設立了江南總督署和兩江總督署。兩署都以此作為衙署。1853年太平天國攻佔南京後,洪秀全在兩江總督署原址建造宮殿,俗稱「天王府」。11年後,隨著清軍攻破天京,宮殿灰飛煙滅。之後,清廷重建兩江總督署,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建築格局。
  • 清朝的山東巡撫,憑什麼與八大總督平起平坐,成為級別最高的巡撫
    清廷大一統後,將全國分區,設置了直隸、兩江、湖廣、閩浙、兩廣、陝甘、四川和雲貴八大總督(後來又增設東三省總督)。地位最高的是直隸總督,拱衛京師,大體範圍相當於今天的京津冀地區。▲直隸地圖經濟最好的是兩江總督,佔據今天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和上海市。兩江之地土地肥沃,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這裡不但是清廷的經濟命脈,更是文人翰林的主要來源地。
  • 清朝有九大總督,管理區域比現今國土更寬,到底如何劃分?
    清朝設置了統管一省或兩三省軍事、行政大權的地方大員,即總督。在清朝,一共設置了九大總督,分別是:東三省總督、 直隸總督、兩江總督、 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我們先來看九大總督管理區域:東三省總督:黑龍江、吉林、奉天三省;直隸總督:河北、內蒙古兩省;兩江總督: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兩廣總督:廣東、廣西(含海南);閩浙總督管理:福建、浙江兩地;湖廣總督:管理湖南、湖北兩地;陝甘總督管理:陝西、甘肅;四川總督:管理四川;雲貴總督:雲南、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