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稱「兩江三省」,指的是現在的哪三個省?

2020-12-12 容納歷史

清朝沿襲了明朝的行政區劃,將南直隸改成了江南省,和江西省統歸兩江總督管,所以就有了「兩江」的說法。

兩江,指江南省(今江蘇、安徽兩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是清王朝的財賦重地,也是人文薈萃之區。兩江總督是地方最高長官,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多由滿人擔任,之後漢人漸多。從康熙四年(1665)到宣統三年(1911),有影響的計80餘人,98任,歷247年。署位於南京城正中,明漢王府舊址。展覽共分"總督花廳"、"督署大堂"、"督署尋蹤"、"近代名督"4個部分,以史料和實物展示、場景復原的手法,敘述了清代官衙的演變,介紹了一代名督如林則徐、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沈葆楨等人的史跡。

兩江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由於清初江蘇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此初時該總督管轄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務,因此號兩江總督。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其職位多由滿人擔任,之後漢人漸多。

清朝時,是正一品官,兩江指的是什麼江蘇和江西。為什麼沒有浙江呢

相關焦點

  • 清代的兩江總督是指哪兩江?江蘇和江西嗎?
    總督是起源於明代的一個地方官職,入清之後成為定製,是地方最高軍政長官,管轄三省、兩省或一省的軍政要務,官銜從一品。在清朝中前期,地方總督共計有八個,分別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清代八大總督管轄地區)在這八個總督中,直隸總督的地位最高的,畢竟北京就在直隸,地位自然是超越其他督撫。
  • 清朝的「兩江」是指哪裡,為何不是江蘇和浙江?
    說起兩江總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清朝題材的影視劇中兩江總督的出鏡率非常高。兩江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之一,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在朝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直隸總督位列九大總督之首可以理解,畢竟人家要拱衛京畿,又是御前重臣,身處朝堂,那麼遠離中樞的兩江總督為何那麼牛?原因就是兩江總督管著清朝最富庶的地區—「兩江」。說起兩江,也許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江蘇、浙江,不過清代的兩江可不是指江蘇和浙江,而是安徽、江蘇和江西三個省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兩江總督是個什麼官職?兩江又到底是指哪兩江?
    今天就來和大家講講,滿清八大總督之一的兩江總督,到底是幹什麼的?滿清的八大總督,說白了就是分布在全國各個地方,由皇帝任命,只聽從皇帝的話,替皇帝看管全國各個地方,是皇權進一步集中的象徵。他們的名字也由看管的地區來命名的,比如閩浙總督、四川總督、陝甘總督、雲貴總督等等。這些地區一看都了如指掌,可其中的兩江總督想必就有不少人疑惑了。
  • 兩江總督權力非常大,管理龐大的3個省,為什麼鬥不過江蘇巡撫?
    兩江總督是清朝用來管理江南、安徽、江西三個省的大官,在清朝,八大總督中兩江總督僅次於直隸總督,是封疆大吏的第二位。清代總督,一般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另大學士銜者為正一品。轄一至三省。
  • 最初的東北有四個省,為何1955年撤銷一個省變成東北三省
    資源富饒的東北三省是我國重要的木材礦產生產基地,有著一望無際的林海雪原和富饒的北大倉。但或許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知道最初的東北省份並不只有三個,還有一個「熱河縣」而這個省份僅僅只存在了27年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曾經的東四省也成了流傳久遠的故事,那最初的東四省為何會默默消失今生東北三省了呢?
  • 清朝時期,總督到底是多大的官職?怎樣才能成為赫赫有名的總督
    導讀:清朝時期,對統轄一省或者數省經濟、行政、軍事的最高長官稱「總督」,也就是影視劇中我們常能夠聽到的「制臺」。一般情況而言,除了例如河道總督等專職總督外,清朝共有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陝甘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和東三省總督共計「九大總督」。
  • 清朝八大總督,平級卻差距很大,直隸有權,兩江有錢,雲貴最苦
    清朝推翻明朝後,在官制上模仿明朝,設置總督一職,管轄一省或數省的民軍政經,位高權重,風光無量。尤其是在清朝末年,清廷之所以能在眾多動亂中又沿續百年,也多虧總督們能力出眾,甚至還出現了「同治中興」的小高潮。
  • 只知東北三省?還有東北四省、東北九省,九省流通券僅用三年
    元朝《大元一統志》說:「開元路,南鎮長白之山,北浸鯨川之海,三京故國,五國舊城,亦東北一都會也。」清朝康熙說:「將東北一帶山川地裡、俱照天上度數推算、詳加繪圖視之。」東北地區是中國的一個地理文化大區。提起東北三省應該是無人不知,在當代中國東北三省是指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 清朝八大總督中,兩江總督是「最有油水」的,每年收入多少錢?
    如果在清朝八大總督中,一定要挑出一個「最有油水」的總督,兩江總督最符合條件。兩江總督管著江蘇(含上海)、安徽、江西三個省,土地肥沃,經濟發達,財政實力居全國之首。當兩江總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管著事關朝廷生死的錢袋子。說兩江總督是清朝的財神爺,似乎並不為過。
  • 東北原本總計有9個省,1954年,為何變成了東北三省?
    說起東北地區,大家的第一反應自然是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個省,這個說法沒有錯。因為目前,東北地區確實只有3個省。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東北地區的轄區變化非常大。最初,東北地區確實是3個省,隨後變成了東北4省、東北9省、東北6省。到了1954年,才確定了東北三省現在的樣子。
  • 中國有一個省被一分為三,時至今日,這三個省仍然富得流油
    ——喬萬尼奧裡(意)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268字,閱讀約3分鐘眾所周知,我國現行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這種區劃格局的雛形形成於1967年,但當時只有22個省和3個直轄市,沒有特別行政區。1988年,海南島從廣東省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單獨的省。1997年重慶市成立,隨後香港,澳門回歸,於是形成了今天的格局。說起我國行政區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商周分封制的本質與今天的行政區劃並不相同,但它為後來行政區劃的產生提供了藍本。
  • 清朝一個省共有多少公務員?按照推算,遠不及現在的一個縣
    我們知曉現在的情況,那離我們比較近的清朝是怎樣的呢?當時一個省有多少公務員呢?咱們就以江蘇為例,做一個詳細的推算。清朝的官職制度有明確和嚴格的規定,數量也是非常多。當然封建朝代有文官和武官之分,清朝也不例外。省級大員包括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提督學政等,為什麼選擇江蘇為例?
  • 為何元朝稱「行省」而現在只稱「省」?只差一字,區別有多大?
    這個學過初中歷史的人都知道,是元朝,元朝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但是,細心的讀者肯定能注意到:元朝的「省」通常稱為「行省」,而現在則只稱「省」,不會再稱為「行省」,那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行省制」對中國究竟有何意義?
  • 為何說河北省這個市,在清朝時是屬於三個省「四府一州」所轄區域
    位於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的河北省邯鄲市,轄6個區、1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共18個縣級單位,總面積12073.8平方千米。其實這樣的格局才僅僅形成50多年的時間。在清朝今天邯鄲市的一帶則分別屬於三個省四個府一個州的十五個州、縣。
  • 盤踞西南的四大軍閥,是指哪四個省,軍閥頭目又是誰?
    其實除了這些,還有盤踞西南的四大軍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四位軍閥是指哪四個省?軍閥頭目又是誰?各地軍閥第一大軍閥集團;四川軍閥,四川是西南一個大省,總面積達到48.6萬平方千米,而且川中自古有天府之國之稱,物產豐富,人口也較多。
  • 清朝湖廣總督與兩廣總督裡的「廣」,是指同一個地方嗎
    這九位總督所轄省份數目並非一致,有一至三省之不同,同時更也以轄區重要程度不同而區分地位的高低。如直隸總督,雖然僅督轄直隸一省,但因直隸乃畿輔之地,重要程度絕非他省可比。尤其是到了晚清,更是兼職北洋大臣,因此直隸總督也成為了總督之首。
  • 「湖廣」的「湖」字,是指現在的兩湖,「廣」字指的又是哪兒呢?
    「湖廣」的「湖」字,是指現在的兩湖,「廣」字指的又是哪兒呢?湖南和湖北原本是一個省,後來為何被拆分了?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民間就有「湖南熟,天下足」的說法。據《古謠諺·湖廣諺》載:「諺曰『湖廣熟,天下足』,言土地廣沃,而長江轉輸便易,非他省比。」
  • 兩江總督在南京,江蘇巡撫在蘇州,總督和巡撫哪個大?
    在清朝這一歷史階段,總督和巡撫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官職了。其中,就兩江總督來說,根據史料記載,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後,兩江總督的駐地位於南京城正中。由此,對於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這兩個官職的駐地都設立在今江蘇省內。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清朝時期的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誰的官職更大呢?一首先,對於清朝時期的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在官職品級上存在明顯的區別。一方面,就兩江總督等總督來說,品級為正二品,如果加兵部尚書銜,為從一品,已經是「一品大員」了。
  • 江蘇曾經被分成兩個省,分出去的那部分,省會設在了淮安
    在清朝時,江蘇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蘇南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是朝廷的錢糧重地;第二,江蘇沿海一帶,是重要的鹽場,事關朝廷鹽稅的收入;第三,清朝時每年有四百萬石糧食,通過大運河從南方運到北京,大運河成為維繫清廷存亡的交通線,而被大運河貫穿南北的江蘇省,戰略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正是基於上述三方面的重要性,江蘇的區劃調整也就多有違背慣例之處,而這些調整,又影響到了如今的江蘇。
  • 一文讀懂清朝的行政區劃:內地十八省、五個將軍轄區、四藩部
    清朝幅員遼闊,行政區劃與今天較為類似。大體可以將清朝疆域分為內地十八省、五個將軍轄區和藏青蒙疆四藩部。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清廷對行政區劃的層級關係,統治方式也有很大差異。▲兩江總督署西轅門內地十八省主要是指山海關以內、長城以南的十八個省份,也是漢人主要分布區,所以也稱「漢地十八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