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志願軍入朝打的那麼艱苦,朝鮮人民軍在幹嘛?戰鬥力如何?

2020-12-25 騰訊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的。

當時,朝鮮半島南北分立之時,在我國和蘇聯的支援下,北朝鮮得以建立起一支較為完備的武裝力量。蘇聯是大力支援北朝鮮武器裝備,從槍枝、火炮,到軍用卡車、坦克、飛機,是應有盡有,如北朝鮮就曾用40噸稀有金屬從蘇聯換回150輛T-34/85坦克和幾個師的裝備。

而我國則是將境內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三支精銳朝鮮師悉數交由北朝鮮,編入朝鮮人民軍。1949年4月28日,朝鮮派勞動黨派政治局委員金一向我國請求將朝鮮族部隊移交朝鮮,對於朝鮮的請求,毛主席當即回覆: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共有三個朝鮮師,駐紮在瀋陽和長春的兩個師可以隨時移交朝鮮,另一個師因正在參加解放戰爭,待戰鬥結束後再移交朝鮮。

7月20日,一六四師離開長春,經會寧抵達朝鮮的羅南,成為朝鮮人民軍第二軍團第五步兵師,轄第10、11、12步兵聯隊和1個炮兵聯隊,由原一六四師副師長金昌德少將任師長。25日,一六六師從瀋陽經由新義州進入安州,成為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第六步兵師,轄13、14、15步兵聯隊和1個炮兵聯隊,由原一六六師政治委員方虎山任師長。

之後,解放戰爭結束,經過準備,在鄭州,我軍將全軍1.4萬餘名朝鮮士兵集合完畢,在1950年3月中旬,將其整編為獨立十五師、一個團和一個獨立大隊。獨立十五師進入朝鮮後,成為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第十二師,第30、31、32步兵聯隊和1個炮兵聯隊,由全宇任師長。由朝鮮士兵改編的一個團進入朝鮮後,成為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第四步兵師第十八步兵聯隊。

除此,因朝鮮初立,國內百廢待興,所以是嚴重缺乏軍事人才,由此當時朝鮮人民軍師旅長以上幹部,幾乎都出身於原東北抗聯和延安義勇軍。

就在中國和蘇聯兩個強國的支援下,北朝鮮得以建立起一支戰鬥力較為強悍的準現代化軍隊。

而在這場戰爭中,朝鮮軍就憑藉著這支部隊,曾在3個月的時間內解放朝鮮半島92%的土地,以劣勢兵力重創美韓聯軍,打得美韓聯軍優勢兵力是節節敗退,堪稱強悍。

那在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到底有多強悍呢?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時,韓戰爆發。

戰爭爆發之初,因韓國未及時反應,很多軍隊猝不及防下,都未進入到戰備狀態,所以在朝鮮軍以T-34/85坦克為先導,執行閃擊戰時,當天就突破倉洞防線,次日就突破彌阿里防線。28日就擊潰韓軍主力部隊,進抵韓首都漢城。佔領漢城不久,朝鮮軍就乘勝追擊,繼續向南推進,將韓國軍隊壓縮至釜山環形防禦圈內。6月30號,朝鮮人民軍發動水原戰役,在7月初於烏山擊潰韓國軍隊和美軍先頭部隊史密斯特遣隊,解放水原城。

緊接著又發動大田戰役,朝鮮人民軍第3、4師在坦克部隊的掩護下開始向大田方向前進。於7日在天安附近對陣美軍24師34團,朝鮮軍採用快打快衝的戰術,不到一日就擊潰了美軍34團,34團團長馬丁上校陣亡,朝鮮軍攻克天安。10日,朝鮮人民軍又相繼擊潰美21團1營和3營,並擊毀7輛美軍M24坦克,突破車嶺防線。

12日,朝鮮軍佔領烏致院,前鋒直抵錦江。14日拂曉,朝鮮軍又擊潰美34團,正面突破公州。16日凌晨,朝鮮軍又偷渡錦江,佔領鳳巖裡,切斷了美19團的退路,經過一天激戰,美19團全軍潰散,美韓聯軍精心經營的錦江防線也隨之崩潰。20日,美軍24師被朝鮮人民軍徹底包圍在大田地區,並於當日擊潰美第24師主力,俘虜24師師長威廉·迪安少將。

此後,在朝鮮人民軍的猛烈進攻下,美韓聯軍被迫收縮戰線,全力固守大邱至釜山的防線,朝鮮軍得以解放了朝鮮南部90%的領土和92%的人口。

但是,朝鮮的底蘊實在是比不上美國,且武器裝備較美軍也相差的實在太大,最初朝鮮軍憑藉著出其不意的進攻,殺得美軍是潰不成軍。可是,隨著美軍主力登陸仁川,後續海陸空力量的相繼到來,加之朝鮮軍戰線的拉長,又不具備海空優勢,在美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狂轟濫炸下,朝鮮人民軍漸漸不支,損失也越來越大。

以我軍支援朝鮮的三個師為例。

由164師改編的朝鮮第5步兵師在沿東海岸南下,佔領江陵後,就遭到美海軍艦炮的猛烈轟擊,猝不及防下,164師損失慘重。之後,164師又在9月下旬美國仁川登陸後敗退,最終全師僅剩下3000餘人。由166師改編的人民軍第6步兵師,在進攻馬山時遭遇美軍第25師的頑強抵抗,25師在美軍空軍的支援下,頑強的抵擋住了166師一個多月的進攻,166師撤退時損失過半。由獨立15師改編的朝鮮第12步兵師,在輪番的進攻下,至7月攻佔安東時,15師兵力已損失過半。

可以說,自麥克阿瑟登陸仁川之後,在聯合國軍與韓軍的聯合進攻下,在飛機大炮的輪番轟炸下,實力本就弱於美軍的朝鮮軍開始節節敗退,被迫北撤,損失慘重。

不過,這時的朝鮮軍還是保持著幾分戰鬥力。比如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後,為掩護主力北撤,朝鮮民族保衛相崔庸健指揮不足兩萬朝鮮軍,就硬是阻擋住美軍13天的進攻,直到9月28日美軍才又重新佔領了漢城,要知道仁川距離漢城只有數十公裡,按照正常速度,美軍眨眼就能到,可是不足兩萬的朝鮮軍居然硬生生讓數萬美軍13天的不得寸進半步。

再比如在保衛漢城的戰鬥中,在極其劣勢的情況下,朝鮮守軍15團也是表現出不俗的戰鬥力,負責攻擊漢城的美陸戰1師,就被朝15團擊殺300餘人。除此,據美軍國防部的統計,從1950年6月至10月底,美軍在朝鮮半島共陣亡8400餘人,其中6月陣亡31人,7月陣亡2875人,8月陣亡1754人,9月陣亡3354人,10月陣亡426人。

而據記載,我國志願軍入朝後,首次與美軍交火的日期是在1950年11月1日,也就是美軍這8400餘人的戰損,都是朝鮮軍單獨取得的戰果。由上可知,這時朝鮮軍的戰鬥力還是有的,不說強悍,但絕對不差。

此後,朝鮮軍雖然因損失跟不上補充,被迫開始大量向民眾強行徵召士兵,甚至出現了許多娃娃兵,繼而導致朝鮮軍戰鬥力銳減,但是在我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又逐漸的恢復了往昔的一絲戰鬥力,先是我軍負責朝鮮軍人員的訓練,蘇聯負責裝備的援助。因此,在1951年第五次戰役之前,朝鮮軍的規模又逐漸擴大到29萬餘人,且多數都是訓練有素的士兵。

靠著由我軍訓練的士兵,及蘇聯支援的武器裝備,朝鮮軍又在1951年之後,在大缽盆地和雪嶽山區相繼重創了美軍,

據美軍國防部的統計,美軍與朝軍在1951年8月的「血嶺戰鬥」中美軍陣亡341人;9月的「傷心嶺」戰鬥中陣亡616人,這些戰損皆是朝鮮軍獨立取得的戰果。

由上可知,韓戰後期,朝鮮軍的戰鬥力雖不似前期那麼強悍,但也不算弱,還是頗有戰鬥力的。

總得說,在韓戰中,朝鮮人民軍的表現並不賴,雖不如志願軍,但也算是一支強軍,至少見到聯合國軍不慫,還能給聯合國軍造成不小的戰損,而對於韓軍,朝鮮軍更是呈現出壓倒的實力,輕易就可將其擊敗。

相關焦點

  • 中國志願軍入朝鮮打的那麼艱苦,朝鮮人民軍在幹嘛?他們戰鬥力怎麼樣?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韓戰時期, 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的 當時,朝鮮半島南北分立之時,在我國和蘇聯的支援下,北朝鮮得以建立起一支較為完備的武裝力量
  • 志願軍在前線作戰時,朝鮮軍隊在幹嘛?戰鬥力又怎樣
    現在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知道很多志願軍在韓戰中奮勇殺敵,英勇就義。但是很少的人知道朝鮮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是怎麼樣的,難道整個韓戰的勝利全部都是靠志願軍打出來的嗎?當我國志願軍在前線衝鋒陷陣的時候朝鮮軍隊到底做了些什麼?他們的戰鬥能力強嗎?難道他們就看熱鬧或是打醬油嗎?
  • 英勇朝鮮人民軍:曾將美等16國聯軍打的節節敗退,差點將韓國滅亡
    朝鮮人民軍近身搏殺美國炮兵1951年5月15日,美國五星上將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說「赤色中國並非尋求主宰世界的那個強大國家(暗指蘇聯),坦白地說,從參謀長聯席會議觀點來看,這個策略會讓我們在錯誤的地點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
  • 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老照片:曾被美國打的狼狽不堪,難得一見
    【朝鮮人民軍士兵】此圖為身穿夏裝的朝鮮人民軍戰士,旁邊還有一輛吉普車。 【訓練中的朝鮮士兵】韓戰爆發前蘇軍同樣給朝鮮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180架新型戰鬥機飛進了朝鮮,這其中有70架攻擊轟炸機、40架雅克戰鬥機,這些飛機連當時的中國都沒有。
  • 抗日戰爭打的如此艱難,為何韓戰中國卻突然能對抗美國了?
    1,因為不是全面戰爭,戰火只存在朝鮮半島,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中國軍隊國防壓力,使得中國可以集中精銳部隊入朝輪戰。 2,因為不是全面戰爭,韓戰戰火不涉及中國、美國兩國根本利益。美國在不擴大戰爭規模,不進攻中國本土就無法取得戰爭勝利的情況下,只好停戰。
  • 志願軍進入朝鮮前,朝鮮人民軍面臨著怎樣的局面?為何會兵敗釜山
    我志願軍戰士之所以入朝,是因為朝鮮人民軍兵敗釜山,被聯合國軍逆推戰局,從南到北,一潰千裡,我國再不出手,後果將難以挽回。 朝鮮人民軍在兵敗釜山後,就再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可是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呢,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會戰鬥力極強,殲敵60000多人
    那麼,朝鮮人民軍為何會在戰爭初期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呢?除了朝軍官兵實戰經驗比韓軍多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朝鮮人民軍的武器裝備超過韓國軍隊。而且,朝鮮人民軍的武器對韓軍形成了壓倒性的態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在綜合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朝鮮試圖統一朝鮮半島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朝鮮只需要打閃電戰,在美國還沒完全布防之前,將南部一舉拿下,再加上中國蘇聯的支持,美國大概率也不會真的出兵。所以,朝鮮自從南北分治以來,就是在等一個機會。
  • 1950年國慶美國、韓國、蘇聯和朝鮮都送了什麼賀禮?導致我軍入朝
    隨即他們在10月1日這一天,於東京廣播電視臺向北朝鮮喊話,要求朝鮮方面立刻投降,並也在多天後越過了「三八線」向北進軍,這成為了美國人送給我國的「賀禮」。這份賀禮使我國最終決定出兵入朝,因為他們的步伐很快就接近了鴨綠江,而歷經滄桑的中國是絕對不能容忍外患再次叩關的。
  • 難道朝鮮戰場上的韓國軍隊只是累贅?當時美軍的想法讓人不可思議
    本帳號將長期關注抗美援朝的那些事,記錄歷史還原真相,並且會有更多的文章持續輸出中……在近70年前的朝鮮戰場上,韓國軍隊無疑是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雖然他們的作戰能力和戰鬥意志並沒有志願軍和美軍那樣強悍,但作為人數眾多的一支軍隊,當提到這場戰爭時就不得不提起韓國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和作為。那麼,在戰爭期間尤其是在美軍的眼中他們真的只是累贅嗎?
  • 朝鮮人民軍三天拿下漢城,軍官感慨:多謝蘇中兩位老大哥出錢出人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僅僅只用了三天,北朝鮮人民軍就一路勢如破竹,攻佔了南韓首都漢城(現首爾)。這一消息之震撼,讓本來淡定旁觀的美國也坐不住了,很快就做出了出兵朝鮮武力幹預的決定,也就有了後來中國志願軍的抗美援朝。
  • 志願軍入朝之前人民軍打過幾次戰役?數量驚人一致,可惜功敗垂成
    但是自1950年7月5日起,美軍駐日本的第24步兵師先頭部隊已經到達戰場,儘管人民軍也擊敗了還沒有完成集結和戰爭準備的美軍,但是戰損逐漸增大,美軍畢竟不是泥捏的。 從軍事專業角度評述,人民軍在推進到洛東江北岸之前,也是先後進行了「五次戰役」(跟志願軍的五次戰役沒有關係)。
  • 「不能置之不理」中國出兵朝鮮,真的是因為這六個字嗎?
    在討論出兵朝鮮時,毛澤東說:「我們可以寫出百條千條理由不出兵,但這百條千條的理由不能抵住六個大字,就是『置之不理』。那麼。中國出兵朝鮮,真的是因為這六個字嗎?美國總統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晤時,曾談到中國會不會出兵朝鮮?麥克阿瑟信心十足地說:「中國軍隊在東北有30萬軍隊。
  • 朝鮮人民軍前期優勢明顯擊敗美軍,為何兵敗釜山?仁川登陸成轉折
    節節敗退的南韓不得已尋求美軍的幫助,而早在戰爭初期美國方面就打算出兵,但是短時間內沒辦法召集那麼多的部隊,唯一臨近的便是日本方面的美軍,但是二戰結束後,這裡的美軍進行了裁撤,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上似乎不再像以前那麼極具優勢。
  • 麥克阿瑟堅信中國不會參戰,揮兵北上鴨綠江,導致中美兵戎相見
    當然,這是金日成們自己的看法,而且蘇聯和金日成都認為,美國不會出兵保護韓國,所以金日成一開始就拒絕了中國出兵相助的建議。金日成信心滿滿,自以為能夠在三個月內就結束戰爭,最終韓戰卻打了三年。朝鮮人民軍這七個精銳師中許多士兵此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效力,在日本投降以後,他們被移交給金日成領導,他們身經百戰,戰鬥力比較強。
  • 我國最早是何時表態願出兵朝鮮的?準確時間讓人不可思議!但……
    ▲戰鬥中的志願軍戰士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我國出兵「抗美援朝,」是在朝鮮局勢從勢如破竹轉為被動挨打以後,才在金日成的求援下,以及史達林的要求下出兵入朝的。而這個時間點應該是1950年9月15日以後,因為這一天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開始在朝鮮中部地區登陸,而他們選擇的地點就是仁川,這裡幾乎是半島橫向最窄的「腰蜂」地區,因此在南方和美國第八集團軍陷入僵持狀態下的人民軍,立刻遭到了南北兩面夾擊,開始大敗。所以很多人認為我國應該是朝鮮面臨潰敗以後才表態願意入朝的,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入朝第三次戰役,志願軍為何止步「三七線」?
    老謀深算的李奇微認為,單靠防禦無法遏止志願軍的攻勢,只有轉守為攻才能挽救聯軍的命運。此時的聯軍已對志願軍神出鬼沒的側後迂迴深感忌憚,為防止「悲劇」再次發生,他們於「三八線」以南部署了五道防線,該防禦體系橫貫半島,縱深達60餘公裡,並且將南朝鮮軍配置在第一線。
  •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志願軍穿什麼?
    首批入朝部隊軍官都穿著朝鮮人民軍軍服——朝式帶折直筒帽、立領黃呢軍服、牛皮武裝帶、黃呢馬褲、黑色長統馬靴……志願軍幹部不帶軍銜肩章,師職以上穿將官服、團營職穿校官服、連排職穿尉官服,士兵有穿朝鮮軍服的,但絕大多數都穿解放軍軍服,都不戴帽徽、胸章……身穿朝鮮人民軍軍服的38軍首長(左起):軍長梁興初,副軍長江擁輝,政委劉西元
  • 志願軍疾進,突遇後撤的朝鮮人民軍指揮員,竟是曾經的解放軍連長
    21日,率領先遣部隊的第 124師副師長肖劍飛,遇到了後撤的朝鮮人民軍指揮員金永渙(其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連長,1949年回國)。肖劍飛說明當前情況後,請其派車運送志願軍1個營搶先佔領黃草嶺,以阻止敵人北進。金永渙聽後,當即同意抽調18輛卡車運送志願軍部隊前進,同時向志願軍通報了當面的敵情: 敵人正在人民軍後面追進,可能於 25 日晨進佔黃草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