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2017年全球大宗農產品走勢要看中國臉色

2020-12-26 中國經濟網

  英媒稱,一家貸款給農業企業的大型銀行稱,中國對棉花和糖等原材料官方儲備的處置,將成為影響2017年大宗農產品走勢的一個關鍵因素。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4日報導,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大宗農產品市場主管斯特凡?沃熱爾(Stefan Vogel)表示,中國是推動農產品市場的「最引人注目的變數」。荷蘭合作銀行是面向全球農戶和農業企業的領先融資機構。

  報導稱,中國政策制定者的任何開始減持國內巨額儲備的決定,都將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該銀行在其報告中稱:「中國是否減持庫存將成為2017年棉花和糖市場的主要價格推動因素,玉米、大豆或植物油可能也是如此。」

  中國正考慮出售在政府補貼政策下累積的過剩儲備。中國為包括棉花、糖和玉米在內的大宗商品設置的最低價格過高,當這些價格偏離市場價格時,政府鼓勵了過度生產以及強勁的進口。

  農業原材料,特別是所謂的「軟性大宗商品」,例如糖、咖啡和棉花,今年的表現在最佳之列。彭博軟性大宗商品指數上漲21%,工業金屬和能源指數則分別上漲24%和1.5%。糧食指數下滑約3%。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在本月唐納德?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該行對美國的「前景持謹慎態度」。這位當選總統承諾廢除貿易協議:如果這些貿易協議被修訂,可能會對「美國大宗商品的進口和出口造成廣泛影響」。

  大宗農產品投機交易一直是今年市場波動的一個特點,荷蘭合作銀行預測,這種趨勢將繼續。該銀行表示,由於利率只會緩慢上行,大宗商品可能會吸引那些尋找更高收益率的對衝基金和其他投機客。

  該銀行預測,尋找對衝通脹的方式的指數基金(那些追蹤大宗商品指數的基金),將在明年下半年回歸農產品市場。

  荷蘭合作銀行認為,外匯市場波動性也可能會成為影響未來12個月大宗農產品價格的因素,法國、荷蘭和德國大選可能會導致歐元貶值。

  匯率走勢今年已對大宗農產品價格產生有力影響,英國退歐公投曾導致英鎊匯率重挫,這推升了英國食品進口價格並提振了農產品出口。相比之下,巴西雷亞爾升值促使咖啡和糖價格飆升,因為該國是這兩種商品的最大生產國。

  從單個大宗商品來看,預計咖啡價格將大幅下跌,目前為1磅1.62美元左右,投資者對阿拉比卡咖啡前景尤為悲觀。

  隨著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繼續轉向以肉為主的飲食,預計用作牲畜飼料的糧食和油籽將找到支撐。荷蘭合作銀行表示,預計大豆價格將保持強勁,目前在1蒲式耳10美元上方,同時由於需求穩定上升,預計奶製品價格明年也將上漲。

相關焦點

  • 經濟每月談: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狀況及價格走勢
    特別是受美國持續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影響,美元貶值和泛濫的全球流動性大大加劇了市場漲價預期,推動全球資源性產品和重要農產品價格震蕩上行。進入到2011年,澳大利亞極端天氣又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糧食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的緊張。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連續7個月上漲,今年1月該指數創歷史新高。
  • 2017年泰國農產品價格將逐漸復甦
    據開泰研究中心報告,2017年泰國農產品價格總體可望呈現逐漸復甦局面,預計橡膠、油棕果及甘蔗價格將分別年同比增長5.6%、6.0%及22.0%,因全球油價上漲及市場仍具需求。同時預計大米和木薯價格將分別年同比萎縮1.8%和6.7%,源於水情良好導致供應量維持在高位,以及主要貿易夥伴國如中國的購買力放緩等,均對其價格形成挑戰。
  • 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中國大宗商品指數、中國公路物流運價...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三個指數:2020年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中國大宗商品指數、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2020年1月全球製造業PMI回升1.4個百分點,初步出現止跌跡象,下行壓力仍存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2020年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較上月回升1.4個百分點至50%,升幅明顯。美國和歐洲製造業低位反彈,共同拉動了全球製造業的回升,亞洲製造業保持溫和趨升的走勢,非洲製造業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較快發展。
  • 大宗商品盛宴
    根據疫情的發展,伴隨著經濟和政策的影響,2020年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3月,大宗商品價格遭受重挫。這一時期新冠疫情逐步在全球蔓延,全球金融市場也出現了流動性危機,美國股市遭遇百年罕見的快速下跌,大宗商品價格也集體撲街,原油期貨甚至出現了罕見的「負油價」。  第二階段:4-7月,大宗商品價格大反轉,回到疫情前水平。
  • 從原油、黃金、白銀、銅的比價關係 看大宗商品價格變化機制
    要聞 從原油、黃金、白銀、銅的比價關係,看大宗商品價格變化機制 2018年4月19日 20:59:19  本文選自「靜觀金融」微信公眾號,作者「廣發宏觀郭磊團隊」,原標題《商品比價關係的信號》。  正文  我們在報告《大宗商品分析框架及供給側改革影響》(2017年9月17日)中指出,大宗商品價格的運行主要受到供給、需求、政策、流動性、預期(預期差)、情緒及倉位等因素驅動。簡單來講,供需(包括政策和流動性)決定方向;預期(預期差)、情緒和倉位通常影響商品價格的運行節奏。
  • 從原油、黃金、白銀、銅的比價關係,看大宗商品價格變化機制
    要聞 從原油、黃金、白銀、銅的比價關係,看大宗商品價格變化機制2018年4月19日 20:59:19 本文選自「靜觀金融」微信公眾號,作者「廣發宏觀郭磊團隊」,原標題《商品比價關係的信號》。 正文 我們在報告《大宗商品分析框架及供給側改革影響》(2017年9月17日)中指出,大宗商品價格的運行主要受到供給、需求、政策、流動性、預期(預期差)、情緒及倉位等因素驅動。簡單來講,供需(包括政策和流動性)決定方向;預期(預期差)、情緒和倉位通常影響商品價格的運行節奏。
  • 2016年鋼鐵市場走勢分析與2017年預測
    一、2016年鋼材價格走勢分析  2016年國內鋼材價格大幅上漲,整體呈現過山車行情。12月及4月分別為近兩年高點及次高點,小牛市形態表現明顯。監測的螺紋鋼標杆價格年內最大波動幅度為80%,也是2016年螺紋鋼最大漲幅。
  • 深度揭秘大宗商品暴跌暴漲之謎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認為,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與其兩個屬性相關,金融屬性和商品屬性。由於大宗以美元計價,以及期貨市場的存在,具有金融屬性,導致短期大宗價格可以大幅波動,甚至超調。長期看,大宗價格的走勢看供需基本面,即商品屬性。各商品又分為早工業品和後工業品。例如,鐵礦石、銅屬於早工業品,鋁、鉛等屬於後工業品。
  •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的發展特點及啟示(上)
    針對季節性生產、全年消費的農產品,交易商可以通過存儲、遠期銷售等方式匹配供需。此外,多數大宗商品都需要經過加工、精煉和混合,才能滿足最終產品的特性以備消費,因此交易商在原材料加工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  三是交易商的活動涵蓋大宗商品貿易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
  • 英媒:在數量達到頂峰後,中國移民開始從非洲返鄉
    溫文原(音)來自中國東南沿海一個沉睡的漁村,幾年前他跟村裡幾十人一起到非洲去開啟新的生活。今年,他決定回國了。201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增長1.5%,這是近20年以來的最低經濟增速。33歲的溫是近年來非洲大陸各國經濟不景氣背景下成千上萬從非洲回國的中國人之一。他在約翰尼斯堡附近經營一家超市有5年時間。
  • 英媒:中企收購英國鋼鐵貿易巨頭斯坦科貿易公司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媒:中企收購英國鋼鐵貿易巨頭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21日刊載題為《中國企業一舉收購英國鋼鐵貿易商斯坦科》的報導稱,總部設在廣州的雪松控股集團收購了世界最大的獨立鋼鐵貿易集團之一
  • 2021年買什麼?大宗商品或將迎來牛市
    2020年全球市場經歷了冰與火的考驗,在極端疫情衝擊後,一場前所未有大放水洶湧而至。 美銀美林估測,此次全球貨幣大放水已經達到210萬億元,而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疫情之下全年社融增加近40萬億元,雖然較海外國家比較克制,但比起12年前的「4萬億刺激」,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權威數據:2017年全國水產品市場價格因素分析及2018年走勢預測
    權威數據:2017年全國水產品市場價格因素分析及2018年走勢預測2018-02-27 17: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        瀏覽量: 19934 次 我要評論 隨著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2017年全國水產品市場運行穩中向好,市場成交量額雙增,漁業「減量增收
  • 「黑金」時代 大宗機會幾何?
    ,供給增量最早也要在2021年一季度末才可以實現。   基於我們建立的ARDL-ECM模型,更新預期模型到2020年11月且對假設進行更新,從而得到結論如下:   截止2021年6月大宗商品整體漲幅或達30%,能源漲幅最高或可達到50%、工業金屬漲幅15%、農產品
  • 中信證券大宗商品2020年展望: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信證券核心觀點 2020年全球不同區域經濟周期錯位帶來的影響將更加顯著,大宗商品整體或將呈現先弱後強的走勢。從配置來看,全球流動性寬鬆將支撐貴金屬和銅價,生豬存欄恢復將帶動農產品板塊偏強,黑色受國內需求韌性支撐在明年上半年表現可能較強,而能源、工業金屬等或有望在下半年開啟上行周期。 能源:累庫壓力或於2020年中緩解,看好下半年能源品價格。
  • 日媒:中國2017年貨物貿易總額超美國 重奪全球首位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日媒稱,據世界貿易組織(WTO)12日公布的2017年貿易統計顯示,僅限貨物的中國貿易總額(進出口合計)為4.105萬億美元,從上年排第一的美國手中奪回了首位。進口額較上年大幅增長了16%。
  •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正在上演復甦
    長江有色金屬網訊:根據Bloomberg News報導,隨著全球經濟從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反彈,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正在上演復甦。彭博商品現貨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Spot Index)上周四上漲1.3%,達到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全球距離新冠疫苗的使用越來越近,向美國新總統過渡的過程也越來越清晰。
  • 英媒:中國在拉美影響力擴大 學葡語西語人數爆增
    原標題:英媒找到中國在拉美影響力擴大新證:學葡、西語人數暴增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導英媒稱,隨著中國擴大在拉美的影響力,學習葡語和西語的中國學生人數呈爆炸式增長。據英國《衛報》網站9月2日報導,當張方明(音)開始學習葡萄牙語時,他的理想是成為中國駐巴西的外交官。而對孫江琳(音)來說,拿到葡萄牙語學位是為了找工作,也是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巴西音樂。「巴薩諾瓦!」這位19歲的本科生說,「我非常喜歡這種類似爵士樂的音樂!」
  • 分析全球近百年房價走勢 剖析房價走勢的因素及規律
    總的來看,1970-2017年22個經濟體美元房價增長與美元GDP增長的相關係數為0.48;2010-2017年全球48個經濟體的相關係數達0.8。美元房價長期走勢亦可參照本幣房價長期走勢做相應的因素分解。一國內部哪個區域房價漲幅最大: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
  • 英敏特發布2017年六大全球食品與飲料趨勢
    上海2016年11月15日電 /美通社/ -- 英敏特全球市場研究諮詢公司發布了六個全球食品與飲料市場的趨勢洞察,尤其旨在影響2017年的成分和食品飲料產品趨勢。2017年古法產品(包括穀物,食譜,傳統工藝)將結合技術創新出更好口味且富含植物原料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