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養生過六關,安然度夏天

2021-02-12 勞動午報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月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小暑期間,迎來三伏天,空氣溼度大,天氣由乾熱轉為悶熱,小夥伴們要注意防暑。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風中都帶著熱浪;由於炎熱,蟋蟀也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老鷹也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飛翔。默默積蓄能量靜待最熱辣的日子吧……

食新

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封齋

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後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吃伏面

入伏之時,剛好是我國小麥生產區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麥滿倉,而到了伏天人們精神委頓,食慾不佳,餃子卻是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所以人們用新磨的麵粉包餃子,或者吃頓新白面做的麵條,就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

吃暑羊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

舐牛

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捕黑鯛

小暑時節是臺灣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產期臺灣周圍的海域是屬於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群的群聚時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

吃芒果吃藕

所謂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臺南縣白河鎮的蓮田盛產蓮蓬和蓮子,素有蓮花之家的白河鎮每年都會舉辦蓮花節。

炒綠豆芽

[配料]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豆芽洗淨水淋幹,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療瘡瘍。

素炒豆皮

[配料]豆皮二張,植物油、食鹽、蔥、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皮切絲,蔥洗淨切絲。油鍋燒至6成熱,蔥絲下鍋,烹出香味,將豆皮絲入鍋翻炒,隨後加食鹽,炒數分鐘後,加味精,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功效]補虛,止汗。適合多汗、自汗、盜汗者食用。

粉蒸蓮藕

[配料]藕500克,生米粉50克,滷豬肉(肥瘦五花肉)100克,熟豬油25克,芝麻油10克,鹽2.5克,醬油15克,醋5克,薑末5克,蔥花5克,味精、胡椒粉適量。

[做法]蓮藕洗淨去皮,以刀面拍碎,再用刀背將藕捶成塊狀;滷豬肉切成小丁;將藕、肉拌在一起,同盛入一瓷盤中,熟豬油化開,倒入盛藕料的碟中,加入備好了的生米粉、精鹽、薑末、蔥花、胡椒粉、味精一起拌勻,倒在小圓格子蒸籠中,上旺火沸水鍋蒸約25分鐘,翻扣入盤裡;將備好了的醬油、醋、芝麻油調成汁,淋入藕內。

[功效]益脾養血,滋陰潤燥。

蠶豆燉牛肉

[配料]鮮蠶豆或水發蠶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鹽少許,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牛肉切小塊,先在水鍋內氽一下,撈出淋水,將沙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待水溫時,牛肉入鍋,燉至六成熟,將蠶豆入鍋,開鍋後改文火,放鹽煨燉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鍋即可。

[功效]健脾利溼,補虛強體。

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衝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併,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對於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尤為適宜。

第四期|點讚工會人,幫TA贏大禮~

補助標準再提高!這些福利免費享受啦!

這243家醫院醫保不選也能報,別再浪費您的指標了!

綜合:海茱雅健康管理、懷山堂

編輯:宋曉光

相關焦點

  • 【食色】小暑養生過六關,安然度夏天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風中都帶著熱浪;由於炎熱,蟋蟀也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老鷹也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飛翔。
  • 今日小暑,養生這事千萬別忽略! 過「六關」喝「三湯」,健康一整夏!
    小暑來了,江淮地區的梅雨季節即將結束。「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是氣溫類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熱」,指天氣開始炎熱了,但還沒到最熱的時候。小暑後(含小暑當天)第一個「未日」稱「出梅」,標誌著江淮地區梅雨期結束,副熱帶高壓開始控制局面,盛夏開始。今天是小暑節氣,一起來看看如何養生。
  • 小暑養生
    小暑日「鬥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小暑若是吹南風,則大署時必定無雨,就是說小暑最忌吹南風,否則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衝決圩堤。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包括臺灣地區的小暑節氣,正是颱風來臨之際,《臺灣府志》記載:「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臺……臺則常連日夜,或數日而止。……五、六、七、八月發者為臺。」
  • 小暑節氣,消暑養生「過五關斬六將」,喝茶調理身體渡夏天
    此時的溫度已經達到38度,連空氣都是熱騰騰的。吹著悶熱的風,突然想起小暑在此刻已經來臨。天氣火熱的痛,讓我趕緊回家泡上一杯茶來養心靜氣。小暑天氣炎熱,推薦「過五關斬六將」養生。先說一下過五關。第二關:養心關夏養心,不怒不喜,平和從容。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天氣炎熱,泡上一杯信陽毛尖,可以清心消暑。毛尖本身就稍微有點苦澀的味道,苦者入心。養心者養身也。
  • 今日小暑,食俗吃麵,記著給家人煮碗熱湯麵,吉祥順利過夏天
    今日小暑,食俗吃麵,記著給家人煮碗熱湯麵,吉祥順利過夏天今日小暑,有吃麵的食俗,如果你還沒想好吃啥,那就給家人煮碗熱湯麵吧,又簡單又好吃,出點熱汗,祛風散寒,對身體有好處,還能順應節氣,養生保健,讓全家人順順利利過夏天
  • 小暑習俗吃什麼傳統食物 小暑吃什麼養生要吃苦養生飲食
    小暑習俗吃什麼傳統食物 小暑吃什麼養生要吃苦養生飲食  小暑時節,氣候炎熱起來,人們食慾降低、胃口不佳、腸胃不適,有民諺稱「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意指天氣太熱了,人變得散漫,連三餐都懶得準備。其實,恰恰相反,醫學專家表示,酷暑時節,人們應該通過適當的「食療」來改善對熱天的不適感。》》》
  • 小暑後迎「三伏天」,這5個養生要點,牢記堅持做,順利度苦夏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正如冬日的數九寒天一樣,夏天也有最為炎熱的一段時間,這就是「三伏天」。小暑節氣一般離入伏不太遠,夏天在步入中後期的同時,也逐漸發揮出它最大的魔力,所以民間有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小暑節氣的到來也表明狂風暴雨雷電交加的天氣即將到來。小暑臨,養生很重要小暑到來,預示著不久將進入「三伏天」。
  • 小暑至盛夏始,科學避暑才能樂不思「暑」
    ●「人曬衣裳龍曬袍」 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
  • 小暑會養生,百病不纏身!
    小暑是一個反映氣溫變化的節令,一般在公曆7月7日或8日,「暑」是炎熱,「小」是炎熱的程度,小暑是說炎熱的夏天到了,但還沒有達到最熱的時候
  • 24節氣之小暑飲食養生寶典
    小暑時節避暑吃炒麵 小暑養生寶典 小暑節氣前後的食譜 小暑時節吃啥最好?小暑的養生小暑之時,南方已經十分炎熱了,人們最容易感到的是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鍊,應該按五臟主時,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
  • 小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小暑吃什麼水果蔬菜好才養生健康
    小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1、吃三寶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 【小暑節氣】小暑養生有講究 注意四個事項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正是民間繁忙的時候,種植蔬菜,備足過冬;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也都在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炎熱的氣候,由於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小暑吃什麼好?
  • 小暑吃什麼傳統食物好 小暑養生的5種水果+6種蔬菜
    ,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小暑的養生食物介紹吃六面  在小暑前後還有一個重要節日,即每年農曆六月六日舉行的「天貺節」。
  • 六首小暑詩詞,何以消煩暑,一起看看古代人怎樣過夏天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暑,熱如煮物也」。這個解釋很形象,所謂「暑」,就是在鍋裡被煮的感覺,而小暑就是由「烤」到「蒸」的轉變。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炎熱的夏天到了,讓我們一起欣賞六首夏季詩詞,一起了解古代人避暑消夏的方法吧!
  • 小暑,清風出袖伏日來 | 蕩口古鎮來養生
    小暑,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天的第五個節氣。這天,太陽至黃經105度。暑者,炎熱也。
  • 小暑至丨總有一處清涼,為你而來
    月6日23時14分小暑時分,太陽抵達黃經105度炎夏伊始,暑氣蒸騰&34;此時,雨水豐沛,雷暴頻繁&34;鳴蟬、荷花、樹蔭、瓜果夏日裡的各色風物亦在小暑臻至極盛食新、吃藕、過五關……小暑之日還有這些有趣的風俗
  • 劃重點,《小暑養生指南》請收好!
    不過,下周,我們將迎來小暑節氣,這就意味著,梅雨即將結束,三伏天即將登場,人們將在雨雨雨和熱熱熱的模式中來回切換。又是溼氣又是暑熱的,左右夾擊,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在此時面臨重大挑戰,因此,如何養生成了這個階段重要的話題之一。下面這份《小暑養生指南》請你一定要收好,總會用上的。
  • 今日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節氣,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 小暑是幾月幾日 小暑養生要注意什麼事
    小暑是壹一個重要的節氣,尤其是對於養生來說,小暑養生是十分重要的,養好小暑這一天,健康無病一整年,這種話並非說說而已,那麼小暑是幾月幾日呢?小暑養生要做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小暑是幾月幾日雖說小暑大家都知道,但是對於小暑是幾月幾日還是有很多朋友不了解,接下來小編介紹的便是每年什麼時候是小暑。
  • 小暑飲食養生!
    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