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申明書。
宜賓市登山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如今宜賓的戶外市場很亂,不少組織就是測算一下成本,然後估計自己要賺多少,再給消費者報一個價。但是,這些戶外俱樂部聘請的領隊大多不是具備專業資質的職業領隊,「大部分都是做兼職的。」更有甚者,一些「領隊」參加過一兩次戶外活動,就出來帶隊了。
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宜賓大大小小的戶外組織或者俱樂部,從組織者到工作人員,大多數都不是職業的。該業內人士舉例說:「比如請個領隊帶11個人,假設一趟下來有2000元利潤,那麼他給一個領隊300-500元,很多人都願意幹。」
據上述業內人士介紹,在宜賓頗有名氣的「耍娃戶外俱樂部」,其負責人是宜賓某大型國企的員工,利用周末來召集驢友活動,「他們基本沒有辦公的地方,大部分就是自己家裡。」正是這種模式,不少的戶外俱樂部或者組織、QQ群就這樣成長起來了。「最亂的是論壇、QQ群他們都能發布活動,而且還有不少擁躉。」
價格優勢 無資質的組織更有市場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僅都市自遊人一家有資質的,有資質的組織會否更容易被市場接受?答案為否。該業內人士介紹,針對團體都市自遊人由於流程更為標準化,費用相對也就更高,因此在宜賓這個「價格為王」的市場自然不招待見。
因為價格優勢,一些無資質的戶外組織反而把有資質的組織牽著鼻子走。「自身沒有資質,甚至沒有經驗,消費者也沒有意識說要選擇有資質的領隊和組織。」這名業內人士語帶無奈。在宜賓,散客最看重的就是看價格,而不是手續或者服務質量。
宜賓尚無純商業化的戶外組織
據了解,現在宜賓市場上的戶外團體,無一不是迴避自己是否「盈利」這個問題。宜賓唯一有資質的大型戶外俱樂部都市自遊人表示,他們是翠屏區旅遊局主管、民政局批准成立的社團組織。但由於社團組織定性必須是公益,他們也無法真正實現商業化。
都市自遊人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戶外領隊都有戶外資質,但否認盈利。
「我們考慮過商業化,但是價格會更加高昂。」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因為沒有商業化,7年以來的很多戶外組織都倒下去了。
門檻高也是大多數戶外團體難以商業化的原因之一。「據我所知一個旅行社要20萬保證,30萬以上註冊資金。我們希望成為旅行社,這樣會更加規範,有保障。」
律師建議
不要輕易作出免責申明
四川錦上律師事務所律師蔣及軍和實習律師包家源介紹,在旅行之前,每個戶外旅遊者均作出了免責申明,就意味著若發生 意 外 事故,風險責任自行承擔。當然,能作出免責申明的主體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也就是成年人。若是未成年人作出的免責申明,則該免責申明系無效的。
而在這起事故中,遇難者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在出行前,她應當預見且能預見在戶外露營可能會遇到山洪等自然災害及意外事故,而在明知的情況下,仍作出意外風險自擔的免責申明,說明她願意且有能力自行承擔意外事故責任。當然,其他戶外旅行者是否要承擔本次事故法律責任,則要看他(她)在本次事故中有無過錯且過錯大小。
因此,律師提醒,類似的戶外旅行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請自行組織的遊客們不要輕易在複雜的地勢裡露營,更不要輕易籤署免責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