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前的夢想是在城裡面有一套房,有一個穩定的事業,出去奮鬥了這麼多年,最終還是政府幫我實現了。」
房子,從6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
月收入,從6000元到20000元。
曾經那個為了生活離家開鄉和親人遠到千裡之外打工的王國平,在如今的「好政策」引領下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過上了一家團聚的幸福生活。
走進長寨街道順興社區順君心超市,32歲的王國平站在自家超市的收銀臺前,滿臉笑容地將商品遞到顧客的手中。
王國平的老家在杉木村, 5個兄弟姊妹,因為父親常年醉酒只能依靠母親務農來維持家裡的生活。長大以後,成家的王國平逐漸扛起的家庭的重擔成為了家裡的頂梁柱,靠他一人養活一家人。「在老家送小娃讀書,又沒有錢買車,只能騎一個電瓶車或者摩託車,下雨雨淋,風吹日曬的。」
2015年,為了維持生計,王國平和妻子赴上海打工,兩個人加起來一個月的工資也只有6000多元。「在外面打工支出大,租房子一個月都是1000多,孩子讀書一個學期學費5000多,這些數字對當時的我們來說,真的是一種很大的壓力。」
2018年,王國平和妻子辭職回家,本來打算用打工存下的積蓄建新房,剛好遇到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符合搬遷政策的他想都沒多想就答應搬遷到城裡生活。
一家6口分到了一套120平米的「小洋樓」,生活環境變好的同時,王國平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藉助政策幫扶、貸款和房租減免,他在順興社區裡開起了小超市,現在他的超市每月盈利都在20000元左右。「一次性創業補助是5000塊,場地補貼一個月是500,創業貸款20萬,政府全額貼息三年,有信心,我已經看好店面準備再開分店。」
過上幸福生活的王國平是長順已搬遷移民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長順共搬遷4894戶21346人,通過網格化管理,實施精準就業服務,引導幫助搬遷勞動力就業4726戶9397人,實現戶均1人以上就業目標,「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作 者:黔南日報長順記者站 蒯華揚
來 源:黔南日報社融媒體採訪中心
編 輯:李光有
【來源:山水黔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