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從60平米到120平米;月收入,從6000塊錢到20000塊錢;曾經那個為了生活,離家開鄉和親人遠到千裡之外的上海打工的王國平,在如今的「好政策」引領下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過上了一家團聚的幸福生活。
「鹽巴3塊、醬油2塊、煙13塊……總共18塊,微信還是現金?」站在自家超市的收銀臺前,32歲的王國平嫻熟的敲打著計算器,滿臉笑容地將商品遞到顧客的手中。
王國平的老家住在長順縣長寨街道的杉木村,小時候家裡一共有5個兄弟姊妹,父親常年醉酒只能依靠母親務農來維持家裡的生活,家裡的生活一直過得比較拮据。長大以後,成家的王國平逐漸扛起的家庭的重擔成為了家裡的頂梁柱,一個人努力掙錢來養活一家人。 2015年,為了維持生計王國平和妻子來到了大上海,自己找到了一個木材包裝廠的工作,妻子則是在電子廠上班。兩個人加起來一個月的工資也有6000多塊錢,可是除了房租、水電、還有生活支出,所剩的積蓄寥寥無幾。 「小孩到了讀書的年紀,在上海不僅學費貴,還不好找上學的地方,再有就是想著回家照顧父母。」2018年,王國平和妻子辭職回家,本來打算用打工存下的積蓄建新房,誰知道剛好就遇到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符合搬遷政策的他想都沒多想就答應搬遷到城裡生活。
搬出來之後,王國平一家6口人從老家破舊的2間瓦房搬遷到了城裡的移民安置點,分到了一套120平米的「小洋樓」,小區裡的環境又好,小孩上學讀書還很方便。還有一件讓王國平很高興的事,那就是自己和妻子在社區幫助下開了這家小超市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 「以前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在30歲之前能在城裡買一套自己的房子,有一份穩定的事業,最後還是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實現了。」王國平樂呵呵地說,現在他的超市每月均盈利都在20000元左右。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沈長志
編輯 徐然
編審 王璐瑤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