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闡釋謎一樣的永樂大帝

2020-12-20 科學網

 

□本報記者 鍾華

 

最近,《百家講壇》一位新主講人吸引了大家的視線,他就是中國明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商傳。這位英俊儒雅、被網友戲稱為「百家講壇史上最帥的主講人」,他的講解使明史熱進一步升溫。近日,由節目整理潤色而成的圖書《永樂大帝》適時而出,這也是廣西師大出版社繼《孟憲實講唐史》、《蒙曼說唐》、《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之後與《百家講壇》合作的最新作品。

 

商傳的父親為著名史學家商鴻逵,老師為著名史學家謝國楨,家學淵源,又從名師,可謂得天獨厚。商傳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明史、社會史,曾出版專著《永樂皇帝》《明代文化志》等,《百家講壇》此次選擇商老師作為主講,也是看中了他在學問上的成就。據《百家講壇》的製片人聶叢叢介紹,欄目組的編輯曾經「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講永樂大帝,都遭到商傳的婉拒。幾經動員,他終於答應上「講壇」,結果一出鏡,便創造了非常高的收視率。

 

永樂大帝朱棣的一生充滿疑團。他的生母究竟是誰?他的對手建文帝究竟是生是死?他死於出徵途中,今天北京十三陵的長陵裡,埋葬的究竟是他的肉體,還是他的衣冠冢?

 

朱棣的雄才大略,堪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派鄭和七次下西洋;他親率大軍五徵漠北;他遷都北京,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基礎;他疏通了大運河,貫通南北大動脈;他徵服了東北、西南、越南,奠定了今天疆域的基礎;他修纂了舉世聞名的《永樂大典》,這是史上最大的類書;他確立內閣,影響了全世界政治體制……

 

商傳認為,雖然永樂帝因得位不正而飽受爭議,但他的文治武功,與中國歷史上其他任何一位傑出的皇帝相比,都毫不遜色。他認為在中國歷史上數以百計的帝王之中,永樂帝稱得上是一位佼佼者,他的時代是絕對配得上「永樂盛世」這一稱呼的。

 

在《永樂大帝》一書中,商傳用「三多」總結永樂帝:謎團多、做事多、爭議多。商傳雖然是明史專家,但講起來卻絲毫不掉書袋,行文從容不迫、風格老練,最重要的是通俗易懂,用一個又一個故事串聯起永樂帝傳奇而又複雜的一生:朱棣的一生充滿苦痛。他很小就失去了親生母親,且有母不能認,直到死都不能名正言順地祭拜生母,只能認他人為母;他得位不正,靠靖難之役,篡奪皇位,正牌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生死未知,他一生都活在懷疑和驚恐之中;他身為男人,卻很早失去了性能力,以致後宮生亂,只能通過頻頻出徵,來展示他男性的雄邁;他很早就患上風溼,病痛伴其一生;他是工作狂,日理萬機,衣不解帶,用做各種事情,來證明自己……商傳說,雖然朱棣在歷史上留下了暴戾的名聲,但卻是一位多情的皇帝。因愛上才貌蓋世的小姨子徐妙錦而不可得,後宮嬪妃竟按其標準選擇,其中權妃就因神似徐妙錦而獲寵,據他的兒子朱高煦說「七分神似小姨」,可見永樂帝的痴情。

 

朱棣攻克南京城,城內的一場大火,燒出整個永樂朝的一個巨大謎團。那就是建文帝死了沒有?明朝正史含糊其辭,說不清這個問題。但對於朱棣來說,沒有結果是最好的結果。不然,他將如何面對?關於這一懸案,商傳在書中也向讀者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永樂大帝》,商傳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定價:29.00元

 

《科學時報》 (2010-7-1 B3 社科 視點)

相關焦點

  • 商傳來漢揭「永樂大帝」之謎(圖)
    隨著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永樂大帝》而火起來的「學術明星」、明史學家——商傳,昨日到漢。在武昌崇文書城籤售新書《永樂大帝》,還為粉絲們補上在《百家講壇》被「斃」的一講「病夫治國」。
  • 明史學家商傳先生辭世 明史學界深情懷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商傳先生在京逝世,終年72歲。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何孝榮回憶道, 2017年 5月 22日,商傳先生帶病來到南開大學主持兩位博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答辯,對兩人論文予以褒揚,使大家很鼓舞。196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今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 1978—198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謝國楨先生攻讀明代史。
  • 明朝永樂大帝朱棣和清朝康熙,誰更加優秀?
    今天咱們再來對比一下了不起的大明王朝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和啥也不是的清朝所謂的清聖祖康熙誰更優秀。永樂大帝朱棣永樂大帝朱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以藩王的身份造反成功的,所以說朱棣等於是二次開國,江山是朱棣自己徵戰沙場打下來的,說朱棣是開國皇帝也不為過。
  • 朱棣:你不知道的永樂大帝
    永樂大帝朱棣。 第一件:重用解縉和黑衣宰相姚廣孝,編修了永樂大典,這可是古往今來最厲害的一本全書,這是實實在在超越了太祖朱元璋的文治。可惜這件瑰寶終究還是沒能完整的流傳到現代。
  • 如果將永樂大帝時期明朝的強大,用今天眼光去看,是什麼樣的存在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永樂大帝時期的中國海軍實力,就相於今天「超級大國」美國的海軍實力,可以在全世界的大洋海域暢行無阻、耀武揚威。只要永樂大帝對海上擴張、殖民外國有哪怕一點興趣,這支龐大的大明「無敵艦隊」,徵服奪取日本、東南亞諸國、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東非沿海等國家的領地,是輕而易舉的事。
  • 建文帝下落之謎望在永州破解 - 今日要聞 - 湖南日報網 - 華聲在線
    建文帝下落之謎望在永州破解  ——訪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商傳  本報記者 李國斌  「之前關於建文帝下落的100多種說法都被推翻了,而『永州說』提出的很多論據,儘管還有疑惑,但是值得深挖下去。」中國明史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商傳在永州新田縣考察建文帝蹤跡時說。  因在《百家講壇》主講《永樂大帝》,商傳被廣大觀眾熟知。12月15日至17日,商傳帶領的中國明史學會專家團隊,對新田縣與建文帝有關的遺蹟進行了為期3天的考察。  朱元璋之孫朱允炆在挑戰其權威的「靖難之役」中,被其叔叔朱棣擊敗,最終下落不明。探尋建文帝下落,成為明史迴避不開的問題。
  • 為什麼永樂大帝之後明朝的國防越來越保守?是缺錢還是……
    為什麼永樂大帝之後明朝的國防越來越保守?是缺錢還是缺永樂這樣的君主?永樂大帝之後,明朝再也沒有組織過幾次大規模的遠徵(似乎也只有萬裡三大徵了)。很多塞外的據點、機構要麼撤銷要麼遷到關內。其中最可惜的就是像下西洋這樣前無古人的壯舉也沒有持續下去。宣德年間就停了。是缺錢還是缺永樂這樣的君主?
  • 歷史上真實的永樂大帝,和他三個兒子,是否真如《大明風華》中一樣?
    而一旦提起這些人,自然少不了一些像嬴政、李世民等代表性的人物,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明朝開創永樂盛世的明成祖:朱棣。 特別是有不少人被裡面明太祖朱元璋的出場給嚇到了,驚呼:怎麼和書上畫的一模一樣呢?
  • 永樂大帝朱棣的賢內柱徐皇后
    永樂大帝朱棣的賢內柱徐皇后一紙江山,一紙美人。可美人易得,佳人難得,更何況能夠幫助自己的賢內助。多少人羨慕唐玄宗,他不僅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唐景象,還能夠娶到像長孫皇后那樣的賢妻。一直幫助他,在任何時候,唐玄宗都不必擔心自己的後宮,因為有長孫皇后在。他們不僅成就了一段佳話,更讓後人對之羨慕不已。誰又有唐玄宗那樣的的厚福,能夠娶到像長孫皇后那樣的賢妻。
  • 永樂大帝朱棣何時遷都北京?又為何遷都北京?網友:被低估的皇帝
    朱棣戎馬一生,文治武功,開創了「永樂盛世」的局面,可以說他是一位比較英明的皇帝(縱然後世有很多黑他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此英明的朱棣為何會放棄了當初繁華的南京,而選擇了遷都北京這「苦寒之地」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永樂大帝朱棣自從漢獻帝之後,中國皇帝的年號便開始了固定使用,特別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後,基本上大明王朝的皇帝一般都是只使用一個年號,而朱棣唯一的一個年號便是「永樂」,意圖也很明顯,希望自己下的大明王朝能夠一直繁榮下去。
  • 甜白,永樂大帝的白釉情結
    甜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甜白釉是永樂窯創燒的一種潔白的釉色,可填劃彩,故又叫「填白釉」。即在胎壁極薄的胎體上,施不含鐵或含鐵量 極低的透明釉,高溫焙燒出呈色很白的釉色。甜白釉瓷器特徵永樂甜白除了白釉有像白糖一樣膩白的感覺以外,胎體迎光或者用強光手電照射,可以呈現淺淡的粉紅色。
  • 永樂遷都的真實原因竟然是為形勢所逼,什麼形勢能逼迫永樂大帝?
    朱允炆繼位以後,擔心自己有朝一日成為晉惠帝一樣的君主,被叔叔們所欺負,就主動出擊,開始削藩,力度不可謂不大,速度不可謂不迅猛,一出手就是拿下了周藩,緊接著拿下齊、代、岷和湘四藩。可就在他準備對燕藩下手時,燕王打著靖難的旗幟反了,燕王憑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硬生生地以一藩之力僅用不到四年的時間就打敗了他,登上帝位,改年號為永樂,被世人稱為永樂皇帝。
  • 德州市齊河定慧寺,永樂大帝賜給縣城和尚呂智壽的道場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歷史上香火興旺,時稱黃河以北第一名剎,與濟南的靈巖寺稱之為姊妹寺。說起這座寺,就不得不提一位在歷史上著名的皇帝,永樂大帝
  • 永樂大帝朱棣為何成為藩王篡位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錯在哪?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本期導讀他遷都北京,通運河、修故宮,伐蒙古、開貴州,徵越南、下西洋……新系列開啟,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兩個機緣,一個是前一陣中國《永樂大典》,有兩冊在法國拍出了800多萬歐元的天價,相當於6500萬人民幣。《永樂大典》就是永樂大帝朱棣時期修的書,這和他有直接的關係。另外一方面,今天是7月17號,歷史上的今天,1402年的7月17號是朱棣在南京繼位登基,成為明朝第三個皇帝的日子。所以這兩個機緣咱們今天可以開始講講朱棣。
  • 真武大帝世家史
    但毛主席的看法不一樣,毛主席認為微子啟是內應、漢奸。與孔子的看法大不一樣,當然微子啟是孔子的直系祖先,大抵也不會對其批判吧。武王定天下後,把帝辛的兒子武庚依舊封在朝歌,成為周朝的諸侯國商國。武庚反周后,向北重建過邶國。邶國受到了周朝派遣的三監監視,但周武王駕崩後,武庚聯合三監反周,最終被周公旦平叛。
  • 帖木兒對上朱棣,孰勝孰敗一目了然,永樂大帝永垂不朽
    這時候他和出徵波斯的帖木兒發生決裂,利益不一樣。同盟瓦解後,在1387年,雙方展開了交戰。 想要和東方的明帝國一較高下,這時候明朝皇帝可是著名的永樂大帝朱棣。不管是軍事,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影響都無情碾壓帖木兒,再加上他們勞師遠徵。即使再能打仗,可朱棣打仗方面也是相當有造詣的。第二年2月18日,這場戰役還未開始,以帖木兒的去世而告終。他們的子孫沒有其雄心壯志,紛紛向大明皇帝俯首稱臣!
  • 漫談明代官窯瓷器生產歷史背景(永樂)
    開國帝皇,與所有的創業者共同奮進,不管其個人魅力也好,威懾力也好,都註定了只能是他站在金字塔的頂端,無可爭議;而二世帝皇,可就不一樣了,敢問,您誰啊?(且不說政治層面上你爭我奪的扶植之功)是以,自古以來,我們知道,歷朝歷代,在傳位第二任,往往是最容易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