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音法鼓鑾駕老會:十大鼓王我們勢在必得(圖)

2020-12-25 搜狐網

  「慶音法鼓鑾駕老會」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鑾駕為崇禎后妃所賜

  記者24日了解到,報名參加「鼓舞大賽」的天津市河西區掛甲寺街的「慶音法鼓鑾駕老會」,是眾多代表隊中最具特色的一支參賽隊伍。「慶音法鼓鑾駕老會」的鑾駕為明末崇禎皇帝后妃娘娘所賜,清朝雍正九年命名,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不可忽視的民間歷史文化資源。今年,「慶音法鼓鑾駕老會」還申報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談到這次比賽,會員們紛紛表示:「『十大鼓王』的稱號,我們勢在必得。

  此次比賽,「慶音法鼓鑾駕老會」特意選擇了武場演出形式,整套表演除了展示精美考究的器具外,還將展現高超的表演技巧和優美的舞蹈動作。據會員們介紹,法鼓表演動作剛柔並濟,技藝超群,暗藏太極十三絕,立步、馬步、弓步變換無窮,手、腕、臂的動作大方開放,每個動作都在樂曲節奏中完成,樂曲的節奏抑揚頓挫,動作粗獷有力,在表演中完美融合。在這次比賽中,他們將為廣大觀眾表演「燕飛鳳舞」「海底撈月」「插花蓋頂」「十字披紅」等高超動作。屆時,廣大市民可以一睹精彩絕倫的民間文化藝術。

  談起參賽的初衷,老會員陶起貴告訴記者:「我們這支隊伍現在共有30多名會員,最大的會員已經80多歲了,最年輕的會員也已經40歲了,這次我們參賽一定要展示出我們民俗傳統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關注民俗文化,讓這個已經有幾百年歷史的民間文化藝術傳承和發揚下去。」  

21個民間團體  備戰「鼓舞大賽」

  由天津市文化局、河西區政府和《城市快報》聯合主辦的天津市首屆「鼓舞大賽」,在全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記者昨天了解到,大賽報名已經結束,共有來自全市的21支鼓舞隊報名,於5月6日在銀河公園參加此次比賽,目前,各支比賽隊伍正在積極備戰,準備在「鼓舞大賽」上一顯身手。很多從事民間藝術多年的專家都表示,本市已經很多年都沒搞過這樣的藝術比賽了,這次大賽的舉行,一定會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據介紹,本次「『鼓舞大賽』暨『百順紅雙喜杯』快樂一起來大型廣場文化活動比賽」共有21支參賽隊伍報名。其中,由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在河南洛陽專門定製、鼓面直徑達3.3米的「皇帝鼓」也將來參加本次鼓舞大賽,它是本次活動中最大的一面鼓。屆時,由小白樓街群眾文體愛好者組成的「都市風雷」大鼓隊,將帶著這面名副其實的「津門第一鼓」首次亮相「鼓舞大賽」。據介紹,「都市風雷」大鼓隊將以新穎的都市風格,融傳統、現代、民族、流行等特色於一體,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重要團隊。

相關焦點

  • 天津記憶丨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掛甲寺慶音法鼓 楊家莊永音法鼓
    「掛甲寺慶音法鼓鑾駕老會」成立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明崇禎后妃娘娘賜半副鑾駕(即儀仗)予掛甲寺,掛甲寺人於雍正年間憑此鑾駕成立了慶音法鼓老會,距今已近300年。慶音法鼓表演老會初為民間文法鼓,後於嘉慶六年(1801年)傳入武法鼓,加入飛鐃、飛鈸,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重新核實技藝,由此形成固定套路相傳至今。 該老會經常在年節和大型民間文化活動中出會表演,是天津花會不可或缺的一項。
  • 【文化遺產】津門法鼓
    法鼓是天津市漢族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娛樂活動。時至今日會所失所,設備丟失,器材損壞,樂手老將老矣,隊伍作鳥獸散,偶然有人想練一練,又因為「擾民」不得不偃旗息鼓……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大背景下「法鼓藝術」的不幸遭遇和面臨的窘境。天津法鼓從當初的130多道,到今天的3道(被列入名冊的),淪喪的何其悲哀,留下的何其壯烈。但是,在漢族文化的感召下,屬於我們漢族的藝術也必將應該得到復興。
  • 峽山村「半副鑾駕」的傳說......
    鑾駕為皇家出巡的儀仗隊,峽山村作為一個海島漁村,為什麼有「半副鑾駕」之說呢?據傳為紀念羊祜而來。羊祜深得晉武帝司馬炎寵幸,封他為鉅平侯,還特賜他「半副鑾駕」作嘉獎。峽山村在清道光廿三年(1833)製作了「半副鑾駕」,以祈求羊府大帝護佑全村風調雨順,出海平安。這「半副鑾駕」清一色的銅鑞澆鑄,有18種,36件,十分精美。距今有184年的歷史,仍保存完好。
  • 法鼓山寶雲寺邀您參加清明梁皇寶懺法會
    寶雲寺往期梁皇寶懺法會回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寶雲寺)寶雲寺往期梁皇寶懺法會回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寶雲寺)寶雲寺往期梁皇寶懺法會每日法師說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寶雲寺)
  • 臺法鼓山大願興學邀請滿願菩薩回娘家 舉行感恩會
    圖說:方丈和尚與滿願菩薩合影留念(攝影:曾正智)為籌建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價值的法鼓大學,法鼓山2007年啟動的「大願興學」專案,迄今已經歷四個年頭。10月23日法鼓山護法總會邀請滿願菩薩回娘家,除參觀正在興建中的法鼓大學,並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大殿舉行感恩會。會中由校長劉安之解說該校未來的規劃與願景。而為感恩這些滿願菩薩發百人心接引,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亦致贈滿願菩薩們聖嚴法師墨寶「滿一個願」掛軸一幅,並共同合影留念,感恩護法菩薩的付出。
  • 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開放網絡報名通道
    往期法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往期法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將於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行,在8天7夜的法會期間,法鼓山園區將全山法音繚繞,置身其中,宛若親臨佛國淨土般殊勝莊嚴。
  • 法鼓山寶雲寺於清明節舉辦清明報恩梁皇寶懺法會
    佛教在線4月5日消息 據法鼓山全球信息網報導:法鼓山寶雲寺於四月五日清明節當天,邀請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蒞臨逢甲大學體育館,參加該寺所舉辦的清明報恩梁皇寶懺法會,與大眾一同禮佛拜懺。此次梁皇寶懺的主法法師由果醒法師、果元法師、果興法師輪流擔任。
  • 遼源鑾駕山 徒步好去處
    日前,記者從龍山區委宣傳部了解到,鑾駕山徒步遊持續升溫,獲市民親睞。
  • 心安就有平安 法鼓山僧伽大學學僧平安夜慰訪病患者
    法鼓山僧伽大學法師、學僧平安夜慰訪醫院病患者法鼓山僧伽大學的法師、學僧與醫院病患者及家屬進行慰問交流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3年12月24日下午3點,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學僧,依例於周二前訪臺北榮民總醫院,陪伴自行登記需要關懷的患者及家屬。
  • 法鼓山僧伽大學講經交流 主題自由形式靈活
    法鼓山僧伽大學講經交流 主題自由形式靈活 2013-05-12 09:01:55  來源:法鼓山
  • 2019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送聖圓滿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2019年11月30日下午14時,歷經長達8天7夜的誦經、禮懺,兼具傳統、創新與環保理念的「2019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透過莊嚴的「送聖」儀式,由近萬名信眾同為禮敬
  • 【雲來集】馬明博:傾聽法鼓的聲音
    沒有雕龍畫棟、飛簷鬥拱,整座法鼓山皆是磚牆結構,以黑、灰、褐三色為主。殿堂呈四方構造,樸實無華,無一處雕琢。三人登上大殿內的壇城。果東大和尚說:「法鼓山正在籌備水陸法會。各個殿堂正在莊嚴。聽說海和尚、基和尚要來,我昨天匆匆從美國趕回來迎駕。」海和尚合十道謝,「法鼓山、聖嚴長老、果東大和尚的名號,我素有耳聞。我們此行來到嚮往已久的法鼓山總部,參學、取經,來傾聽法鼓的聲音。
  • 引導青年建立正信 香港東蓮覺苑參訪法鼓山僧伽大學
    (LCS)一行18人抵達法鼓山體驗禪修,並於下午與法鼓山僧伽大學四年級學僧進行交流。參訪學員們也準備佛曲並配合手語,與僧大的師僧們分享,在溫馨與歡喜的手與佛曲演出後,法鼓山僧伽大學常鐸法師則代表僧大師生致贈結緣禮物,包括由學僧編輯的《法鼓文苑》,以及適合生活步調緊湊的學員閱讀的《放鬆禪》等等結緣品;參訪法師與學員也回贈一幅感謝狀及結緣刊物,在彼此祝福聲中圓滿此行。
  • 續佛慧命 法鼓山僧伽大學隆重舉行畢結業典禮(圖)
    畢業生與師長合影果東法師傳燈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5年6月30日下午14時,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行畢結業典禮,由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率同男眾副院長常寬法師、女眾副院長果肇法師,逐一為畢(結)業生常正法師、演信法師、演香法師、常興法師、演復法師、
  • 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儀式在法鼓山舉行(圖)
    二月十五日下午,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靈骨,由法鼓山新方丈果東法師、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等十五位法眷、法緣代表,依序植入了法鼓山上臺北縣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的五個洞穴中。儀式雖然簡單卻又莊嚴肅穆。此時,初春的生命園區內,篁竹叢叢、綠意盎然,法師的色身自此也化作春泥,回歸大地。  今天下午一時,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儀式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大殿舉行。
  • 法鼓佛學院聯合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行畢業典禮
    法鼓佛學院聯合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行畢業典禮 2013-06-09 14:39:15  來源:法鼓山
  • 2018法鼓傳燈日 法鼓山各寺院以「責任心」傳遞聖嚴法師師恩
    臺灣法鼓山僧俗信眾於農曆正月初九「法鼓傳燈日」感念聖嚴法師的教澤傳燈法會現場佛教在線臺灣訊 恆念聖嚴法師的恩惠,追憶聖嚴法師的身影。臺灣法鼓山僧俗信眾於農曆正月初九的「法鼓傳燈日」,相聚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及海內外各分寺院,藉由「傳燈法會」一同感念聖嚴法師的教澤。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表示,明年即為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籲請信眾們把對於師父的感恩、報恩,透過行動輾轉傳遞,提升自己、安定社會。2018年2月24日晚間7點全臺同步的傳燈法會,約有近6千人參與。
  • 千人念佛祈福 法鼓山安和分院舉辦佛化聯合祝壽
    千人念佛祈福法鼓山安和分院舉辦佛化聯合祝壽 果東法師發放「念佛祈福卡」 法鼓山安和分院於10日上午舉辦佛化聯合祝壽,近千位長者及其家屬聚集會場參加延壽祈福法會,誦念《心經》、〈藥師偈〉以及「藥師琉璃光如來」佛號,共同為長者祈福消災
  • 法鼓佛教學院舉辦禪與科技教育研討會_佛教_鳳凰網
    2009年12月19日,法鼓佛教學院舉辦「ZEN(禪)與科技教育」 研討會,邀請島內醫學、宗教、資訊科技及文化藝術等各領域專家發表了關於科技與禪修相結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對宗教修行在心靈療愈方便所起到的作用進行了探討,希望禪修在撫慰災區人民心靈創傷方面起到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