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開》:紅教法王如意寶大弟子希阿榮博堪布的人生感悟

2020-12-08 歷史西域鷹眼

藏傳佛教在很多人的心裡都與雪域高原有著緊密聯繫,還有點神秘。而藏傳佛教又分為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噶當派、格魯派等派別,在這裡著重說的是寧瑪派,因為該派僧人都帶著紅色僧帽,所以又被稱為紅教。#文史好物推薦#

寧瑪派其實是西藏本土的雍仲本教和從印度傳入的密宗結合而成的產物,採用父子相傳的形式。他們也沒有固定的寺院,沒有嚴謹的組織,沒有系統的教義,沒有完整的僧伽制度。經過索波切·釋迦瓊乃、索瓊·喜饒札巴、索·釋迦桑格三位大師的努力,寧瑪派成為了有固定寺院、有系統經典、有僧侶組織的完全獨立的宗派。

後來,寧瑪派又出了一位叫做晉美彭措的法王如意寶,他在1980年創建了色達喇榮的五明佛學院,為寧瑪派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而在他的弟子中有一位希阿榮博堪布,是法王座下的得意弟子。

希阿榮博堪布出生於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小時候就追隨著家鄉寺院裡的大德高僧們虔誠的學習佛法,16歲時開始對顯密教法有了系統完整的修行。直到21歲的時候他收了比丘戒,來到了日夜嚮往的佛學殿堂——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也見到了他畢生的恩師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希阿榮博堪布說:「我初到學院,因為沒有足夠的錢糧,無法常住下來,我本打算向法王如意寶求一些法,然後回家鄉去實修,法王卻讓我留在學院跟著他學習,並為我提供了一間小屋和必要的衣食。」法王如意寶對希阿榮博堪布的關心之情是那麼自然,也是那麼潤物細無聲。

後來希阿榮博堪布覺得自己的福報小,不僅不能供養上師,反而讓上師為自己操心。所以選擇了借宿到道友家,兩個人擠在十來平米的小窩裡,雖然很清苦,但是修學著心中的夢想之法,再苦也是快樂的。

他們學習的五明佛學院剛開始時人很少,雖然很多人都在窘迫的艱難堅持著,但是法王如意寶關心著每一個弟子的生活,把大家的困難都放在心上,想方設法的解決問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希阿榮博堪布在五明佛學院法王如意寶座下修學佛法21年。

希阿榮博堪布學習佛法非常用心勤奮,24歲的時候就通過了寧瑪派的佛法大考試,獲得了法王如意寶親自授予的堪布學位,相當於碩士或者博士的學位吧!

希阿榮博堪布除了在五明佛學院講授五部大論等顯密法要之外,他還不辭辛勞地遠赴海內外各地,進行著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弘法事業。他還關注發起規模宏大的放生活動、共修活動等,一幹就是整整二十多年,並且還在繼續著。

1995年,希阿榮博堪布在德格玉隆闊建立了著名的扎西持林閉關中心,為藏傳佛教的僧侶們提供了修行的道場,他的弟子們已經遍布了世界各地。

他在進行弘法的同時,沒有停下手中的筆,先後出版了《透過佛法看世界》、《次第花開》、《生命這齣戲》、《寂靜之道》等佛法作品,準確的說應該是心靈治癒的哲理文字。

前段時間,因為某些事情心情挺焦慮、煩躁的,一次偶然的機會,從樊登讀書會上遇到了希阿榮博堪布的《次第花開》,當時很好奇這到底是怎樣一本書,能夠得到樊登老師傾情推薦,並被和晶譽為「可以做一輩子的枕邊書」。同時,我本來也對佛學觀點感點興趣,所以就索性買來一讀。

以前總覺得藏傳佛教是古老而神秘難懂的,但是讀完希阿榮博堪布老師的《次第花開》就感覺自己面前是一位睿智的長者,將宇宙間的一切向你娓娓道來,似乎黑暗中迷茫了很久的自己又一次看到了光亮,豁然開朗。又仿佛一雙妙手輕柔的揉碎潛藏心底的悲愁迷惘,又緩緩的指向暗夜中的北極星,照亮我們前方未知的迷途。

堪布用平實而真誠的語言傳頌佛法的基本知識,用以解開我們的心結,去尊重我們每一個人原本的信仰。我從這本書裡學到了什麼?

一、認識了苦

人間的痛苦分為八種:生、老、病、死、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不欲臨。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觀消極,實則不然。對痛苦的逃避反而會加重我們的焦慮和恐懼。承認痛苦是正常的,我們就能集中精力處理問題本身,而不是糾纏在憤憤不平的情緒當中。寂天菩薩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有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二、克服恐懼

兩個辦法,一是熟悉無常,二是了解恐懼無常的原因。面對無常,觀察它,你才會發現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會生病、經歷挫折、沒有安全感。熟悉無常令我們內心真正放鬆而開闊,另一個好處是我們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義。

三、人身難得

佛經上說,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樣廣闊的海洋上,漂浮著一根木軛,上有小孔,海底有隻盲龜,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龜浮出海面把頭剛好撞進小孔中的機率,比我們獲得人身的機率還大。作為人,我們免於地獄餓鬼畜生的痛苦愚痴,也不會像長壽天的天人那樣,誤認為沒有善念惡念的禪定就是解脫而失去修法的機會。若善用此人身,即身即可解脫。

四、感受安樂

費一生精力企圖在自己與外界之間砌一道圍牆的做法是徒勞的,而這種徒勞帶來的挫敗感讓我們很不快樂。注意觀察你的各種情緒,能夠幫你安住在負面情緒中,而不是壓制它,這能幫我們培養菩提心。把快樂寄托在向外馳求上,就像喝鹽水解渴一樣,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

五、學會自律

從長遠說,我們若真心替別人著想,首先須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覺察。所謂的想開一點,就是不強化對事件和情緒的負面認知,不在心裡編故事誇大、加重感受。自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不讓自己沉浸在對人對事無益的想像中。負面情緒的存在就意味著幸福感的缺失。沒有自律,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大家,都沒有好處。自律不是壓抑情感,而是考慮他人的感受。我們的目的是:不傷害。

六、學會出離

自以為是不僅割離了我們與當下,而且還使我們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別人。自以為是有時還表現為自卑。堅持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這個觀點,這不是自以為是又是什麼?習慣讓我們看上去像個傻瓜。現在就開始改變這些習慣,這就是出離。

如果你也正在為人生中遇到的不快和坎坷而煩惱,正在失敗之後持續的迷茫中,我建議你讀一讀希阿榮博堪布的這本《次第花開》,你能從其中得到開悟和力量,你能從其中看到希望和柳暗花明。

相關焦點

  • 《次第花開》:接受缺憾開始快樂
    摘自:希阿榮博堪布 著 《次第花開》 海南出版社 2011年3月 閱讀提示:《次第花開》是希阿榮博堪布近兩年來所寫的心靈隨筆集。快樂的人生是從接受缺憾開始的,接受一個不那麼完美的自己,學會說:「我不再需要什麼,我很滿意。」不要以為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更多的才藝技能,從而成為一個更美麗、更圓熟、更富有、更令眾人羨慕的人。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們恰恰需要做減法。心思單純,生活簡單就很好。
  • 「化解戾氣,次第花開」:與這個世界和解,心才能變得柔軟
    《次第花開》把理論上的學習用到生活中修行,緣於此書的文字。如書名「次第花開」的隱喻般讓每個想活潑潑覺醒的友人在一個個框架中回歸自性,有次第有步驟的在生活中實修,讓每一刻都保持覺知,也讓深澀的經論哲學平淡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感恩作者:希阿榮博堪布。
  • 當你放下成見,你的心才真正敞開|《次第花開》經典語句
    希阿榮博堪布的《次第花開》會給你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次第花開》是堪布近兩年來所寫的心靈隨筆集,這些隨筆以現代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為我們娓娓道來心靈世界應有的美好境界,在迷茫脆弱的時候,能把我們從各種困惑中解脫出來。下面我們摘錄一些《次第花開》中的經典語句與您分享。
  • 希阿榮博堪布:六道輪迴真實不虛 不記得不等於沒有
    兒時的安樂與痛苦,現在誰又能回想起來呢?後來我與這位病人通電話,他說:「以前別人怎麼講我都不信,認為人生苦短,隨心所欲地生活比什麼都重要,所以為了世間名利造下了很多惡業。現在果報現前,所有的痛苦都只能一個人承受,而那些爭來的名利此時此刻真的沒有任何意義。我現在相信因果不虛,真是後悔莫及啊!」如今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他,發願皈依三寶,我通過電話為他傳授了皈依戒。
  • 《次第花開》:面對生活的無法掌控,我們如何活得自在歡喜?
    ——《次第花開》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是希阿榮博堪布所寫的心靈隨筆集,以現代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將心靈世界應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來。本書就像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時候,給我們以鼓勵和啟發。書中處處散發著慈悲與智慧的光芒,堪布睿智柔和的文字,樸實生動的開示,幫助我們坦然地面對心的本性,並從各種困惑中解脫出來,獲得重塑心靈世界的力量。01夢裡我常看見一群大雁在飛翔,它們排列整齊的隊形,每一隻,都很清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飛向哪裡。
  • 問索達吉堪布:對利根者,從低至高的修學次第會不會反而有障礙?
    我隨汝尊而修持,為賜加持祈降臨,格熱班瑪色德吽祈禱遍智無垢光尊者:託嘎雪山寶藏頸,圓諸功德喜樂園,二義精藏瑜伽士,祈禱龍欽繞降賢祈禱全知麥彭仁波切:心顯文殊師利智,勤學普賢行願義,持佛佛子事業者,祈禱文殊上師足祈禱至尊法王如意寶
  • 希阿榮博堪布:如何證明輪迴存在 其實方法非常簡單
    六道是眾生存在的六種形態,是眾生各自業因果報的外現。
  • 希阿榮博堪布樸實生動經典開示,次第花開,修一顆佛心
    2、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幸福的、悲慘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種種經歷,無一不在啟發我們覺悟。3、世間一切事物、一切現象都依賴各種因緣,念念生滅,沒有什麼是完全孤立、自給自足的。6、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麼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7、不了解自己的另一個表現是不知如何正確地對待自己。或是溺愛放縱,或是自責苛求,總之就是不能以一種平和的方式與自己相處。
  • 逆境中終會盼來花開時
    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的,無常不是人生的一段過渡期,而是整個人生。這句出自希阿榮博堪布的《次第花開》 ,看來我們得修心來順應無常,沒有什麼能一成不變。還是羨慕兒時的心態,一顆糖也可以滿足,也可以開心——開心還是傷心,全看你的立場和態度,與無常沒有必然關係。我們想抓住、想依靠的東西本質上是靠不住,所以才會痛苦。
  • (珍藏版)那些年,法王如意寶的珍貴照片及親自念誦《持明傳承上師...
    當時在講《文殊大圓滿》的過程中(當時是丹增活佛記錄整理的),法王說:「這次我傳的人太多了,接近一千個人了……」就是在為那一千人傳法的時候,法王如意寶念誦了這個祈禱文。   這次為大家播放,我也由衷地祈願:依靠歷代傳承上師的加持,讓我們每一個人的相續中,都能真正生起大圓滿的覺受,同時對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等所有加行修法,生起堅固的定解。
  •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朝聖尼泊爾,不丹及印度佛陀聖地
    以此緣起他住世期得以延長,利生事業也頗為廣大,法政猶如日月的光芒普照雪域。"  十分巧合的是當時輪轉到了第十七勝生周年的土龍年,法王如意寶在藏地為來自印度的南珠堪布等及上千僧眾傳授金剛乘甚深密法時,智慧覺性中頓然現出一意義深刻的偈頌:"一旦空中雷聲響,地上孔雀起舞時,願您作傳喜訊雨,令葉繁茂結碩果。"又特意為堪布南珠獻上一潔白的哈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