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面積約60平方米的空間裡,除臉部識別、RFID標籤、自助收銀等無人便利店的最基本配置外,還增設了只要有人靠近就會自動開啟的冰箱感應門;自助鮮食區的掃描式微波爐,實現了只要將商品條碼置於微波爐感應器下,就可以自動辨別微波時間,顧客無需操作時間按鈕;出現在店裡的機器人,則會主動跟客人說「歡迎光臨」。 無人便利店的風潮終於吹到了便利店林立的臺灣,7-Eleven成了當地「第一個吃螃蟹的」。
1月29日,臺灣7-Eleven的首個無人便利店「X-Store」在其臺北總部亮相。門店面積約60平方米,銷售包括零食、方便食品等商品,商品總數不到1000個。這低於普通7-Eleven門店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商品總數為2000上下的標準配置。
據臺灣當地媒體《遠見》報導,「X-Store」這個名字來源於探索(eXplore)、體驗(eXperience)和超越(eXcellent)中的三個「X」。從店面配置看,在智能化方面X-Store也確實超越了目前面世的大多數無人便利店。
不過,這家「X-Store」目前尚處於內部測試階段,營運時間為早7點到晚7點,且只對7-Eleven內部員工開放。店內提供自助咖啡機和就餐空間。目前,臺灣7-Eleven對何時將其進行商業化推廣尚無具體時間表。
目前7-Eleven在臺灣有超過5000家門店,由臺灣統一集團負責運營。去年底,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曾表示,為了應對未來零售產業的變化,公司正在規劃開設無人商店。
「X-Store」在運行過程中,也遭遇了目前很多無人便利店都面臨的技術難題。
據臺灣媒體的體驗報告,顧客在結帳時,需要將商品整齊排列,不能疊放,而且商品不能太多,否則收銀設備無法準確識別。此外,消費後無法集點(積分),店內不銷售一直頗受歡迎的半加工食品(茶葉蛋、關東煮)也是被詬病的因素。
實際上,在臺灣地區,全家、羅森等便利店巨頭目前都還沒有涉足無人便利概店。即便在無人便利店被資本追捧的中國內地市場,它們也並無相關的實質舉動。
「要是我們開無人商店,加盟者就統統不用玩了」,全家董事長葉榮廷在接受臺媒採訪時強調,顧客需要經營,尤其便利商店聚焦小商圈,更需要深耕,而無人店目前無法做到深耕。
一位上海全家的內部人士曾向界面新聞透露,其正在和國內一些負責自助收銀系統的企業接洽,但更多是在有人的門店增添自助收銀設備以節省人力,並無推出純無人便利店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