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魚」和「海狗」:廣東臺山令人食指大動僑鄉美食

2020-12-16 中國僑網

「泥魚」和「海狗」:廣東臺山令人食指大動僑鄉美食

  中新社江門6月30日電 題:「泥魚」和「海狗」:廣東臺山令人食指大動的僑鄉美食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在中國沿海城市,許多海產食材讓人搞不清名字,外形相近的海魚更容易被人混淆。在廣東臺山,當地人將海邊灘涂上常見的彈塗魚細分為泥魚、海狗等不同品種。這些食材一經烹成菜餚,瞬時讓人食指大動。

  據了解,臺山人所指的泥魚,實為大彈塗魚,又名跳跳魚、田流(柳)魚,喜歡棲息於河口鹹淡水水域、近岸灘涂處或底質爛泥的低潮區。泥魚的繁殖期在每年的4-9月,盛期在5-7月,其生長速度較慢,從幼苗到成魚一般須經1至2年時間。

  「以前趕海,一個魚簍配一根魚竿就可捕到泥魚。魚竿上魚線綁的鉤是特製的,無需任何誘餌,僅需精準拋出魚線,將魚鉤落在泥魚的一側,迅速拉拽,靠迅速收竿時魚鉤在泥面拖行的慣性,將泥魚從泥中勾起。」汶村鎮一老漁民告訴記者,釣泥魚靠的是眼力、經驗和手上的功夫。

  後來,大家發現泥魚有鑽洞穴的生活習性,就嘗試著用軟中帶韌的薄竹篾編織成誘捕泥魚專用的小篾籠,趁退潮露出大面積灘涂時去放籠,每隔一個小時左右收一次籠,收籠時僅需將誤入籠中的泥魚倒進魚簍。

  「現在泥魚採購價每公斤要90元左右,今天這些剛送到的泥魚,都是從臺山沿海一帶紅樹林灘涂上捕獲的,每一條都圓嘟嘟的,夠肥美。」臺城福臨門酒樓經理駱雅揚介紹,該酒樓最常見的烹飪方法是泥魚煲冬瓜、煎燜泥魚等,因泥魚肉多骨少,吃起來並不費事,從而受到當地眾多食客的追捧。

  同樣受追捧的還有另一種體型相近的彈塗魚,當地人稱之為「海狗」,實為青彈塗魚,又名長腰海狗、泥狗。其生活習性、生長環境與泥魚極其相似。與泥魚不同的是,海狗的皮膚體表沒有豔麗的斑點,部分會有小黑斑點。

  「海狗不是經常有售,目前在臺山範圍還未聽聞有養殖海狗的,在臺山沿海一帶捕獲的海狗應該都是野生的。近期售價在每公斤150元左右,遇到貨量大時,價格可下降至每公斤90元。雖然海狗的肉比泥魚的少,但部分熟知和喜歡海狗食材的臺山人,一見到有貨都想買些回去烹製。」臺城富城市場一魚檔的負責人麥權章告訴記者。

  記者近日在臺城德心圓仔炳飯店用餐時,發現門口海鮮池前的筐裡分別裝有泥魚和海狗。據該飯店負責幫客人點菜的經理介紹,煎燜海狗是臺山最地道的烹飪方式,煎得好的話比煎泥魚更美味,煎熟的海狗魚骨酥軟,可連魚肉一起嚼著吃,是當地人餐桌上較為常見的一道下酒菜。

  隨著近年來臺山對沿海一帶紅樹林的擴種和保護,紅樹林及灘涂中生長的小海鮮日漸繁多,越來越多像泥魚、海狗這樣的上好食材,經那些勤於海耕的漁民雙手走進千家萬戶,被烹成菜餚呈現在臺山人四季餐桌之上,那熟悉的口感早已形成讓遊子們心心念念的家鄉味道。(完)

相關焦點

  • 泥蟲:廣東僑鄉臺山美食中的天然味精
    泥蟲:廣東僑鄉臺山美食中的天然味精 2019-07-23 14:30:廣東僑鄉臺山美食中的天然味精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在中國福建沿海一帶,有一款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名為「土筍凍」,是用當地出產的土筍烹煮而成的凍品,其味美甘鮮的口感深受當地食客的青睞。
  • 廣東僑鄉臺山人將龍吐魚烹出家鄉味
    廣東僑鄉臺山人將龍吐魚烹出家鄉味 2019-04-11 21:34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4月11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將龍吐魚烹出家鄉味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廣東臺山,一種名為龍吐魚的小海鮮被烹飪出多款家鄉味的菜式深受當地人追捧。
  • 【本地】廣東僑鄉臺山人將龍吐魚烹出家鄉味
    用龍吐魚製作的龍吐羹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4月11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將龍吐魚烹出家鄉味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廣東臺山,一種名為龍吐魚的小海鮮被烹飪出多款家鄉味的菜式深受當地人追捧我們村的漁民大部分近海作業,捕獲回來的多數是龍吐、域仔、三牙、左口、白牙帶、沙追、犬魚、黃皮頭、蝦池、馬友等魚,龍吐和域仔的量佔多。」臺山北陡鎮那琴尾角村旗頭海鮮大排檔老闆娘司徒小雲透露,豉汁蒸龍吐、姜蔥燜龍吐、椒鹽龍吐、鹹菜煮龍吐等漁村做法比較受食客歡迎。在尾角村小漁港碼頭,漁民每天早上新鮮捕獲回來的龍吐魚成為遊客爭先搶購的目標之一,僅需用加了冰塊的泡沫箱裝起封實就可帶走。
  • 僑鄉美食:冬至將至 廣東臺山鹹湯圓受青睞(圖)
    僑鄉美食:冬至將至 廣東臺山鹹湯圓受青睞(圖)
  • 廣東僑鄉臺山人用「鹹鰢」烹製美食
    中新社江門7月20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用「鹹鰢」烹製美食作者 李曉春 郭軍中國中央電視臺大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四集《時間的味道》,對香港大澳經歷四代人的百年老店鄭祥興蝦鋪堅持手工製作蝦膏蝦醬的披露
  • 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5月13日電 題: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素有「小廣州」之稱的廣東臺山臺城,每天凌晨三四點,街頭巷尾的大小早餐店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精心製作當地人早餐桌上的粥、粉、面、餈、粽、糕、包等美食。
  • 廣東僑鄉臺山盛夏「爬蝲」正肥美
    剛捕撈到的小半桶「爬蝲」 李曉春 攝剛捕撈到的小半桶「爬蝲」 李曉春 攝中新網廣州8月17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盛夏「爬蝲」正肥美作者 李曉春 郭軍8月16日,南海伏季休漁期結束,廣東臺山歷經三個半月休整的2000多艘漁船從橫山漁港、沙堤漁港揚帆起航,意味著以海鮮聞名珠三角的濱海城市臺山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旅遊旺季。
  • 廣東僑鄉臺山黃花魚被分為「仲仔」和「黃皮頭」
    中新網江門10月19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黃花魚被分為「仲仔」和「黃皮頭」作者 李曉春 郭軍黃花魚是中國沿海較為常見的經濟魚類,其以肉嫩、刺少、味鮮等特點深受當地民眾青睞,多數以清蒸、紅燒、香煎等烹飪形式呈現在食客餐桌上
  • 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家鄉味道:無需煲煮的「粥」
    粥中的上品「番薯粥」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1月25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家鄉味道:無需煲煮的「粥」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廣東,人們熟知的皮蛋瘦肉粥、艇仔粥、豬雜粥在廣東臺山,有一款無需煲煮的粥,在普通百姓家的日常餐桌上每餐都可速成,當地人把它稱為「粥」。
  • 廣東僑鄉臺山端午粽香情濃
    廣東僑鄉臺山端午粽香情濃 2019-06-05 20:58:28責任編輯:張楷欣     臺山人到餈檔買餈順便訂購端午粽子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6月5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端午粽香情濃
  • 廣東僑鄉臺山人秋冬季摘「綠色金子」烹菜餚
    臺山人家常煮法的臘肉炒楊桃豆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1月3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秋冬季摘「綠色金子」烹菜餚作者李曉春 郭軍北風起,菜心甜。進入秋冬季節,廣東的菜市場各種當季蔬菜琳琅滿目,以當地出產的白菜心、油菜心、芥菜、麥菜、西洋菜等葉菜最為暢銷,是廣東人秋冬季「打邊爐」食材的首選。在廣東臺山,有一種長相奇特、名為楊桃豆的鮮嫩豆莢也開始上市,當地人愛用它來烹製菜餚。
  • 紫蘇炒田螺: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一道傳統美食
    &nbsp&nbsp&nbsp&nbsp紫蘇炒田螺李曉春攝&nbsp&nbsp&nbsp&nbsp中國僑網江門10月2日電 題:紫蘇炒田螺: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一道傳統美食
  • 推動旅遊業發展 僑鄉廣東臺山評選「臺山新八景」
    推動旅遊業發展 僑鄉廣東臺山評選「臺山新八景」    僑鄉臺山建縣(市)至今的五百零三年間,曾多次進行這一活動。據明朝嘉靖年間修編的《新寧縣誌》記載,臺山當時已有「新寧八景」。數個世紀以來,「新寧八景」幾經更迭,在海內外知名度很高。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地理環境的變遷,前人選定的「新寧八景」中許多景點已不復存在或失去了原有的風採,而新的勝景則不斷湧現。
  • 廣東僑鄉臺山味道鮮美「海三鮮」
    廣東僑鄉臺山味道鮮美「海三鮮」 2019-04-28 11:59:}責任編輯:劉丹憶     臺山人稱為將軍帽的「本土小鮑」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4月28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味道鮮美
  • 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
    中新網江門12月21日電 題: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靚姐早晨!今日有大鯪魚和小鯪魚。您是想買新鮮鯪魚起肉,還是僅買起好的鯪魚肉?那邊還有剁好的鯪魚滑、煮好的鯪魚丸、煎好的鯪魚餅。」12月21日,在僑鄉廣東臺山臺城富城市場一水產檔的老闆娘在早市中招呼顧客時介紹說。
  • 廣東僑鄉臺山人愛用野菜「馬屎莧」做菜或煲湯
    廣東僑鄉臺山人愛用野菜「馬屎莧」做菜或煲湯
  • 廣東僑鄉臺山豬仔薯變身「搖錢薯」
    廣東僑鄉臺山豬仔薯變身「搖錢薯」 2020-11-02 18:18:59 >作者:徐文欣 責任編輯:徐文欣     個頭粗大的豬仔薯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11月2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豬仔薯變身
  • 廣東僑鄉臺山有一款愛心雞湯叫「燉雞汁」
    剛燉好的雞汁 郭軍 攝中新網江門7月14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有一款愛心雞湯叫「燉雞汁」作者 李曉春 郭軍「老廣們追求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好的食材,只需一點點鹽,廣東衛視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老廣的味道》第二季之「五味」中提到。在廣東臺山,有一款愛心雞湯在烹飪過程中不需添加水也能嘗到原汁原味的濃湯,當地人稱之為「燉雞汁」。據了解,在廣東及港澳臺地區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不論是家宴、祭祖或宴客均以雞為主菜,歡宴親朋好友若席上無雞會被視為對客人的失敬。
  • 廣東僑鄉臺山七夕應節食品熱銷
    白沙鎮一家庭舉行的慕仙儀式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8月7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七夕應節食品熱銷作者 李曉春 郭軍「菱角每公斤16元,這些是大江鎮沙衝基頭村出產的,別以為那種外殼全黑的才是最靚的記者近日在廣東僑鄉臺山採訪時聽到臺城富城市場外一菜販跟顧客交流時說。據介紹,菱角是臺山七夕必備的應節食品,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至初六俏銷。七夕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在臺山民間有七夕前一晚「慕仙」拜七姐(七仙女)的習俗。據清光緒十九年編纂的《新寧縣誌》記載:諸女子於廣廳設鵲橋,陳瓜果,焚檀香,蒸巨燭。向空叩禮,曰迎仙。自三更至五更,凡禮拜七次。
  • 廣東僑鄉臺山堅持手工製作的傳統豆沙月餅熱銷
    包裝好的紙筒裝豆沙月餅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8月6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堅持手工製作的傳統豆沙月餅熱銷作者 李曉春 郭軍每年距離中秋節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候,中國許多地方的餅家在廣東臺山,堅持手工製作的傳統豆沙月餅與當地獨有的冬蓉月餅同樣受歡迎。陳立新與陳超雄父子在製作傳統豆沙月餅 李曉春 攝據了解,豆沙月餅是甜餡廣式月餅中最經典的味道之一,在臺山又被稱為「牛屎餡月餅」,因豆沙的顏色、質感和牛屎有幾分相似故得名,叫法雖不大雅但很形象,同時也是臺山傳統嫁女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