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繪的「鬥雞眼」研究報告:役者美人有黛玉的病嬌之美

2020-12-25 藝術競爭力

這裡是一份關於日本人「眼睛」的研究報告。

眼睛是人物繪畫中傳神的關鍵之處。浮世繪大師如何通過眼神的不同刻畫來表現不同的人物性格?

浮世繪中有聞所未聞的日本風俗故事,也有風韻十足的江戶美人,更有千奇百怪腦洞大開的性愛「教學」。不過提起浮世繪中的人物,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東洲齋寫樂筆下讓人忍不住想問一句「你瞅啥?!」的歌舞伎演員。其實浮世繪中的人物眼神各有特色,不只有寫樂那一種,今天的小講堂就來研究一下浮世繪作品中的眼睛。

青春之眼 · 鈴木春信的嬌小美人

鈴木春信是浮世繪發展史上的一位重要畫師,從浮世繪技法上來說,正是從他開始開創了多色套印的「錦繪」形式。他筆下的美人形象都透露著一股青春氣息,像是嬌小可人的少女。

鈴木春信,從清水寺高臺上躍下的美人

在春信的浮世繪作品中,美人眼睛細長,眼尾高挑,似乎帶著笑意:

這種溫柔的眼神與嬌弱的身材配合,描繪出一種楚楚動人的美人形象,因此有人在鈴木春信的作品中,看出了一種黛玉一般的病嬌之美。

鈴木春信,雨夜宮詣

大氣之眼 · 喜多川歌麿的端莊美人

與鈴木春信的嬌弱美人不同,在稍晚些時候,喜多川歌麿所創立的一種名為「大首繪」的浮世繪樣式,把浮世繪美人畫推向了最高峰。

喜多川歌麿,婦女人相十品

「大首繪」是一種以刻畫面部為主的半身像浮世繪樣式。由於半身像的局限,只能從人物五官、表情、道具和服飾來進行人物刻畫。與鈴木春信相比,喜多川歌麿筆下的人物眼睛形狀扁圓,眼神中少了青春少女的愁緒,多了一份成熟女子的優雅與淡然:

如果說鈴木春信筆下是小家碧玉,那麼喜多川歌麿筆下的就是大家閨秀——但實際上,歌麿的浮世繪中大多是吉原遊廊中的花魁級別的遊女,雍容華貴。

喜多川歌麿,當時三美人

戲劇之眼 · 東洲齋寫樂筆下的誇張役者

東洲齋寫樂是浮世繪歷史中的一位鬼才。他創作的描繪歌舞伎演員的浮世繪作品(役者繪)因太過誇張醜化而被當時的人們所排斥,但也正因為他作品的鮮明特點,讓後世的人們在提起浮世繪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東洲齋寫樂,世瀨川富三郎之進大岸妻宿木與初世中村萬世之腰元若草

看看他筆下的歌舞伎演員,真的滿臉都是戲!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一雙傳神的眼睛。日本歌舞伎中的妝容本來就十分誇張,在東洲齋寫樂的筆下,人物的眼睛被他刻意的縮小,而且眼睛的形狀是圓形的「豆豆眼」,加上高挑的眉毛,整個面部張力十足,很有戲劇感。

東洲齋寫樂的人物,可以說是對歌舞伎演員的寫實刻畫。另外,與其他畫師不同,寫樂在描繪演員眼睛的時候加入了套色印刷,這也是他作品中眼神更為炯炯有神的原因之一:

美男之眼 · 歌川國芳筆下的俠客

相比之下,歌川國芳筆下的「伊達男」就是走「美男」路線的了。歌川國芳是江戶末期的浮世繪畫師,與前面幾位以陰柔的女性形象著稱的畫師不同,歌川國芳善於描繪男性豪俠形象,著名的浮世繪版水滸傳也是出自歌川國芳之手:

歌川國芳,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浪子燕青

「伊達男」在日文中指瀟灑俠義的男性。歌川國芳的筆下,這些男性的眼神堅定,充滿英氣,與寫樂筆下的突出戲劇衝突不同,歌川國芳筆下的男性形象更重英雄氣概:

在描繪英雄豪俠之外,歌川國芳也曾細心鑽研過如何描繪不同的人物眼神:

中國古代東晉畫家顧愷之,曾在畫畫時最後再點上人物的眼睛,因為他認為眼睛是人物傳神與否的關鍵因素(傳神寫照,盡在阿堵中)。在浮世繪中也是一樣,同樣是美人或者役者,用不同的眼神刻畫,也能傳達出不同的含義。所以浮世繪中的人物到底在瞅啥,你整明白了嗎?

歌川國芳,『荷寶蔵壁のむだ書』 嘉永元年(1848年)

YT小講堂

相關焦點

  • 役者繪 帶你領略春畫之外的浮世繪
    又有許多想像的成分葛飾北齋在這方面當屬代表他的《海女與蛸》描繪了巨型章魚與裸女的場面海女的陶醉銷魂狀態被刻畫得極其生動整幅畫面將他的想像力發揮到了極致通過細膩的線條展現在我們面前3役者繪役者繪又被稱為「歌舞伎繪」表現的場景以江戶的歌舞伎劇場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兩個小時的導覽活動中,劉德江老師娓娓道來,分享了鈴木春信的漢風古典美人繪、喜多川歌麿風靡日本的唐韻大首繪、鳥居清長的九頭身「清長風」美人繪、東洲齋寫樂傳神寫意的役者繪、葛飾北齋徵服世界的《神奈川衝·浪裡》、歌川廣重傳遞詩意鄉愁的名所繪以及這些浮世繪大師的藝術人生。
  • 淺議解讀日本浮世繪藝術
    浮世繪無論是在題材上還是藝術上兼具大和繪與風俗畫的優點。即在風格和情調上繼承了大和繪的特點,又在題材上繼承了風俗畫的多樣性。浮世繪的創作題材多樣,除了最常見的美人繪和役者繪,還有風景繪、戲畫,鳥羽畫,春宮圖等。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訪浮世繪博物館
    由於這個畫派開始以裝飾性的壁畫出現在屏風上,因此最早流行於京都與大阪,一類是各地名勝風景畫,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另一類是表現女性美,女子的服飾錦繡豔麗之極,其題材種類分為美人畫;役者繪,以名歌舞伎演員為主;戲畫,以滑稽有趣的人物為主;鳥羽畫,畫中人物手足很長,類似現代漫畫;花鳥繪,以花、鳥、蟲、野獸為題材;武者繪,以歷史傳奇中的武士為題材;還有相撲繪、歷史繪等。
  • 「美人畫」的潮流從未止息,浮世繪藝術在日本畫師手裡代代傳承
    美人畫不論在哪個國家和民族都是文人騷客追求的對象,尤其在日本,這一傾向更為嚴重。日本的代表藝術浮世繪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是日本傳統文化貨真價實的瑰寶。當時他們的借鑑範本主要有唐代的木刻經書和宋朝的版畫。這些作品在日本的大力傳播造成了在日本平安時代,版畫藝術開始飛速發展。這些以版畫形式傳播的作品「浮世繪」融入了本土的繪畫技巧,發展得越來越成熟。浮世繪的主要題材有四種,美人畫,役者畫,風景畫和春畫。
  • 浮世繪大師筆下的日本美人是什麼樣的呢?
    在繪畫、雕塑藝術中,人通常成為「美」的對象,受到創作者高度的關注,以西方和東方繪畫為例,我們在今天還可以看到很多「美人」圖,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等,這些畫作將不同時代和文化下的女人形象呈現在觀者眼前,憂思或哀愁、富貴或奢靡,這些生動的形象都是藝術家們筆下的「美」。
  • 歌舞伎的由來,又如何與浮世繪結下不解之緣?!
    青樓仁和嘉女之藝者之部 喜多川歌麿1790年前後,喜多川歌麿磨創造了自己的美人畫風格——大首繪。學者中井宗太郎曾說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畫「並非單純表現形態的均衡與輪廓美,而是進一步追求人性真實和內在的心靈」。
  • 浮世繪如何以俗世美重新定義了日本藝術
    然而,想一想,這與我們平素印象中的簡樸、素雅、清冷之風的「日本的」顏色、形態、氣質大相迥異。 崇尚清淨、清潔的日本美意識,自古以來有之。日本神道以「清明正直」作為理想的人的狀態,這種思想影響了日本人無意識的生活感覺的形成。江戶時代,旅日的外國人留下了不少「見聞記」(申維翰:《海遊錄》、John Black:「Young Japan」),多處記載了日本整潔的面貌。
  • 真實描繪生活情趣——日本浮世繪的大師們
    Hello,值友們好哇~藝術小小值又來給大家介紹好玩的藝術了~~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都一定知道浮世繪,這是日本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直至今日,我們去到京都、奈良這些較傳統的城市,仍然能看到製作浮世繪的工坊,而且到了現在,我們也能夠買得到以古法手藝印刷的浮世繪畫版畫
  • 從「春畫」演變到日本的象徵,「浮世繪」究竟是什麼樣的藝術?
    日本的浮世繪,有人想到神奈川沖浪裏的那朵浪花,也有人想到一些畫面生動的「春畫」,內容跨度之大,之廣,令人嘆為觀止。有人覺得浮世繪高雅,有人覺得市井低俗,為什麼同樣是浮世繪卻會有如此大相逕庭的評價呢?
  • 浮世繪與年畫:東方版畫花開兩朵
    美人繪    美人繪,是日本繪畫經久不衰的一個主題。初期主要描繪花街柳巷的女性,後轉為普通女性。早期風俗畫中多以女性群像的形式出現,到後來突出單獨形象,從中可以觀察到女性在社會變遷中被賦予的期許。    日本「美人繪」的開端始於出生在1618年的菱川師宣,他被尊為浮世繪的祖師。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菱川師宣的代表作《見返り美人図》 「大首繪」的創始人喜多川歌磨,以纖細高雅的筆觸繪製了許多以頭部為主的美人畫,竭力探究女性內心深處的特有之美。
  • 【深圳南山博物館】"浮士繪:最日本的表情——日本江戶至明治時期浮世繪藝術展"特展
    從此以後,一些歐洲商人開始瘋狂收集這類版畫,一段時間後,原來價格低廉的浮世繪變得洛陽紙貴。歐洲人把這種版畫的地位和價格都大大地抬高了。多年以後,日本人去歐洲博物館朝拜時,發現本國那些廉價、不雅的東西竟和歐洲名家名作掛在了一起。面對疑惑,歐洲人給的答案很簡單:好看!再後來,隨著這類畫風靡世界,它被賦予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浮世繪。
  • 廣深藝術展 | 不出國門就能看日本浮世繪大展
    其靜謐之美影響了印象派;精到之美影響了平面設計;簡約之美影響了建築設計;暴烈之美影響了武士電影和熱血漫畫! 浮世繪獨特的美學更讓莫奈、馬奈、梵谷、高更、德加、魯迅等大師極為痴迷。本次展覽將是對浮世繪美術史和日本社會發展史的一個重要的囊括和縮影。觀眾不僅能從此次展覽作品,窺探日本社會發展的歷史,即貴族社會沒落到市民社會興起的過程,也能欣賞到此一社會階段。浮世繪所表現的市民社會熱鬧、輕鬆、濃烈的方方面面。
  • 日本浮世繪畫冊:《千代田之大奧》1838-1912
    《千代田之大奧》,是為楊洲周延的代表作。楊洲周延(1838.9-1912.9),師從歌川國芳、三代歌川豐國及豐原國周。江戶後期至明治時期浮世繪知名畫家,擅長美人繪、役者繪,是個難得的全才畫家。千代田區(ちよだく),位於日本東京都,是東京都內23個特別區之一。包括日本天皇的住所——皇居、日本國會(永田町)、警視廳、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大部分設置在大手町的中央省廳(中央行政單位)等等,全都位於千代田區內,因此該區可說是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大奧在日本江戶時代,是德川幕府將軍的生母、子女、正室(御臺所)、側室和各女官(稱為「奧女中」)的住處。
  • 日本浮世繪版畫藝術對著名畫家梵谷的影響
    浮世繪畫師以狩野派、土佐派出身者居多,因這兩個畫派非常顯赫。浮世繪的題材有:美人畫:以年輕美麗的女子為題材。美人繪役者絵:以著名的歌舞伎演員為題材。肖像畫與廣告傳單的形式都有。春畫絵則是較為含蓄的情色畫,有美人出浴、羅衫輕解等題材。
  • 《浮世繪》早期受明清版畫影響 後期卻激發了印象派畫家的創作靈感
    由青島出版社出版、北京大陸橋文化傳媒編譯的《浮世繪》一書,把浮世繪闡釋得十分詳盡與到位。■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浮世繪描繪當時日本社會的人情世態和習俗風物 先有「浮世」,後有「浮世繪」。「繪」是「畫」的意思。認識「浮世繪」,最好是從解讀「浮世」開始。
  • 日漫與浮世繪風格結合的插畫系列
    浮世繪是日本的風俗畫風,從字面來理解就是「虛浮世界的繪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藝術,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風格。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模板畫(日語中的錦繪),但實際上也有手繪作品。在亞洲和世界藝術中,呈現著起義的色調與丰姿。
  • 日本浮世繪不就是「春畫」嗎……|神奈川沖浪裏|芥子園畫譜_網易訂閱
    提到日本的浮世繪,有人想到神奈川沖浪裏的那朵浪花,也有人想到一些畫面生動的「春畫」,內容跨度之大,之廣,令人嘆為觀止。有人覺得浮世繪高雅,有人覺得市井低俗,為什麼同樣是浮世繪卻會有如此大相逕庭的評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