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 | 誰吃誰豆腐?臺媒:臭豆腐和臺灣都是中國的!

2021-01-13 參考消息


臺媒稱,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用半版篇幅介紹臺灣美食「戴記臭豆腐」,本以為中華美食揚名國際,兩岸應要同慶,殊不知竟引發口水戰。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26日報導,臺灣作家兼政治評論人黃智賢說,《紐約時報》的報導介紹臭豆腐是臺灣美食。大陸網友很生氣,說臭豆腐明明是明朝發明的,怎會是臺灣的?


她說,大陸網友別生氣,因為臭豆腐當然是中國的,而且應該比明朝還早。1949年,國民黨撤退到臺灣,大江南北各省的人都到了臺灣,也帶來了各地美食。所以臺灣人從小就是吃酥炸臭豆腐和蒸臭豆腐長大的。


▲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戴記獨臭之家」(美國《紐約時報》)


她說,各省眷村媽媽們都做家常臭豆腐,她這個本省小孩是從小蹭著吃到大的。2005年她到湖南長沙讀博士。在學校後邊的小街上,一群人圍著排隊買東西,她蹭上去,發現原來是黑色臭豆腐。


她跟老闆說:「麻煩您,我要買一串臭豆腐。」也許口音很不同,老闆大叔問:「你哪兒來的?」她說臺灣。大叔立刻豪氣地說:「臺灣來的不用排隊了。先給你。」她說:「不行啦!等的人好多啊!我可以等。」沒想到圍著的大叔大嬸們都回過頭來說:「沒事兒,沒事兒,臺灣人不要等了,先給。」實在令她受寵若驚。



黃智賢說,這是她第一次吃黑臭豆腐。好吃啊!燙嘴。一口咬下,有餡、噴漿,立刻徵服她。


她說,「臺獨」可以假造歷史,可假造不了自己的舌頭。臭豆腐當然是中國的,臺灣屬於中國。



近日《紐約時報》用半版篇幅介紹臺灣美食「戴記臭豆腐」,本以為中華美食揚名國際,兩岸應要同慶,殊不知竟引發口水戰。有大陸網友不滿臭豆腐之名被臺灣奪走,要臺灣別吃大陸的豆腐。


報導稱,傳言,臭豆腐是清朝康熙年間豆腐商人王致和陰錯陽差發明的。事實上,要追究臭豆腐從何而來、由誰發明本就困難且意義不大。王致和的故事雖然流傳甚廣,但終究只是鄉野軼事,臭豆腐早就隨著大江大海,流傳到世界每一處有華人足跡的地方。


▲臺灣夜市一角


報導認為,與其現在還去爭論臭豆腐是誰發明的,不妨想想古人讚許豆腐有「和德」之美,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而做豆腐的人更明白「順應自然」的重要。明白豆腐帶來的格調與雅興,就算兩岸之間互吃豆腐,也能吃出慷慨大方的情意。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吃都堵不上「臺獨」的嘴。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臭豆腐歸屬引發兩岸爭論 臺作家:臭豆腐和臺灣都是中國的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 臺媒稱,近日《紐約時報》用半版篇幅介紹臺灣美食「戴記臭豆腐」,本以為中華美食揚名國際,兩岸應要同慶,殊不知竟引發口水戰。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26日報導,臺灣作家兼政治評論人黃智賢說,《紐約時報》的報導介紹臭豆腐是臺灣美食。
  • 兩岸爭論臭豆腐歸屬 臺作家:臭豆腐和臺都屬中國
    原標題:臭豆腐歸屬引發兩岸爭論 臺作家:臭豆腐和臺灣都是中國的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 臺媒稱,近日《紐約時報》用半版篇幅介紹臺灣美食「戴記臭豆腐」,本以為中華美食揚名國際,兩岸應要同慶,殊不知竟引發口水戰。
  • 臺媒:大陸各地臭豆腐爭奇鬥豔 大學生開創函數製作法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 臺媒稱,全球每個民族都有傳統「臭」食物,中華民族的此類美食則以臭豆腐最著名,北京、南京、浙江、湖南、雲南、香港、臺灣等地都有臭豆腐的特殊做法,蒸、煮、烤、炸、紅燒都有,鹹、辣各擅其長,有人一見到就捂鼻而逃,但眾多「逐臭之夫」堅稱「聞起來臭但吃進口香」,恨不得一口氣嘗遍全部種類。
  • 臺媒:中國各地臭豆腐爭奇鬥豔 作法各異!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4日報導,全球每個民族都有傳統「臭」食物,中華民族的此類美食則以臭豆腐最著名,北京、南京、浙江、湖南、雲南、香港、臺灣等地都有臭豆腐的特殊做法,蒸、煮、烤、炸、紅燒都有,鹹、辣各擅其長,有人一見到就捂鼻而逃,但眾多「逐臭之夫」堅稱「聞起來臭但吃進口香
  • 臭豆腐是臺灣美食?吃王致和長大的北京人說說臭豆腐的歷史!
    後來他當了帶兵打仗,一路打到安徽,高興之餘想起了臭豆腐,號令全軍吃臭豆腐慶祝,臭豆腐之美名終於廣為流傳。說法二:據明代文章記述,安徽黟縣人喜歡在夏秋之際用鹽使豆腐變色生毛,將豆腐洗乾淨後,放入沸油中煎炸,有鱷魚的味道。
  • 臭豆腐 酸豆腐,當地人這樣吃「豆腐」,外地人表示不敢吃!
    來到貴州"原始生態"文化保存最為完整的位於黔東南雷山縣的西江千戶苗寨,吃了幾天的酸湯魚吃到實在沒了胃口,於是去大街上想找點「能吃」的。於小編這樣口味比較挑剔的人而言,走遍南北西東,總是吃不慣別人家的味道,總是戀家裡的那碗麵條和家常豆腐,也夠矯情和愁人。可在千戶苗寨長長的商業街上,看到的則全是當地特色,麵條不是小麥而是米粉做的,連大街上的豆腐,都全是臭豆腐和酸湯米豆腐。
  • 楊冪穿女僕裝上街賣臭豆腐,評論亮了:穿成這樣,誰還吃你豆腐?
    三輪車上擺放著炸臭豆腐的工具,上面的幾個大字非常亮眼:「楊西施」。少女冪、女僕裝、臭豆腐三者結合在一起竟毫無違和感。人們都說能hold住女僕裝的女生必然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細長筆直的美腿和纖細的好身材,而這一切楊冪剛剛好都有,穿上這一身很難想像她已經是孩子媽了。
  • 臭豆腐到底是誰發明的?竟然大有來頭,皇帝都愛吃
    說起臭豆腐,大部分人都知道它是嗅起來特別臭,吃起來口感特別的好。它是將發了黴,帶有臭氣的豆腐放在熱油鍋裡翻炸,直到外表完全變得酥脆而止。這樣炸出來的它味道不僅不臭,反而是鮮香味美,是適合大眾口味的地道美食。
  • 臭豆腐吃著香 營養價值更高
    」賣臭豆腐呢」一到晚上,就能聽見做臭豆腐的師傅的吆喝聲,還要迎面撲鼻而來的臭味,不過聞著臭,吃著卻香,都說中國文化悠久,對於臭豆腐的發明大家就有所不知。說起臭豆腐大家都知道它是長沙的一種小吃,不過現在每個城市基本都有,只是味道有點差別,歷來中國就是一個美食盛行的國家,小吃多的說不清,不過對於臭豆腐卻遠名在外,吸引外國遊客也來品嘗,但是對於它到底是誰發明的,開始於那個朝代,又有什麼民間故事呢?大家知道嗎?傳說清朝康熙八年,安徽省仙源縣王致和赴京考試落第後,沒有了盤纏後鄉。
  • 中國最著名的五種臭豆腐,正宗配方讓你欲罷不能,聞著臭,吃著香
    導語:臭豆腐是有名的中國傳統小吃,因為其獨特的味道與嗅覺帶來的反差,多年以來一直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它的神奇魅力就在於任憑誰吃上一口,保準終身難忘。不過因為地域差異,臭豆腐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例如長沙,南京,臺灣的臭豆腐都頗具名氣。
  • 臭豆腐乳:誰說臭呢?俺們香著呢!
    甭管什麼東西,只要是能吃,就絕不會放過。大作家汪曾祺,號稱中國最好的美食博主。他曾有一句自我評價堪稱是對「吃貨」的最佳定義:「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臭豆腐▲ 臭豆腐乳▼沒吃過臭豆腐乳的朋友可能會說:知時醬太誇張了,長沙臭豆腐、紹興臭豆腐、徽州臭豆腐、雲南臭豆腐……都是臭豆腐,又臭又好吃。老北京臭豆腐乳,還能臭到哪兒去?
  • 4大最臭的美食榜單:臭豆腐毫無壓力上榜 尤其是最後一種誰吃誰吐
    4大最臭的美食榜單:臭豆腐毫無壓力上榜 尤其是最後一種誰吃誰吐,中國美食雖然也是有很多,但這裡面也是包含了不少讓人覺得非常難以下咽的美食,很多人對這些美食已經是到反感的地步,對於重口味的人就會覺得沒有什麼,相同地吃到的人也會感到很喜歡,最後一種沒人戰勝得了。
  • 聞著臭,吃著香,第一個做臭豆腐的人對豆腐做了啥
    在每個城市都有條小吃街,幾乎每座城市的小吃街都有這麼一道小吃——臭豆腐。臭豆腐的叫賣各不相同,總歸來說都逃不過「聞著臭,吃著香」這六個字。這道小吃愛吃的人是「根本停不下來」,而不愛吃的人則是連連擺手。大中國的臭豆腐也登上外國人不敢嘗試中國「黑暗料理」排行榜當中。
  • 臺灣味的臭豆腐,去臺灣絕對不可不吃的美食!
    答:只需點上面《兩岸商匯》免費關注近日,美國《紐約時報》一篇有關臺灣臭豆腐的文章引起熱議,中國大陸網民說臭豆腐是「中國美食」不是「臺灣美食」。臭豆腐在半個世紀以前的臺灣地區是用來養家餬口或者是想家思鄉的工具,但是當年在臺灣的街頭,如果不是嗜食臭豆腐的「逐臭之徒」,臭豆腐攤子對很多人而言是避之唯恐不及。
  • 大陸各地臭豆腐爭奇鬥豔 大學生開創函數製作法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 臺媒稱,全球每個民族都有傳統「臭」食物,中華民族的此類美食則以臭豆腐最著名,北京、南京、浙江、湖南、雲南、香港、臺灣等地都有臭豆腐的特殊做法,蒸、煮、烤、炸、紅燒都有,鹹、辣各擅其長,有人一見到就捂鼻而逃,但眾多「逐臭之夫」堅稱「聞起來臭但吃進口香」,恨不得一口氣嘗遍全部種類。
  • 大名鼎鼎的臭豆腐是怎麼來的
    #臭豆腐#臭豆腐始於清朝康熙年間。相傳當時安徽有一位舉子名叫王致和的,他進京趕考,不幸名落孫山。想回家路費又不夠,只能留在京城等待下次會考。一邊備考,一邊還得賺生活費,心酸啊。好在他還學了門手藝,小時候跟著家裡做過豆腐,只是手藝不大好,豆腐也沒賣出去多少。
  • 織金扒街日記|烙鍋臭豆腐,誰吃誰上天!
    當地朋友說他們本地人尤其愛吃烙鍋,特別是到了晚上,大家圍坐烙鍋前,將新鮮的蔬菜、豆腐、肉類、河鮮放在砂鍋上邊烙邊吃,那味道格外的香。我們吃的這家劉記烙鍋,她家的臭豆腐就是從八步運來的,臭味剛剛好。烙老的臭豆腐外脆裡嫩,嫩的則有種奶酪的口感。鮮榨的菜油把豆腐烙得香氣四溢,蘸上一筷子幹辣椒,味道簡直要上天!
  • 長沙與寧波的GDP接近,兩地特產豆腐與湯圓,你更鍾愛誰?
    我們一直在聊GDP,其實GDP只能說是數據層面對城市的一種分析和理解,而真正一座城市的魅力還是在於現實當中,而現實中一座城市最能吸引人的首要還是當地特產,而長沙和寧波這兩座城市也是物產豐富,要說特產呢,小編個人覺得長沙的豆腐和寧波的湯圓應該是最出名的了,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兩大特產都有怎樣的特色呢
  • 豆腐誰沒吃過?但農村這5種特製豆腐你吃過嗎?都是當地不外傳的
    豆腐是漢朝的江淮地區的一個淮南王發明的,到現在已經有了兩千年的歷史了,可以說現在豆腐的種類是多種多樣,通常在市面上常見的就是千張和水豆腐,豆乾,豆油。但還有幾種經過發酵製作出來的豆製品不是所有地方的都有的,下面有這幾種使我們那能找到的,你們那裡還有什麼比較特別的豆腐嗎?
  • 廈門最值得吃的8道豆腐料理!你吃過幾種?
    作為一個非常愛吃豆腐的人,我對豆腐的各種品類和吃法都十分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