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死3位大將,吳國失去大都督,魏國更慘

2020-12-26 尋歷史真相

將星隕落,天命難為。

01引言

三國初期,曹操憑藉身邊的謀士和武將在官渡之戰取得勝利,一舉成為最強諸侯。有了曹操這樣的典型後,孫權、劉備等人也是按耐不住了,紛紛在自己佔據的地盤上擴充實力,壯大自己。因此,才有了後來出現在蜀漢陣營中的諸葛亮和東吳陣營的陸遜等人。

人終究有一死,一個陣營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老一輩人才去世,年輕後輩中沒有能扛起大旗的人。

公元220年,三國之間發生了很多大事,很多巨星也是在這一年隕落,特別是魏國,完全可以用損失慘重來形容。

02蜀漢陣營失去關羽、黃忠、法正

漢中之戰劉備打贏後,讓自己的二弟帶著兵去攻打襄陽等地,想趁熱打鐵削弱曹操的勢力。當時曹軍有三萬多人在襄陽等地駐守,劉備這邊也是三萬人左右。

本身曹軍是有優勢的,但是關羽還是攻破了襄陽,樊城可以說是危在旦夕。考慮到這一點,曹操派了三萬人支援,但是沒起到作用,被關羽輕鬆收拾了。無奈之下,曹操和東吳達成某種協定,聯合夾擊了關羽,導致關羽在麥城去世。

法正作為劉備陣營的一個謀士,幫助劉備拿下過成都。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願意相信劉備,是法正給他想了一個殺雞儆猴的法子,幫助劉備完成了統治。

在漢中之戰,他用聲東擊西的打法將曹軍主帥夏侯淵斬殺,直接讓劉備成為漢中王。

公元220年,劉備準備稱帝時,他突然病逝,這讓劉備心裡很不是滋味,決定親自給他守靈。

黃忠歸降劉備之後,受到了重用。在攻打益州期間,他立下過不少戰功。在漢中之戰中,他更是和趙雲一起截了曹軍的糧草。

定軍山之戰,黃忠親自斬殺了夏侯淵,之後一直是和關羽平起平坐。

關羽死後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黃忠病死在漢中。

03東吳大都督呂蒙病逝

此人生在江東地區,是迫不得已參軍入伍。從剛進部隊到去世,立下過很多戰功,以兇猛且冷靜被人熟知。在攻打江夏城的時候,他身先士卒,直接衝在最前線,殺掉了江夏太守。從這之後,他就很受孫權器重了。

合肥之戰時,他已經成為孫權的左膀右臂,看著主公被張遼追,他直接出刀攔截,讓主公安然逃走。

但是拿荊州的所有計策都是他提出來的,先是打消了關羽戒心,讓關羽放鬆警惕,後來讓士兵打扮成了商人、農民混入城中。當關羽和曹軍交戰正酣時,他帶著部隊拿下了荊州。之後,帶著部隊和曹軍聯合擊敗了關羽。

關羽死後,他也在同一年死亡。有的地方說他是被冤魂糾纏而死,有的地方說他是病死。

04曹魏程昱、夏侯惇、曹操

程昱生於兗州士族,當曹操拿下兗州後,他就帶著族人歸順了,屬於元老級別的人物。此人相對比較殘忍一下,給曹操出過屠城的主意。官渡之戰和樂進用2萬人拖住了袁譚的5萬人。赤壁之戰,他似乎看到了江上決戰的結局,一直勸過曹操放棄,但是曹操沒聽。

公元220年,可能是知道自己身體狀況,見了曹操一面後,幾天便走了。

夏侯惇算是也算是曹魏的元老,最開始曹操起兵的時候,他就帶著5千人跟著曹操了。毫不誇張地說,夏侯惇是曹操最信任的人。

曹操帶兵徵戰在外,他會守護曹營。曹操一旦拿下一個新的地方,他就會駐守。後來曹操設立禮儀,所有人不可帶武器上殿,但是他可以。

220年,曹操在銅雀臺重病,交代了一些事情後,撒手離去,曹丕稱帝。

05

縱觀整個三國,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他們你爭我奪。也正是這種你爭我奪,給中國歷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正是這種你爭我奪,讓整個社會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也正是這種你爭我奪,讓後人了解到了一場又一場的精彩戰爭;也正是這種你爭我奪,給很多事情的發展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隨著這些人離世,三國失去了原有的味道,逐漸開始轉變。後期相對比較安穩了,很難見到前中期的精彩局面。從看故事的角度來說,有點太無味了。

06

諸葛亮和司馬懿博弈,張郃成了犧牲品,是司馬懿的失策還是陰謀?

公主再婚3天後自殺,宮女在裙帶上發現其死亡原因,丈夫悲哀昏厥

清朝滅亡以後,清軍殘部去哪了?時隔70年後才被人發現

10年前「犀利哥」走紅網絡,因妻子去世患精神疾病,如今生活如何

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卻只說了5個字,讓諸葛亮看清劉備真面目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魏略》

文章題目: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死3位大將,吳國失去大都督,魏國更慘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清朝四品官員微服私訪,卻被關入黑煤窯為奴,3年後才發現其血書
    這天這位道臺老爺到同官縣微服私訪,為了更好地考察當地的真實情況,他並沒有事先通知當地官員,也沒有帶侍從,自己一個人來到同官縣,一個煤礦大縣。初到同官縣,當地百姓對他甚是熱情,店小二這些人對他是噓寒問暖,道臺覺得這裡的百姓如此好客,生活一定都非常不錯。
  • 公元220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是魏蜀吳三國最悲慘的一年
    人固有一死,不倫是普通人還是有名望的人,到了一定的時間段,一定的年齡段,他們都會面臨一種結果,那就是死亡,有生便會死,就是這個理。那麼歷史上220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把這一年稱作三國時期最誇張和最難過的一年呢?
  • 此人是魏國滅蜀國的「功臣」,深得劉嬋信任,卻被司馬昭處死
    隨著魏國曹丕稱帝以後,吳國的孫權和蜀國的劉備也都迫不及待稱帝了,這樣一來,魏、蜀、吳三國徹底坐實。但是,三國之中蜀國的實力最差,幸虧有諸葛亮輔佐,並且還多次組織北伐魏國的的戰役,使得蜀國苟延殘喘了許多年,劉備的傻兒子劉嬋也當了好幾年快活皇帝。
  • 《QQ三國》地圖:蜀國/魏國/吳國地圖介紹
    《QQ三國》地圖:蜀國/魏國/吳國地圖介紹 2010
  • 《QQ三國》地圖:蜀國/魏國/吳國地圖介紹(五)
    《QQ三國》地圖:蜀國/魏國/吳國地圖介紹 2010
  • 蜀國設立四大戍衛都督,分別鎮守一方,是哪四大呢
    持節都督來源於漢代的督軍御史,職責是監督州郡鎮壓「盜賊」,到後來,又以中郎將督軍﹐更增加了軍事統帥的因素。漢末董卓之亂後﹐州郡擁兵割據稱雄﹐朝廷為了籠絡他們,有以將軍兼督數州或都督某州的稱號。這種都督就成為統治地方的軍政長官了。在三國時期,魏蜀吳都設立了多個都督,以此來鎮守邊境。蜀漢就設立了四大戍衛都督,用來守衛邊境重鎮,是哪四大呢。我們一來看看。
  • 他原來是魏國大將,受諸葛亮蒙蔽投降西蜀,幫助蜀漢討伐中原,最後...
    在蜀漢後期,有一員大將,他繼承諸葛亮的遺志,九伐中原,試圖推翻曹魏政權,可最終因為蜀國君臣的無能,他失敗了。蜀國滅亡之後,他被魏國兵將刨心剜膽,死相悽慘,這個人就是姜維,請聽行者為您解讀三國大將姜維。  談到姜維,我們先來說一下他的出身。
  • 談談三國時期的大都督:並非常設而是特殊職位
    魏國在史書裡被記載有大都督名號的有三人,分別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其中只有司馬昭在三國志裡被記載加了大都督的名號,日期精準到天,而且晉書記載司馬昭在受封相國時專門提到去掉了大都督的加號,所以司馬昭的大都督加號是明白無誤的。八月庚午,命大將軍司馬文王加號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黃鉞。
  • 龐統如果沒死,蜀國竟然會變成這樣,推理太嚇人了!
    龐統,大家都不陌生這個人的名字,他是蜀國的有名的謀士之一。在三國混戰時期蜀國有幾個十分有名氣的謀士。他們分別是諸葛亮,法正,龐統,還有姜維。諸葛亮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就不多說了,小學時候竟背他的出師表了。算是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回憶的人物了。
  • 蜀國滅亡之後,為何鄧艾說姜維不值一提?事實真的如此嗎?
    魏國出動了18萬軍隊,分三路進攻蜀國。鄧艾帶四萬負責纏住姜維,諸葛緒四萬夾擊姜維,鍾會帶十萬主力進攻。結果姜維擺脫鄧艾,直接擊潰了諸葛緒,並把鍾會大軍堵在劍閣。鄧艾三萬人和諸葛誕三萬人牽制姜維於沓中,但沒牽制住,讓姜維順利到達劍閣,就說明姜維比鄧艾棋高一桌,至於說鄧艾偷渡陰平,實在是姜維獨木難支,蜀國後期如有個三流大將守成都,鄧艾都會全軍覆沒。
  • 蜀國滅亡後一段隱秘歷史:劉禪之子劉恂,逃到南中被祝融夫人收留
    諸葛亮死後,蜀國後主劉禪表現得還算不錯,在三國錯綜複雜的亂局中,又硬撐著過了20多年。到了公元263年,蜀國的最後時刻終於來臨了。魏國權臣司馬昭,派遣大將鍾會鄧艾,帶領20萬大軍,從關中浩浩蕩蕩發病南下,直撲蜀漢。蜀國大將姜維此時正在隴西沓中屯田,聞聽魏軍大舉來犯,急忙帶領人馬星夜兼程,趕赴前線。
  • 三國時期,蜀國可能奪得天下嗎?看看蜀國巔峰期的實力就知道了
    如果說要考慮蜀國奪取天下的可能性,就必須以蜀漢政權巔峰狀態下的背景去推演才有可能。因為那個時候蜀漢集團還沒有丟失荊州,理論上還存在爭奪天下的可能性,等到荊州完全失去之後,那就基本沒啥可能了。
  • 三國也有六大神獸,分散在魏國和蜀國,沒人看好吳國?
    在三國時期也有著六大神獸,分散於魏國和蜀國。首先就是龍,應該很多人都會猜到是誰,正是諸葛亮。諸葛亮被稱為臥龍先生,是智慧的化身。一直隱居臥龍山崗,被劉備三次誠懇的邀請才請出山。隨後不斷為劉備出謀劃策,讓劉備成就了一番事業。
  • 三國演義中期大「BOSS」——蜀漢的恐怖實力
    演義裡漢中之戰後的蜀國兵力堪稱恐怖,遠超魏吳兩國之和,其中包括夷陵之戰送掉的75萬大軍。是日,孔明辭了後主,令蔣琬為參軍,費禕為長史,董厥、樊建二人為掾史;趙雲、魏延為大將,總督軍馬;王平、張翼為副將;並川將數十員:共起川兵五十萬,前望益州進發。以上加起來是135萬。
  • 吳國無人上榜,蜀國僅一人,他們卻父子入選
    而「假節鉞」更了不得,一個假節鉞的武將可以斬殺假節的武將,更恐怖的是,假節鉞的武將擁有自行發動戰爭的權力,因此假節鉞絕對算得上是武將的最高榮耀。然而,正因假節鉞的權力過大,所以除非是君主極其信任的人,不然根本不可能獲得這樣的權力,那麼,在漢末三國的一百年時間裡,到底有哪些人獲得了這樣的權力呢?
  • 相比魏、蜀兩國,吳國是最不「統一」的,也最沒有可能爭得天下
    答案顯而易見是最強的魏國。若說誰最沒有可能統一天下,很多人會以為是實力最弱的蜀國,其實不然,是實力居中的孫吳。根據歷史上真實的三國態勢發展,可以明確地分析出,吳國是最沒有可能爭得天下的。因為吳國最不「統一」,最不團結,三個國家的最高領導,只有孫權最沒有話語權,時刻要看江東士族的顏面。
  • 魏國夏侯氏五大名將:除了夏侯淵,你還認識誰?
    魏國作為實力最強勁的國家,其手下擁有眾多優秀將領。而在魏國將領中,夏侯家是魏國很重要的一個家族。這個家族為魏國貢獻了很多優秀將領。而在夏侯家族中除了夏侯淵外,還有那四位夏侯家的名將是你熟知的?夏侯霸他是夏侯淵的兒子,曾經在司馬懿的軍隊中有著出色的表現。在司馬懿發動政變後,曹爽因此被殺。
  • 魏國滅蜀最大功臣,為何蜀國一滅,他卻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魏國滅蜀最大功臣,為何蜀國一滅,他卻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文/古今花滿樓相信大多數人都只看了《三國演義》的前八、九十回。可到了後三十回諸位英雄卻是一一離去,只剩諸葛亮與司馬懿二位。至於其他人物,在很多人看來,不過是英雄落幕,庸人當道罷了。其實這還是有小說的主觀因素使得大家忽視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雖然歷史沒有給他們過去那個波瀾壯闊的舞臺,然而哪怕天下三分後,他們也能演出一臺好戲,而鄧艾就是這樣一個角色。鄧艾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大家族,自幼喪父,而那又是一個動蕩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