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三方支付市場火熱 雙雄誇平臺火拼

2020-12-20 行動支付網

  臺灣兩大電子商務平臺PChome網路家庭、Yahoo今年衝刺金融,下半年都考慮將自家第三方支付「支付連」、「輕鬆付」推廣成為「跨平臺」服務,有助相關業務加速累積規模,今年將是全臺第三方支付元年,合計交易金額拚破百億元。

  PChome「支付連」目前僅限為同集團的「露天拍賣」服務,最快下季支持同集團其他平臺,包括商店街的個人賣場、網路家庭北美拍賣平臺,未來考慮因應外界要求,提供集團外商家服務。Yahoo「輕送付」是Yahoo拍賣平臺官方唯一付款方式,未來也不排除開放商城、購物平臺使用。

  網路家庭、支付連董事長詹宏志昨(23)日表示,支付連今年最主要方向是將規模做大,在交易金額上達到一定規模,提升用戶接受度與適用範圍。

  PChome已規劃最快下季將支付連推廣到旗下其他平臺。由於網路上的業餘、微型小賣家被視為第三方支付最主要使用者,支付連首波推廣以擁有小賣家的集團其他平臺為主,包括去年開放個人賣家功能的商店街,以及今年開站的PChome USA拍賣平臺,也研擬提供集團以外商家的金融服務。

  詹宏志認為,第三方支付專法今年有望通過,雖然對法令並非全部滿意,但「足夠讓業者做現在的工作」。專法通過後,未來可做的範圍都將是支付連可能做的業務。

  Yahoo奇摩電子商務事業群總經理王志仁表示,Yahoo將輕送付定位為輔助平臺金融的重要工具,今年將全力完善其功能,除免收賣家信用卡手續費,以提升賣家提供輕鬆付信用卡支付的比例,也考慮因應使用者要求,把輕鬆付功能擴充到Yahoo所有電子商務平臺,目前沒有具體時間表,但不排除下半年開始提供。

  市場推估,Yahoo輕鬆付目前強制全平臺使用,採用率達百分之百;PChome支付連採用率達五成以上,下半年積極推廣,若再跨其他平臺,有助今年較去年大幅提升交易金額,今年整體交易額合計有望突破百億元。 

相關焦點

  • 臺灣Google Play規範化 封殺第三方支付
    臺灣Google Play規範化 封殺第三方支付 來源:chanye.18183.com作者:遊民老趙 時間:15-02-05 分享到: 近日,臺灣GooglePlay針對內購系統推出新政策,未來所有遊戲或應用程式內所使用到的內購服務,均需使用GooglePlay的應用程式內結帳服務(谷歌錢包)作為付款方式。
  • 臺新銀行與四大支付企業合作 搶攻第三方支付市場
    國銀搶攻第3方支付,不只比特色、也比氣勢!臺新銀行宣布與支付連、歐付寶、藍新科技臺灣支付及智付寶,市場四大業者合作新支付服務,採多管齊下衝刺第三方支付,要在第三方支付戰局後發先至。  臺新銀行支付金融處資深副總經理夏敏蘭表示,在與市場4家業者合作後,提供的服務包含信用卡快速付款、信用卡收單、帳號綁訂扣款、儲值支付帳戶等,透過電腦或手機即可選擇最適合的支付工具來完成交易。
  • 第三方平臺拓展跨境電子支付
    目前世界範圍內主要的跨境電子支付方式有四種,分別是銀行卡組織、第三方支付模式、網銀支付模式和直接借記模式。跨境電子商務涉及結售匯問題,一般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跨境支付與收入,主要以信用擔保和直付兩種形式進行外匯結算。一是由第三方支付平臺統一購匯支付;二是境外的一些電子支付公司希望拓展我國巨大的網上支付市場,支持使用中國內地銀行卡實現境外網上支付。主要有兩種支付機構。
  • 永豐、中信、玉山銀 臺灣第三方支付各搶一片天
    第三方支付大戰進入白熱化階段,目前較積極的包括永豐、玉山、中信銀和第一銀行,其中永豐是以自行開發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豐掌柜」搶攻第三方支付商機;中信銀則與雅虎奇摩合作「輕鬆付」、玉山銀則是搶攻跨境第三方支付市場,各自在不同市場插旗。
  • 落後大陸8年多 臺灣急通過「第三方支付專法」
    「第三方支付專法」通過,臺灣業者搶攻行動支付商機  落後大陸8年多,臺灣急了  上周末,兩岸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的兩件事牽動著臺媒的神經。一是騰訊旗下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18日試營運,標誌著大陸網際網路銀行正式開啟;二是臺灣「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也俗稱「第三方支付專法」)16日終於通過「立法院」三讀,最快可於明年上半年實施。但臺媒此前指出,臺灣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整體發展,已經落後大陸8年多。  從第三方支付平臺到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產品,再到現在的網際網路銀行,大陸在網際網路金融業上的創新和飛速發展,臺灣業者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有哪些?2020跨境支付平臺匯總
    現在不單單是跨境電商呈現一片紅海的狀態,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場也是競爭激烈。本篇文章就來匯總下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有哪些。 1.財付通 財付通(Tenpay)是騰訊公司於2005年9月正式推出專業在線支付平臺,其核心業務是幫助在網際網路上進行交易的雙方完成支付和收款。 8. 連連跨境支付 連連跨境支付隸屬於連連銀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連連銀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3.25億元,是國內領先的獨立第三方支付公司。
  • 越南第三方支付相關因素分析
    第三方支付相關因素分析第三方支付相關因素包括渠道、終端、應用場景三個主要方面,各大第三方支付公司也是憑藉著在這三個方面的某一或某幾個方面的優勢作為著力點,形成自己獨特的推廣路徑和推廣優勢。而在4G市場的佔有率為Viettel(52%)、Mobiphone(27%)、Vinaphone(21%)電信運營商允許提供行動支付業務,事實上很多費用的支付都會通過話費帳單的形式實現,但是管理機構設定的交易手續費率很高(約55%),不然對於各大第三方支付平臺來說會是非常大的威脅。
  • 日本電子支付龍頭GMO-PG投資臺灣第三方支付公司藍新科技
    日本GMO Internet集團旗下網絡支付公司GMO Payment Gateway,Inc(簡稱GMO-PG),透過「GMO Global Payment Fund」投資臺灣網絡金流及第三方支付領導公司藍新科技,此次投資將成為
  • 第三方支付場景系列之12306購票平臺
    12306購票平臺於2010年1月30日開通試運行,2013年新增支付寶第三方支付通道,2017年新增微信第三方支付通道。在中國最大的兩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助力下,12306購票平臺的便捷性、安全性得到極大提升,對個人生活、鐵路行業、宏觀方面(PEST)都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也存在一些風險。
  • 悠遊卡董事長張家生:不管行動支付還是第三方支付 競爭推動市場
    從公司獲利面來講,張家生表示,目前悠遊卡公司主要的獲利來源,最大宗的就是各種交通票卡的支付,其他則包括小額付費、紀念卡銷售以及悠遊聯名卡刷卡使用的手續費等等,而小額支付進一步延伸到未來的行動支付(電子錢包)或者是第三方支付等,則將成為悠遊卡公司未來主要的戰場。
  • 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第三方支付普及率逐年上升  從1999年首家第三方支付平臺誕生至今,第三方支付已經走過了20年的發展歷程。2002年中國銀聯成立,到支付寶、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企業橫空出世,再到2011年央行發放首批支付牌照後行業的規範發展,我國第三方支付從無到有,不斷成長。
  • 區塊鏈USDT支付平臺開發區塊鏈第三方支付通道平臺開發
    區塊鏈USDT支付平臺開發區塊鏈第三方支付通道平臺開發[本文由源中瑞塗先生編輯/支付系統開發諮詢:ruiec999]支付,當前依然是一個很成熟的技術商家得到的是數字,而支付服務商得到的是現金流。但近兩年來市面上三方支付、四方聚合通道因為受到政策或銀行因素的影響,通道變得極不穩定。而如今成功率也越來越低,目前除了傳統支付以外新的USDT區塊鏈支付通道模式也隨之誕生,目前USDT支付通道已成為趨勢。
  • 順豐推第三方支付平臺 「順手付」悄然上線
    順豐推第三方支付平臺 「順手付」悄然上線 iwangshang / i天下網商 / 2014-12-18 摘要:日前,順豐第三方支付平臺「順手付」已悄然上線。
  • 虛假股票交易平臺「割韭菜」 第三方支付為虎作倀兩人獲刑
    網絡薦股「割韭菜」一再上演「殺豬盤」,為非法平臺提供支付通道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難逃責任。「只有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流轉,被騙走的錢才能『安全』進入騙子口袋,所以說,第三方支付機構掌握『殺豬盤』的命脈,一點也不誇張。」承辦案件的檢察官說。
  • 2017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大盤點!(附最新名單)
    2007年,銀聯成為國內首家開展跨境支付業務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2年,世界貿易組織認定銀聯存在壟斷行為。國家為了更好地發展第三方支付市場,終於確定允許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進入跨境支付服務領域。2013年9月,國家外管局發放了首批17張跨境支付牌照。2014年,第二批共5家第三方支付平臺獲得跨境支付牌照。進入2015年,跨境支付走向了法制化和規範化道路。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發布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和《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允許部分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且支付業務為網際網路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展跨境業務試點。
  • 第三方支付行業腹背受敵 公共領域自建支付通道
    該消息稱,國家電網於近期下發了一份文件,要求各地推廣國家電網自有支付平臺「電e寶」,同時正在考慮關閉第三方電費支付接口。不過,國家電網回應稱,不會封殺微信、支付寶。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某一公共支付領域開放不會對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產生較大衝擊,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蛋糕」將被越來越多的機構盯上。
  • 臺媒反思島內第三方支付 盛讚大陸支付寶
    臺灣《旺報》10日刊載短評,分析大陸「支付寶」的成功案例,給予高度評價,同時文章直言:臺灣第三方支付還停留在只準辦理信用卡代收付業務,發展腳步遠遠落後。  文章摘編如下:  網絡科技日益發達,「支付」形式也大為改觀,從以往用實體貨幣交易,演進到使用信用卡,如今再邁入網絡支付時代。
  • 第三方支付平臺如何避免成為「地下錢莊」的犯罪工具?
    下圖為換匯模式:  「地下錢莊」的交易模式與手段複雜多樣,由於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廣泛應用帶動了各種類型的線上交易。因其具有快速流轉、隱蔽、難以監測、非面對面等特點,正為「地下錢莊」從事非法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所需。據了解,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招攬「業務」,並藉助三方支付平臺完成資金收付已經成為部分「地下錢莊」較為青睞的交易形式。
  • 臺灣Pay公布三個發展階段,要進軍第三方支付
    財金公司將推動臺灣Pay進軍第三方支付。臺灣Pay不僅以統一版規格的QR Code重新換裝上陣,財金公司更對此提出了三階段擴張計畫,其中,第三階段將把版塊延伸到第三方支付,這也將成為明年財金公司推展臺灣Pay的重點規劃。
  • 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是否真能省錢省心
    第三方繳費平臺興起,合法合規嗎?今年以來flywire、易思匯、peertransfer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以低額的手續費和便利性吸引了不少學生和家長,支持銀聯、支付寶,可以人民幣一鍵付款。以易思匯為例,官網顯示手續費「低至80元,最高200元封頂」。但不少家長也在懷疑,這些平臺安全嗎?正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