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發明玻璃:生於古埃及,發展於古羅馬,傳承創新於歐洲

2020-12-19 大魚來兮

今天,玻璃製品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環視一下四周,你就會發現很多的玻璃製品。比如說窗戶、玻璃杯、鏡子等等。實際上,玻璃發展到今天已經歷經了漫長的歲月,4000年以前的古埃及墓穴中就發掘出了玻璃製品。雖然說玻璃的發明是古埃及人的功勞,但是古埃及時代的玻璃製品並不能隨心製造,有著固定的形式。說起玻璃發展壯大,具有更大的美學價值則要歸功於古羅馬人的創造,古羅馬人發明了吹制玻璃的工藝,使得玻璃可以隨心製作成不同的樣式。此外古羅馬人的統治擴張和發達的貿易往來將玻璃工藝帶到歐洲的每一寸土地,為玻璃在未來人們生活中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打下了基礎。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玻璃發展的歷史,看看這個神奇的發明走過了什麼樣的傳奇之路。

一、 古埃及,玻璃最早的東家

1、古埃及的玻璃長相與今天並不相同,有一種不透明的模糊美

玻璃最早出現的地方是在古埃及。通過研究考證現今考古發現的一系列玻璃製品,古埃及的玻璃製作工藝大致出現在十八王朝(十八王朝大致在公元前16世紀到13世紀左右)的初期,工藝基本成熟在十八王朝的中期。古埃及時期的玻璃並不像今天的玻璃是透明的,而是一種彩色的不透明玻璃。這主要由於當時用來製作玻璃的原材料提純水平十分有限。此外或許與當時古埃及人民的審美觀念也有一定的關係。古埃及的玻璃發明原因有兩個主要的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玻璃的製作是從釉演化來的。眾所周知,陶器表面如果塗上釉面,陶器會變得相對光滑,並且更加耐磨。

帶釉面的古埃及彩色陶器——雙腳碗

所以出於對實用性的考慮,古埃及人民致力於發明各種各樣的「釉」,玻璃就是這樣作為一種「釉面」被發明出來的。從下文砂芯法的製作步驟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另一種說法是認為玻璃是寶石和貴金屬的模仿替代品,所以古埃及人民並不在意他們製造的玻璃是不透明的。因為不透明的質感反而更接近金屬和寶石。至於玻璃的「染色」技術,得益於古埃及先進的顏料提取技術,古埃及人民很早就從銅中提取出了藍色和綠色顏料,後來又提取出了白、紅、黃等等呈色顏料,不過當時最常見的顏料還是藍色。

古埃及不透明的藍色玻璃壺

2、玻璃製造技術

在這一階段,玻璃的製作主要使用了砂芯法。砂芯法是最早的玻璃製作工藝,像剛剛敘述的一樣,從砂芯法的製作步驟中可以看出玻璃的發明可能是作為一種釉被發明出來的。砂芯法指的是利用砂子和粘土混合起來,製作成希望製造的器物內部形狀,這個粘土和砂子聚合成的物體就是砂芯。砂芯製作完成後,在砂芯中插入一根木棒,手抓木棒將砂芯浸入裝有被燒到液化的玻璃的坩堝內,使得砂芯外面均勻的包裹上玻璃漿。在玻璃漿沒有完全冷卻之前,在玻璃漿上貼上各種彩色的、半熔化狀態的彩色玻璃條,回爐加熱同時將表面碾壓光滑,最後取出內部的砂芯,形成一個中空的玻璃容器。

砂芯法製作工藝代表作品——巧奪天工的玻璃魚形容器

這一製作工藝的代表作品就是「玻璃魚形容器」,以當時的製作工藝來看,堪稱巧奪天工。不過可以發現,砂芯法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只能製作收口的瓶子和器具,這一點從早期的考古發掘中也表現出來。對於盤子或者碗之類的敞口器具,砂芯法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以古埃及人對玻璃製作工藝進行了改良,發明了模壓法。模壓法顧名思義,就是將玻璃漿壓入模具,然後等待它自然冷卻成型。這種工藝由於有了現成的模具,所以製作效率大大提高。

古埃及迎合希臘人審美的瑪瑙紋玻璃碗

模壓法的興盛大致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這段時間埃及文化與希臘文化進行了大融合,加上模壓法對於玻璃器皿製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工匠們按照希臘人喜歡瑪瑙寶石的紋理的審美,發明創造了非常著名的馬賽克玻璃(利用小立方體樣式的玻璃拼成馬賽克圖案)在公元1世紀左右,埃及託勒密王朝倒在了古羅馬帝國的腳下,古羅馬人順理成章的學會了古埃及先進的玻璃製作技術,並進行了進一步的改良創造。那麼古羅馬人又對玻璃製作工藝進行了怎樣的改良創造呢?

古埃及馬賽克玻璃塊——水牛圖案

二、 古羅馬:玻璃是吹出來的,新技術傳遍歐洲大陸

1、吹製法:天馬行空、隨心所欲的玻璃製作技術

古埃及模壓法的玻璃製作工藝為古羅馬玻璃吹制工藝的誕生提供了靈感。而根據考古發現來看,奧古斯都(古羅馬帝國第一位元首屋大維)時期的玻璃吹制工藝還留有模壓法的影子。所以這一時期可能是有模吹制的一個階段。古羅馬人發現了玻璃可以吹制的優點後,將玻璃吹制工藝與模壓法工藝結合,利用模具大規模吹制玻璃。即將蘸有玻璃漿的陶管一端放入模具,在模具中進行吹制,吹制好的玻璃器皿自然呈現模具的形狀,這樣的工藝又一次加快了玻璃器皿的製作效率。不過古羅馬人似乎並不滿足於被模具約束的吹制,他們發現沒有模具限制後,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進行吹制,製造出自己想要的各種樣式。於是玻璃製作開始向自由吹制發展。

古羅馬人在古埃及人模壓法玻璃製作工藝的基礎上,改良出了玻璃吹制工藝

2、戰爭結束和貿易往來將玻璃吹制工藝傳遍帝國內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玻璃製作工藝被歐洲各國傳承創新

古羅馬人改良的玻璃吹制工藝能夠大面積傳播開來要得益於當時的統治者,奧古斯都(屋大維)。奧古斯都即位後結束了凱撒時代的三巨頭共同統治羅馬的情況,他將羅馬政權統一起來,全部收歸自己所有。也因此,他被認為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元首。公元前31年,戰勝了安東尼的奧古斯都終於使戰爭結束。在他統治的43年裡,他建立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羅馬帝國,因此這一時期的古羅馬境內交通有了長足的發展。「條條大路通羅馬」就是用來形容這一時期的羅馬帝國的。

奧古斯都屋大維—古羅馬帝國第一位元首

安穩的政治環境和發達的交通也催生了繁榮的貿易,古羅馬人發明的玻璃吹制工藝使得玻璃器皿製造成本大大下降和製作效率再次提升。再加上吹制的玻璃器皿樣式更加獨特優美,所以深得當時羅馬商人們的喜愛。在商人們的努力下,玻璃從一開始繁榮在羅馬城附近漸漸向地中海沿岸各地傳播,在整個帝國內部遍地開花。因此玻璃貿易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廣,對於玻璃器皿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發達的貿易催生出了發達的玻璃製造業。

古羅馬吹制工藝製作的玻璃盤

玻璃也從早期的稀有產品轉變成了比較廉價的生活實用物品,為玻璃後來在人們生活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打下了鋪墊。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蠻族的入侵下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之後,日耳曼蠻族在西羅馬帝國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今天歐洲各國的雛形。玻璃並沒有和西羅馬帝國一起葬送在日耳曼蠻族的鐵蹄之下,反而被繼承下來。在歐洲中世紀(10~15世紀)時期,玻璃的製造出現了南北差異,南部主要是義大利,北部主要包括德國、法國和英格蘭地區。

現今穆拉諾島上玻璃作坊製作的水晶玻璃藝術品

這些地區中又以義大利玻璃製作水平最高,13世紀義大利工匠開發出了比羅馬時代質量更高的水晶玻璃,這種透明度極高的玻璃受到了歐洲人的青睞。為了壟斷這種玻璃生產,公元1291年義大利下令將玻璃工人全部轉移到穆拉諾島(威尼斯市北部島嶼)禁止與外界交流。玻璃製造業在穆拉諾島上蓬勃發展,成為了專業化的生產地。直到16世紀,玻璃工匠們開始逃出穆拉諾島,逃往歐洲各地,並將這種高水平玻璃製造工藝傳播到整個歐洲。

玻璃工匠們逃出穆拉諾島後,將水晶玻璃的製作工藝傳遍歐洲

三、玻璃對於古羅馬和歐洲的影響

1、 生活

玻璃的量產首先影響的自然是古羅馬人的生活。由於玻璃作為一種實用器皿,相較於陶瓷和金屬具有更加漂亮的外觀以及更加輕便的體積。所以玻璃產品廉價化之後,首先就成為了古羅馬人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用具。在古羅馬的考古也證明了這一點,現今發掘的羅馬時期出土的玻璃器皿中,實用器皿如碗、盤、杯等佔到了相當大的比例。說明在玻璃製作工藝日趨成熟後,越來越多的羅馬人開始使用這種功能強大而且外觀優雅的器皿。

美麗的古羅馬藍色雙耳玻璃杯

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玻璃製作的實用器仍然得到了發展。北部諸多繼承了羅馬玻璃製作工藝的歐洲國家利用玻璃製造了名目繁多的並且有著自己國家風格的炊具。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英格蘭地區製造的藍色玻璃器。這表明在歐洲北部的諸國,玻璃主要被作為炊具和餐具使用。當然,這樣的影響到今天仍然保留下來,今天不僅僅是歐洲,全世界人們的生活實用其中,玻璃器皿也佔到了非常高的比例。玻璃悠久的生命無疑證明了玻璃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有多麼巨大。

現今人們生活中的玻璃炊具和餐具

2、 建築

玻璃在建築方面同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首先就是在日常建築中的使用。古羅馬人繼承了古埃及人的模壓法玻璃製作工藝後,使用玻璃代替了原本顏色不一的石頭製造的馬賽克牆面和地板。由於模壓法可以大規模的製造出規整的玻璃方塊,而且可以任意調整玻璃方塊的大小。所以當時玻璃質地的馬賽克牆面和地板雖然華麗非常,但是造價並不算高。根據考古發掘的結果,古羅馬的很多民居中都使用了這種玻璃質地的馬賽克牆面或者地板。

歐洲中世紀時期哥德式建築中的彩色玻璃長窗

此外,玻璃還是歐洲中世紀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哥德式建築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哥德式建築起源於法國,公元13~15世紀期間在歐洲各國如法國、英國、義大利普遍流行。巴黎聖母院、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都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歐洲哥德式建築的特色之一就是大規模的彩色玻璃長窗。在歐洲哥德式建築的教堂中,原本用來雕刻和繪畫的牆面被彩色玻璃長窗代替。這些玻璃長窗使用了當時流行的玻璃鑲嵌的手法進行製作,即將不同顏色的玻璃切割成小塊狀,進行拼接,製作出想要的圖案。這些鑲嵌在教堂長窗上的圖案大部分都與基督教有關,如《聖經》故事,也有一小部分取材於日常生活,表現人們當時的生活場景。

畫著《聖經》人物的科隆大教堂彩繪玻璃窗

以德國的科隆大教堂為例,教堂內部高達一萬平米的玻璃窗上鑲嵌著各式各樣的《聖經》人物。這種彩色的玻璃鑲嵌藝術不斷地發展,到了公元13世紀左右,已經精緻非常,把整個教堂襯託出濃濃的宗教氛圍。可以說,玻璃彩窗是哥德式教堂的靈魂部分,承載著宗教傳播的目的,如果缺少了這樣華美震撼的玻璃彩窗,今天歐洲的哥德式教堂是否還能有如此的魅力恐怕就是未知數了。

陽光照耀下美輪美奐的科隆大教堂彩繪玻璃窗

3、 玻璃行業

從古埃及到古羅馬時代,玻璃製造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埃及時代,玻璃的製作仍然局限在比較小的範圍內,玻璃製品也基本是為貴族們製作的,被貴族們認為是與金銀珠寶有著同等價值的工藝品。因此現今發掘的古埃及時代的玻璃器物基本都出土於貴族墓葬中。同時,當時的主流玻璃製作工藝砂芯法也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僅僅可以製作收口的瓶子。後來古羅馬人基於古埃及人模壓法的玻璃製作工藝,改良出了玻璃吹制工藝。使得玻璃器皿的製作效率大大提高,製作成本也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古羅馬彩繪玻璃碗

此外玻璃器皿的實用性被當時的人們廣泛認可,因此需求量不斷增加。在這樣的市場需求基礎上,玻璃製造業進入了一個異常繁盛的時期,玻璃製造廠遍布羅馬各地,玻璃製品在古羅馬變得簡單易得。而即使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玻璃製造的步伐也沒有停止,反而得到歐洲諸國的繼承和發展。在歐洲北部諸國,各個國家利用玻璃製造了具有自己風格特色的餐飲炊具,使得玻璃與本土文化融合,成為了本土餐飲器皿製造業的一部分。也同時使得玻璃器皿的生產規模更加擴大,生產工藝更加趨向專業化。

牛頓發明的世界上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水晶玻璃的出現促使光學玻璃也應運而生

當時在南部的義大利威尼斯,工匠們製造出了今天這樣透明無暇的玻璃。而義大利政府集中工匠進行製造則使得玻璃在穆拉諾島地區進入到大規模的玻璃產業化生產軌道中。此外威尼斯水晶玻璃的製造同樣為後來歐洲科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科學儀器所用的光學玻璃,就是在水晶玻璃這種純淨度很高的玻璃上進一步發展形成的。

最初的玻璃眼鏡

四、 玻璃創新發展背後的啟示

玻璃經歷了漫長的歷程才發展成今天的樣子。玻璃發展到今天,其實也是一部人類智慧不斷向前推進的歷史。一開始古埃及人發明了砂芯法開創了玻璃器物製作的先河,後來古埃及人發現砂芯法既複雜耗時又有諸多限制,於是不斷改良工藝發明了模壓法。最後羅馬人又更為大膽的把玻璃推上了自由藝術創造的殿堂,並且開創性的使用了馬賽克玻璃的建築裝飾手法。古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諸國繼承發展了前朝的玻璃製作工藝,創新的製作出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玻璃器皿和質量更高的水晶玻璃。

古埃及玻璃碗

正是因為人類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斷對玻璃進行工藝改良創新和藝術創作,玻璃才有了欣欣向榮的生命力傳承至今。所以說玻璃背後閃耀著的是人類對於美好生活不斷追求的智慧和努力。人類也正是依賴著這種不斷探索和不斷進步才能走到今天,並且會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竟是古羅馬人發明的?一塊手錶凝結著許多古老文明的精華
    小璽君,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歷史歡迎來到小璽君第28期節目輝煌的古羅馬經濟和文化都是十分發達的!但是古羅馬給近代人們都帶來了什麼呢?其實古羅馬帶給我們許多東西我們現在仍在使用,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什麼?
  • 羅馬——古代歐洲最鼎盛強大時期,玻璃器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這些玻璃的鑄件作品成形後還要經過手藝純熟的工匠用類似寶石切削的方法進行磨製才算完成。  羅馬帝國帶來了一個從中東到整個歐洲和地中海西部地區的統一藝術和文化,玻璃製造也在這個時期得到很大的發展。  當時古羅馬玻璃時玻璃製造的最高技術在亞歷山大、西頓(地中海沿岸古城,最古老的腓尼基城市之一)東部和義大利的西部。
  • 歐洲的彩繪玻璃,中國的「景泰藍」,探尋琺瑯的「變色龍」屬性
    它的藝術應用極為廣泛,歐洲,北非和亞洲均出現了琺瑯製品的器物和配飾。這種源於古代歐洲的類似玻璃的釉料無疑是人類的一項偉大藝術發明。卻意外的發現在爐火中有些閃閃發亮的神奇小塊-那就是玻璃。在中國古代,琉璃器件只出現在皇室和王公貴族的身邊,普通人難能一見。
  • 什麼科技發明讓古羅馬成為一個偉大的帝國?
    以下是我在學校的歷史課上所完成的漫畫小說,介紹了古羅馬帝國在軍事、醫學和政治上等多方面的創新。 翻譯: 地中海橫跨歐洲、亞洲和非洲。
  • 在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早期的歐洲,有沒有青銅器的存在?
    問題:在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早期的歐洲,有沒有青銅器的存在?為什麼在網上看到的青銅器都是中國的?一:大規模鑄造青銅器是在河流定居時代邦聯國家階段。相比商朝,古埃及中王國、烏爾第三王朝存在的時間比較短,因為古埃及文明以及兩河文明因為地理環境的完整性很高,文明發展速度極快,政權更迭非常頻繁,不會像商朝一般一存在就是四百年。
  • 歐洲建築的發展史(1)--古希臘建築和古羅馬建築
    去過歐洲的人都知道我們在歐洲看的最多的建築有宮殿,城堡,教堂(基督教)市政廳外觀(丁和廳,諧音),這些建築恰恰就是歐洲建築的精華,從古希臘文明到古羅馬文明,再到歐洲政教合一的黑暗時期,延伸到歐洲文藝復興,再到法國的啟蒙思想運動,在歐洲城市的建築上都留下了它重重的一筆。伴隨著歐洲歷史的不同時期也就出現了不同的建築風格,大致總結有以下這麼幾種不同的建築風格。
  • 古埃及文明的發展與消亡
    當發展到一定量的時候,便開始了種植。這就是最為原始文明的開始。文明和野蠻是相對立的。文明是一種社會進步狀態。漢語「文明」一詞最早出自《易經》曰「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文明是文化的一種存在方式。在文明出現之前只有蠻荒史,原始部落史。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遊。
  • 外國古代園林類型探秘——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
    本期外國古代園林類型探秘帶你走進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體會外國園林的傑作,感受別樣的園林藝術美。(全文775字,閱讀完成約需要1分鐘)一、古埃及園林(前3200年——前1世紀)古埃及的氣候條件乾旱炎熱,尼羅河地區土地肥沃,多採用引水及灌溉技術,大量培育樹木。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古希臘古羅馬
    今天跟大家聊聊四大文明古國,為何沒有古希臘和古羅馬?說起四大文明古國,中國人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教科書告訴我們,四大文明古國就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代中國。古埃及文明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遊地區,始於公元前32世紀左右,在公元前343年被波斯徵服。
  • 古埃及木乃伊如何成為歐洲人的藥材?
    如果了解了歐洲人服用「屍體藥」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松德海姆的描寫雖然誇張,卻也反映了包括倫敦在內的歐洲曾經的歷史現實。這裡所說的人吃人並不是吃活人,也不是直接吃人,實際上是把死者的軀體轉化為藥物服用。 既然被處死的犯人和陣亡者的屍體均可以入藥,把古埃及木乃伊當作治病的藥並沒有什麼不妥。
  •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沒有古希臘和古羅馬?
    古巴比倫圓形劇場說起四大文明古國,中國人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教科書告訴我們,四大文明古國就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代中國,古埃及文明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遊地區,始於公元前32世紀左右,在公元前343年被波斯徵服
  • 古埃及文明創造了多少世界之最
    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於7500年前的法尤姆地區(約公元前5450年),終止於公元前30年羅馬徵服埃及託勒密王朝(公元前30年)。古埃及國土緊密分布在尼羅河流域的狹長地帶,古埃及人通過治理和控制尼羅河一年一次的泛濫,獲得農業生產的巨大成功。
  • 伽利略是怎樣發明天文望遠鏡的?
    伽利略自製望遠鏡的複製品(來源:網際網路) 說來話長,這個問題要先從玻璃的發明說起。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這種物質同時也是沙子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矽的熔點是2000℃,加入碳酸鈉或者碳酸鉀之後熔點會下降到1000℃,通常需要再加入一些氧化鈣使其不溶於水。由於種種原因,最早發明玻璃技術的是居住在新月地帶[1]的人類,出現時間是大約公元前3000年。
  • 來自金字塔的古老傳承:淺析古埃及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古埃及字母古埃及文化和思想是通過腓尼基人傳遍東地中海沿岸各國和島嶼的。早在前王朝時期,埃及與腓尼基就有經濟和文化接觸。為了進口建造神龕和宗教建築必需的木材等原料,古埃及人加強了同腓尼基人的往來。他們在比布魯斯修建起自己的神廟,發展與該城的貿易關係,這樣,埃及的文化與思想首先傳給了腓尼基人。
  • 足不出戶漫遊古羅馬,大英博物館歷史繪本系列,尋找湯姆的遊戲
    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它們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對於歐洲來說,相比較於四大文明古國,古羅馬對它們的影響是更為深遠的,儘管它並未列入文明古國之列,但古羅馬文明對於歐洲的意義之重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 手作之美:古羅馬時期的玻璃工藝
  • 歐洲古典園林的發展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影響
    歐洲古典園林發展過程  歐洲的園林文化傳統,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當時的園林就是模仿經過人類耕種、改造後的自然,是幾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園林就是沿著幾何式的道路開始發展的。其中的代表為古埃及園林、古希臘園林及古羅馬園林,其中水、常綠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園要素,為15、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園林奠定了基礎。
  • 玻璃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又是誰最早發明的?
    關於玻璃的發展史,「玻璃」這一詞現代已經是司空見慣了。考古學家認為遠在五、六千年前,埃及人首先發明了燒制玻璃,後來傳遍歐洲大陸。但中國在古代也有玻璃的出現,大約在商代。這個時期的玻璃大都是小玻璃珠,或者小玻璃碎片,應當是在冶煉青銅器或者陶器的副產品,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玻璃工藝發明人應當是納夫,他於1688年發明了大塊玻璃製造工藝,在此基礎上才有了現在玻璃的熔煉,成型等配套工藝。
  • 穿越古埃及和古羅馬,你能找到湯姆嗎丨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書裡畫面上的每個人物、器皿、用具都取材自大英博物館,圖片均由大英博物館權威認證,全景式還原古埃及的歷史場景,解讀古埃及文化、藝術、教育、農業、民俗等方面的知識,拓展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歷史認知。《穿越古羅馬尋找湯姆》,這封面設計別說小孩了,我都立刻想要打開一探究竟,簡直稱得上驚豔。
  • 那些神奇的特殊玻璃,看看你見過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