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05年八月三十日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誕辰二百二十周年紀念日,經過修繕更新的福州林則徐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圖為林則徐第五代玄孫女林梅琴(左一)在《抗敵禦侮》展廳內向參觀的中學生講述林公生平事跡、豐功偉績。 中新社發 劉可耕 攝 |
我從55歲開始寫歷史人物傳記,首選的傳主是林則徐。為了力求真實性,我找到了傳主的後裔,請他們答疑解惑,獲得了鮮為人知的細節。我先後結識了林則徐的後裔林子東、凌青、傅秀;詹天佑的嫡孫詹同濟;馬寅初的次子馬本初;蔡元培的女兒蔡-盎。
這些名門之後都是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長者,都成了我的良師益友。——邵純
林則徐孫輩:參加革命 滿門英烈
1994年11月,我從烏魯木齊出差到福州市,住在福建省委黨校。校領導介紹我去見林子東同志,她是林則徐的玄孫女。
林子東當時74歲,身材瘦小,頭髮花白,但精神矍鑠,元氣充沛,還有幾分威嚴。因為她曾就讀於地處北京的燕京大學,所以說一口標準的國語。我對她說:「林則徐虎門銷煙婦孺皆知,但這一壯舉的背後必定有巨大的文化驅動力。我們要把林則徐的精神世界寫出來,這才更有分量……」
這天,林子東給我看了一本臺灣出版的《林則徐傳》,封面上有蔣中正題寫的書名,打開第一頁是林則徐像,最上方寫著「林則徐先生畫像」,左下方寫著「蔣中正敬題」。原來蔣介石如此敬重林則徐。
次年,我的《歷史巨人林則徐》一書完稿,想請林子東為此書寫序,她說:「要凌青寫更好。」於是我又結識了林子東的胞弟凌青,並由他為拙作寫了序言。
(責任編輯:久黑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