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分享丨韓國歷史博物館展覽「首爾的車站」
直到電車被淘汰的1968年為止, 漢城經歷了從京城到首爾的變遷, 電車一直是這座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為紀念120年前電車的正式開通, 首爾歷史博物館和韓國電力公司共同舉辦了名為 「首爾的電車」展覽,沿著軌道回顧城市的記憶和市民的日常生活
-
《水路城市,首爾:清溪川的變遷》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展
展廳裡出現了「高架橋橋墩」和腳手架,形象再現當時拆橋復川的場景「高架橋墩」下腳手架旁的漫畫形象再現高架橋下的市民生活原標題:《水路城市,首爾:清溪川的變遷》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展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劉思恩):11月27日,由北京首都博物館與首爾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水路城市,首爾:清溪川的變遷》
-
首爾博物館展出中國西周至近代時期91件珍貴文物
人民網11月29日訊據韓聯社消息,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今天表示,為了慶祝首爾和北京締結友好城市20周年,將從今天起至2014年2月9日舉辦北京歷史文化特別展——「北京三千年:包容的一座城市的成長」。本次展覽將展出中國西周至近代時期的91件珍貴文物,其中包括金銀面具、玉壺春瓶等國家一級文物。首爾歷史博物館還計劃明年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首爾歷史文化特別展,向北京市民介紹韓國歷史和文化。
-
《水路城市,首爾:清溪川的變遷》在首博開展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30日訊 11月27日,由北京首都博物館與首爾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水路城市,首爾:清溪川的變遷》特別展覽在首都博物館一層禮儀大廳開幕。2013年首都博物館在首爾歷史博物館舉辦了《包容的北京:一座城市的成長》展覽向首爾市民展示了北京城市發展史。此次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特展,通過展示首爾城市河道清溪川的變遷,向北京觀眾展示600年首爾的歷史與城市建設。
-
2020國際博物館日:線上線下看"多元與包容"
南京博物院專題展覽《融·合:從春秋到秦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元與包容》(來源:中新網)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活動包括:國家文物局與新華社共同搭建「國雲展」平臺,實體展覽與線上展覽相結合打造博物館新空間;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見證物捐贈儀式;推出「融·合:從春秋到秦漢——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多元與包容」特別展覽;圍繞今年主題舉辦博物館主旨論壇。
-
港歷史博物館舉辦「玩具傳奇」主題展覽
人民網香港3月2日電香港歷史博物館今日起舉行「香港玩具傳奇」展覽,展出超過2000組香港製造或香港市民熟悉的玩具,讓市民了解不同年代的玩具潮流和社會面貌。該玩具展期將持續至5月15日。
-
展覽分享丨首爾歷史博物館特展【成均館與泮村】
本次展覽旨在展示朝鮮時代頂級教育機構「成均館」、附近村莊「泮村」以及居住於此的成均館儒生和泮人的故事。成均館又被稱為「太學」「泮宮」「賢關」「芹宮」和「首善之地」等。朝鮮建國後遷都漢陽,建成均館於漢陽崇教坊。
-
北京文博|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01:00來自北京文博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
北京探索建設「博物館之城」:在「多元和包容」中彰顯文化魅力
劉超英將北京城形象地比作是一座大型「博物館」。在她看來,建設「博物館之城」十分符合北京的城市定位。「隨著城市建設推進,許多騰退的歷史建築和老舊民居,都是寶貴的資源,都將成為北京在『博物館之城』建設的重要支撐。」劉超英說。 作為一座綜合性大城市,北京的「老字號」資源豐富。
-
展覽分享丨首爾歷史博物館特展「成均館與泮村」
本次展覽旨在展示朝鮮時代頂級教育機構「成均館」、附近村莊「泮村」以及居住於此的成均館儒生和泮人的故事。朝鮮時代頂級國立教育機構——成均館成均館又被稱為「太學」「泮宮」「賢關」「芹宮」和「首善之地」等。祭祀期間,君王和臣子會一同來到成均館射箭,行「大射禮」;而為王世子和王世孫入讀成均館舉行的「入學禮」也在成均館舉辦。此外,成均館還是負責培養溫良儒生的教育機關,即將儒生的氣節作為國家氣節,在這裡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以現代眼光來看,成均館就是國立大學,而成均館儒生就是國立大學的學生。
-
北京文博|首都博物館連接你和我
一起開啟2020年博物館之旅吧!來自北京文博00:0001:00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
國際博物館日|十大博物館展覽公布,中國主會場聚焦南京
當天,除了一年一度的」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結果公布外,還有國家文物局與新華社聯合啟動」國雲展"平臺上線、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見證物捐贈儀式、推出"融·合:從春秋到秦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元與包容"特別展覽以及圍繞今年主題舉辦博物館主旨論壇。
-
2020十一國慶北京博物館展覽有哪些(時間+地點)
➤北京著名博物館 ①故宮國慶展覽 ② 國家博物館國慶展覽 ③首都博物館國慶展覽 ④中國美術館展覽 ⑤恭王府國慶展覽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覽名稱:立象盡意——白雪石中國畫作品展
-
博物館文創出國展覽的實踐與意義
博物館研發的文創產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載體,博物館積極開展文創對外交流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博物館文創的進步,對博物館整體事業的發展、國家的外交大局也有積極的意義。基於此,2018年中國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及故宮博物院等機構聯合舉辦了「故宮文化創意產品國際綜合展」,在全球六家中國文化中心(新加坡、布魯塞爾、貝寧、曼谷、首爾、雪梨)陸續開展。
-
博物館,用好展覽說話——專訪陝西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部部長董理
陝西歷史博物館赴秘魯舉辦的展:覽「天涯若比鄰——華夏瑰寶秘魯行」記者:作為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的評選專家,您認為什麼樣的展覽才是好展覽?近年來,我們策劃展覽,始終堅持原創性的原則,除了主要利用本館藏品在本館策劃舉辦各種歷史類展覽外,我們對引進的展覽也從不照搬,因為:第一,觀眾需求不一樣;第二,展廳空間也不同;第三,文化屬性不一樣。
-
十一假期去逛展,北京博物館精彩展覽在這裡!收藏!
金秋十月是旅遊度假的黃金時期,今年國慶節和中秋節雙節合一,小布和文博君(北京文博ID:bjwbgov)一起盤點了北京部分博物館及展覽指南,推薦大家收藏哦~故宮博物院時間:2020年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同舉辦,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白雪石藝術館協辦的「立象盡意——白雪石中國畫作品展」於9月10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三層展廳開展。
-
十一假期去逛展,北京博物館精彩展覽在這裡!收藏
>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同舉辦,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白雪石藝術館協辦的「立象盡意——白雪石中國畫作品展」於9月10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三層展廳開展。展覽甄選展品398件/套(其中文物208件/套,資料品190件/套),以頤和園發展變遷為脈絡,多角度、深層次、系統性展示頤和園270年間在北京城市建設和歷史變遷中具有的水利、農業、軍事、宮廷文化、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社會功能和價值,闡釋頤和園從皇家禁苑走向人民公園、從傳統保守走向開放創新的非凡歷程。
-
2020北京國家博物館9月展覽匯總(時間+地點)
2020北京國家博物館9月展覽匯總本展覽共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五十餘件(套)肖像畫及其輔助展品,全部是深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庫房沉睡多年的作品,從不同方面展現明清肖像畫的歷史、文獻與美學價值。展覽主要以四個單元來展示明清肖像畫的概貌,藉此,既可體味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肖像畫的特色,亦可了解明清時期肖像畫的發展和演變歷程。
-
北京自然博物館「水·城市」主題展覽開展(圖)
據悉,《「水·城市」主題展覽》的展覽時間為3月22日—3月28日,在展覽期間北京自然博物館還將舉辦形式各樣的互動活動。如,針對家長和小朋友共同參與的「節水小偵探」活動;每周六、日「我們身邊的水」兒童實驗課程等。
-
2020國慶北京國家博物館展覽有哪些(時間+地點)
2020國慶北京國家博物館展覽匯總,有最新消息小編將第一時間更新 國家博物館常規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館,16:30觀眾退場) ➤2020國慶北京國家博物館展覽 1、浮槎萬裡—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展 時間:2020.9.4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