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一向是東地中海國家的支柱產業,從希臘到土耳其,再到約旦、埃及,綺麗的自然風光、著名的文化遺產和恢宏的國際都市星羅棋布。但受新冠疫情衝擊,這些國家旅遊業均遭受重創,業內期盼加速復甦。
7月21日,希臘武利亞格邁尼市的濱海浴場。(圖片來源:新華社)
天然優勢 旅遊業為支柱產業
新華社報導,根據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數據,2018年希臘旅遊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高達20.6%,就業人口佔全國總就業人口的四分之一。2019年希臘迎來旅遊業發展高峰,到訪遊客人次達到3300萬,是希臘全國總人口的3倍,旅遊業營收創下182億歐元(約合217.3億美元)新高。
旅遊業同樣也是約旦的支柱產業。據約旦旅遊部門官方數據,2019年約旦旅遊業收入達41.1億約旦第納爾(約合58億美元),佔約旦GDP的12.5%,入境遊客超380萬人次。
疫情暴發之前,土耳其外國遊客訪問量每年以14%左右的速度增長。土耳其官方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土耳其接待了5190萬遊客,同比增長13.7%,其中外國遊客佔八成。2019年土耳其旅遊業收入達345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近20%,創歷史新高。
旅遊業產值佔埃及GDP的比重達到13%至15%,直接或間接創造全國12%的就業崗位。埃及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埃及旅遊收入達114億美元,同比增長50%,接待遊客1134萬人次,同比增長近30%。2019年埃及接待遊客超1300萬人次,旅遊收入逾130億美元。
疫情衝擊 旅遊業損失嚴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受疫情衝擊,預計2020年全球旅遊收入同比降幅將達73%;在一些旅遊業收入佔經濟總量比重較大的國家,今年旅遊業收入損失或將超過本國GDP的2%。
今年上半年歐洲多國採取關閉邊界、停飛航班等疫情防控措施,這使旅遊業陷入停滯。希臘在6月中旬向部分國際遊客「重開大門」,但收效不如預期。希臘旅遊部長哈裡斯·塞奧哈裡斯表示,7月希臘接待130萬國際遊客,營收同比下滑80%。他此前曾預測,今年到訪希臘的遊客人數可能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
土耳其3月起實施旅行禁令,旅遊業遭受重創。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8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土耳其接待外國遊客540萬人,同比下降78%。
疫情給約旦旅遊業帶來巨大衝擊。據約旦當地媒體報導,停航等防控措施導致赴約旦遊客人數同比銳減90%。約旦民航部門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疫情已使約旦相關旅遊收入損失達5億美元,影響約境內2萬多個就業崗位。
埃及旅遊業曾因疫情幾乎完全停擺。自3月起,埃及政府採取宵禁、關閉海灘和酒店、暫停所有國際航班等措施,旅遊業因此蒙受巨額損失。埃及規劃部預計,本財年旅遊收入將減少50億美元。
業內期盼覆蘇 不確定性仍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2020年全球旅遊服務貿易平衡的關鍵在於旅遊業復甦的進程,但疫情之下,行業復甦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希臘一家餐廳老闆克裡斯蒂娜·扎喬對記者說:「如果明年繼續這樣慘澹經營,我們真的難以承受。」希臘旅遊業協會主席雅尼斯·瑞索斯預計希臘旅遊業將在2021年恢復元氣,並期盼能在2022年回到2018年至2019年的水平。
土耳其外交、文化和旅遊及運輸部日前聯合推出「安全旅遊認證」,涵蓋針對遊客和酒店員工的交通、住宿和健康狀況方面的安全措施,以證明在航空公司、機場、其他運輸設施以及食宿、餐飲場所均執行嚴格的健康衛生要求。
約旦旅遊指南協會主席拉伊德·阿布德勒哈格表示,短期內疫情對旅遊業的負面影響很難消除。約旦目前正通過開發特色休閒旅遊項目,發展境內旅遊以緩解疫情衝擊。
目前,埃及景區、酒店和休閒娛樂場所仍無法滿負荷運營,在吉薩金字塔景區等埃及著名旅遊景點,遊客人數寥寥。業內人士坦言,目前埃及旅遊業的復甦表現不理想,判斷行業何時能夠恢復「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