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居住區內設置的分類垃圾桶。
連日來,本報推出聚焦「垃圾分類新時尚」系列報導,報導了垃圾分類的「上海經驗」,探尋上海如何打贏垃圾分類「攻堅戰」,破解垃圾收集的難點、痛點問題,讓市民自覺主動參與垃圾分類。除了上海,海內外眾多城市中,還有哪些地方垃圾分類做得好?記者昨採訪了幾位在揚的境外人士以及在外的揚州人,以更廣闊的視野,尋找垃圾分類的好經驗、好做法。
韓國
分類垃圾袋政府專供,遠低於市場價
「20多年前,韓國就有了垃圾分類清理制度。」說起垃圾分類,有一件「小事」令韓籍企業家、揚州一洋製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秉喆記憶猶新。「政府為了推廣垃圾分類,專門提供了比市場價便宜很多的環保垃圾袋,每一種分類垃圾都有專屬的垃圾袋,上面寫著『回收空瓶』『回收食品垃圾』等字樣。」
來揚工作前,孫秉喆長期生活在韓國釜山。他說,在公寓周邊購買這種垃圾袋十分容易,價格也實惠。「我每天晚上回家進行垃圾分類,早上出門直接將垃圾袋放置在停車場邊的指定位置。垃圾桶放置的位置醒目,數量也不少,市民可以輕鬆找到。」
孫秉喆告訴記者,韓國的垃圾分類一般分為食品垃圾、可回收垃圾、大型廢棄物品和一般生活垃圾四種。但每個類別又有細緻的要求,每個垃圾桶上都有詳細的目錄公示。「如果故意亂放垃圾,會被頭頂的攝像頭記錄下來,社區會對個人進行相應的懲罰。」
市外辦趙天
香港
政府「牽手」物管公司共治垃圾
「來揚工作後,我們沿用了一些香港的垃圾分類方法。」去年,揚州時代莊園娛樂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美珊攜團隊來揚工作。她說,公司列印的文件,紙張背面會循環使用,普通垃圾和廚餘垃圾會分開處理。
陳美珊說,走在香港街頭、商場等公共場所,你會看見顏色不同的分類回收桶。而在住宅區樓層裡,一般放置廚餘垃圾、一般垃圾兩個回收桶,市民隨時放置,垃圾車隨時收集。
「香港垃圾分類回收的最大特點是,政府把物業管理公司作為主要合作夥伴,讓物管公司在政府與居民之間起到橋梁作用。」陳美珊介紹,物管公司會購買和規劃放置垃圾分類設施,在每層樓「量身定製」適合的廢物分類和回收模式。
市外辦趙天
臺灣
臺北的「音樂垃圾車」有180條線路
嫁到臺灣的揚州姑娘陳志慧已定居臺北五年。對她而言,倒垃圾是每天「很重要的大事」。每天下午4:30以後,陳志慧所住的居民區附近,垃圾車總會伴隨一首鋼琴曲《少女的祈禱》緩緩駛來。「聽見這個旋律,我就知道可以準備下樓倒垃圾了。」她告訴記者,這樣的「音樂垃圾車」每天會進行2至3次垃圾收運。市內共有180條與公交車路線類似的垃圾回收線路,每條線路上分20個停車收集點。「如果你錯過垃圾車,還可以將垃圾交予140多個垃圾收運分隊處理。」
陳志慧告訴記者,臺北市每天定點收集家庭垃圾的車輛一般有兩部:一部是「一般垃圾用車」,一部是「資源分類車」。「這就要求居民必須在倒垃圾前就做好垃圾的粗分類。」她介紹,一般每戶家庭都會準備三個垃圾桶,用來丟棄普通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廚餘垃圾。「此外,一些特殊的垃圾並不能直接丟棄,而要轉交給臨近的社區;大型家具垃圾則要專門通知相關回收人員收走。」
陳志慧認為,這樣從源頭開始的垃圾分類,會讓市民反省是不是生活中有過多浪費,也讓資源利用更加高效。
揚臺軒張玉菁
責任編輯:煜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