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日本發現脂肪肝發病機制

2020-12-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新知 日本發現脂肪肝發病機制)

新華社電 日本大阪大學日前宣布,發現大量攝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會讓實驗鼠肝臟內的一種蛋白質增加,而這種蛋白質具有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這是醫學界首次發現脂肪肝的發病機制。此前由於脂肪肝的發病機制不明,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藥物。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大量攝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會讓實驗鼠肝臟中一種名為Rubicon的蛋白質增加。這種蛋白質具有抑制自噬性溶酶體的功能。自噬性溶酶體廣泛存在於正常的細胞內,在細胞內起到「清道夫」的作用。由於這種蛋白質抑制了自噬性溶酶體分解脂肪的功能,所以它的增加會導致脂肪肝的發病,並且導致脂肪肝病情惡化。

(原標題:新知 日本發現 脂肪肝發病機制)

本文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脂肪前體細胞分化命運的重要調控機制
    博士研究生劉軻莉以硬脂醯輔酶A去飽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 Scd1)為研究切入點,首次揭示了Scd1與琥珀酸之間的調控關係,及其決定脂肪前體細胞向米色脂肪細胞分化的調控機制,為預防和治療肥胖及相關代謝紊亂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米色脂肪細胞,一種能夠消耗脂肪進行呼吸產熱的「好」脂肪,被認為是抵抗肥胖的有效治療方式而備受關注。
  • 日本發現PEMT酶是脂肪肝發症的原因之一
    食品夥伴網訊 5月8日,據日媒報導,岡山大學的研究組發現肝臟中特定的酶與患上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發展相關,相關成果已刊載於英國科學雜誌電子版上。     脂肪肝是由過度飲食等引起的,而即使不飲酒的人過量攝入脂肪可能引起NASH,從而轉變為肝硬變和肝癌。目前治療的主流是改善飲食生活、運動以及減少脂肪的攝入量等,通過本次的發現,將來可能開發出治療脂肪肝的相關藥物。
  • 日本團隊發現糖尿病治藥SGLT2阻滯劑 能延緩抑制非酒精脂肪肝炎及...
    日本九州大學與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等高校研究團隊通過對小鼠的研究發現,臨床上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阻滯劑SGLT2坎格列淨能延緩抑制非酒精脂肪肝炎及肝癌的發病及惡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代謝綜合症在肝臟的一種表現,如果任其發展則會衍生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並最終可能惡變成NASH肝癌。然而,目前還沒有可靠的療法來預防及控制NAFLD的發生及發展。此前,該課題組已經發現坎格列淨能抑制肥胖小鼠脂肪肝的生長,但是其能否控制脂肪肝向肝炎及肝癌轉化則不明朗。
  • 【舊法新知】澎湖垃圾浪潮中的島
    而澎湖群島的地理位置正好首當其衝,在東北季風及黑潮洋流的作用下,匯聚在澎湖海岸線的垃圾,竟然有來自大陸、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國的海洋廢棄物,宛如垃圾聯合國。尤其以寶特瓶、塑料製品為大宗,其次就是漁船所丟棄的漁具、漁網、浮標、燈泡等垃圾。⊙別再餵食海洋了這日,我們隨著當地慈濟志工前往湖西鄉?葉的海灘淨灘,?
  • 最新研究發現:蛋白激酶讓多餘脂肪消失
    肥胖歸根結底是體內脂肪過多,那麼是否有一種物質可以燃燒體內多餘的脂肪,讓肥胖不再是問題?來自Centr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es Cardiovasculares Carlos III(CNIC)的科學家們揭示了蛋白激酶p38α消除多餘脂肪的機制,其作用為治療肥胖提供了思路。
  • ——問題是發現新知的源泉
    一查就有了新發現。原來,商朝人寫字的習慣和今天的我們有很大不同。那個時候寫字不像現在「從左至右」那樣工整,那會兒寫字是不分左右方向的。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字正著寫、反著寫都是可以的,而且還是指代同一個字。比如,字母P和字母q,按商朝的書寫習慣,當時就認為是同一個字。是不是很意外?!那麼,我們再來看「司」和「後」字。
  • 養生視野·新知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開博時間:2017-03-22 17:15:00 特別策劃、詢診熱線、名醫談病、專家評藥、選藥指南、專家門診、醫藥新知
  • 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了可以燃燒脂肪的脂肪
    科學家的驚天發現。不過所幸,科學在人體裡找到了一種即相對安全的,又能進行高強度的新陳代謝、消耗能量,這種東西叫做棕色脂肪。棕色脂肪是相對我們之前反覆提及的白色脂肪而言的。而相比白色脂肪細胞,棕色脂肪細胞無論從發育來源、細胞形態還是生理功能上都有本質的差異。
  • 健康新知:含有麩質食物可能會影響大腦敏銳
    健康新知:含有麩質食物可能會影響大腦敏銳你最愛的「燕麥和全麥麵包絕對健康麼」?都想讓孩子大腦敏銳,總勸孩子多吃蔬菜少吃肉,真的對麼?健康新知:大腦可能不喜歡「麩質、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根據營養學和神經醫學專家最近研究,麩質、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才是理想的飲食!而全麥麵包、燕麥等常含有麩質。
  • 商業新知「新知達人·人氣挑戰賽」圓滿落幕
    來源:商業新知12月7日,由商業新知主辦的「新知達人·人氣挑戰賽」圓滿落下帷幕,經過激烈的集贊角逐,新知達人「To B CGO」摘得人氣王桂冠。本次活動是商業新知為回饋新知達人創作者一直以來的信任與支持,同時鼓勵廣大用戶為優質內容點讚助力,讓創作者收穫更多「成就感」,進一步完善商業新知的泛商業知識生態,聯合小狗電器、好望水、善診、醫加壹等優質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新知達人·人氣挑戰賽」活動。自11月27日挑戰賽開啟以來,廣大新知達人創作者積極參與,迅速在網上掀起集贊熱潮。
  • 【舊法新知】佛法恆在人間
    迄今六個多月來,關懷行動沒有停止,完成了千戶發放,也陸續發現生活原本就困難的居民,失去家園後,在寒冬只能夜宿在車上;有車的人還好,沒有的無家可歸,即使能申請入住收容所,但期限一到又得遷出。看到他們攜家帶眷,不知何去何從,志工深刻體會到難熬的苦,也鍥而不捨為他們設法,找尋永久住處。近期終於有好消息,當地機構和政府感受到慈濟人為苦難人奔走的誠意,願意共襄盛舉,一起成就好事。
  • 詳解美食與美酒令人心馳神往的神經環路機制
    )神經元,給予脂肪亦然,給予水則會抑制VTA DA神經元(圖5A-F)。他們記錄AgRP與POMC神經元的鈣信號,發現腹腔注射古柯鹼、安非他明與尼古丁降低AgRP與POMC神經元活性,而腹腔注射鹽、糖、咖啡因不會(圖6A-H),表明營養物質需通過胃腸道作用於大腦,而成癮性藥品通過其它機制直接作用於大腦。
  • 【舊法新知】桃園接機 任務刻不容緩
    兩位志工引頸期盼著,能在入關的眾多人潮中,發現同樣身穿藍衣白褲的「家人」;然而左等右等,一個小時過去了,預計抵達的航班信息,已從牆上的航班信息表上消失,早該出現的人還沒有出現。周遭等待的人群中,有人開始出現躁動不安的情緒;儘管始終站著,擁有十多年接機經驗的蔡振來與莊福源,卻不顯一絲疲憊,而且老神在在,「準時出來的很少,提早到的更少,可能裡面的人太多了吧。」
  • 三聯書店創辦新雜誌《新知》 揭秘"新知"的前生
    三聯書店的新雜誌《新知》將於本周面世。眾所周知,三聯書店的全稱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隨著新雜誌的出爐,《三聯生活周刊》、《讀書》和《新知》三本雜誌終於聚齊。此前外界曾紛紛猜測,《新知》雜誌究竟是一本科普類雜誌,還是會傳承原新知書店的理念,辦成理論性刊物?對此,該雜誌主編苗煒披露了一個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答案:這是一本「智識生活雜誌」,其文章最大的特點是多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
  • 日本發現一種特殊寄生蟲可用於減肥藥研究
    新華社東京4月26日電 日本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種特殊的寄生蟲能促進實驗鼠脂肪燃燒,進一步研究這一機制或可有助於新型減肥藥物的研發。  該項研究是由日本群馬大學和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進行的。
  • 【舊法新知】日日培養愛與善,不讓人心鬼門開
    日日培養愛與善,不讓人心鬼門開籌辦今年度七月孝親吉祥月祈福會之志工團隊返回精舍,分享臺中靜思堂的八場祈福會優缺點,請示即將舉行的臺北場次方向,期間邀請加藤安昭師兄分享在日本做慈濟之情形。加藤安昭師兄是在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時深受感動而投入,認為現在日本貧富差距大,有開辦「食物銀行」之需要,便與市政府合作,已推行十八個月,得到很多愛的迴響。上人予以肯定並祝福,要常常接近法,和慈濟人密切互動,合和互協地朝正確的方向力行。
  • 【舊法新知】瑞那滾村,米撲滿傳奇
    烏善丁聽了,很想效法,領完稻種後,跟志工要五十個存米的塑料桶,當場志工不解他為何需要那麼多,只給了他十個;幾個月後,當慈濟人再到瑞那滾村,才發現他已號召九十戶共同存米,不夠的桶子是他自己掏腰包去買來給村民們用;後來存米的會員愈來愈多,也從該村擴散到四個村、九個村,至今有十三村響應,總數快四百戶。「這都是靠烏善丁一步一腳印去宣傳走出來的!」
  • 快速獲取新知
    今日讀書心得:避開本能抗拒 快速獲取新知我們人生迭代的過程就是不斷獲取新知,然後把新知用於實踐。並把新知用來變現的過程。4個字清空自我,大家都不陌生吧。我們生活中每天都在獲取新知 我們需要去接納認識了解新鮮事物和信息。而不是一上來拿舊有認知來排斥。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做先保持空杯心態了解一下而後思考再決定。這樣顯然更讓自己多些機會和思辯能力。當我們遇到一些新的事物和舊有事物經過你的思考會有一些疑問?這時怎麼解決呢 你們會怎麼選擇解決?
  • 新命、新知、新民、新德
    近代的康有為及其支持者之所以把戊戌變法稱之為「維新」,除了藉助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之外,更希望利用《詩經》「其命維新」的經典含義,來維護和推行其改革方案。因為,「維新」一詞不僅比「變法」更能確切地表達徹底變革之意,而且可以藉助其「經典」性之價值為革新提供正當理由。二是「新知」價值觀。
  • 三聯書店:傳遞思想,啟迪新知(組圖)
    新版「新知」可能就是一個知識的重新組合,不是純粹的科普意義上的,而是和我們身邊的生活相關,但又很有想像力的書。「新知」我們也是有傳統的,80年代出過「新知文庫」,90年代出過科學人文的一套書,現在的新知一方面有知識含量,一方面又很有趣,這可能是現代年輕人的閱讀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