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2021-01-12 白小夫講歷史

順時針方向從上到下:長津湖戰役中撤退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在美國M46巴頓坦克前面的韓國難民;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巴多梅羅·洛佩茲(英語:Baldomero Lopez)中尉率領下登陸仁川;F-86軍刀戰鬥機。

一隊美軍士兵駐守在釜山環形防禦圈的洛東江河畔,準備阻止朝鮮人民軍的進攻

史密斯特遣部隊抵達韓國大田,準備抵抗南侵的朝鮮人民軍。

巡邏中的中國東北邊防軍士兵正向鴨綠江對岸瞭望,此時鴨綠江朝鮮一側正遭受美軍轟炸。

1950年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成功

二聯裝艦炮 (美國)

美軍支援韓國155mm自行火炮,當時聯合國軍跟中朝聯軍相比在裝備上有絕對優勢,火炮比例為40比1。

韓戰為第一場大規模使用直升機的戰爭(圖為Sikorsky H-19直升機)

美國航母菲律賓海號參與韓戰

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正在炮轟清津市

朝鮮上空的AD-2戰機

長津湖戰役後由興南港撤退的美軍摧毀無法帶走的物資和港口設施

1951年美軍155mm自行火炮在向漢城北部開火

雙方舉行第一次停戰談判

戰爭中的韓國國民

美軍F-86A戰鬥機

艾奧瓦號於韓戰中

1953年3月23日,第一批遣返的被俘美國軍人

志願軍士兵

1950年,保導聯盟事件

1950年韓戰中遇難的朝鮮婦女

1958年11月22日,以金日成首相為首的朝鮮政治代表團訪問中國

相關焦點

  • 越南戰爭---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越南戰爭(英文:Vietnam War)是北越在蘇聯、中國的支柱下同美國和南越的戰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5年11月,東南亞暴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役,對亞洲國際政治形成了深刻的浸染 。
  • 歷史教科書中的韓戰之中國篇
    「烽火連綿的局部戰爭」的第一課「韓戰」   韓戰的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兩國軍隊進入原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接受日軍投降。美國利用蘇聯代表拒絕出席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朝鮮問題之機,操縱安理會通過了指責朝鮮是「侵略者」的決議,並宣布武裝援助韓國,並悍然出動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幹涉中國內政。7月,聯合國安理會又決定組成「聯合國軍」幹涉韓戰,美國的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韓戰從內戰擴大為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直接碾壓南朝鮮軍隊
    今天咱們就要說到韓戰的正題了,那就是戰爭終於爆發了。在1950年6月25號的凌晨,北朝鮮的共產黨軍隊突然攻入了南朝鮮。韓戰自此正式爆發,北朝鮮方面的最初投入的部隊有七個師和三個獨立分隊,總計有八萬九千人。北朝鮮的指揮官把他們的八萬九千人分成了六個密集的縱隊,沿著朝鮮半島上北緯三十八度線這一道邊界,南朝鮮人在戰略戰術上完全實現了突然襲擊的目的。
  • 韓戰中,麥克阿瑟明明已經準備了26顆原子彈,為何最後沒用?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製造出原子彈的國家,在二戰末期的時候,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因此日本宣布投降,從而結束了持續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就發動了韓戰,韓戰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勝利的戰爭,也是美國戰爭史上的一大恥辱,在韓戰末期的時候,有人叫囂要用原子彈結束這場戰爭,而美國的戰爭狂人麥克阿瑟也正式的向美國總統提出了使用原子彈的報告,並且秘密準備了26顆原子彈,但是最後卻沒有使用。這是為什麼呢?
  •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會戰鬥力極強,殲敵60000多人
    70年前的韓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地區規模較大的局部戰爭。這場戰爭給亞洲地區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然而,當我們系統的研究韓戰的歷史,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對韓軍是一邊倒的進攻優勢。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在第三次戰役中,韓軍故意放棄漢城,想拉長我軍的後勤線,將精疲力盡的志願軍誘至「聯合國軍」的包圍圈,然後打一場大規模殲滅戰。然而讓其失望的是,彭德懷並沒有上當,而是就地駐紮。於是韓軍只好退而求其次,發動反擊作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韓戰爆發的歷史真相
    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  五十年前六月份爆發的韓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國際局勢,對中國半個世紀的歷史走向具有極其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隨著俄國關於這場戰爭的檔案解密公布,這一歷史事件的真相從迷霧中一點一點顯露。  在對冷戰和韓戰的研究中,關於韓戰爆發的歷史真相,一直是歷史學家爭論不休、眾說紛紜的課題。
  • 韓戰爆發的原因:蘇聯僅想要一出海口?
    韓戰為什麼爆發?蘇聯是始作俑者。蘇聯支持朝鮮發動戰爭,目的僅僅是控制朝鮮半島嗎?  1945年,二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形成對峙,開始了長達45年的冷戰。韓戰是二戰後規模最大的局部戰爭,是冷戰中的熱戰,韓戰中的交戰各方都在冒著硝煙的槍口前放了一塊遮羞布,唯恐戰爭擴大,形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 韓戰中,美國原子彈已經運到日本,為何最終沒投放?
    多年來,大的戰爭幾乎在國際上是停息了,但局部戰爭還是存在的。而這些局部戰爭當中,很多的戰爭中就有美國的身影。 當時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僅僅只過了5年,朝鮮就爆發了內部的戰爭。美國毅然決然的參與到了這一場戰爭當中。這本就是朝鮮自己的內戰,但美國參與了,這一下朝鮮不得不求助中國了。
  • 德波戰爭,希特勒的一場賭博,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
    9月3日,英、法兩國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地處中歐的波蘭西接強大的德國,東臨蘇聯,這種與強國毗鄰而居的特殊地理位置似乎註定了波蘭多災多難的命運。20世紀以前,它曾三次被俄國人和德國人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重新恢復了獨立。一戰德國戰敗後,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東部的領土劃給了波蘭。
  • 如果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爭,哪裡將會是主戰場?美俄兩國都心照不宣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就進入了和平發展時期,雖說至今為止還有局部地區時常會發生衝突事件,但是相比於之前來說世界已經非常穩定了,其實在如今的和平穩定之下卻有著許多不安定的因素,比如日益加劇的美俄較量以及背景複雜的中東衝突等等,而這些事件如果擴大之後得不到進一步遏制的話,極有可能演變為大規模的戰爭衝突
  • 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爆發,會在哪裡?絕對離中國很近
    兩次世界大戰,給太多的國家和人民造成了無法估計的損失。這兩次戰爭爆發時間的跨度之近,短短二十五年就有兩場大戰先後打響,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但是從大戰結束到現在也已經過去了七十年。儘管當年有許多的專家學者或者是各界人士都認為韓戰將會是再次發生世界大戰的前奏,引起了社會輿論的一片譁然。
  • 印度媒體稱,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可能在印度爆發
    自一、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類就步入了冷戰時代,當時冷戰陰雲密布,美蘇兩方勢力劍拔弩張,並為了爭奪地區控制權先後在世界各地發起了多起局部戰爭。當此時,世界各國最為擔心的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毫無疑問,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爆發,無疑會比前兩次世界大戰更為血腥和暴力,因為一旦再次爆發世界大戰,人類很可能進入核戰爭階段,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陰雲消散,第三次世界大戰也逐漸被人淡忘。世界局勢從軍事衝突,轉而走向了商業利益和佔領科技制高點的爭奪戰。
  • 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個十年中,朝鮮爆發武裝衝突,南北朝鮮徹底分裂
    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個十年中,朝鮮爆發武裝衝突,南北朝鮮徹底分裂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韓戰的爆發有關的。在大戰結束以後的第一個十年裡,黨派之前衝突最嚴重的不是歐洲,而是在朝鮮。在戰後第一個十年中在共產黨和非共產黨力量之間最嚴重的衝突,不是在歐洲,而是在朝鮮發生的,1950年在朝鮮爆發了武裝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和日本籤訂的條約規定,從1910年以來一直處於日本統治下的朝鮮,將變為一個獨立的統一的國家。美國和蘇聯在那裡留下了佔領軍,直到1949年。美國佔領38緯度線以南,蘇聯佔領這條線以北。
  • 被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的日俄戰爭,對中國造成了怎樣的歷史影響?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日俄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戰爭暴露了帝國的弊端,導致了1905年革命的爆發,動搖了沙皇的統治。日本經過戰爭跨入列強的行列。日俄戰爭的結果正式顯現出20世紀的政治與戰爭的數項特點,許多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創新都首次用於日俄戰爭,如速射炮、機槍和射擊準度更高的卡賓槍都在日俄戰爭中首次被大規模使用。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日俄戰爭也是東亞三十多年來第一次涉及兩個現代化國家武力之間的大規模衝突。它因此被一些人稱作「第零次世界大戰」。 日本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美太平洋戰爭——日本慘敗,日本失去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後瘋狂和末日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網絡上有很多聲音在說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因為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不顧國際條約,甚至有人說他是為了一己私利擅自發動對南朝鮮所謂的侵略,而我國參戰也是被北朝鮮拉下水的無奈之舉。
  • 韓戰爆發,毛主席做了一個重大決定,中國獲利美國損失慘重
    韓戰,表面上看,是朝鮮和韓國就朝鮮半島的統一問題進行的一次統一戰爭,但實際上卻是當時兩大超級強國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對抗。日本投降以後,日本原本的殖民地朝鮮半島被蘇聯和美國瓜分,並且以三八線為界,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北方由蘇聯暗中掌管,南方則由美國暗中掌管。
  • 韓戰爆發後,美國到底有沒有侵略我國的野心?
    1950年6月韓戰爆發時,中央復員委員會還按照原計劃,開始了大規模的軍人復員工作。可以說,即使三到五年的和平,對於當時的新中國來說,也是彌足珍貴。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哪怕到了1950年10月,出兵朝鮮的決策已經形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整裝待發。毛澤東等新中國領導人依然在苦苦思考,在是年10月12日時還在開會反覆討論,最終達成了堅定的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準時入朝。
  • 中美俄朝韓五國教科書上如何描述韓戰?
    1905年日本打敗俄羅斯後,朝鮮被歸併進入日本帝國,並延續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國宣布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朝鮮擺脫日本的控制。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蘇聯和美國同意按照38度緯線將這個國家分成兩個不同佔領區。他們最初想在朝鮮半島恢復和平後舉行全國大選,但隨著美蘇關係惡化,朝鮮半島出現了兩個各自獨立的政府,一個是北方的共產黨政府,一個是南方的反共產黨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