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們常說:郫縣豆瓣是川菜之魂。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在「詩仙」李白的故裡-川西北的江油,也有一家經營「味道」的中華老字號。在近200年的時間裡,它用自己獨創的口蘑醬油傳承、散氳著一方川味,更在新時代通過品類創新,站上了消費者的舌尖。這就是清香園調味品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彰明縣誌》記載,清香園的前身——清香園醬園,創建於道光七年。創始人馮道人擅長道家食物養生研究,熟知各種食材、調料及地道草本的性能和功用,後在江油古鎮中壩北門創立清香園醬園。其釀製出的醬油汁稠色豔,豉香濃鬱,為當地醬品之尊。
但真正讓清香園名聲大噪的是其後人在品類上的創新——制醬過程中,他們加入產自長城以北、張家口以外的蘑菇作為重要配料(因其產於張家口外,故稱口蘑),創造出鮮香獨具的口蘑醬油。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味道異常鮮美。由於產量不高,時至今日依然是市場上最為昂貴的菌菇之一。
與醬油風馬牛不相及的「口蘑」,如何成為釀製醬油的配料?
據清香園第六代傳人許秀洪講述,中壩地處交通要道,一直是商貿集散之地。道光年間,一商隊帶著大量口蘑途徑此地,寄宿醬園的作坊內。晚上突來風雨,大量口蘑受潮,便堆在醬油勾兌池邊亮曬。浸溼的口蘑滲出汁液,流入醬油池中。結果那幾池醬油變得異常鮮美。馮道人於是全數購下此批貨物,和醬園技師們認真鑽研,反覆試驗,最終釀出了具有口蘑風味的新品醬油。
傳說略顯離奇,而真實史實《江油縣誌》留有記載:公元1828年,清香園的繼承者韓銑中舉。赴京謝恩之際,韓銑攜自家釀製的口蘑醬油作為貢品,深受京城官宦的歡迎。中壩口蘑醬油由此揚名。
188年後,中壩口蘑醬油系列產品,已是全國醬油行業率先成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及四川省名牌產品,在四川以及西南地區有著超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如今,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傳統調味品行業正在經歷新的一輪「洗牌」。味道與品質取代價格成為品牌時代市場競爭的決定因素。
面對潮流,在傳承古法工藝、堅守品質的基礎上,清香園引入現代技術和生產方式,精選非轉基因脫脂大豆、小麥和口蘑為原料,採用高鹽稀態的日曬夜露自然發酵工藝以及全自動無菌灌裝,用長達6個月的釀造期,造出符合消費趨勢的優質產品。
產品品質一致性差是老字號常遭人詬病的地方。清香園建立起一套高標準的健全質量保證體系。目前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等多項認證,實現了從傳統的經驗把關,向預防為主的現代質量管理方式的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口蘑醬油原先的特色是濃釅。針對當代消費者喜好清淡、追求健康的特點,清香園選擇了品類的二次創新——通過技術研發,在保證口蘑醬油風味同時,減低了色度和色率,開發出中性色口蘑醬油。如百年前祖輩所做的一樣,用品類創新再次追上了消費者的「任性」。
把口蘑醬油等產品推向高端,品牌邁向全國,是清香園為百年老字號定下的未來目標。2016年6月,清香園與永輝超市合作,共同打造川菜醬油拳頭產品「中壩特鮮生抽醬油」。產品在鄭州、石家莊、合肥、重慶、成都等全國幾百家門店熱銷。這部黃豆與口蘑「合著」的川味故事,必將更加生動、出彩的演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