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誘惑之三:清香園,醬缸裡的大文化

2021-02-17 美麗江油


  在江油,家家戶戶餐桌上,有一種調味品必不可少,那就是中壩醬油。離了它,菜不香,味不美,吃啥啥都不巴適了。可見這中壩醬油啊,硬是江油人舌尖上的滋味,餐桌上的常客喲。別說咱江油人好這一口,綿陽的、成都的,甚至全國其他地方的吃貨們,對中壩醬油也是情有獨鍾呢!



  中壩醬油名聲好可不是吹的,那是正兒八經吃出來的口碑。據史載,道光初年,江油著名的醬園清香園園主之子韓銑中舉,其赴京謝恩之際,攜家釀醬油極品為貢。御廚用清香園醬油貢品烹飪御膳,道光皇帝品之不由叫絕。欣喜之餘,道光揮毫賜名「中壩醬油」,中壩醬油由此得名,並於1828年奉為貢品。從此,中壩醬油走出江油,馳名川內外,逐漸成為「川菜調料八珍」之首。


  作為「江油八品」之一聞名遐邇的名特產,以優質大豆為主料,經日曬夜露,天然發酵,釀製出色淡汁稠,體態澄清,豉香濃鬱,滋味鮮美的醬油,久存不生花、不變質,其色、香、味用於菜品,營養豐富,鹹甜適度,口感十足,百吃不厭,深受吃貨們喜歡。



  清香園秉承 「讓健康代代相傳」的企業理念,從一個古作坊發展成為擁有「清香園綠色食品產業園」的現代企業,產品已覆蓋醬油、食醋、泡菜、果醋、料酒、醬類等多個領域,簡直是醬缸生百花,朵朵都精彩。


  如今,位於江油工業產業園內的清香園,按照清香園醬園百年前的風貌,在產業園內重建了清香園醬園,從原料處理、器具和工藝操作等方面,再現了清香園中壩口蘑醬油的古坊製作工藝,建成了中國最大的醬文化旅遊觀光園。



  清香園醬文化旅遊觀光園總建築面積近8000平米,分為「中國醬文化」、「古清香園」、「清香園古作坊」和「現代清香園」等展區。可供遊客欣賞園區美景,了解醬文化歷史,觀摩醬油製作程序與工藝,還可現場品嘗清香園系列新產品,體驗工人釀製醬油的智慧與樂趣。



  所以,你別看那醬缸很不起眼,那裡面可蘊藏著大文化,大世界呢。清香園正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生產有機結合,將工業產品與旅遊觀光巧妙連結,努力把中壩醬油產業與文化拓展的更深,更廣!

  當然,到訪清香園醬文化觀光園,參觀百年古作坊,購買一點江油最著名的特產、傳統手工製作的中壩口蘑醬油也是不錯的收穫哦!

註: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世界】美食界兩大巨頭--日韓料理大比拼
    有時是原汁原味,平平淡淡;有時又是華麗無比,令人不忍食用。從豪華的宮廷宴席到簡單的四季小菜,韓國飲食具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和風韻。 第一大寶:泡菜 人類學家哈裡斯在《食物與文化之謎》一書中寫道:「告訴我你吃什麼,那麼我可以知道你是誰」。韓國人會說:「我們吃泡菜,所以我們是韓國人」。在韓國,沒有泡菜的飯桌令人難以想像。韓國人對泡菜情有獨鍾,每家都有專門保管泡菜的「泡菜冰箱」。
  • 醬缸靠補,手藝靠積累,如今的他們已是醬園之寶……
    園內近6萬口醬缸,經他之手修補過的就有4萬多口。蒸豆:將浸泡好的黃豆放入灶臺上的木桶裡,經過高溫蒸熟後冷卻。拌曲:將醬曲同蒸熟的黃豆拌和混合在一起,用竹製的大簸箕移入頭風光的發酵房發酵。●展示千年傳承古法釀造工藝;●6萬口醬油釀曬缸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榮登央視《舌尖上的中國2》、《快樂漢語》、《遠方的家》、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寰行中國》、
  • 對歷史的反省:柏楊談中國「醬缸文化」
    何謂醬缸文化?  我知道許多來臺灣研習中國文化或專程來作學術研究的外國留學生,常常會以您的作品作為他們的論文報告對象,「醬缸文化」自然是論文裡的第一號大目標。而我一些年紀較輕、喜歡看書的朋友,也經常在見到我時,會很熱烈、興致勃勃地問我,曉不曉柏楊講的「三作牌」「醬缸」是什麼意思?往往一面回答他們的問題,卻一面偷偷地想:一般人描述裡的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物庶民豐,充滿人情味的國家。  中國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化之一,在哪都無所詬病,為什麼柏楊卻有這麼出乎意料、令人驚奇的認為呢?難道他觀察到了什麼?
  • 我們還沒走出柏楊的"文化醬缸"
    我們還沒走出柏楊的"文化醬缸" 2008年04月30日 09:48 來源:新京報 說到底,我們依然沒有走出柏楊所定義的那個「文化醬缸」。這也是柏楊值得讓人懷念的地方。  那個叫柏楊的老頭子死了。掛在MSN上,有人特意來告訴這消息。看來,還有人記得這位孤島文化鬥士。不過,想必也不多吧。特別是現在那些80、90後們,能說得上郭衣洞這名字,又大致了解什麼是「大力水手案」,簡直算得上少年才俊了。  還是很懷念閱讀柏楊的時光,雖然這僅僅對於個人而言。
  • 「吃」一座活著的千年古鎮,那些誘惑你,舌尖上的美食——西塘
    來這裡遊玩的人都知道西塘古鎮這裡的美食也是非常多的,有著許多誘惑你,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美食一:椒鹽南瓜這道菜可說西塘的特色菜了,基本上每家餐館都有這道菜,至於味道則是各家有各家的特色吧。舌尖上的美食二:豆腐花西塘的豆腐花的配料是鹹的,裡面放蝦米紫菜,乳白的水豆腐製成後被放置於一大木桶中,如顧客所需,老闆立即舀出幾瓢,微熱後置於一碗中,並撒上蔥末,榨菜花等,吃起來味道鮮美,口感柔嫩同時又清香四 溢,叫人怦然心動。而且豆製品的營養價值很高,經常食用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 柏楊談醬缸文化:中國人為何對國人不善 對外國人很親切?
    何謂醬缸文化?我知道許多來臺灣研習中國文化或專程來作學術研究的外國留學生,常常會以您的作品作為他們的論文報告對象,「醬缸文化」自然是論文裡的第一號大目標。而我一些年紀較輕、喜歡看書的朋友,也經常在見到我時,會很熱烈、興致勃勃地問我,曉不曉柏楊講的「三作牌」「醬缸」是什麼意思?往往一面回答他們的問題,卻一面偷偷地想:一般人描述裡的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物庶民豐,充滿人情味的國家。
  • 清香園:口蘑醬油的百年傳奇
    美食家們常說:郫縣豆瓣是川菜之魂。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在「詩仙」李白的故裡-川西北的江油,也有一家經營「味道」的中華老字號。在近200年的時間裡,它用自己獨創的口蘑醬油傳承、散氳著一方川味,更在新時代通過品類創新,站上了消費者的舌尖。這就是清香園調味品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彰明縣誌》記載,清香園的前身——清香園醬園,創建於道光七年。
  • 醬缸與藥方: 由柏楊說到魯迅
    「醬缸」在魯迅筆下,也有作為中國現實和文化隱喻之意,《夜頌》一文中說:「現在的光天化日,熙來攘往,就是這黑暗的裝飾,是人肉醬缸上的金蓋,是鬼臉上的雪花膏。只有夜還算是誠實的。」在這裡,魯迅將白日的現實視為虛假的矯飾,喻為「人肉醬缸上的金蓋」和「鬼臉上的雪花膏」,則「人肉醬缸」和「鬼臉」才是真正的殘酷的現實。
  • 舌尖上的恩雅 小小壽司樂美味誘惑擋不住
    舌尖上的恩雅 小小壽司樂美味誘惑擋不住 字號:小大 2014-10-24 09:28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舌尖上的恩雅也應運而生啦!10月22日的下午,恩雅幼兒體驗餐廳迎來了大三班的寶貝們,隨之而來的還有小不點們滿滿的期待和躍躍欲試。「耶!今天我們自己當小廚師嘍!」「今天我們要自己做壽司!」
  • 舌尖上的「知味園」,讓味蕾去旅行!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中央電視臺的《舌尖上的中國》吧,我被裡面的美味所折服,我想要如果湖口能有一個美食入選其中該有多好。
  • 日式文化的美味,舌尖上的誘惑
    儘管日本在美食文化的發展中存有眾多的美味,但壽司經過十萬八千裡的徵程最終獨佔鰲頭,在中西方國家成為日本菜餚的最佳代表。其價格也分三九六等,最高可稱為天價,而平民價也是為了照顧眾多蹣跚而行的底層民眾。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日本非常出名的菜餚,垂涎三尺的時候就跑去肯德基啃個大雞腿壓壓饞唄。
  • 飛出醬缸,我們都是外星人
    柏楊說,社會是個大醬缸。外星人奇卡看來,人類是垃圾。可是,高貴、超能、純潔的外星人,掉到人類之中,就再也高貴、超能、純潔不起來。醬缸和垃圾的薰陶之力,無人能擋,外星人也不行。醬缸之力,來自兩端,鞭子端和香蕉端。讓你做的,你做了,就給香蕉。不讓你做的,你做了,就挨鞭子。從古到今,從中到外,所有規矩都是這樣立起來的,一缸一缸的醬湯也是這樣熬成的。
  • 醬缸上展臺醬香引人來
    展商把一口直徑約有半米、高一米的醬缸放到了展位前。參展工作人員一邊用木製醬耙子搗著醬缸裡泛著豆香的大醬,一邊回答採購商們的提問。一些採購商用黃瓜蘸著展臺上的大醬吃,連連稱讚是正宗龍江大醬的味道,很不錯。還有一些採購商當場就成袋、成桶地購買,並準備和廠家進一步洽談合作。
  • 舌尖上的春天:春筍(原創)
    圖文原創/一江青水春天來到了舌尖上!一場春雨過後,空氣中瀰漫著泥土中野菜的清香。這個春天有哪些春菜將走上我們的餐桌呢?春天裡美妙的東西太多了,春日裡吃季節料理,簡直是吃貨們的人生一大享受!漸濃的春意,伴著瀰漫的春味,爽爽在舌尖上!
  • 席捲全國美食界的網紅,來自舌尖上的誘惑——京都脆皮鴨!終於空降從化了!
    2016年12月23日席捲全國美食界的網紅來自舌尖上的誘惑——京都脆皮鴨!▼這是一場關於百年前的美食傳說來自舌尖上的誘惑———         京都脆皮鴨紅燒乳鴿皇已事先用秘制滷水浸熟,即點即炸,廚房基本一天都停不了手,乳鴿在180度熱油裡翻滾,滋滋作響的聲音超級誘惑~
  • 舌尖上的檔案丨滴滴香濃話蝦油
    海風薰染的地方,空氣中都會瀰漫著海的味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舌尖上離不開海鮮的鮮香。海下人特別喜歡吃腥貨,在數不清的漁家特色美食中,許多人喜歡一種特製的小菜——蝦油鎮小菜。蝦油,當年蟶頭沽特產海鮮三件寶之一,當地流傳著:蟶頭沽的蝦米——大彎腰,蟶頭沽的蟶乾——美人嬌,蟶頭沽的蝦醬——澄蝦油。蝦油,在蝦醬糟熟後滲析出的一種可食用的油脂。用蝦油醃製的小菜,叫鎮小菜。
  • 東北蘸醬菜,懷念母親的大醬缸和菜園子
    房後的菜園子比前面大了有一倍之多,種了豆角、豌豆和大片土豆。母親負責伺弄日常食用的蔬菜,種土豆和挖土豆都是力氣活,需要家裡的男人們出力。我們天天忙著上學玩耍,在院子裡進進出出,並不曾留意母親何時鬆了土,撒了種子,仿佛轉眼間,園子裡便青翠一片,黃瓜結扭了,青柿子一嘟嚕一串的,屋後的架子上扁扁的豆角和豌豆也悄悄探出頭。
  • 脆鯇魚,遊蕩在舌尖上的誘惑
    那些平常的草魚兒,在長江水庫青凜凜的水面上遊動覓食,那靈活光滑的身姿,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只是一次偶然的機緣巧合吧,蠶豆被雨水浸泡漲大,許是要倒掉了。是誰的偉大發明,將這些胖胖的蠶豆一粒粒投向魚池,將飢餓的魚兒餵養?一天天,一月月,經過120天的飼養,它們成長為運動健將,脊骨堅硬,肉質緊密,完成了自我的重生。也因此,它們擁有了另一個好聽的名字:蠶豆魚。
  • 舌尖上的誘惑 名動泉城的九大壽司店
    舌尖上的誘惑 名動泉城的九大壽司店時間:2015-04-27 22:45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在濟南,日本的料理並不多見,小編給大家搜羅了9家據說還不錯的店,喜歡吃壽司的你,可以去嘗嘗啦!
  • 舌尖上的陽西,味蕾極致的誘惑【美食篇】
    陽西依山傍水,具備山、海、泉、湖、林、島等優質旅遊資源,具有類型多、規模大、品質高、組合優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