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日本人上班從來不早到

2020-12-16 旅行中的兔子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去日本旅遊,雖然去日本旅遊的花費比起泰國、越南等國家要高不少,但是去日本旅遊的人次與日俱增。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些有特色的東西能夠成為旅遊的亮點,日本也不例外,但是這麼多人喜歡去日本旅遊,還是有原因的。

旅遊除了主要的旅遊景點之外,剩下的就是旅遊體驗感,這是一個能夠決定遊客多少的重要因素,其中治安、交通這幾塊就是相對重要的。治安不好沒有人敢去的,印度就是因為給國人的「髒亂差」的印象,而導致沒有多少人去印度旅遊,而日本的治安環境就很不錯的,不說絕對的零犯罪,但是在夜晚絕對可以獨行的;交通主要說的是公共運輸,旅遊旅遊,自然是要到處走的,交通不便怎麼行,日本的新幹線是日本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方便快捷,來日本的旅遊的遊客乘坐新幹線是最佳的選擇。

在乘坐新幹線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日本人在乘坐地鐵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會給老年人或者孕婦、身體有殘疾的人讓位的,而且車上的人對著這種情況就好像沒看到,讓不少遊客們都納悶:不是說日本人很講禮貌嗎,怎麼都不知道給老人、孕婦們讓個座?有的遊客會給一些老人讓位,結果就是老人會不斷的鞠躬,嘴裡還在不斷的說著什麼,不懂日語的人,如果不是看著是在感謝自己,還以為是自己做了什麼對不起別人的事。

而造成這種不給老人讓位的情況,其實是日本人的社會規則造成的,「不給人添麻煩」是日本人的人生第一準則,在小孩子開始學習的時候,他們的首要學習的就是《社會生活教育》,其中的第一章第一節就是:不要給別人帶來不快,不要讓別人擔心,不要讓別人操心等等。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抱歉,給您添麻煩了」。

在日本可以看到很多方面,日本人都會做的很細緻,感覺很有禮貌。日本人會把自己名牌包包放到地方,因為放在桌子上可能會給他人帶來不便;在很多的公共場合,不會喧鬧,儘量不會使用手機通話,都是使用訊息,即使打電話也是捂住話筒部位和嘴巴,輕聲細語,儘量不發出什麼聲音影響到別人;他們乘坐手扶電梯,也都是全部站在一邊,將另一邊空出來,留給一些緊急通過的人,當然用的人很少,因為這樣做也是給別人添麻煩。哪怕是別人撞到了自己,日本人也是第一時間的說「抱歉,給您添麻煩了」。

所以日本人不會給別人讓位,因為一旦你給別人讓位,就會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給別人添麻煩了,會不停的說著感謝和致歉的話。而讓座的人因為自己的讓座舉動,讓對方不停的鞠躬致歉,也會感覺自己給對方添麻煩了。這樣一來不管是讓座的人,還是被讓座的人都會感覺給別人添麻煩了,所以沒有人會讓座。如果真是想要讓座,正確的做法是:起身離開座位,裝作要下車或者去別的車廂,這樣就表示你不需要座位了,如果對方需要就會坐過去,因為是你自己不需要了主動離開的,不管是什麼原因,對方都不會感覺到給別人添麻煩了。

這種情況在工作中也會體現出來,日本人很準守時間,因為不守時也會給別人帶來麻煩,但是他們上班不會遲到,也從不早到。如果有新人提前早到,他們還會隱晦的提醒對方只要在上班的時間前5分鐘到公司打卡上班就好,不要太早的到公司。因為如果有人總是早到的話,就會讓其他的職員感到很麻煩,早到的人會顯得突出,讓人認為你比別人努力,這就讓其他的人也要早到,不然就是懶惰的表現。本來日本公司的加班就很晚,現在再要天天早到,那就是要人命了。所以他們不會遲到,也不早到,只在上班前5分鐘到公司,稍微收拾下就可以工作了。要是為了不遲到而早到了怎麼辦?找個地方待著把時間耗掉,反正是不能去公司,等到一定的時間再去公司,不然就會給其他的同時帶了麻煩。

除了在公共場合日本人會不給別人添麻煩,在朋友之間和親人之間也會避免給對方添麻煩,讓很多人感覺日本是不是有些太過了。在中國如果有朋友生病住院了,一般都是要帶點禮物去探望的。但是在在日本不是的,他們不會說帶著禮物特意來探望,有的是只發個訊息問候下,但是不會到醫院探望,即使到了醫院探望,也會說「路過此地,順道過來看看」等等,就是不想讓對方感覺到給別人添麻煩了。

朋友之間是這樣,連家人之間也是這樣的,很多子女結婚之後,基本不再和父母有什麼來往,一年也就是幾次電話聯繫,原因就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這就導致了日本很多老人出現一種叫做「孤獨死」(或者叫「無緣死」)的情況,因為老人孤獨一個人在家,出了事都沒人知道。甚至是到了房間出現異味,被鄰居報警才會發現,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的悲哀。

現在看日本這種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準則是有一定的好處,能夠讓人感覺日本人整體都很有禮貌,但是太過了,過猶不及。這種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思想讓日本都變得有些冷漠了,冷漠連親情都沒了,子女和父母之間形同陌路,就是因為不想給子女添麻煩?有種負擔叫做甜蜜的負擔,不管是父母在年輕時生育撫養孩子,還是年老時由孩子贍養,其中肯定都會有一些煩心的事,但是家人之間不就是這樣的嗎,一起面對困難,一起歡笑,這樣的家才是讓人懷念的,才是很多人在疲憊時的港灣。

相反的日本人這種冷漠的關係,讓現在很多日本年輕人不想結婚,不想生育後代,還不如一個人生活。養活自己一個人很容易,養活一個家庭很不輕鬆,非常有壓力,但是家庭無法成為他們努力的動力,反而成為了他們逃避現實的誘因。自己努力工作一輩子,生兒育女,結果最後等到自己年老的時候,卻要孤單而亡。

相關焦點

  •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
    事後,記者聯繫到獲救女生。她感到很是愧疚,因為自己性格比較內向,不擅表達,當天只是說「給大家添麻煩了,很不好意思」,確未致謝。在她的心底裡很感激人民警察的幫助,也打算寫感謝信過去。據介紹,此次雨夜救援險象環生,所有救援人員幾乎全身溼透。辛苦救援的人民警察,理應獲得一句感謝。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自古以來講究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往來。
  • 做人,最好的教養:不給別人添麻煩
    什麼叫添麻煩呢?其實,添麻煩更多的意思,就是指一個人因為自己的一些事情,去打擾了別人的生活,讓別人做人做事變得有煩惱。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靠著互動和聯繫才活絡起來的,所以,人與人的關係,需要互動。
  • 有一種善良,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眾所周知,一個善良的人,必然是言行一致的,在言語上,不管對誰,他都不會輕易傷害人,判斷人,否定人;在行動上,也不會矇騙人、欺負人。甚至,那些善良的人,會儘量避免給別人添麻煩。我們之所以說,這個世界應該多一些善良的人,應該善待那些善良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如果這個世界上多一些互相體諒,每個人都儘量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給別人添麻煩,那麼世界會變得和諧很多。
  • 日常中五個生肖女,生肖牛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生肖豬的人在感情當中...
    導語:日常中五個生肖女,生肖牛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生肖豬的人在感情當中很少吵架 第二位,生肖鼠,知道生活上不能依靠別人,生肖鼠對生活的朋友也不想傷害對方,真心的朋友也不多,就看對方跟自己合不合得來,生肖鼠在生活上也是最堅強的一位,做事也不想麻煩別人,生肖鼠享受孤獨的
  • 所有人都在關注著他們的安危 可他們卻說不想給大家添麻煩→
    所有人都在關注著他們的安危 可他們卻說不想給大家添麻煩→ 原標題: 截至1月10日24時河北省現有本地確診病例265例無症狀感染者203例目前河北石家莊
  • 為人處事,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
    別給他們添麻煩,別做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也許在你眼中,一些無足輕重的事託給別人,會改變他一天的所有計劃安排。 你永遠都不知道,你的麻煩,會帶給別人多大的困擾。
  • 不要輕易給別人添麻煩
    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圈一群清潔工大叔大媽刷屏了,內容大致都是他們在工作時因為一些未妥善處理的垃圾受傷,希望同學們能處理好自己的廢棄用品,避免給大叔大媽添麻煩,最後再加上一句「這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美德」說來也巧,我近日在《奇葩說》裡也看到了類似的辯題
  • 那些不想上班的「日本人」,都在幹什麼?
    在日本,有著這樣一群人,家裡蹲,社交恐懼,喜歡獨處。有的即使擁有著高學歷,也依舊保持著無業的狀態,宅在家裡,既不熱血也不奮鬥,被稱為「低欲望」一族。那麼問題來了,那些不想上班的「日本人」,都在幹什麼?事實證明也並非如此,比起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和上班的收入進行相互交換,他們更熱衷在「無業」的狀態下,為自己而工作。在他們眼中,這種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去公司報導的生活,實在是一種煎熬。儘管有些人會認為這種所謂的「穩定」,是一種生活的體面。但是,即使為了外人看來的「體面」而勉強自己去上班。坐在辦公室裡面的他們,「靈魂」也是出竅的狀態。
  • 日本人啃老30年餓死家中,為什麼年輕人都不想上班?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日前日本一位56歲的男子,啃老30年,在父母雙亡之後,被人發現餓死家中。這位叫伸一的男子,因為年少求學失利,找工作又屢屢碰壁,所以長期失業在家,而且就這麼一待就待了30年。人到中年還需父母撫養的他,連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甚至當他的父親被證實罹患癌症末期、母親患上失智症後,二老還被迫照顧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的他。
  • 日本小學6年時間裡,老師只教給孩子一個道理:不給別人添麻煩
    日本的做法或許是個參考,那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他們設置規則背後最大的邏輯。「不給別人添麻煩」,這句話出現在日本小學生《社會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節,讓別人不快,讓別人擔心,讓別人操心都屬於「給別人添麻煩」的範疇。
  • 最好的教養,是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經常看到有網友因為某個新聞出來而爭論什麼是教養,好的教養應該是怎麼樣,有的人說教養就是不讓人難堪,有的人說教養就是多為別人考慮,有的人說教養就是有容人之量......我卻覺得,最好的教養,是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養,也是孩子必有的修養
    其實之前的淘氣姐並沒有這麼乖,甚至一度讓我感覺很頭疼,而我也以為這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就不願扼殺,直到後來我看了一本國外育兒書籍,它裡面提到說:不給別人添麻煩,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養。而給別人添麻煩包括讓別人感到不快、讓別人操心等。所以我轉念一想,淘氣姐這種淘氣的作風,既讓我感到不快又讓我操心,可不就是在給我添麻煩嘛。
  • 在職場,總是怕給別人添麻煩,對我們職業生涯有影響嗎?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也好幾年了,翻遍通訊錄,人到是很多,常聯繫的卻沒有幾位,大部分都是別人打給他的,自己很少主動打給別人,除非工作上的事情。自己私事都是自己搞定,很少去麻煩別人。記得有次他搬家,雖然東西不是很多,但叫上幾個同事,一下就可以搞定。結果他自己像螞蟻搬家一樣,一天搬一點,搬了一個星期才搞定,還好房子離得不是很遠。
  • 老是給人添麻煩,其實才是「美好的人生」
    過著給別人添麻煩的人生,你或許會覺得很討厭,可是你有沒有想像過,如果過著盡給人添麻煩的人生,會發生什麼事呢?你一定覺得會惹人厭吧?我以前也這樣以為。可是,實際上當我試著做做看,居然獲得了盡給人添麻煩的美妙人生!啥!?我不會做的請人幫忙,我的問題請人善後,我不想做的事情請人幫我做。就是這樣的人生。
  • 4個小孩劃數十臺車被索賠150萬:最好的教養是不給人添麻煩
    03、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換位思考有時,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自己不希望的,別人當然也不想。張泉靈解釋道,在上海一般人家住的是筒子樓,都是好幾戶共用一個廚房,二三十口人就著那一個水龍頭刷牙洗臉做飯。 一到早上洗漱時間,小的趕著上學,年輕人急著上班,老人家趕著洗碗做飯。所以長久下來,人們就養成了習慣,會接完水到旁邊去洗漱,把水龍頭讓出來。
  • 別再自以為是了,這樣做就是在給別人添麻煩
    為了等物品的主人回來,保安一守就是兩三個小時,而且想上廁所又不敢去,生怕給別人拿走了。等到快下班了,還沒人來拿,無奈之下他只好把行李拿回了保安室。通過警察查看包裡的信息,終於聯繫上了該女士。當詢問她是否弄丟了行李,她說自己只是把行李暫時放在了欄杆邊 ,當被問及難道不怕行李丟了嗎,她卻說她對西湖很放心。這句話讓人覺得很無語也很好笑。
  • 「別給別人添麻煩」,別對孩子這樣說,善於麻煩別人的孩子更成功
    湖南衛視《少年說》裡有個女孩說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都很懂事,也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讀書住在學校,因為怕父母擔心,幾乎很少主動打電話聯繫他們。她把自己的情緒和任性都隱藏了起來,只為當一個乖孩子,不給別人添麻煩。但她卻在節目中哭著坦言:自己過得一點都不快樂。
  • 日本人上班連病假都沒有!
    國內很多人都紛紛抱怨工作壓力大,生活壓抑、又有買房問題,許多人還會拿鄰國日本的生活跟我們的比較。其實,日本的職場生活也並不比國內的輕鬆,特別是職場的很多"潛規則",分分鐘比國內更難讓人揣摩。今天,長期居住日本的慧依子就給大家來講講日本獨特的職場文化有多難搞吧。
  • 那些不願給別人添麻煩的姑娘最後都怎麼樣了?
    —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變成了一個特別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化妝品沒有了,寧可自己去找代購,也不想麻煩國外的朋友幫我帶。這樣的時間越來越長,她開始變得做任何事情都不敢向別人求助,也不敢在任何場合提出自己的意見,並且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她活的越來越累,越來越不開心,而身邊的人也沒有因為她的變化而更喜歡她。男友分手的時候說:「我不喜歡什麼時候都低眉順眼的你,我喜歡那個自信驕傲開心的你。」
  • 1068魂考丨給別人添麻煩=社交智慧?中國人的社交之謎
    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嗎?我們對不同人群做了一個前期調研,數據顯示,有31%的人贊同「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更令人吃驚的是,對贊同者的深入數據分析發現,他們大多數還是高收入、高學歷的職場精英。「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嗎?」看到這道魂考題,從小到大都是自力更生的小八輕蔑一笑——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人間美德,怎麼會是「智慧」呢?